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

近兩年,成都住宅市場的小戶型正在以“賣一套少一套”的方式被淘汰。

如果細數目前主城區的小戶型樓盤,除了SM錦悅、華熙528、南城都匯等長期捂盤的樓盤外,新建樓盤似乎已不再有小戶型的供應。

下圖:大成都範圍內近5年來90㎡以下住宅的整體供應套數比例:

"

近兩年,成都住宅市場的小戶型正在以“賣一套少一套”的方式被淘汰。

如果細數目前主城區的小戶型樓盤,除了SM錦悅、華熙528、南城都匯等長期捂盤的樓盤外,新建樓盤似乎已不再有小戶型的供應。

下圖:大成都範圍內近5年來90㎡以下住宅的整體供應套數比例: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圖源:四川知道

今年,大成都90㎡以下戶型只佔總體供應的10%。如果拋開遠郊市場,在中心城區,這個比例只會更低。

現實情況就是:不是購房者不買小戶型,而是市場上的小戶型根本沒得選!

是什麼促成了今天的局面?

2017年底,成都市發佈<房地產業5年規劃>,規劃中提到了以下兩點:

1.成都將支持開發建設大套型、高品質商品住房,主要滿足改善需求。.2.引導首次置業購買二手房解決住房問題。


"

近兩年,成都住宅市場的小戶型正在以“賣一套少一套”的方式被淘汰。

如果細數目前主城區的小戶型樓盤,除了SM錦悅、華熙528、南城都匯等長期捂盤的樓盤外,新建樓盤似乎已不再有小戶型的供應。

下圖:大成都範圍內近5年來90㎡以下住宅的整體供應套數比例: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圖源:四川知道

今年,大成都90㎡以下戶型只佔總體供應的10%。如果拋開遠郊市場,在中心城區,這個比例只會更低。

現實情況就是:不是購房者不買小戶型,而是市場上的小戶型根本沒得選!

是什麼促成了今天的局面?

2017年底,成都市發佈<房地產業5年規劃>,規劃中提到了以下兩點:

1.成都將支持開發建設大套型、高品質商品住房,主要滿足改善需求。.2.引導首次置業購買二手房解決住房問題。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這一規劃的提出,直接宣告服務成都近10年的“7090政策”落幕。

(7090政策釋義:90㎡以下佔比70%;“7090政策”下的高強度供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房價上漲,但很難實現居住品質的提升)

同年,成都中心城區土地全面降容,樓面地價上漲明顯,加上新的建築新規,房屋贈送被砍。

這一套連招下來,住房的居住品質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在90㎡以下,開發商已經很難做出舒適的套三戶型,改善類套三戶型更是要上跨到120㎡以上。並且,購房者還要面臨房價大幅上漲的難題。

當然,也有市場的原因

今年,我們對購房者的問卷調查顯示,改善需求確實有增長的趨勢。剛需主力需求面積持續為80-119㎡,其中90-99㎡需求佔比最高。改善類人群對戶型的主力需求為100-159㎡,100-119㎡佔比最高

"

近兩年,成都住宅市場的小戶型正在以“賣一套少一套”的方式被淘汰。

如果細數目前主城區的小戶型樓盤,除了SM錦悅、華熙528、南城都匯等長期捂盤的樓盤外,新建樓盤似乎已不再有小戶型的供應。

下圖:大成都範圍內近5年來90㎡以下住宅的整體供應套數比例: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圖源:四川知道

今年,大成都90㎡以下戶型只佔總體供應的10%。如果拋開遠郊市場,在中心城區,這個比例只會更低。

現實情況就是:不是購房者不買小戶型,而是市場上的小戶型根本沒得選!

是什麼促成了今天的局面?

2017年底,成都市發佈<房地產業5年規劃>,規劃中提到了以下兩點:

1.成都將支持開發建設大套型、高品質商品住房,主要滿足改善需求。.2.引導首次置業購買二手房解決住房問題。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這一規劃的提出,直接宣告服務成都近10年的“7090政策”落幕。

(7090政策釋義:90㎡以下佔比70%;“7090政策”下的高強度供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房價上漲,但很難實現居住品質的提升)

同年,成都中心城區土地全面降容,樓面地價上漲明顯,加上新的建築新規,房屋贈送被砍。

這一套連招下來,住房的居住品質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在90㎡以下,開發商已經很難做出舒適的套三戶型,改善類套三戶型更是要上跨到120㎡以上。並且,購房者還要面臨房價大幅上漲的難題。

