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

對於有些育兒理念,我們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以下幾個心理學實驗在歷史上都堪稱經典,看看它們是如何拿數字和事實說話的,又如何影響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建議每個父母都好好看一下。

"

對於有些育兒理念,我們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以下幾個心理學實驗在歷史上都堪稱經典,看看它們是如何拿數字和事實說話的,又如何影響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建議每個父母都好好看一下。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一、印刻實驗——孩子就如一張白紙,他總是在模仿學習你的行為

奧地利生物學家勞倫茲(K.Z.Lorenz)在進行這項實驗時,讓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鴨子不先看到母鴨子,而首先看到自己,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小鴨子將勞倫茲當成了自己的母親,總是跟著他。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小雞、小鳥等辨認自己母親和同類時,都是通過這一過程實現的,而且這一現象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也有所發現。一般說來,小雞、小鴨的“母親印刻”的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10~16個小時,而小狗的“母親印刻”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3~7周。

研究還發現,動物在關鍵期內,不僅可以對自己的媽媽發生“母親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媽媽在小動物出生後不久就離開的話,它們也可以對其他動物發生“母親印刻”。

印刻實驗最重要的2點:一是環境對人的影響,“狼孩”“孟母三遷”等等都說明這個道理。二是第一時間印象效應。

“印刻效應”提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嬰兒的心理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如果父母掉以輕心,不注重自己的言傳身教,就很可能嚴重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髮展和健康,甚至貽誤終生。因為,一個孩子心理不合格,就可能出次品、廢品、危險品。

印刻效應也提示我們:如果我們在兒童敏感期某一個確定的階段上沒能學會這種能力,那麼我們過後將經歷可以想象的許許多多的困難。

"

對於有些育兒理念,我們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以下幾個心理學實驗在歷史上都堪稱經典,看看它們是如何拿數字和事實說話的,又如何影響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建議每個父母都好好看一下。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一、印刻實驗——孩子就如一張白紙,他總是在模仿學習你的行為

奧地利生物學家勞倫茲(K.Z.Lorenz)在進行這項實驗時,讓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鴨子不先看到母鴨子,而首先看到自己,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小鴨子將勞倫茲當成了自己的母親,總是跟著他。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小雞、小鳥等辨認自己母親和同類時,都是通過這一過程實現的,而且這一現象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也有所發現。一般說來,小雞、小鴨的“母親印刻”的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10~16個小時,而小狗的“母親印刻”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3~7周。

研究還發現,動物在關鍵期內,不僅可以對自己的媽媽發生“母親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媽媽在小動物出生後不久就離開的話,它們也可以對其他動物發生“母親印刻”。

印刻實驗最重要的2點:一是環境對人的影響,“狼孩”“孟母三遷”等等都說明這個道理。二是第一時間印象效應。

“印刻效應”提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嬰兒的心理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如果父母掉以輕心,不注重自己的言傳身教,就很可能嚴重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髮展和健康,甚至貽誤終生。因為,一個孩子心理不合格,就可能出次品、廢品、危險品。

印刻效應也提示我們:如果我們在兒童敏感期某一個確定的階段上沒能學會這種能力,那麼我們過後將經歷可以想象的許許多多的困難。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二、視崖實驗——不要輕視孩子的認知以為他什麼都不知道

視崖,就是視覺懸崖,由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E.J.Gibson)設計首創,是用來觀察嬰兒深度知覺的實驗裝置。視崖實驗,後來被稱為發展心理學的經典實驗之一。

研究者製作了平坦的棋盤式圖案,用不同的圖案構造以造成“視覺懸崖”的錯覺,並在圖案的上方覆蓋玻璃板。將2~3個月大的嬰兒腹部向下放在“視覺懸崖”的一邊,發現嬰兒的心跳速度會減慢,這說明他們體驗到了物體深度。

當把6個月大的嬰兒放在玻璃板上,讓他的媽媽在另一邊招呼他時,發現嬰兒會毫不猶豫地爬過沒有深度錯覺的一邊,但卻不願意爬過看起來具有懸崖特點的一邊,縱使母親在對面怎麼叫也一樣。這似乎說明嬰兒已經具備了深度知覺,但這種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在出生後幾個月裡習得的,目前還沒有定論。

"

對於有些育兒理念,我們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以下幾個心理學實驗在歷史上都堪稱經典,看看它們是如何拿數字和事實說話的,又如何影響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建議每個父母都好好看一下。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一、印刻實驗——孩子就如一張白紙,他總是在模仿學習你的行為

