'弗洛伊德:為什麼我們的心靈常常會感到焦慮?'

"

心理學認為心靈意識並不一樣,它們的大小範圍不同,就好比恆星的引力遠遠超出它的照明範圍——在沒有“光”、沒有意識的地方,心靈中還潛伏著一些潛意識。心理學家們通過對夢的研究,證明了潛意識的存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釋夢》裡得出一個著名的結論,他說“夢是慾望的滿足”。這句話含有著豐富的含義,其中所說的“慾望”是指在白天被我們所壓抑,從而沒有被意識到的潛在慾望,它們潛伏於心靈之中。到了晚上,等我們的大腦進入睡眠之後,這些被壓抑的潛伏慾望就會力求進入前意識,然後強行闖入意識裡,形成夢境。在這個過程中,共有三個思想序列,分別是“潛意識”(Ucs)、“前意識”(Pcs)和“意識”(Cs)。在弗洛伊德晚期的著作《自我與本我》中,進一步引申出來本我、自我、超我三個概念。

"

心理學認為心靈意識並不一樣,它們的大小範圍不同,就好比恆星的引力遠遠超出它的照明範圍——在沒有“光”、沒有意識的地方,心靈中還潛伏著一些潛意識。心理學家們通過對夢的研究,證明了潛意識的存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釋夢》裡得出一個著名的結論,他說“夢是慾望的滿足”。這句話含有著豐富的含義,其中所說的“慾望”是指在白天被我們所壓抑,從而沒有被意識到的潛在慾望,它們潛伏於心靈之中。到了晚上,等我們的大腦進入睡眠之後,這些被壓抑的潛伏慾望就會力求進入前意識,然後強行闖入意識裡,形成夢境。在這個過程中,共有三個思想序列,分別是“潛意識”(Ucs)、“前意識”(Pcs)和“意識”(Cs)。在弗洛伊德晚期的著作《自我與本我》中,進一步引申出來本我、自我、超我三個概念。

弗洛伊德:為什麼我們的心靈常常會感到焦慮?

弗洛伊德(1856—1939)

什麼是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

意識並非心靈的全部,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就是:

“精神分析不能接受意識是心理生活的本質的看法,但很樂意把意識看做是心理生活的一個屬性。”

如果我們把心靈比作一個恆星,那麼意識只是它可見的發光部分,此外這顆星球還具有不可見的引力屬性。哲學家們很早之前就已經察覺到人的心靈活動具有不同的內容,例如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就提出了“意識”、“自我意識”、“絕對知識”等概念。哲學家們發現,除了意識之外,還存在著一些潛意識

當我們說到意識時,需要明白,任何一種心理要素都不是永遠有意識的。當我拿起一本書時,會形成視覺、觸覺意識,可是當我放下這本書,並且專心幹別的事時,對書的意識可能會被拋諸腦後——也就是說它門潛伏了起來。在這種意義上來說,“潛意識”就等價於“潛伏的和能成為有意識的”意思。可是弗洛伊德不滿足於此,他從哲學家們所說的“潛意識”中又區分出了“前意識”和“無意識”,並把後者稱為真正的“潛意識”。

在《釋夢》裡,弗洛伊德說明了前意識和潛意識(無意識)的區別,他說: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二者都同為潛意識;然而從我們的觀點來看,我們把其中之一稱為‘潛意識’,不能進入意識;而另一種我們稱之為‘前意識’......是能夠進入意識的。”

簡單的說,前意識系統就是介於意識系統和潛意識系統之間的一面篩子,它阻擋著潛意識通往意識的道路。當我們說“意識到”時,意味著對某個東西產生集中注意。但是我們的心靈中存在著前意識,它具有理性,能夠對各種觀念進行篩選,把那些被否定的觀念瓦解掉或分散掉,使注意無法集中,觀念不能進入意識、不為意識所察覺。直到睡眠開始後,這些被前意識阻止的潛意識才以夢境的形式流入意識裡。

潛意識就是一種基於本能的慾望,它的原則是快感;前意識則具有理性成分,它的原則是現實;意識則是部分的知覺到了本能的慾望——意識與前意識、潛意識的區別就在於知覺

"

