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別:衰老和死亡'

"

賽涅卡:我不放棄老年,如果大部分身軀尚屬完整的話。

醫院急診室,87歲老人,獨自就診。老人拄著柺杖,顫顫巍巍地走進來,吃力地坐下,手不停地顫抖。醫生和老人交流病情,老人聽不清楚,也聽不明白,醫生重複幾次之後,急地沒辦法,問了好幾次有沒有其他人陪著一起來。老人眼神閃爍,時不時看一眼後面排隊的人,在終於聽不懂醫生說什麼,看著醫生著急的樣子,老人也著急起來,抬頭問了後面排隊的人一句:她說什麼?

老人需要輸液,醫生用最簡單的語言,重複解釋無果之後,醫生電話告知同事,老人的情況,讓他們做好照顧的準備。

繳費窗口,收營員不耐煩地甩出一張50元的現金,抱怨道:需要96.5元,你給我50元,幹什麼?

87歲的老人,不明白對方說什麼,依然是旁邊排隊的人告訴老人。老人顫抖的手,慢慢地拿出零錢包,打開拉鍊,拿出100元,收營員用最快的速度找錢,老人專注地把幾元硬幣,裝進零錢包,身後排隊的人,換了一個又一個……

這是我在醫院急診室看到的一幕,內心無比感慨。一位老人,高齡,並非耳聰目明,穿著簡樸,拄著柺杖,一步一步走路的樣子,令人心疼。

"

賽涅卡:我不放棄老年,如果大部分身軀尚屬完整的話。

醫院急診室,87歲老人,獨自就診。老人拄著柺杖,顫顫巍巍地走進來,吃力地坐下,手不停地顫抖。醫生和老人交流病情,老人聽不清楚,也聽不明白,醫生重複幾次之後,急地沒辦法,問了好幾次有沒有其他人陪著一起來。老人眼神閃爍,時不時看一眼後面排隊的人,在終於聽不懂醫生說什麼,看著醫生著急的樣子,老人也著急起來,抬頭問了後面排隊的人一句:她說什麼?

老人需要輸液,醫生用最簡單的語言,重複解釋無果之後,醫生電話告知同事,老人的情況,讓他們做好照顧的準備。

繳費窗口,收營員不耐煩地甩出一張50元的現金,抱怨道:需要96.5元,你給我50元,幹什麼?

87歲的老人,不明白對方說什麼,依然是旁邊排隊的人告訴老人。老人顫抖的手,慢慢地拿出零錢包,打開拉鍊,拿出100元,收營員用最快的速度找錢,老人專注地把幾元硬幣,裝進零錢包,身後排隊的人,換了一個又一個……

這是我在醫院急診室看到的一幕,內心無比感慨。一位老人,高齡,並非耳聰目明,穿著簡樸,拄著柺杖,一步一步走路的樣子,令人心疼。

最好的告別:衰老和死亡

一個人,無論貧窮還是富貴,不得不面對的兩件事:衰老與死亡。

作家蘇雪林在《當我老了的時候》一文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人老之後,自己不能作身體的主,免不得要有一個或兩個侍奉她的人。有兒女的使兒女侍奉,沒兒女的就使金錢侍奉。沒兒女而又沒錢,那隻好硬撐著老骨頭受苦。

醫院遇見的87歲老人,無疑屬於第三種情況,沒有子女又沒錢。不知道這位老人,未來的日子,該如何面對?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足夠的金錢,對於老年生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前幾日看到作家劉墉在頭條上,發了自己在美國就診的記錄,醫生護士都很好,劉墉得到了很好的照顧。李開復在他的抗癌過程中,得到最好的照顧與治療,這與他強大的經濟基礎分不開。

但是,對於沒錢的老年人來說,衰老生病好像會變成很淒涼的一件事。

曹文軒老師的《黑水手》中,好心的漁夫爺爺,無兒無女,獨自一人,捕魚為生,如果不是遇見噹噹,他連說話的人都沒有。漁夫爺爺,在患病之後,決定放棄治療,去世之前,餓了三天三夜,最後躺在漁船上,隨船漂流……