奧地利生物學家勞倫茲(K.Z.Lorenz)在進行這項實驗時,讓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鴨子不先看到母鴨子,而首先看到自己,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小鴨子將勞倫茲當成了自己的母親,總是跟著他。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小雞、小鳥等辨認自己母親和同類時,都是通過這一過程實現的,而且這一現象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也有所發現。一般說來,小雞、小鴨的“母親印刻”的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10~16個小時,而小狗的“母親印刻”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3~7周。

研究還發現,動物在關鍵期內,不僅可以對自己的媽媽發生“母親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媽媽在小動物出生後不久就離開的話,它們也可以對其他動物發生“母親印刻”。

印刻實驗最重要的2點:一是環境對人的影響,“狼孩”“孟母三遷”等等都說明這個道理。二是第一時間印象效應。

“印刻效應”提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嬰兒的心理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如果父母掉以輕心,不注重自己的言傳身教,就很可能嚴重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髮展和健康,甚至貽誤終生。因為,一個孩子心理不合格,就可能出次品、廢品、危險品。

印刻效應也提示我們:如果我們在兒童敏感期某一個確定的階段上沒能學會這種能力,那麼我們過後將經歷可以想象的許許多多的困難。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二、視崖實驗——不要輕視孩子的認知以為他什麼都不知道

視崖,就是視覺懸崖,由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E.J.Gibson)設計首創,是用來觀察嬰兒深度知覺的實驗裝置。視崖實驗,後來被稱為發展心理學的經典實驗之一。

研究者製作了平坦的棋盤式圖案,用不同的圖案構造以造成“視覺懸崖”的錯覺,並在圖案的上方覆蓋玻璃板。將2~3個月大的嬰兒腹部向下放在“視覺懸崖”的一邊,發現嬰兒的心跳速度會減慢,這說明他們體驗到了物體深度。

當把6個月大的嬰兒放在玻璃板上,讓他的媽媽在另一邊招呼他時,發現嬰兒會毫不猶豫地爬過沒有深度錯覺的一邊,但卻不願意爬過看起來具有懸崖特點的一邊,縱使母親在對面怎麼叫也一樣。這似乎說明嬰兒已經具備了深度知覺,但這種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在出生後幾個月裡習得的,目前還沒有定論。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三、三山實驗——解讀什麼是“自私”的孩子

這個實驗出自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之手,也是他最經典的四個實驗之一。

該實驗的設計是: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間有明顯的差異。實驗時,先讓一個三歲的幼兒坐在一邊,然後將一個布偶娃娃放置在對面。此時實驗者要幼兒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麼樣子?”第二個問題是:娃娃看見的三座山是什麼樣子?”

結果發現,幼兒對兩個問題給出同樣的答案,他只會從自身所處的角度看三座山的關係(如兩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後),而不能設身處地從對面娃娃的立場來看問題。皮亞傑以此來證明兒童“自我中心”的特點。

自我中心主義是前運算階段(2至7歲)幼兒的認知特徵,自我中心主義是指幼兒只從自己的觀點看待世界,難以認識他人的觀點,認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經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應和看法。

"

對於有些育兒理念,我們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以下幾個心理學實驗在歷史上都堪稱經典,看看它們是如何拿數字和事實說話的,又如何影響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建議每個父母都好好看一下。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一、印刻實驗——孩子就如一張白紙,他總是在模仿學習你的行為

奧地利生物學家勞倫茲(K.Z.Lorenz)在進行這項實驗時,讓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鴨子不先看到母鴨子,而首先看到自己,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小鴨子將勞倫茲當成了自己的母親,總是跟著他。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小雞、小鳥等辨認自己母親和同類時,都是通過這一過程實現的,而且這一現象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也有所發現。一般說來,小雞、小鴨的“母親印刻”的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10~16個小時,而小狗的“母親印刻”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3~7周。

研究還發現,動物在關鍵期內,不僅可以對自己的媽媽發生“母親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媽媽在小動物出生後不久就離開的話,它們也可以對其他動物發生“母親印刻”。

印刻實驗最重要的2點:一是環境對人的影響,“狼孩”“孟母三遷”等等都說明這個道理。二是第一時間印象效應。

“印刻效應”提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嬰兒的心理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如果父母掉以輕心,不注重自己的言傳身教,就很可能嚴重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髮展和健康,甚至貽誤終生。因為,一個孩子心理不合格,就可能出次品、廢品、危險品。