心理學認為心靈意識並不一樣,它們的大小範圍不同,就好比恆星的引力遠遠超出它的照明範圍——在沒有“光”、沒有意識的地方,心靈中還潛伏著一些潛意識。心理學家們通過對夢的研究,證明了潛意識的存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釋夢》裡得出一個著名的結論,他說“夢是慾望的滿足”。這句話含有著豐富的含義,其中所說的“慾望”是指在白天被我們所壓抑,從而沒有被意識到的潛在慾望,它們潛伏於心靈之中。到了晚上,等我們的大腦進入睡眠之後,這些被壓抑的潛伏慾望就會力求進入前意識,然後強行闖入意識裡,形成夢境。在這個過程中,共有三個思想序列,分別是“潛意識”(Ucs)、“前意識”(Pcs)和“意識”(Cs)。在弗洛伊德晚期的著作《自我與本我》中,進一步引申出來本我、自我、超我三個概念。

弗洛伊德:為什麼我們的心靈常常會感到焦慮?

弗洛伊德(1856—1939)

什麼是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

意識並非心靈的全部,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就是:

“精神分析不能接受意識是心理生活的本質的看法,但很樂意把意識看做是心理生活的一個屬性。”

如果我們把心靈比作一個恆星,那麼意識只是它可見的發光部分,此外這顆星球還具有不可見的引力屬性。哲學家們很早之前就已經察覺到人的心靈活動具有不同的內容,例如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就提出了“意識”、“自我意識”、“絕對知識”等概念。哲學家們發現,除了意識之外,還存在著一些潛意識

當我們說到意識時,需要明白,任何一種心理要素都不是永遠有意識的。當我拿起一本書時,會形成視覺、觸覺意識,可是當我放下這本書,並且專心幹別的事時,對書的意識可能會被拋諸腦後——也就是說它門潛伏了起來。在這種意義上來說,“潛意識”就等價於“潛伏的和能成為有意識的”意思。可是弗洛伊德不滿足於此,他從哲學家們所說的“潛意識”中又區分出了“前意識”和“無意識”,並把後者稱為真正的“潛意識”。

在《釋夢》裡,弗洛伊德說明了前意識和潛意識(無意識)的區別,他說: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二者都同為潛意識;然而從我們的觀點來看,我們把其中之一稱為‘潛意識’,不能進入意識;而另一種我們稱之為‘前意識’......是能夠進入意識的。”

簡單的說,前意識系統就是介於意識系統和潛意識系統之間的一面篩子,它阻擋著潛意識通往意識的道路。當我們說“意識到”時,意味著對某個東西產生集中注意。但是我們的心靈中存在著前意識,它具有理性,能夠對各種觀念進行篩選,把那些被否定的觀念瓦解掉或分散掉,使注意無法集中,觀念不能進入意識、不為意識所察覺。直到睡眠開始後,這些被前意識阻止的潛意識才以夢境的形式流入意識裡。

潛意識就是一種基於本能的慾望,它的原則是快感;前意識則具有理性成分,它的原則是現實;意識則是部分的知覺到了本能的慾望——意識與前意識、潛意識的區別就在於知覺

弗洛伊德:為什麼我們的心靈常常會感到焦慮?

弗洛伊德把“潛意識”分成“前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

本我、自我與超我的關係

為了說明潛意識、前意識和意識的關係,弗洛伊德又提出了本我、自我與超我三個概念——它們在本質上就是心靈的三個部分

"

心理學認為心靈意識並不一樣,它們的大小範圍不同,就好比恆星的引力遠遠超出它的照明範圍——在沒有“光”、沒有意識的地方,心靈中還潛伏著一些潛意識。心理學家們通過對夢的研究,證明了潛意識的存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釋夢》裡得出一個著名的結論,他說“夢是慾望的滿足”。這句話含有著豐富的含義,其中所說的“慾望”是指在白天被我們所壓抑,從而沒有被意識到的潛在慾望,它們潛伏於心靈之中。到了晚上,等我們的大腦進入睡眠之後,這些被壓抑的潛伏慾望就會力求進入前意識,然後強行闖入意識裡,形成夢境。在這個過程中,共有三個思想序列,分別是“潛意識”(Ucs)、“前意識”(Pcs)和“意識”(Cs)。在弗洛伊德晚期的著作《自我與本我》中,進一步引申出來本我、自我、超我三個概念。

弗洛伊德:為什麼我們的心靈常常會感到焦慮?