在醫院遇見的87歲老人,一個人的老年生活,她面對的困難,比一般人都大。

尊嚴

面對自己不能動彈的身體,需要陌生人照顧時的羞愧感,是人們都會有的。劉墉老師在提到自己術後照顧,更習慣於自己的妻子;李開復也曾在書中分享過,自己也更傾向於妻子的照顧。在阿圖葛文德寫的《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中,提到一位病人的心路歷程,他想要的是一扇能關上的門。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尊嚴,躺在病床上的老年人,更想要的尊嚴:即使是在年華老去的時候,也依然能照顧自己,獨立生活。一如紀錄片《人生果實》中,兩位接近90歲的老人,堅持自己動手做家務,不請保姆,因為他們想盡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保持獨立。

"

賽涅卡:我不放棄老年,如果大部分身軀尚屬完整的話。

醫院急診室,87歲老人,獨自就診。老人拄著柺杖,顫顫巍巍地走進來,吃力地坐下,手不停地顫抖。醫生和老人交流病情,老人聽不清楚,也聽不明白,醫生重複幾次之後,急地沒辦法,問了好幾次有沒有其他人陪著一起來。老人眼神閃爍,時不時看一眼後面排隊的人,在終於聽不懂醫生說什麼,看著醫生著急的樣子,老人也著急起來,抬頭問了後面排隊的人一句:她說什麼?

老人需要輸液,醫生用最簡單的語言,重複解釋無果之後,醫生電話告知同事,老人的情況,讓他們做好照顧的準備。

繳費窗口,收營員不耐煩地甩出一張50元的現金,抱怨道:需要96.5元,你給我50元,幹什麼?

87歲的老人,不明白對方說什麼,依然是旁邊排隊的人告訴老人。老人顫抖的手,慢慢地拿出零錢包,打開拉鍊,拿出100元,收營員用最快的速度找錢,老人專注地把幾元硬幣,裝進零錢包,身後排隊的人,換了一個又一個……

這是我在醫院急診室看到的一幕,內心無比感慨。一位老人,高齡,並非耳聰目明,穿著簡樸,拄著柺杖,一步一步走路的樣子,令人心疼。

最好的告別:衰老和死亡

一個人,無論貧窮還是富貴,不得不面對的兩件事:衰老與死亡。

作家蘇雪林在《當我老了的時候》一文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人老之後,自己不能作身體的主,免不得要有一個或兩個侍奉她的人。有兒女的使兒女侍奉,沒兒女的就使金錢侍奉。沒兒女而又沒錢,那隻好硬撐著老骨頭受苦。

醫院遇見的87歲老人,無疑屬於第三種情況,沒有子女又沒錢。不知道這位老人,未來的日子,該如何面對?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足夠的金錢,對於老年生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前幾日看到作家劉墉在頭條上,發了自己在美國就診的記錄,醫生護士都很好,劉墉得到了很好的照顧。李開復在他的抗癌過程中,得到最好的照顧與治療,這與他強大的經濟基礎分不開。

但是,對於沒錢的老年人來說,衰老生病好像會變成很淒涼的一件事。

曹文軒老師的《黑水手》中,好心的漁夫爺爺,無兒無女,獨自一人,捕魚為生,如果不是遇見噹噹,他連說話的人都沒有。漁夫爺爺,在患病之後,決定放棄治療,去世之前,餓了三天三夜,最後躺在漁船上,隨船漂流……

在醫院遇見的87歲老人,一個人的老年生活,她面對的困難,比一般人都大。

尊嚴

面對自己不能動彈的身體,需要陌生人照顧時的羞愧感,是人們都會有的。劉墉老師在提到自己術後照顧,更習慣於自己的妻子;李開復也曾在書中分享過,自己也更傾向於妻子的照顧。在阿圖葛文德寫的《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中,提到一位病人的心路歷程,他想要的是一扇能關上的門。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尊嚴,躺在病床上的老年人,更想要的尊嚴:即使是在年華老去的時候,也依然能照顧自己,獨立生活。一如紀錄片《人生果實》中,兩位接近90歲的老人,堅持自己動手做家務,不請保姆,因為他們想盡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保持獨立。