當然,也有市場的原因

今年,我們對購房者的問卷調查顯示,改善需求確實有增長的趨勢。剛需主力需求面積持續為80-119㎡,其中90-99㎡需求佔比最高。改善類人群對戶型的主力需求為100-159㎡,100-119㎡佔比最高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新房建大戶型,引導改善人群賣掉小戶型二手房,置換大套型的改善新盤,剛需接盤二手小戶型。

這一切好像順理成章,但新的矛盾又出現了。

由於政策的步子跨得太大,開發商產品迭代太快,中間能過渡的產品週期太短,成都主城區直接迎來了“豪改”時代。大部分新建樓盤直接定位在130㎡以上,主推戶型以150㎡以上樓盤居多,個個標榜豪宅,套總價直接跨越到300萬以上。需求量最大的90-120㎡面積段的產品卻很少。

上月,我寫過一篇文章關於成都購買力的文章,文中一份數據表明,在7月成交的二手房中,7成以上的購房者都選擇總價150萬以下的二手房。

但是,要讓這部分二手房賣家,直接跨越到300萬級的新房產品中,是很難的。

高端市場競爭激烈,房子也難賣

"

近兩年,成都住宅市場的小戶型正在以“賣一套少一套”的方式被淘汰。

如果細數目前主城區的小戶型樓盤,除了SM錦悅、華熙528、南城都匯等長期捂盤的樓盤外,新建樓盤似乎已不再有小戶型的供應。

下圖:大成都範圍內近5年來90㎡以下住宅的整體供應套數比例: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圖源:四川知道

今年,大成都90㎡以下戶型只佔總體供應的10%。如果拋開遠郊市場,在中心城區,這個比例只會更低。

現實情況就是:不是購房者不買小戶型,而是市場上的小戶型根本沒得選!

是什麼促成了今天的局面?

2017年底,成都市發佈<房地產業5年規劃>,規劃中提到了以下兩點:

1.成都將支持開發建設大套型、高品質商品住房,主要滿足改善需求。.2.引導首次置業購買二手房解決住房問題。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這一規劃的提出,直接宣告服務成都近10年的“7090政策”落幕。

(7090政策釋義:90㎡以下佔比70%;“7090政策”下的高強度供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房價上漲,但很難實現居住品質的提升)

同年,成都中心城區土地全面降容,樓面地價上漲明顯,加上新的建築新規,房屋贈送被砍。

這一套連招下來,住房的居住品質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在90㎡以下,開發商已經很難做出舒適的套三戶型,改善類套三戶型更是要上跨到120㎡以上。並且,購房者還要面臨房價大幅上漲的難題。

當然,也有市場的原因

今年,我們對購房者的問卷調查顯示,改善需求確實有增長的趨勢。剛需主力需求面積持續為80-119㎡,其中90-99㎡需求佔比最高。改善類人群對戶型的主力需求為100-159㎡,100-119㎡佔比最高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新房建大戶型,引導改善人群賣掉小戶型二手房,置換大套型的改善新盤,剛需接盤二手小戶型。

這一切好像順理成章,但新的矛盾又出現了。

由於政策的步子跨得太大,開發商產品迭代太快,中間能過渡的產品週期太短,成都主城區直接迎來了“豪改”時代。大部分新建樓盤直接定位在130㎡以上,主推戶型以150㎡以上樓盤居多,個個標榜豪宅,套總價直接跨越到300萬以上。需求量最大的90-120㎡面積段的產品卻很少。

上月,我寫過一篇文章關於成都購買力的文章,文中一份數據表明,在7月成交的二手房中,7成以上的購房者都選擇總價150萬以下的二手房。

但是,要讓這部分二手房賣家,直接跨越到300萬級的新房產品中,是很難的。

高端市場競爭激烈,房子也難賣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不得不承認,現在成都的高端項目,同質化產品太多,競爭激烈,開發商過得並不好。

比如,新希望D10、綠城鳳起朝鳴等城市頂級豪宅,開盤去化率均不超過30%。在高端改善市場上,主城區熱門置業版塊的多個高端項目,開盤效果也很一般,甚至搖號在個位數的樓盤也有。

而此類產品一旦進入順銷期,由於庫存和新建的競品太多,去化難度更高。

一邊是中小戶型強烈的需求,一邊是開發商開發大戶型熱,開發商為什麼不願意做中小戶型呢?