弗洛伊德(1856—1939)

什麼是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

意識並非心靈的全部,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就是:

“精神分析不能接受意識是心理生活的本質的看法,但很樂意把意識看做是心理生活的一個屬性。”

如果我們把心靈比作一個恆星,那麼意識只是它可見的發光部分,此外這顆星球還具有不可見的引力屬性。哲學家們很早之前就已經察覺到人的心靈活動具有不同的內容,例如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就提出了“意識”、“自我意識”、“絕對知識”等概念。哲學家們發現,除了意識之外,還存在著一些潛意識

當我們說到意識時,需要明白,任何一種心理要素都不是永遠有意識的。當我拿起一本書時,會形成視覺、觸覺意識,可是當我放下這本書,並且專心幹別的事時,對書的意識可能會被拋諸腦後——也就是說它門潛伏了起來。在這種意義上來說,“潛意識”就等價於“潛伏的和能成為有意識的”意思。可是弗洛伊德不滿足於此,他從哲學家們所說的“潛意識”中又區分出了“前意識”和“無意識”,並把後者稱為真正的“潛意識”。

在《釋夢》裡,弗洛伊德說明了前意識和潛意識(無意識)的區別,他說: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二者都同為潛意識;然而從我們的觀點來看,我們把其中之一稱為‘潛意識’,不能進入意識;而另一種我們稱之為‘前意識’......是能夠進入意識的。”

簡單的說,前意識系統就是介於意識系統和潛意識系統之間的一面篩子,它阻擋著潛意識通往意識的道路。當我們說“意識到”時,意味著對某個東西產生集中注意。但是我們的心靈中存在著前意識,它具有理性,能夠對各種觀念進行篩選,把那些被否定的觀念瓦解掉或分散掉,使注意無法集中,觀念不能進入意識、不為意識所察覺。直到睡眠開始後,這些被前意識阻止的潛意識才以夢境的形式流入意識裡。

潛意識就是一種基於本能的慾望,它的原則是快感;前意識則具有理性成分,它的原則是現實;意識則是部分的知覺到了本能的慾望——意識與前意識、潛意識的區別就在於知覺

弗洛伊德:為什麼我們的心靈常常會感到焦慮?

弗洛伊德把“潛意識”分成“前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

本我、自我與超我的關係

為了說明潛意識、前意識和意識的關係,弗洛伊德又提出了本我、自我與超我三個概念——它們在本質上就是心靈的三個部分

弗洛伊德:為什麼我們的心靈常常會感到焦慮?

弗洛伊德所繪的示意圖

在尼采的超人哲學中的,“本我”(id)用於指我們本性中非人性的東西,或者說隸屬於自然法則的東西。因為人是從動物中進化而來的,他的本我其實還是動物——人本質上就是一種動物,這毫無疑義。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講:

“你們已經走完了從蠕蟲到人類的道路,但你們身上有許多東西仍然是蠕蟲。從前你們是猿猴,而即使現在,人也仍然比任何一隻猿猴更像猿猴。”

作為“本我”的人其實跟動物一樣,具有飲食男女之慾,內心深處隱藏著無意識的衝動,單純的追求快感。因為本我屬於潛意識領域,它未進入意識之中,因此當人進行自我意識、認識自己時,常常忽略掉了本我,而只看到由知覺系統發展起來的自我。自我的理性壓抑著本我的慾望,對其進行篩選,只有少數的慾望才能進入意識中,並且通過迂迴的方式來滿足。而那些接近於禽獸的慾望,則一直處在最底下——在戰爭、癔症、癲狂、變態、衝動等情況下,它們才會發作出來。

弗洛伊德將“本我”的名字賦予心靈的一部分,並且說自我並非與本我截然分開,它的較低部分合併到了自我之中。自我就像騎在馬背上的人,他試圖控制著這匹烈馬,用現實原則來取代快感原則,要求情慾在理性的規範內實現,這也類似叔本華所說的——理性是個明眼的瘸子,意欲是個剛強的瞎子,它們只有互相配合才能走路。

除了自我與本我以外,人們還發現心靈中的一種奇怪的活動現象,那就是有些人身上具有自我批評良心的官能,被稱為“潛意識的罪疚感”。這種心理活動乃是從自我中分化出來的一個新階段,可以稱為“自我理想”或“超我”。弗洛伊德認為,在前意識(自我)對潛意識(本我)進行壓抑、篩選的過程中,會留下一些沉澱物,起著反相作用。它們告訴自我“你應該如此”、“你絕不能如此”等等。