最好的告別:衰老和死亡

可是,當病得只能躺在病床上,由他人照顧,想要獨立生活的想法,變得可望不可及。這時候,需要一個觀念的轉變。正如艾拉·畢奧格在《優雅的離別:讓和解與愛相伴最後的旅程》中所說的:

臨死的時候需要他人的照顧是人類不可避免的現實,難道這從一開始就被認為是沒有尊嚴的事嗎?我認為這有賴於我們去發現自身對於個人行為和價值的態度和看法。

在這種情況下,什麼樣的觀念轉變,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約星期二》中的莫里,提出的觀念,很值得參考:

  • 我有一種羞恥感,因為我們的文化告訴我們說,如果你不能自己擦洗屁股,你就應該感到羞恥。但我又想,忘掉文化對我們的灌輸。我沒有必要感到羞恥。
  • 我感覺到了依賴別人的樂趣。現在當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塗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這就像重新回到了嬰兒期。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

先要去掉深入腦海的羞恥感,把被人照顧當成一種享受,尋找重回嬰兒時的快樂。這樣一想,對於年老之後,只能躺在病床上,得到別人照顧,就能變得坦然接受。

"

賽涅卡:我不放棄老年,如果大部分身軀尚屬完整的話。

醫院急診室,87歲老人,獨自就診。老人拄著柺杖,顫顫巍巍地走進來,吃力地坐下,手不停地顫抖。醫生和老人交流病情,老人聽不清楚,也聽不明白,醫生重複幾次之後,急地沒辦法,問了好幾次有沒有其他人陪著一起來。老人眼神閃爍,時不時看一眼後面排隊的人,在終於聽不懂醫生說什麼,看著醫生著急的樣子,老人也著急起來,抬頭問了後面排隊的人一句:她說什麼?

老人需要輸液,醫生用最簡單的語言,重複解釋無果之後,醫生電話告知同事,老人的情況,讓他們做好照顧的準備。

繳費窗口,收營員不耐煩地甩出一張50元的現金,抱怨道:需要96.5元,你給我50元,幹什麼?

87歲的老人,不明白對方說什麼,依然是旁邊排隊的人告訴老人。老人顫抖的手,慢慢地拿出零錢包,打開拉鍊,拿出100元,收營員用最快的速度找錢,老人專注地把幾元硬幣,裝進零錢包,身後排隊的人,換了一個又一個……

這是我在醫院急診室看到的一幕,內心無比感慨。一位老人,高齡,並非耳聰目明,穿著簡樸,拄著柺杖,一步一步走路的樣子,令人心疼。

最好的告別:衰老和死亡

一個人,無論貧窮還是富貴,不得不面對的兩件事:衰老與死亡。

作家蘇雪林在《當我老了的時候》一文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人老之後,自己不能作身體的主,免不得要有一個或兩個侍奉她的人。有兒女的使兒女侍奉,沒兒女的就使金錢侍奉。沒兒女而又沒錢,那隻好硬撐著老骨頭受苦。

醫院遇見的87歲老人,無疑屬於第三種情況,沒有子女又沒錢。不知道這位老人,未來的日子,該如何面對?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足夠的金錢,對於老年生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前幾日看到作家劉墉在頭條上,發了自己在美國就診的記錄,醫生護士都很好,劉墉得到了很好的照顧。李開復在他的抗癌過程中,得到最好的照顧與治療,這與他強大的經濟基礎分不開。