印刻效應也提示我們:如果我們在兒童敏感期某一個確定的階段上沒能學會這種能力,那麼我們過後將經歷可以想象的許許多多的困難。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二、視崖實驗——不要輕視孩子的認知以為他什麼都不知道

視崖,就是視覺懸崖,由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E.J.Gibson)設計首創,是用來觀察嬰兒深度知覺的實驗裝置。視崖實驗,後來被稱為發展心理學的經典實驗之一。

研究者製作了平坦的棋盤式圖案,用不同的圖案構造以造成“視覺懸崖”的錯覺,並在圖案的上方覆蓋玻璃板。將2~3個月大的嬰兒腹部向下放在“視覺懸崖”的一邊,發現嬰兒的心跳速度會減慢,這說明他們體驗到了物體深度。

當把6個月大的嬰兒放在玻璃板上,讓他的媽媽在另一邊招呼他時,發現嬰兒會毫不猶豫地爬過沒有深度錯覺的一邊,但卻不願意爬過看起來具有懸崖特點的一邊,縱使母親在對面怎麼叫也一樣。這似乎說明嬰兒已經具備了深度知覺,但這種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在出生後幾個月裡習得的,目前還沒有定論。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三、三山實驗——解讀什麼是“自私”的孩子

這個實驗出自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之手,也是他最經典的四個實驗之一。

該實驗的設計是: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間有明顯的差異。實驗時,先讓一個三歲的幼兒坐在一邊,然後將一個布偶娃娃放置在對面。此時實驗者要幼兒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麼樣子?”第二個問題是:娃娃看見的三座山是什麼樣子?”

結果發現,幼兒對兩個問題給出同樣的答案,他只會從自身所處的角度看三座山的關係(如兩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後),而不能設身處地從對面娃娃的立場來看問題。皮亞傑以此來證明兒童“自我中心”的特點。

自我中心主義是前運算階段(2至7歲)幼兒的認知特徵,自我中心主義是指幼兒只從自己的觀點看待世界,難以認識他人的觀點,認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經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應和看法。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四、延遲滿足的實驗——延遲滿足,讓你得到的更多

這是斯坦福大學在19世紀60年代末的一個著名實驗,是測試學前兒童的抗拒即時滿足的誘惑的能力。這個實驗引申出很多關於意志力和自制力的一些很有力的觀點。

在這個實驗中,4歲的孩子們進入到一個房間裡,實現在他們面前的在碟子上放一塊棉花糖。研究人員告訴他們可以把棉花糖吃掉,也可以等15分鐘後研究人員回來,他們會獲得兩塊棉花糖。

雖然大部分的孩子都說他們會等,但是他們很多都難以抗拒面前的吸引然後屈服了——在研究人員回來之前就把棉花糖吃了;成功延遲整整15分鐘的孩子一般的採取了迴避策略,例如別過頭去或者蓋著自己的眼睛。

實驗結束後,《時代》雜誌進行了跟蹤報道。孩子們的行為意義很深遠: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在青年時期很少會過於肥胖、有毒癮或其他行為問題,他們將來的生活也更成功。

"

對於有些育兒理念,我們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以下幾個心理學實驗在歷史上都堪稱經典,看看它們是如何拿數字和事實說話的,又如何影響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建議每個父母都好好看一下。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一、印刻實驗——孩子就如一張白紙,他總是在模仿學習你的行為

奧地利生物學家勞倫茲(K.Z.Lorenz)在進行這項實驗時,讓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鴨子不先看到母鴨子,而首先看到自己,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小鴨子將勞倫茲當成了自己的母親,總是跟著他。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小雞、小鳥等辨認自己母親和同類時,都是通過這一過程實現的,而且這一現象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也有所發現。一般說來,小雞、小鴨的“母親印刻”的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10~16個小時,而小狗的“母親印刻”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3~7周。

研究還發現,動物在關鍵期內,不僅可以對自己的媽媽發生“母親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媽媽在小動物出生後不久就離開的話,它們也可以對其他動物發生“母親印刻”。

印刻實驗最重要的2點:一是環境對人的影響,“狼孩”“孟母三遷”等等都說明這個道理。二是第一時間印象效應。

“印刻效應”提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嬰兒的心理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如果父母掉以輕心,不注重自己的言傳身教,就很可能嚴重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髮展和健康,甚至貽誤終生。因為,一個孩子心理不合格,就可能出次品、廢品、危險品。

