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祥雲縣汪情村:“五金”發展佔領致富鰲頭'

"

清晨伴隨著金雞破曉,很多人還在濛濛的睡意中,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雲南驛鎮汪情村卻遠遠“映射”出叮叮噹噹地敲錘聲,聚集著來自“金、銀、銅、鐵、鋁”五種金屬手工品匠人的“人氣”和“思魂”,為汪情村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在汪情村發展致富上獨佔鰲頭。

"

清晨伴隨著金雞破曉,很多人還在濛濛的睡意中,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雲南驛鎮汪情村卻遠遠“映射”出叮叮噹噹地敲錘聲,聚集著來自“金、銀、銅、鐵、鋁”五種金屬手工品匠人的“人氣”和“思魂”,為汪情村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在汪情村發展致富上獨佔鰲頭。

雲南祥雲縣汪情村:“五金”發展佔領致富鰲頭

手工藝品。雲南日報供圖

據瞭解,汪情村1267戶人家共有350多戶人家從事“金、銀、銅、鐵、鋁”材質手工品打造,每年為汪情村帶來3000萬元以上的收入,而這筆收入佔據了全村年總收入的百分之八十。“現在汪情村年人均純收入可達1萬1千元以上。”汪情村黨總支書記郭向前為記者介紹道。以手工製品為主,利用“五金”產業特有的歷史資源,“汪氏銀器”帶領汪情村“五金”加工散戶走上了產銷一體的專業化道路,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高超的製作技術促使其產品遠銷國內外,成為汪情村‘一村一品’的主導產業。

走進“汪氏銀器博物館”,老舊的拉絲木架、小錘、雕刻模板等“訴說著”汪氏四代人的傳承體系,作為汪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氏銀器”第四代傳承人汪開榮告訴記者:“我出生在一個銀器加工世家,傳到我已經是第四代了,在家庭的薰陶下,九歲時就學會了全套的傳統銀飾品加工手藝。我對一些具有藝術價值的老銀器收藏極其“痴迷”,哪次看中收不到手就會茶飯不思。”

"

清晨伴隨著金雞破曉,很多人還在濛濛的睡意中,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雲南驛鎮汪情村卻遠遠“映射”出叮叮噹噹地敲錘聲,聚集著來自“金、銀、銅、鐵、鋁”五種金屬手工品匠人的“人氣”和“思魂”,為汪情村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在汪情村發展致富上獨佔鰲頭。

雲南祥雲縣汪情村:“五金”發展佔領致富鰲頭

手工藝品。雲南日報供圖

據瞭解,汪情村1267戶人家共有350多戶人家從事“金、銀、銅、鐵、鋁”材質手工品打造,每年為汪情村帶來3000萬元以上的收入,而這筆收入佔據了全村年總收入的百分之八十。“現在汪情村年人均純收入可達1萬1千元以上。”汪情村黨總支書記郭向前為記者介紹道。以手工製品為主,利用“五金”產業特有的歷史資源,“汪氏銀器”帶領汪情村“五金”加工散戶走上了產銷一體的專業化道路,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高超的製作技術促使其產品遠銷國內外,成為汪情村‘一村一品’的主導產業。

走進“汪氏銀器博物館”,老舊的拉絲木架、小錘、雕刻模板等“訴說著”汪氏四代人的傳承體系,作為汪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氏銀器”第四代傳承人汪開榮告訴記者:“我出生在一個銀器加工世家,傳到我已經是第四代了,在家庭的薰陶下,九歲時就學會了全套的傳統銀飾品加工手藝。我對一些具有藝術價值的老銀器收藏極其“痴迷”,哪次看中收不到手就會茶飯不思。”

雲南祥雲縣汪情村:“五金”發展佔領致富鰲頭

手工藝品。雲南日報供圖

走在展覽廳,琳琅滿目的民族戴飾、生活小物件以及飽含設計概念的藝術品又在告訴來客,隨著歲月的變遷,“汪氏銀器”也在不斷學習、更新技術,貼切地展示出了“融古鑠今”的理念。“現在陳列的一些藝術作品,融合了我在歐洲、美國等地學到的設計經驗和中國本土的景泰藍、花絲、鎏金、捶揲等特種工藝。”汪開榮向記者介紹。

汪清村以“汪氏銀器”為頭的“五金”產業,積極發揮黨總支戰鬥堡壘作用,採用“黨支部+企業+農戶”的模式,以黨支部為引領,採用“發料、分加工、再回收”的方式解除了個體作坊在成本價值和銷售渠道方面存在的風險,為群眾提供了穩定增收渠道,實現了村民足不出戶便可致富的目標。帶動周邊官鋪村、左所村、天馬村等剩餘勞動力300餘人就業,包括汪情村建檔立卡貧困戶8戶30人,助推了地方經濟的持續發展。

據悉,除金銀工藝品外,汪情村的鐵、銅、鋁功能性製品也初具規模。“我這裡主要是搞鋁製品的,像蒸鍋、蒸籠、升油籠,目前共請了8個工人,為了提高加工效率,還進購了幾臺機械自動化大型設備。每年大概能創收100萬元以上。”汪情村五組93號村民張丕選向記者介紹。

雲南網記者 博達 通訊員 汪榆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