但是,對於沒錢的老年人來說,衰老生病好像會變成很淒涼的一件事。

曹文軒老師的《黑水手》中,好心的漁夫爺爺,無兒無女,獨自一人,捕魚為生,如果不是遇見噹噹,他連說話的人都沒有。漁夫爺爺,在患病之後,決定放棄治療,去世之前,餓了三天三夜,最後躺在漁船上,隨船漂流……

在醫院遇見的87歲老人,一個人的老年生活,她面對的困難,比一般人都大。

尊嚴

面對自己不能動彈的身體,需要陌生人照顧時的羞愧感,是人們都會有的。劉墉老師在提到自己術後照顧,更習慣於自己的妻子;李開復也曾在書中分享過,自己也更傾向於妻子的照顧。在阿圖葛文德寫的《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中,提到一位病人的心路歷程,他想要的是一扇能關上的門。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尊嚴,躺在病床上的老年人,更想要的尊嚴:即使是在年華老去的時候,也依然能照顧自己,獨立生活。一如紀錄片《人生果實》中,兩位接近90歲的老人,堅持自己動手做家務,不請保姆,因為他們想盡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保持獨立。

最好的告別:衰老和死亡

可是,當病得只能躺在病床上,由他人照顧,想要獨立生活的想法,變得可望不可及。這時候,需要一個觀念的轉變。正如艾拉·畢奧格在《優雅的離別:讓和解與愛相伴最後的旅程》中所說的:

臨死的時候需要他人的照顧是人類不可避免的現實,難道這從一開始就被認為是沒有尊嚴的事嗎?我認為這有賴於我們去發現自身對於個人行為和價值的態度和看法。

在這種情況下,什麼樣的觀念轉變,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約星期二》中的莫里,提出的觀念,很值得參考:

  • 我有一種羞恥感,因為我們的文化告訴我們說,如果你不能自己擦洗屁股,你就應該感到羞恥。但我又想,忘掉文化對我們的灌輸。我沒有必要感到羞恥。
  • 我感覺到了依賴別人的樂趣。現在當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塗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這就像重新回到了嬰兒期。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

先要去掉深入腦海的羞恥感,把被人照顧當成一種享受,尋找重回嬰兒時的快樂。這樣一想,對於年老之後,只能躺在病床上,得到別人照顧,就能變得坦然接受。

最好的告別:衰老和死亡

如何死

《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在過去幾十年裡,醫學科學使得數百年來關於死亡的經驗、傳統和語言過時了,並給人類製造了一個新的困難:如何死。

對於這個好像很哲理的話題,我在十八九歲的年齡,和朋友聊過,我的目標是活到85歲,如果能活到那個歲數,那麼等我能預知到自己即將離開的時候,就把自己收拾乾淨,靜靜等待那一刻的到來……

現在想想,覺得有點好笑,卻又並不好笑。

俗話說學會了死,也就學會了生。先要做好死的準備,如何做?《相約星期二》裡的莫里說:

每天,放一隻小鳥在你的肩膀上問,‘是今天嗎?我準備好了嗎?能生而無悔,死而無憾了?’

莫里的話,其實就是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來過,認真地過好當下的生活。有人想過自己“如何死”嗎?也許,只有面臨絕症的人,才會考慮這些問題。但是,人真的能選擇自己的死法嗎?

周作人的《死法》一文中,說世間死法有兩種,一種是“壽終正寢”,一種是“死於非命”。

忘記了是在哪部電視裡看到的一個場景;奄奄一息的母親,等待著見孩子最後一面。孩子終於趕到的時候,拿出一口母親曾經最愛吃的糕點,給母親餵了一口,結果母親被噎死了……

很多身患絕症的病人,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滿管子,痛不欲生,想要結束生命,但是親友會不忍心,繼續搶救,但是這樣的搶救,是否有效果?