印刻效應也提示我們:如果我們在兒童敏感期某一個確定的階段上沒能學會這種能力,那麼我們過後將經歷可以想象的許許多多的困難。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二、視崖實驗——不要輕視孩子的認知以為他什麼都不知道

視崖,就是視覺懸崖,由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E.J.Gibson)設計首創,是用來觀察嬰兒深度知覺的實驗裝置。視崖實驗,後來被稱為發展心理學的經典實驗之一。

研究者製作了平坦的棋盤式圖案,用不同的圖案構造以造成“視覺懸崖”的錯覺,並在圖案的上方覆蓋玻璃板。將2~3個月大的嬰兒腹部向下放在“視覺懸崖”的一邊,發現嬰兒的心跳速度會減慢,這說明他們體驗到了物體深度。

當把6個月大的嬰兒放在玻璃板上,讓他的媽媽在另一邊招呼他時,發現嬰兒會毫不猶豫地爬過沒有深度錯覺的一邊,但卻不願意爬過看起來具有懸崖特點的一邊,縱使母親在對面怎麼叫也一樣。這似乎說明嬰兒已經具備了深度知覺,但這種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在出生後幾個月裡習得的,目前還沒有定論。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三、三山實驗——解讀什麼是“自私”的孩子

這個實驗出自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之手,也是他最經典的四個實驗之一。

該實驗的設計是: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間有明顯的差異。實驗時,先讓一個三歲的幼兒坐在一邊,然後將一個布偶娃娃放置在對面。此時實驗者要幼兒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麼樣子?”第二個問題是:娃娃看見的三座山是什麼樣子?”

結果發現,幼兒對兩個問題給出同樣的答案,他只會從自身所處的角度看三座山的關係(如兩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後),而不能設身處地從對面娃娃的立場來看問題。皮亞傑以此來證明兒童“自我中心”的特點。

自我中心主義是前運算階段(2至7歲)幼兒的認知特徵,自我中心主義是指幼兒只從自己的觀點看待世界,難以認識他人的觀點,認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經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應和看法。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四、延遲滿足的實驗——延遲滿足,讓你得到的更多

這是斯坦福大學在19世紀60年代末的一個著名實驗,是測試學前兒童的抗拒即時滿足的誘惑的能力。這個實驗引申出很多關於意志力和自制力的一些很有力的觀點。

在這個實驗中,4歲的孩子們進入到一個房間裡,實現在他們面前的在碟子上放一塊棉花糖。研究人員告訴他們可以把棉花糖吃掉,也可以等15分鐘後研究人員回來,他們會獲得兩塊棉花糖。

雖然大部分的孩子都說他們會等,但是他們很多都難以抗拒面前的吸引然後屈服了——在研究人員回來之前就把棉花糖吃了;成功延遲整整15分鐘的孩子一般的採取了迴避策略,例如別過頭去或者蓋著自己的眼睛。

實驗結束後,《時代》雜誌進行了跟蹤報道。孩子們的行為意義很深遠: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在青年時期很少會過於肥胖、有毒癮或其他行為問題,他們將來的生活也更成功。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五、表揚孩子的實驗——別再誇孩子聰明,要多鼓勵!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lDweck)和她的團隊花了10年時間,一直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這項研究結果令學術界震驚。

在實驗中,他們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圖任務。

首先,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裡叫出一個孩子,進行第一輪智商測試。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即鼓勵,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為什麼只給一句誇獎的話呢? 對此,德韋克解釋說:“我們想看看孩子對錶揚或鼓勵有多敏感。我當時有一種直覺:一句誇獎的話足以看到效果。”

隨後,孩子們參加第二輪拼圖測試,有兩種不同難度的測試可選,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一種測試。一種較難,但會在測試過程中學到新知識。另一種是和上一輪類似的簡單測試。結果發現,那些在第一輪中被誇獎努力的孩子中,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由此可見,自以為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

為什麼會這樣呢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這也就是實驗中“聰明”的孩子的所作所為:為了保持看起來聰明,而躲避出醜的風險。

接下來又進行了第三輪測試。這一次,所有孩子參加同一種測試,沒有選擇。這次測試很難,是初一水平的考題。可想而知,孩子們都失敗了。先前得到不同誇獎的孩子們,對失敗產生了差異巨大的反應。那些先前被誇獎努力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

德韋克回憶說:“這些孩子在測試中非常投入,並努力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好幾個孩子都告訴我:‘這是我最喜歡的測驗。’”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他們在測試中一直很緊張,抓耳撓腮,做不出題就覺得沮喪。

