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武松最後結局如何?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嗎?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的小說《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在金瓶梅中也有此人),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又稱“武二郎”。武松有個哥哥叫武大郎,兄弟倆從小父母雙亡,是由兄長把武二郎拉扯大,所以兄弟感情非常好。雖說兄弟是一母所生,但武松身長八尺,儀表堂堂,渾身上下有百斤力氣,武大郎卻身長不到五尺,面目猙獰,短矮可笑,諢名“三寸丁枯樹皮”。

水滸傳裡武松最後結局如何?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嗎?

血濺鴛鴦樓以後,為了躲避官府的抓捕,改作頭陀(帶髮修行的“行者”)打扮,江湖人稱“行者武松”。武松曾經在景陽岡上空手打死一隻吊睛白額虎,因此,“武松打虎”和“三碗不過崗”的事蹟在後世廣為流傳。曾與魯智深、楊志等人聚義青州二龍山,三山聚義時歸順了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為十大步軍頭領之一,後受朝廷的招安隨著宋江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最終在出徵方臘過程中被飛刀所傷,痛失左臂。班師時武松拒絕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被封為清忠祖師,最後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壽至八十。

武松的故事很精彩,但是終是小說中的人物。那麼歷史上真的有武松此人嗎?

水滸傳裡武松最後結局如何?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嗎?

根據杭州地方誌記載,宋代杭州有一名為武松的提轄,曾刺殺蔡京之子,或為水滸武松的出處之一。另有武松部分故事或借鑑於其他人物的故事,武松殺人自首或借鑑與《青瑣高議》中的孫立殺人自首。武松粉牆留字或借鑑於《黑旋風雙獻功》中的李逵殺人留字。

杭州西湖邊,西冷橋畔,蘇小小墓旁,面向秀麗的西湖,有一座武松墓安靜的立在樹叢間,講述著歷史上的武松真實的故事。

水滸傳裡武松最後結局如何?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嗎?

根據《臨安縣誌》、《西湖大觀》、《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的記載,北宋時杭州有一名浪跡江湖的賣藝人,名叫武松,“貌奇偉,嘗使技於湧金門外”,“非盜也”。當時的杭州知府高權看到武松武藝高強,人才出眾,於是請他到衙門當都頭。不久後,武松便立功被提為提轄,成為了知府高權的心腹。

後來高權因為得罪了權貴,被奸人誣諂而罷官,武松也因此事受到牽連,被趕出了衙門。繼任知府的是當時的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他倚仗父親的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弄得百姓怨聲載道,人稱蔡鋆為“蔡虎”。武松對這個蔡鋆恨之入骨,誓要除之而後快。有一日,他身藏利刃,隱匿在蔡府之前,當蔡鋆前呼後擁而來之際,箭一般衝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數刀,當即結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擁前來圍攻武松,武松終因寡不敵眾被官兵捕獲。後慘遭重刑死於獄中。當地“百姓深感其德,葬於杭州西泠橋畔”,後人立碑,題曰“宋義士武松之墓”。

水滸傳裡武松最後結局如何?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嗎?

1894年,杭州湧金門,一口棺材被修城牆的工人起出來,和頭(屍體頭部靠著的棺材正面板)上面寫著四個字‘武松之柩’,宋體字,每字大約六寸見方,凸刻,貼金,金色未變,全棺完好,比平常的長大,漆色黑裡泛紅。“初以為此是空冢、想象冢或衣冠冢。不料一經掘發,赫然有棺,且長大,而棺木已朽,從朽縫中窺見其骨亦頗長大,乃即壅復原狀。”後來武松墓遷到西泠橋,由上海灘流氓大亨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三人出資,在原址上建造了墓碑。此事也在《上海老中醫眼裡的杜月笙》一書中得到了印證。該書稱,西泠橋畔“武松墓”當年落款具名的,正是黃、張、杜三人。看起來,武松墓也是有的。

1964年,該墓因政治成分問題被毀,墓被挖開,現在的武松墓,是2004年為充分挖掘西湖的歷代傳統文化,在廣大市民遊客的要求以及專家學者的論證基礎上根據老照片按原樣重建的,那麼,1964年掘開了的武松墓,人們看到了什麼呢?裡面有武松嗎?當時的報道這樣說——腐朽的棺柩裡,確實有白骨,然後工人們把遺骨盛進骨甕,也由汽車運往雞籠山的亂墳堆中安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