例如每個人的本我都有著奧狄浦斯情節——想要取代自己父親這種潛意識,自我把這種潛意識擋在了意識的大門之外,壓抑著它。而這些潛意識對自我也起了一種反相作用,形成禁令的意識——“你絕對不能有這種想法”,這就形成了“超我”。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超我”與宗教圖騰崇拜、教育灌輸、風俗禁忌結合,形成了良心與道德,具有稽查作用。這樣,自我就成了本我、超我與外部世界的僕人,它要壓抑本我,又要受超我的稽查和外部現實世界的限制,常常會感到焦慮——這就是弗洛伊德晚年的焦慮論。

"

心理學認為心靈意識並不一樣,它們的大小範圍不同,就好比恆星的引力遠遠超出它的照明範圍——在沒有“光”、沒有意識的地方,心靈中還潛伏著一些潛意識。心理學家們通過對夢的研究,證明了潛意識的存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釋夢》裡得出一個著名的結論,他說“夢是慾望的滿足”。這句話含有著豐富的含義,其中所說的“慾望”是指在白天被我們所壓抑,從而沒有被意識到的潛在慾望,它們潛伏於心靈之中。到了晚上,等我們的大腦進入睡眠之後,這些被壓抑的潛伏慾望就會力求進入前意識,然後強行闖入意識裡,形成夢境。在這個過程中,共有三個思想序列,分別是“潛意識”(Ucs)、“前意識”(Pcs)和“意識”(Cs)。在弗洛伊德晚期的著作《自我與本我》中,進一步引申出來本我、自我、超我三個概念。

弗洛伊德:為什麼我們的心靈常常會感到焦慮?

弗洛伊德(1856—1939)

什麼是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

意識並非心靈的全部,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就是:

“精神分析不能接受意識是心理生活的本質的看法,但很樂意把意識看做是心理生活的一個屬性。”

如果我們把心靈比作一個恆星,那麼意識只是它可見的發光部分,此外這顆星球還具有不可見的引力屬性。哲學家們很早之前就已經察覺到人的心靈活動具有不同的內容,例如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就提出了“意識”、“自我意識”、“絕對知識”等概念。哲學家們發現,除了意識之外,還存在著一些潛意識

當我們說到意識時,需要明白,任何一種心理要素都不是永遠有意識的。當我拿起一本書時,會形成視覺、觸覺意識,可是當我放下這本書,並且專心幹別的事時,對書的意識可能會被拋諸腦後——也就是說它門潛伏了起來。在這種意義上來說,“潛意識”就等價於“潛伏的和能成為有意識的”意思。可是弗洛伊德不滿足於此,他從哲學家們所說的“潛意識”中又區分出了“前意識”和“無意識”,並把後者稱為真正的“潛意識”。

在《釋夢》裡,弗洛伊德說明了前意識和潛意識(無意識)的區別,他說: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二者都同為潛意識;然而從我們的觀點來看,我們把其中之一稱為‘潛意識’,不能進入意識;而另一種我們稱之為‘前意識’......是能夠進入意識的。”

簡單的說,前意識系統就是介於意識系統和潛意識系統之間的一面篩子,它阻擋著潛意識通往意識的道路。當我們說“意識到”時,意味著對某個東西產生集中注意。但是我們的心靈中存在著前意識,它具有理性,能夠對各種觀念進行篩選,把那些被否定的觀念瓦解掉或分散掉,使注意無法集中,觀念不能進入意識、不為意識所察覺。直到睡眠開始後,這些被前意識阻止的潛意識才以夢境的形式流入意識裡。

潛意識就是一種基於本能的慾望,它的原則是快感;前意識則具有理性成分,它的原則是現實;意識則是部分的知覺到了本能的慾望——意識與前意識、潛意識的區別就在於知覺

弗洛伊德:為什麼我們的心靈常常會感到焦慮?

弗洛伊德把“潛意識”分成“前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

本我、自我與超我的關係

為了說明潛意識、前意識和意識的關係,弗洛伊德又提出了本我、自我與超我三個概念——它們在本質上就是心靈的三個部分

弗洛伊德:為什麼我們的心靈常常會感到焦慮?