第三輪測試中,德韋克團隊故意讓孩子們遭受挫折。接下來,他們給孩子們做了第四輪測試,這次的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大約20%。

德韋克一直懷疑,表揚對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這個實驗的結果,還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釋說:“鼓勵,即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表揚,即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在後面對孩子們的追蹤訪談中,德韋克發現,那些認為天賦是成功關鍵的孩子,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這些孩子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所以,我不用那麼用功。他們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

德韋克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她發現,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男孩女孩都一樣,尤其是成績好的女孩,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甚至學齡前兒童也一樣,這樣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

鼓勵是指鼓勁而支持,表揚則是指對一件事或品行的顯揚、宣揚。鼓勵通常是針對過程和態度的,“爸爸看到你這學期的努力,為你驕傲!”表揚通常是針對結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績提高,為你高興!”多鼓勵,少表揚;多描述,少評價,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揚綁架,或輸不起,未達目的而不擇手段。

"

對於有些育兒理念,我們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以下幾個心理學實驗在歷史上都堪稱經典,看看它們是如何拿數字和事實說話的,又如何影響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建議每個父母都好好看一下。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一、印刻實驗——孩子就如一張白紙,他總是在模仿學習你的行為

奧地利生物學家勞倫茲(K.Z.Lorenz)在進行這項實驗時,讓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鴨子不先看到母鴨子,而首先看到自己,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小鴨子將勞倫茲當成了自己的母親,總是跟著他。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小雞、小鳥等辨認自己母親和同類時,都是通過這一過程實現的,而且這一現象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也有所發現。一般說來,小雞、小鴨的“母親印刻”的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10~16個小時,而小狗的“母親印刻”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3~7周。

研究還發現,動物在關鍵期內,不僅可以對自己的媽媽發生“母親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媽媽在小動物出生後不久就離開的話,它們也可以對其他動物發生“母親印刻”。

印刻實驗最重要的2點:一是環境對人的影響,“狼孩”“孟母三遷”等等都說明這個道理。二是第一時間印象效應。

“印刻效應”提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嬰兒的心理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如果父母掉以輕心,不注重自己的言傳身教,就很可能嚴重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髮展和健康,甚至貽誤終生。因為,一個孩子心理不合格,就可能出次品、廢品、危險品。

印刻效應也提示我們:如果我們在兒童敏感期某一個確定的階段上沒能學會這種能力,那麼我們過後將經歷可以想象的許許多多的困難。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二、視崖實驗——不要輕視孩子的認知以為他什麼都不知道

視崖,就是視覺懸崖,由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E.J.Gibson)設計首創,是用來觀察嬰兒深度知覺的實驗裝置。視崖實驗,後來被稱為發展心理學的經典實驗之一。

研究者製作了平坦的棋盤式圖案,用不同的圖案構造以造成“視覺懸崖”的錯覺,並在圖案的上方覆蓋玻璃板。將2~3個月大的嬰兒腹部向下放在“視覺懸崖”的一邊,發現嬰兒的心跳速度會減慢,這說明他們體驗到了物體深度。

當把6個月大的嬰兒放在玻璃板上,讓他的媽媽在另一邊招呼他時,發現嬰兒會毫不猶豫地爬過沒有深度錯覺的一邊,但卻不願意爬過看起來具有懸崖特點的一邊,縱使母親在對面怎麼叫也一樣。這似乎說明嬰兒已經具備了深度知覺,但這種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在出生後幾個月裡習得的,目前還沒有定論。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三、三山實驗——解讀什麼是“自私”的孩子

這個實驗出自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之手,也是他最經典的四個實驗之一。

該實驗的設計是: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間有明顯的差異。實驗時,先讓一個三歲的幼兒坐在一邊,然後將一個布偶娃娃放置在對面。此時實驗者要幼兒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麼樣子?”第二個問題是:娃娃看見的三座山是什麼樣子?”