小戶型產品難做,大戶型利潤更高

"

近兩年,成都住宅市場的小戶型正在以“賣一套少一套”的方式被淘汰。

如果細數目前主城區的小戶型樓盤,除了SM錦悅、華熙528、南城都匯等長期捂盤的樓盤外,新建樓盤似乎已不再有小戶型的供應。

下圖:大成都範圍內近5年來90㎡以下住宅的整體供應套數比例: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圖源:四川知道

今年,大成都90㎡以下戶型只佔總體供應的10%。如果拋開遠郊市場,在中心城區,這個比例只會更低。

現實情況就是:不是購房者不買小戶型,而是市場上的小戶型根本沒得選!

是什麼促成了今天的局面?

2017年底,成都市發佈<房地產業5年規劃>,規劃中提到了以下兩點:

1.成都將支持開發建設大套型、高品質商品住房,主要滿足改善需求。.2.引導首次置業購買二手房解決住房問題。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這一規劃的提出,直接宣告服務成都近10年的“7090政策”落幕。

(7090政策釋義:90㎡以下佔比70%;“7090政策”下的高強度供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房價上漲,但很難實現居住品質的提升)

同年,成都中心城區土地全面降容,樓面地價上漲明顯,加上新的建築新規,房屋贈送被砍。

這一套連招下來,住房的居住品質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在90㎡以下,開發商已經很難做出舒適的套三戶型,改善類套三戶型更是要上跨到120㎡以上。並且,購房者還要面臨房價大幅上漲的難題。

當然,也有市場的原因

今年,我們對購房者的問卷調查顯示,改善需求確實有增長的趨勢。剛需主力需求面積持續為80-119㎡,其中90-99㎡需求佔比最高。改善類人群對戶型的主力需求為100-159㎡,100-119㎡佔比最高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新房建大戶型,引導改善人群賣掉小戶型二手房,置換大套型的改善新盤,剛需接盤二手小戶型。

這一切好像順理成章,但新的矛盾又出現了。

由於政策的步子跨得太大,開發商產品迭代太快,中間能過渡的產品週期太短,成都主城區直接迎來了“豪改”時代。大部分新建樓盤直接定位在130㎡以上,主推戶型以150㎡以上樓盤居多,個個標榜豪宅,套總價直接跨越到300萬以上。需求量最大的90-120㎡面積段的產品卻很少。

上月,我寫過一篇文章關於成都購買力的文章,文中一份數據表明,在7月成交的二手房中,7成以上的購房者都選擇總價150萬以下的二手房。

但是,要讓這部分二手房賣家,直接跨越到300萬級的新房產品中,是很難的。

高端市場競爭激烈,房子也難賣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不得不承認,現在成都的高端項目,同質化產品太多,競爭激烈,開發商過得並不好。

比如,新希望D10、綠城鳳起朝鳴等城市頂級豪宅,開盤去化率均不超過30%。在高端改善市場上,主城區熱門置業版塊的多個高端項目,開盤效果也很一般,甚至搖號在個位數的樓盤也有。

而此類產品一旦進入順銷期,由於庫存和新建的競品太多,去化難度更高。

一邊是中小戶型強烈的需求,一邊是開發商開發大戶型熱,開發商為什麼不願意做中小戶型呢?

小戶型產品難做,大戶型利潤更高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對開發商而言,做定位為大戶型的豪宅和中小戶型的改善住宅相比,單價高2000元/㎡以上是很容易的,建安成本也會更低。並且,在保證功能齊全、居住舒適的前提下,做中小戶型要比做大戶型難得多。

另外就是定位問題,對於單價較高的項目來說,如果戶型做小了,會造成“有錢人看不上,沒錢人買不起”的客群錯位。

在如今高價地+較高開發成本的壓力下,更多的開發商會選擇做大戶型改善產品,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

最終造成了購房者買不起開發商賣不掉的兩難局面。

高價的小戶型,能被認可嗎?

"

近兩年,成都住宅市場的小戶型正在以“賣一套少一套”的方式被淘汰。

如果細數目前主城區的小戶型樓盤,除了SM錦悅、華熙528、南城都匯等長期捂盤的樓盤外,新建樓盤似乎已不再有小戶型的供應。

下圖:大成都範圍內近5年來90㎡以下住宅的整體供應套數比例: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圖源:四川知道

今年,大成都90㎡以下戶型只佔總體供應的10%。如果拋開遠郊市場,在中心城區,這個比例只會更低。

現實情況就是:不是購房者不買小戶型,而是市場上的小戶型根本沒得選!

