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面對人生的痛苦,你的能力不能太強

心理學 不完美媽媽 蘋果 樹輝心理驛站 2019-06-17

本文由樹輝老師原創,歡迎轉發分享,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

不知從何時起,總有朋友會請我推薦一些書,不是要提高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情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想法,之所以過得不夠幸福,是因為自己能力不夠。

一個孩子無法把學習搞好,父母會自然而然的認為他不夠聰明,沒有自律能力;很多人的婚姻出現變故後會拿自己和第三者做比較,總要找出自己不如他/她的地方,以此證明伴侶之所以會出軌是自己能力不行,於是開始上各種能力提升課,比如愛的能力,使自己婚姻幸福的能力,做父母的能力,人際溝通能力……

心理學:面對人生的痛苦,你的能力不能太強

一圈一圈的課程上下來,結果怎樣呢?你的能力提升了嗎?大多數人會這樣給我反饋,這些課上的時候感覺很好,但是真正用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潛臺詞是什麼呢?這不是課的問題,是我不會用,還是我能力不夠。

其實大多數人都會在人際關係中,在自己的心理困惑面前走入一個誤區:“只要我有足夠的能力,我就不會陷入痛苦,更不會把我的人際關係搞得一團糟。”然後就帶著這樣的信念去不斷地探索。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探索是有風險的,因為在面對心理困惑時,一個人的能力越強,往往越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心理學:面對人生的痛苦,你的能力不能太強

我曾經講過一個概念,人是會對自己的痛苦經歷上癮的。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因為痛苦可以教會我們許多,很多人面對自己的痛苦會發展出一種能力,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封閉起來,如同拿一把刀子把一個蘋果上壞掉的部分削掉。慢慢的,這個人削蘋果的水平提高了,有一天他發現蘋果被自己削完了,那他削蘋果的能力怎麼展現呢?只有再找出一個壞蘋果,也就是再去尋找痛苦。

人之所以會對自己痛苦的感覺上癮,不過是在尋找自己的用武之地,去展現自己的能力,所以一個人在人際關係中、個人的情緒狀態中,能力越強,越會不斷地在潛意識裡製造一個又一個問題,以此證明自己是有用的。

或許你會問,那我不去製造痛苦,學習提升我的幸福力不就可以了?對此我的解釋是,如果一個人活著,全部被幸福包裹,其實對他而言,這本身也是一種痛苦。

所以無論是在個人狀態裡,還是在人際關係裡平衡才是王道。一個人如果要去健康的成長自己,只需發展一種能力,就是去平衡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關係的能力。比如我們在走鋼絲的時候,伸開雙臂,保持最大限度的平衡,先保證讓自己不掉下來再說。

很多人把自己的能力用錯了地方,就會導致在各種關係裡,困惑層出不窮,搞得自己筋疲力盡,如果你很有能力,但是這個能力沒能用對方向,這將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兒,需要你及時作出調整。

樹輝老師:

一個專心做諮詢的實戰派心理治療師

一個在來訪者面前沒有正形,但是可以做到字字珠璣的心理諮詢師

一個經常會有一些怪論,可是會深入你內心的非著名心理諮詢師

總之是一個最不像心理諮詢師的心理諮詢師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頭條號!

想讓生活再幸福一點點,關注我們!

如果您喜歡本文,那就點個贊轉發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