弗洛伊德所繪的示意圖

在尼采的超人哲學中的,“本我”(id)用於指我們本性中非人性的東西,或者說隸屬於自然法則的東西。因為人是從動物中進化而來的,他的本我其實還是動物——人本質上就是一種動物,這毫無疑義。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講:

“你們已經走完了從蠕蟲到人類的道路,但你們身上有許多東西仍然是蠕蟲。從前你們是猿猴,而即使現在,人也仍然比任何一隻猿猴更像猿猴。”

作為“本我”的人其實跟動物一樣,具有飲食男女之慾,內心深處隱藏著無意識的衝動,單純的追求快感。因為本我屬於潛意識領域,它未進入意識之中,因此當人進行自我意識、認識自己時,常常忽略掉了本我,而只看到由知覺系統發展起來的自我。自我的理性壓抑著本我的慾望,對其進行篩選,只有少數的慾望才能進入意識中,並且通過迂迴的方式來滿足。而那些接近於禽獸的慾望,則一直處在最底下——在戰爭、癔症、癲狂、變態、衝動等情況下,它們才會發作出來。

弗洛伊德將“本我”的名字賦予心靈的一部分,並且說自我並非與本我截然分開,它的較低部分合併到了自我之中。自我就像騎在馬背上的人,他試圖控制著這匹烈馬,用現實原則來取代快感原則,要求情慾在理性的規範內實現,這也類似叔本華所說的——理性是個明眼的瘸子,意欲是個剛強的瞎子,它們只有互相配合才能走路。

除了自我與本我以外,人們還發現心靈中的一種奇怪的活動現象,那就是有些人身上具有自我批評良心的官能,被稱為“潛意識的罪疚感”。這種心理活動乃是從自我中分化出來的一個新階段,可以稱為“自我理想”或“超我”。弗洛伊德認為,在前意識(自我)對潛意識(本我)進行壓抑、篩選的過程中,會留下一些沉澱物,起著反相作用。它們告訴自我“你應該如此”、“你絕不能如此”等等。

例如每個人的本我都有著奧狄浦斯情節——想要取代自己父親這種潛意識,自我把這種潛意識擋在了意識的大門之外,壓抑著它。而這些潛意識對自我也起了一種反相作用,形成禁令的意識——“你絕對不能有這種想法”,這就形成了“超我”。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超我”與宗教圖騰崇拜、教育灌輸、風俗禁忌結合,形成了良心與道德,具有稽查作用。這樣,自我就成了本我、超我與外部世界的僕人,它要壓抑本我,又要受超我的稽查和外部現實世界的限制,常常會感到焦慮——這就是弗洛伊德晚年的焦慮論。

弗洛伊德:為什麼我們的心靈常常會感到焦慮?

有三種焦慮壓迫著我們

叔本華認為人被痛苦所包圍,弗洛伊德認為人受三種焦慮壓迫,分別是由外部世界引起的“現實性或客觀性焦慮”、由“本我”力比多引起的“神經性焦慮”和來自“超我”嚴厲性的“道德性焦慮”。

我們懼怕深夜、不甘於孤獨、害怕領導的責罵、恐懼於敵人的報復等等,這都屬於“現實性焦慮”。它們因外界而引起,不斷地折磨著我們的心靈。要化解它可不容易,因為現實世界不會遷就於任何人,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習慣,不然只得選擇逃離,更換環境。

神經性焦慮”的起因種類繁多,不過慾望始終是最重要的一個。我們喜歡追求身體的快感,試圖充當外部世界與本我之間的媒介,通過肌肉活動,使世界順從本我的願望。可惜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焦慮也就時時常伴左右。意志堅定者能使自我成為本我的主人,不過大多數人經常是向本我獻媚,變成慾望的奴隸。

尼采認為抑鬱症源於一種內心不滿,它表現為對過去的無端指責,對眼前當下的蔑視,以及對杜撰出的未來不幸感到焦慮不安。這種自尋煩惱的憂愁,無時不在誘發患者的不滿和不寧,促使他選擇自殺。治療的辦法是讓患者意識到過去因時間流逝而顯得虛無,未來因未知而充滿變數,唯有當下的每時每刻才是真正的現實的——要過好當下。除了這種是源自於外部世界的抑鬱外,還有一種源自於超我、道德的抑鬱。

每個人都渴望被超我所愛,渴望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得到道德的讚許。可是當超我仇恨和迫害自我,罪疚感將心靈包裹、良心的稽查作用發展得越來越嚴厲時,自我就會感到被壓迫,發現自己處在極端的危險之中,當它發現自己無法憑藉自己的力量來克服這種危險時,就會發揮死亡的本能來解除焦慮——道德與良心,有時候也是殺人的武器。

我們心靈的焦慮無法就是三個方面引起的,一是外部世界與他人的影響、二是本我的慾望衝動、三是道德與良心的不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