是什麼促成了今天的局面?

2017年底,成都市發佈<房地產業5年規劃>,規劃中提到了以下兩點:

1.成都將支持開發建設大套型、高品質商品住房,主要滿足改善需求。.2.引導首次置業購買二手房解決住房問題。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這一規劃的提出,直接宣告服務成都近10年的“7090政策”落幕。

(7090政策釋義:90㎡以下佔比70%;“7090政策”下的高強度供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房價上漲,但很難實現居住品質的提升)

同年,成都中心城區土地全面降容,樓面地價上漲明顯,加上新的建築新規,房屋贈送被砍。

這一套連招下來,住房的居住品質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在90㎡以下,開發商已經很難做出舒適的套三戶型,改善類套三戶型更是要上跨到120㎡以上。並且,購房者還要面臨房價大幅上漲的難題。

當然,也有市場的原因

今年,我們對購房者的問卷調查顯示,改善需求確實有增長的趨勢。剛需主力需求面積持續為80-119㎡,其中90-99㎡需求佔比最高。改善類人群對戶型的主力需求為100-159㎡,100-119㎡佔比最高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新房建大戶型,引導改善人群賣掉小戶型二手房,置換大套型的改善新盤,剛需接盤二手小戶型。

這一切好像順理成章,但新的矛盾又出現了。

由於政策的步子跨得太大,開發商產品迭代太快,中間能過渡的產品週期太短,成都主城區直接迎來了“豪改”時代。大部分新建樓盤直接定位在130㎡以上,主推戶型以150㎡以上樓盤居多,個個標榜豪宅,套總價直接跨越到300萬以上。需求量最大的90-120㎡面積段的產品卻很少。

上月,我寫過一篇文章關於成都購買力的文章,文中一份數據表明,在7月成交的二手房中,7成以上的購房者都選擇總價150萬以下的二手房。

但是,要讓這部分二手房賣家,直接跨越到300萬級的新房產品中,是很難的。

高端市場競爭激烈,房子也難賣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不得不承認,現在成都的高端項目,同質化產品太多,競爭激烈,開發商過得並不好。

比如,新希望D10、綠城鳳起朝鳴等城市頂級豪宅,開盤去化率均不超過30%。在高端改善市場上,主城區熱門置業版塊的多個高端項目,開盤效果也很一般,甚至搖號在個位數的樓盤也有。

而此類產品一旦進入順銷期,由於庫存和新建的競品太多,去化難度更高。

一邊是中小戶型強烈的需求,一邊是開發商開發大戶型熱,開發商為什麼不願意做中小戶型呢?

小戶型產品難做,大戶型利潤更高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對開發商而言,做定位為大戶型的豪宅和中小戶型的改善住宅相比,單價高2000元/㎡以上是很容易的,建安成本也會更低。並且,在保證功能齊全、居住舒適的前提下,做中小戶型要比做大戶型難得多。

另外就是定位問題,對於單價較高的項目來說,如果戶型做小了,會造成“有錢人看不上,沒錢人買不起”的客群錯位。

在如今高價地+較高開發成本的壓力下,更多的開發商會選擇做大戶型改善產品,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

最終造成了購房者買不起開發商賣不掉的兩難局面。

高價的小戶型,能被認可嗎?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對於購房者而言,房價在上漲,但購房預算在短期內是很難改變的,而戶型需求又是彈性的。

通過我們對市場上一些新盤的調查發現,中小戶型是有市場的。

比如西一環的融信公館,單價24000-29999元/㎡,其中115㎡戶型單價要比142㎡戶型高2000元/㎡左右,但銷售套數反而更多。

在二手房市場,比如城西優品道廣場、城東翡翠城等,單價較高的小套三戶型,成交量也會更多。

"

近兩年,成都住宅市場的小戶型正在以“賣一套少一套”的方式被淘汰。

如果細數目前主城區的小戶型樓盤,除了SM錦悅、華熙528、南城都匯等長期捂盤的樓盤外,新建樓盤似乎已不再有小戶型的供應。

下圖:大成都範圍內近5年來90㎡以下住宅的整體供應套數比例: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圖源:四川知道

今年,大成都90㎡以下戶型只佔總體供應的10%。如果拋開遠郊市場,在中心城區,這個比例只會更低。

現實情況就是:不是購房者不買小戶型,而是市場上的小戶型根本沒得選!