結果發現,幼兒對兩個問題給出同樣的答案,他只會從自身所處的角度看三座山的關係(如兩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後),而不能設身處地從對面娃娃的立場來看問題。皮亞傑以此來證明兒童“自我中心”的特點。

自我中心主義是前運算階段(2至7歲)幼兒的認知特徵,自我中心主義是指幼兒只從自己的觀點看待世界,難以認識他人的觀點,認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經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應和看法。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四、延遲滿足的實驗——延遲滿足,讓你得到的更多

這是斯坦福大學在19世紀60年代末的一個著名實驗,是測試學前兒童的抗拒即時滿足的誘惑的能力。這個實驗引申出很多關於意志力和自制力的一些很有力的觀點。

在這個實驗中,4歲的孩子們進入到一個房間裡,實現在他們面前的在碟子上放一塊棉花糖。研究人員告訴他們可以把棉花糖吃掉,也可以等15分鐘後研究人員回來,他們會獲得兩塊棉花糖。

雖然大部分的孩子都說他們會等,但是他們很多都難以抗拒面前的吸引然後屈服了——在研究人員回來之前就把棉花糖吃了;成功延遲整整15分鐘的孩子一般的採取了迴避策略,例如別過頭去或者蓋著自己的眼睛。

實驗結束後,《時代》雜誌進行了跟蹤報道。孩子們的行為意義很深遠: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在青年時期很少會過於肥胖、有毒癮或其他行為問題,他們將來的生活也更成功。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五、表揚孩子的實驗——別再誇孩子聰明,要多鼓勵!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lDweck)和她的團隊花了10年時間,一直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這項研究結果令學術界震驚。

在實驗中,他們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圖任務。

首先,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裡叫出一個孩子,進行第一輪智商測試。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即鼓勵,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為什麼只給一句誇獎的話呢? 對此,德韋克解釋說:“我們想看看孩子對錶揚或鼓勵有多敏感。我當時有一種直覺:一句誇獎的話足以看到效果。”

隨後,孩子們參加第二輪拼圖測試,有兩種不同難度的測試可選,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一種測試。一種較難,但會在測試過程中學到新知識。另一種是和上一輪類似的簡單測試。結果發現,那些在第一輪中被誇獎努力的孩子中,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由此可見,自以為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

為什麼會這樣呢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這也就是實驗中“聰明”的孩子的所作所為:為了保持看起來聰明,而躲避出醜的風險。

接下來又進行了第三輪測試。這一次,所有孩子參加同一種測試,沒有選擇。這次測試很難,是初一水平的考題。可想而知,孩子們都失敗了。先前得到不同誇獎的孩子們,對失敗產生了差異巨大的反應。那些先前被誇獎努力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

德韋克回憶說:“這些孩子在測試中非常投入,並努力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好幾個孩子都告訴我:‘這是我最喜歡的測驗。’”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他們在測試中一直很緊張,抓耳撓腮,做不出題就覺得沮喪。

第三輪測試中,德韋克團隊故意讓孩子們遭受挫折。接下來,他們給孩子們做了第四輪測試,這次的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大約20%。

德韋克一直懷疑,表揚對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這個實驗的結果,還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釋說:“鼓勵,即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表揚,即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在後面對孩子們的追蹤訪談中,德韋克發現,那些認為天賦是成功關鍵的孩子,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這些孩子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所以,我不用那麼用功。他們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

德韋克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她發現,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男孩女孩都一樣,尤其是成績好的女孩,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甚至學齡前兒童也一樣,這樣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

鼓勵是指鼓勁而支持,表揚則是指對一件事或品行的顯揚、宣揚。鼓勵通常是針對過程和態度的,“爸爸看到你這學期的努力,為你驕傲!”表揚通常是針對結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績提高,為你高興!”多鼓勵,少表揚;多描述,少評價,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揚綁架,或輸不起,未達目的而不擇手段。

6個經典心理學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六、羅森塔爾實驗——請給予孩子積極的期待

有一個美麗的故事是關於皮格馬利翁。遠古時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馬利翁喜愛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個美女的形象,愛不釋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觀賞不止......看著看著,美女竟然活了。人們從這個故事中總結出了“皮格馬利翁效應”:期望和讚美能產生奇蹟。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吉布森(Rosenthal& L.Jacoboson)等人做了一個著名試驗。他們在一所小學的1-6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學生進行所謂“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通知教師說:“這些兒童將來大有發展前途”。實際上這些學生是隨機抽取的。結果八個月後,對這些學生進行智能測驗,發現名單上的學生成績確實進步了,教師也給了他們好的品行評語,實驗取得了奇蹟般的效應。

羅森塔爾認為這個結果是因為教師接受了“權威謊言的暗示”,對名單上的學生態度發生了變化,產生了偏愛心理和情感。從而對學生的心理與行為產生了直接影響,並促進了預期期望效果的達成,於是把這個效應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後來,人們也稱之為“羅森塔爾效應”或“教師期望效應”。

父母和教師對孩子的期望會決定他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教育方式,而這些會對孩子各方面的發展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請相信自己的孩子,請給予他們積極的期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