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唯一的漢人皇后,出身辛者庫地位卑微,去世二十年才敢追封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淵之前曾給大家介紹過不少傳奇皇后的故事,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有讀者給子淵發私信,說想知道清朝有沒有漢族皇后,事實上還真有,她就是清朝二百餘年唯一擁有漢人血統的皇后——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清朝唯一的漢人皇后,出身辛者庫地位卑微,去世二十年才敢追封

▲孝儀純皇后朝服像軸(死後補畫)

魏佳氏,生於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九月初九,乃是內管領魏清泰之女,原屬滿洲正黃旗包衣,後被乾隆帝抬旗升至滿洲鑲黃旗,也就是說,魏佳氏出自辛者庫,因此她也是清朝唯一一位辛者庫出身的皇貴妃。因其父乃是內務府官員,所以魏佳氏應是通過內務府選秀入宮從而成為乾隆嬪妃的。說起來,早在雍正年間,魏佳氏家族已是內務府中等官僚世家,魏佳氏曾祖父名叫嗣興,曾任護軍校,祖父武世宜,初任內管領,後升至內務府總管高位,躋身為一等世家。魏佳氏母親一脈是漢人,魏佳氏因此生長於一個兼具滿漢文化的家庭。

清朝唯一的漢人皇后,出身辛者庫地位卑微,去世二十年才敢追封

▲魏佳氏劇照

按照清朝內務府選秀規定,入選宮女年齡應在十三到十七歲之間,因此魏佳氏很有可能是在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左右進宮,由於現今並未發現魏佳氏作為宮女的史籍記載,乾隆帝御製詩中又曾透露魏佳氏是孝賢純皇后婢女,憑藉這層關係,最終被乾隆帝納為妃嬪。魏佳氏容顏秀美、心地善良,入宮後深得乾隆喜愛,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正月,年僅十九歲的魏佳氏受封為“令嬪”,位列三嬪之一。當時乾隆帝嬪位上共有三人,即舒嬪葉赫那拉氏,怡嬪柏氏與令嬪魏佳氏。

清朝唯一的漢人皇后,出身辛者庫地位卑微,去世二十年才敢追封

▲乾隆皇帝朝服像

需要指出的是,“令”字出自《詩經·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一語,有美好之意義,而且圭、璋皆為玉器,故“令”字體現出的是玉德,乾隆皇帝素來愛玉,其所生眾子名字中皆有玉,符合玉德的“令”字也就代表鍾愛之意,可見乾隆皇帝對於魏佳氏的印象非常好,對她也非常喜愛。

據《清實錄》記載,魏佳氏晉封時已列眾嬪之首,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極大的榮寵,而且乾隆皇帝還派孝賢純皇后之弟傅恆幫助魏佳氏解決孃家兄弟的待遇問題。在乾隆朝眾多妃嬪中,只有皇后和令妃(魏佳氏)畫像為郎世寧親手所畫,其餘皆為郎世寧弟子所繪。要知道,郎世寧作畫之時,魏佳氏還只是令嬪,乾隆皇帝就讓心愛的畫師為其她作畫,可見對她何等寵愛。

清朝唯一的漢人皇后,出身辛者庫地位卑微,去世二十年才敢追封

▲令妃魏佳氏畫像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魏佳氏晉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再晉為令貴妃,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更是一躍成為皇貴妃。此時,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早已病逝,純帝繼皇后輝發那拉氏也因斷髮“不廢而廢”。乾隆皇帝雖因崇慶皇太后(即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阻攔未能如願立魏佳氏為後,但也讓魏佳氏以皇貴妃之尊統攝六宮,代行皇后之責,主持後宮長達十年之久。魏佳氏逝世後,乾隆帝所作輓詩稱其為“蘭宮領袖”。終乾隆一朝,魏佳氏是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也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

清朝唯一的漢人皇后,出身辛者庫地位卑微,去世二十年才敢追封

▲皇極殿乾隆寶座

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魏佳氏之子永琰被乾隆皇帝祕密立儲,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令懿皇貴妃週年祭日時,乾隆帝在寫給她祭文中,寫下“虛九御之崇班,情深逝水”一語表達哀思。事實上,在令妃去世之後,乾隆皇帝再也沒有冊立過皇后、皇貴妃和貴妃等高等級妃嬪。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在令懿皇貴妃逝世二十年後,乾隆皇帝公開了皇十五子永琰的儲君身份,並追封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魏佳氏也因此成為清朝歷史上唯一一位有漢人血統的皇后。

清朝唯一的漢人皇后,出身辛者庫地位卑微,去世二十年才敢追封

▲嘉慶皇帝朝服像

說起來,乾隆皇帝之所以沒有在魏佳氏生前冊立其為皇后,是因為在當時的滿洲貴族(包括崇慶皇太后)看來,魏佳氏身懷漢人血統,出身低微,因此強行冊立其為皇后勢必招致眾臣反對,甚至可能進一步反對冊立魏佳氏所生皇十五子永琰為儲。因此乾隆皇帝選擇在魏佳氏死後,公開永琰為儲君身份的同時追封為其皇后,既告慰亡人,也減少了阻力。

參考文獻:

《清史稿·外戚表》《清史稿·列傳一·后妃》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歡迎加入古代史愛好者同盟,增長見識、培養思維、積累談資、結交知己、收穫友情。子淵在這裡與你不見不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