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發生了什麼事,讓斯文的林教授暴跳如雷?'

"

現在,我要向你們介紹林辛格教授的工作了,不然你們可能有些費解。又是荒涼的原野,又是戒備森嚴的工作環境,一切都像是故弄玄虛的。其實,林辛格教授工作的地點是“物理粒子實驗室”,他們工作的地方,設在一個廢棄的採礦場裡,對外面完全不公開,因此,很多人知道林辛格公開的身份,是楓林科技大學的一個教授。

其實,林辛格是這個實驗室的一號人物——粒子實驗室主任。

一直以來,特別是大學、碩士、博士期間,林辛格沒有加入任何組織,一心做他的實驗。不但如此,實驗室的許多人都沒有加入任何組織。

不過,林辛格是一名虔誠的清教徒,在他的口袋裡,永遠有一本書:《四十二章經》。以至他都能對書本倒背如流: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慾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在他的書房,除了科學著作,最多的也是宗教書籍:比如《楞嚴經》《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洞玄靈寶六甲玉女上宮歌章》《比約神父傳》《古蘭經》《太上赤文洞神三籙》等。還有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和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讓人不明覺厲,非常晦澀難懂。

林辛格還是一個堅定的素食主義者。他拒絕使用任何動物的食物。

好了,言歸正傳。今天林辛格他們要做新的試驗,所要做的是關於幽靈粒子的。什麼是幽靈粒子?顧名思義,它輕得像幽靈,穿過我們的身體但我們卻感覺不到。

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實驗室為這個試驗做了大量的準備。歐洲一隊科學家稱發現了超光速中微子,又叫“幽靈粒子”、“上帝粒子”,同樣的時間內,在長達730公里的隧道里,中微子比光子多跑了18米——具體算下來,每秒鐘比光速多“跑”6公里。

然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宇宙最快的速度是光速,沒有任何速度能超越光速,因此有了“相對論”。如果超越光速的物質真的存在,是不是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都要被顛覆?所以,大多科學家不太相信超光速的中微子存在。

為了研究中微子的性質,各國建造了大量探測設施,比較著名的有日本神岡町的地下中微子探測裝置、意大利的“宏觀”、俄羅斯在貝加爾湖建造的水下中微子探測設施以及美國在南極地區建造的中微子觀測裝置。

但是,這個實驗為什麼要擱置那麼久呢?事實上,是因為實力,一是因為機器需要幾十億乃至上百億美元,比探月工程還大。要知道,中國探月工程一期總經費是2.5億美元,但分三到四年使用,每年最多幾千萬,大概是14公里高速公路或者兩三公里地鐵的造價。二是要準備很長的時間,林辛格他們就準備了4年;三是因為建造實驗室需要很長時間,儘管有人走在前頭,他們也花了幾年時間建設,實驗室建在地下700米深處,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實驗室。

為什麼把這個實驗放在這裡,是因為中微子對輻射也十分敏感,一旦外面有輻射,就探測不到。

現在,在科學家們十幾年的努力下,夢想變成了現實。

其實,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是,人們一直認為,人是一個整體。有人認為,人是由軀體和靈魂組成的,而靈魂就是中微子組成的。而在科學界,人們熟知的是一個這樣的故事,在那個故事裡,人的靈魂有21克(好像也不對啊,中微子不是沒有質量嗎)。

為了證實靈魂是否存在,有一群人“實驗”得到以下“結論”:人體死前與死後的重量相差三十五公克。

就這樣,靈魂21克就誕生了,並被無數人引用。一名中國作家甚至用《靈魂21克》為題,寫出了洋洋灑灑的數十萬字“科普”文章,讓人啼笑皆非。

所以,這個實驗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林辛格一反常態邀請三名記者,《科學新聞》雜誌和《未來新聞》網站也派出記者跟蹤這個實驗,就是這個原因。

來到了如此偏僻、戒備森嚴的地方,《科學新聞》雜誌和《未來新聞》網站的記者很不習慣。《科學新聞》的記者依娜於是向總部發出他們的第一篇報道:我們在一片荒涼的地方穿行,像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農村,我們將在這裡見證林辛格教授他們“最偉大的實驗”……

《未來新聞》記者熙雯寫道:我們受到了“科學家”們的熱烈歡迎,他們熱切的眼神,使我們覺得看到的不是一群嚴謹的搞科學的人,而是MBA聯賽裡面一支狂熱的啦啦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