是什麼促成了今天的局面?

2017年底,成都市發佈<房地產業5年規劃>,規劃中提到了以下兩點:

1.成都將支持開發建設大套型、高品質商品住房,主要滿足改善需求。.2.引導首次置業購買二手房解決住房問題。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這一規劃的提出,直接宣告服務成都近10年的“7090政策”落幕。

(7090政策釋義:90㎡以下佔比70%;“7090政策”下的高強度供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房價上漲,但很難實現居住品質的提升)

同年,成都中心城區土地全面降容,樓面地價上漲明顯,加上新的建築新規,房屋贈送被砍。

這一套連招下來,住房的居住品質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在90㎡以下,開發商已經很難做出舒適的套三戶型,改善類套三戶型更是要上跨到120㎡以上。並且,購房者還要面臨房價大幅上漲的難題。

當然,也有市場的原因

今年,我們對購房者的問卷調查顯示,改善需求確實有增長的趨勢。剛需主力需求面積持續為80-119㎡,其中90-99㎡需求佔比最高。改善類人群對戶型的主力需求為100-159㎡,100-119㎡佔比最高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新房建大戶型,引導改善人群賣掉小戶型二手房,置換大套型的改善新盤,剛需接盤二手小戶型。

這一切好像順理成章,但新的矛盾又出現了。

由於政策的步子跨得太大,開發商產品迭代太快,中間能過渡的產品週期太短,成都主城區直接迎來了“豪改”時代。大部分新建樓盤直接定位在130㎡以上,主推戶型以150㎡以上樓盤居多,個個標榜豪宅,套總價直接跨越到300萬以上。需求量最大的90-120㎡面積段的產品卻很少。

上月,我寫過一篇文章關於成都購買力的文章,文中一份數據表明,在7月成交的二手房中,7成以上的購房者都選擇總價150萬以下的二手房。

但是,要讓這部分二手房賣家,直接跨越到300萬級的新房產品中,是很難的。

高端市場競爭激烈,房子也難賣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不得不承認,現在成都的高端項目,同質化產品太多,競爭激烈,開發商過得並不好。

比如,新希望D10、綠城鳳起朝鳴等城市頂級豪宅,開盤去化率均不超過30%。在高端改善市場上,主城區熱門置業版塊的多個高端項目,開盤效果也很一般,甚至搖號在個位數的樓盤也有。

而此類產品一旦進入順銷期,由於庫存和新建的競品太多,去化難度更高。

一邊是中小戶型強烈的需求,一邊是開發商開發大戶型熱,開發商為什麼不願意做中小戶型呢?

小戶型產品難做,大戶型利潤更高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對開發商而言,做定位為大戶型的豪宅和中小戶型的改善住宅相比,單價高2000元/㎡以上是很容易的,建安成本也會更低。並且,在保證功能齊全、居住舒適的前提下,做中小戶型要比做大戶型難得多。

另外就是定位問題,對於單價較高的項目來說,如果戶型做小了,會造成“有錢人看不上,沒錢人買不起”的客群錯位。

在如今高價地+較高開發成本的壓力下,更多的開發商會選擇做大戶型改善產品,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

最終造成了購房者買不起開發商賣不掉的兩難局面。

高價的小戶型,能被認可嗎?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對於購房者而言,房價在上漲,但購房預算在短期內是很難改變的,而戶型需求又是彈性的。

通過我們對市場上一些新盤的調查發現,中小戶型是有市場的。

比如西一環的融信公館,單價24000-29999元/㎡,其中115㎡戶型單價要比142㎡戶型高2000元/㎡左右,但銷售套數反而更多。

在二手房市場,比如城西優品道廣場、城東翡翠城等,單價較高的小套三戶型,成交量也會更多。

成都,消失的小戶型

也就是說,滿足了一定功能性的住宅,即便是單價高那麼一點,購房者接受起來也相對容易。而市場上的新盤中,這樣的選擇並不多。

但是,我也相信,市場需求一定能影響供應結構。在高端市場擠得頭破血流的時候,一定也會有開發商站出來打破這個尷尬局面,市場會迎來平衡點。

另外,對於一些在高端盤市場,選擇很盲目的購房者,我建議關注資源型(優質教育、不可複製景觀等)樓盤。在產品方面都大差不差,佔有資源者一定能笑到最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