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無限光明!下一個能超過馬雲的人或將從這個產業裡出現?'

"
"
前景無限光明!下一個能超過馬雲的人或將從這個產業裡出現?

文 | 付一夫 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高級研究員

身體健康不僅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前提基礎,更是國富民強的重要保障。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也日益重視,這讓大健康產業成為了全球熱點,並被譽為“繼IT互聯網產業之後的全球財富集中產業”。

馬雲更是不吝讚美之詞:“下一個能超過我的人,一定出現在大健康產業裡。”

一、發展大健康產業正當其時

所謂“大健康”,就是圍繞著人們的衣食住行與生老病死,對生命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全要素的呵護,其中不僅包括對身體健康的關注,還包括對心理和精神健康的重視,涵蓋了從家庭到社會各個方面的健康問題。而大健康產業則主要涉及兩個維度:一是指與人體健康相關的產品領域,例如保健食品、藥妝等;另一個是指包括體檢、疾病康復等的醫療服務領域,即疾病預防、健康諮詢、養生保健、護膚美容等。

當前,大健康產業的朝陽產業地位及其無限的潛力已經得到了全球的認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全球性健康調查顯示:只有5%的被調查者身體狀況真正符合健康的標準,被醫院確診患各類病症的人群比例高達20%,而剩餘的75%則處於亞健康狀態。與此同時,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已是不爭的事實,2016年,65歲以上老人數量佔總人口的比重更是達到10.8%,而老人數量越多,對於健康的需求、關注與迫切程度也就越高。再有,由慢性病引起的疾病負擔佔到中國全部疾病負擔的70%;而這些慢性病是由於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的,並非不可控或不可預防。

如此看來,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不僅有利於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而且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為此,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重申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發展健康產業”的號召,這不僅將“健康”這一概念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更是為未來我國大健康產業的興起提供了難得的政策利好、發展環境與契機。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升級不斷加快,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大健康產業面臨著極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互聯網重塑大健康產業運營模式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促使新業態層出不窮,在這一背景下,大健康產業同樣被賦予了不斷更新的時代特性,種種新興的運營模式也相繼問世。

一方面,在健康醫療領域,當傳統的健康醫療模式已逐漸無法滿足人們對健康產品與服務日益增加的需求時,如何將互聯網與大健康產業進行有效整合,將線下龐大的健康醫療資源向線上轉移,進而實現閒置醫療資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

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與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能夠引發各種疾病的因素也越來越多,僅僅對疾病做出反應已經遠遠不夠。必須要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從食品飲料到個人護理、工作環境、休閒旅遊、文化娛樂,甚至到生活方式和精神健康都予以關注。而這正是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所在,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可以實現對用戶健康狀況的即時監控。倘若能有效將互聯網與大健康予以結合,必然會帶來巨大的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而這也是“互聯網+大健康”中最為核心的部分。

當前,“互聯網+大健康”已在下述幾方面有所實踐與突破:

第一,互聯網工具的應用。例如專業搜索引擎的開發,可以大大提高從業人員(醫生、藥劑師等)的工作效率;相關實用工具(如醫保金額計算、藥品比價、病歷管理等APP)的開發,由於具備極佳的實用性和良好的使用體驗,相應的用戶活躍度與用戶粘性也逐漸提升。

第二,智能硬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可穿戴智能健康設備,包括風靡時下的智能手環、智能腕錶等等。憑藉其對移動數據、導航技術和運動管理等方面的高超運用,可穿戴智能健康設備的服務內容已經涉及生理健康、安全預警、心理健康等多個方面,幾乎覆蓋了人們全部的身心健康指標。通過可穿戴設備,對人體的體徵數據進行採集和監測,可幫助使用者實現自我健康管理以及醫院、體檢中心等機構可持續地監測使用者的健康狀況。

第三,O2O(從線上到線下)。傳統醫療機構的服務方式,在對患者健康的持續監測、服務效率與用戶體驗,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而O2O作為解決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些缺陷。而今,全國首家“雲醫院”已在寧波市誕生、上海的三甲醫院也開始嘗試移動支付業務、一些民營的專科連鎖醫院/診所也開始積極推行O2O業務⋯⋯可以說O2O已成為醫療機構轉型升級的一個大趨勢。

三、“互聯網+大健康”未來的幾個發展方向

(1)建立起儲存用戶個人健康數據的信息庫

與傳統的“望聞問切”就診方式不同,“互聯網+大健康”模式格外重視用戶與醫生的線上互動,由於不能真實地面對面進行診斷,因此極有必要建立起一個包括用戶諸多個人健康資料的信息庫來供線上醫生參考。這些資料不僅要包括用戶的體檢信息、就診報告、化驗報告、健康檔案,還應該含有婦幼保健、計劃免疫、傳染病防治、慢性病恢復等內容。雖然數據規模不大,但是有很強的專業性與參考性。

(2)構建應用性較強的疾病診斷模型

以我國目前的醫療狀況來說,醫生是實施疾病診斷的主體,更多時候醫生是憑藉經驗來完成對患者的病情評估。相比之下,在西方發達國家的診斷流程中,醫生並不是根據自身經驗與主觀判斷,而是按照一系列標準開展工作的。而這種診斷方式無疑更加貼近醫療衛生信息化的工作模式。

於是,對我國來說,發揮診斷模型的分析作用,對用戶的健康數據進行深度處理,進而綜合評定用戶當前的身體健康狀況將會是未來“互聯網+大健康”的重點發展方向。然而,迄今為止還沒有推出應用性較強的疾病診斷模型,大部分還在進行試驗與改進。過程雖艱難,但通過不懈努力,未來必定會有所作為。

(3)發展以病患為中心的信息服務平臺、

互聯網的包容性與廣泛性眾所周知。這就客觀上要求在“互聯網+大健康”模式下,各不同部門與科室之間、各個不同地區之間的信息聯繫要進一步加強,要通過對業務流程的調整與變革,實現不同部門與地區之間的信息共享。此外,在提供醫療類服務的同時,應該向公眾提供開放式的健康管理服務,完善整個醫療衛生系統的運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