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話金瓶梅:有六房妻子的西門慶,是如何過七夕節的?

西門慶是如何過七夕的呢?抱歉,我標題黨了,西門慶從來不過七夕。

《金瓶梅》中寫過許多的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可唯獨沒有寫過七夕乞巧節。

情話金瓶梅:有六房妻子的西門慶,是如何過七夕節的?

為什麼?

關於七夕,古人雖然有“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等等類似描寫愛情的詩句,但在古人的風俗裡,七夕乞巧節其實是一個集體歡慶的節日,而非是“情人節”。

七夕節,最早是乞巧節,是古代勞動婦女們祭拜織女星,乞求能有穿針引線的好手藝。看後來七夕節流行的風俗習慣,無論是穿針乞巧、投針驗巧,亦或是蘭夜鬥巧,其實都與手藝有關。到後來慢慢演變成一種民間的集體狂歡節日,在宋代大概到達了巔峰。《東京夢華錄》裡對七夕節有過許多描寫,到了七夕節,街上車水馬龍,人們都會穿上新衣,到街上玩樂。有錢人家會在院子裡做一個綵樓,叫做“乞巧樓”,在上面進行儀式——婦女們會對著月亮穿針引線“乞巧”,你看,本質上還是勞動者懷揣樸素理想的一個節日。

情話金瓶梅:有六房妻子的西門慶,是如何過七夕節的?

所以,不管從哪方面來看,西門慶都不需要過這樣一個節日。吳月娘、潘金蓮、李瓶兒等這些妻妾們需要“乞巧”嗎,她們根本不用做針線活。西門慶需要一個情人節嗎?他每天都在和情人們在一起,忙得都要翻牌,過什麼節?

古代的節日,有一個本質,就是在娛樂活動極少、對婦女限制極多的情況下,婦女們需要一個出門狂歡的理由。這些節日正好滿足了她們。

情話金瓶梅:有六房妻子的西門慶,是如何過七夕節的?

而“假宋寫明”的《金瓶梅》,描寫的是明代中後期,那時候,世風尚利,人情日偽,整個社會陷於縱情聲色的享樂主義氛圍中。尤其對西門慶這樣的權貴大戶來說,家中妻妾更加自由,玩樂的遊戲也更多。據不完全統計,《金瓶梅》中描寫的娛樂項目就有投壺、打球、蹴鞠、雙陸棋、鞦韆、踢毽子、跳百索、擲骰、抹牌、酒令、鬥葉兒等等。平日玩樂的項目多,自然也就不需要在一個不太重要的節日上再浪費筆墨。

情話金瓶梅:有六房妻子的西門慶,是如何過七夕節的?

在這再稍稍科普一下《金瓶梅》中提到的娛樂項目,做一點微小的工作。只說一個,投壺。投壺在古代是特別隆重、正式的一個項目,《禮記》中專門寫過投壺禮。可到後來,投壺逐漸沒落成了宴會上助酒興的遊戲。

《金瓶梅》第二十七回,西門慶與潘金蓮在院中葡萄架下,投壺耍子。“須臾過橋、翎花倒入、雙飛雁、登科及第、二喬觀書、楊妃春睡、烏龍入洞、珍珠倒捲簾,投了十數壺,把婦人灌的醉了。”——大家不要誤會,這些詞彙都是投壺的一些玩法,不是解鎖的姿勢。

情話金瓶梅:有六房妻子的西門慶,是如何過七夕節的?

把婦人灌的醉了之後,不覺桃花上臉,秋波斜睨,於是二人在葡萄架下,坐在一涼墩上……此處省略一萬字,大家自行腦補。

雖然《金瓶梅》中沒有描寫七夕,但西門慶院中的葡萄架出鏡率卻非常高。而民間還有一個傳說,就是七夕節晚上,在葡萄架下能聽到織女和牛郎的竊竊私語。不知道西門慶和他的妻妾們,在葡萄架下“弄晴鶯舌於中巧,著雨花枝分外妍”時,有沒有聽到過織女和牛郎的省略一萬字。

情話金瓶梅:有六房妻子的西門慶,是如何過七夕節的?

但我們知道的是,葡萄架,已經成了影視劇版《金瓶梅》中的經典場景。那些戲,拍的,真是分外妍呀秋波睨。

——四條眉毛船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