《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死的時候,血管裡留著化療藥物,喉頭插著管子,肉裡還有新的縫線。我們根本是在縮短、惡化餘下的時間,可是這個事實好像並沒引起什麼注意。

《最好的告別》的作者阿圖葛文德,是從醫生的角度,寫下這些文字。作為普通人,我們是沒有勇氣放棄治療的。有時候,不治療比治療要好。在何裕民醫生的抗癌相關書中,有提到過過度治療這個話題。同樣的,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不知道什麼情況下算是過度治療,尤其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候,總歸要盡力搶救,也來不及去問當事人的意願。

"

賽涅卡:我不放棄老年,如果大部分身軀尚屬完整的話。

醫院急診室,87歲老人,獨自就診。老人拄著柺杖,顫顫巍巍地走進來,吃力地坐下,手不停地顫抖。醫生和老人交流病情,老人聽不清楚,也聽不明白,醫生重複幾次之後,急地沒辦法,問了好幾次有沒有其他人陪著一起來。老人眼神閃爍,時不時看一眼後面排隊的人,在終於聽不懂醫生說什麼,看著醫生著急的樣子,老人也著急起來,抬頭問了後面排隊的人一句:她說什麼?

老人需要輸液,醫生用最簡單的語言,重複解釋無果之後,醫生電話告知同事,老人的情況,讓他們做好照顧的準備。

繳費窗口,收營員不耐煩地甩出一張50元的現金,抱怨道:需要96.5元,你給我50元,幹什麼?

87歲的老人,不明白對方說什麼,依然是旁邊排隊的人告訴老人。老人顫抖的手,慢慢地拿出零錢包,打開拉鍊,拿出100元,收營員用最快的速度找錢,老人專注地把幾元硬幣,裝進零錢包,身後排隊的人,換了一個又一個……

這是我在醫院急診室看到的一幕,內心無比感慨。一位老人,高齡,並非耳聰目明,穿著簡樸,拄著柺杖,一步一步走路的樣子,令人心疼。

最好的告別:衰老和死亡

一個人,無論貧窮還是富貴,不得不面對的兩件事:衰老與死亡。

作家蘇雪林在《當我老了的時候》一文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人老之後,自己不能作身體的主,免不得要有一個或兩個侍奉她的人。有兒女的使兒女侍奉,沒兒女的就使金錢侍奉。沒兒女而又沒錢,那隻好硬撐著老骨頭受苦。

醫院遇見的87歲老人,無疑屬於第三種情況,沒有子女又沒錢。不知道這位老人,未來的日子,該如何面對?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足夠的金錢,對於老年生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前幾日看到作家劉墉在頭條上,發了自己在美國就診的記錄,醫生護士都很好,劉墉得到了很好的照顧。李開復在他的抗癌過程中,得到最好的照顧與治療,這與他強大的經濟基礎分不開。

但是,對於沒錢的老年人來說,衰老生病好像會變成很淒涼的一件事。

曹文軒老師的《黑水手》中,好心的漁夫爺爺,無兒無女,獨自一人,捕魚為生,如果不是遇見噹噹,他連說話的人都沒有。漁夫爺爺,在患病之後,決定放棄治療,去世之前,餓了三天三夜,最後躺在漁船上,隨船漂流……

在醫院遇見的87歲老人,一個人的老年生活,她面對的困難,比一般人都大。

尊嚴

面對自己不能動彈的身體,需要陌生人照顧時的羞愧感,是人們都會有的。劉墉老師在提到自己術後照顧,更習慣於自己的妻子;李開復也曾在書中分享過,自己也更傾向於妻子的照顧。在阿圖葛文德寫的《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中,提到一位病人的心路歷程,他想要的是一扇能關上的門。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尊嚴,躺在病床上的老年人,更想要的尊嚴:即使是在年華老去的時候,也依然能照顧自己,獨立生活。一如紀錄片《人生果實》中,兩位接近90歲的老人,堅持自己動手做家務,不請保姆,因為他們想盡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保持獨立。

最好的告別:衰老和死亡

可是,當病得只能躺在病床上,由他人照顧,想要獨立生活的想法,變得可望不可及。這時候,需要一個觀念的轉變。正如艾拉·畢奧格在《優雅的離別:讓和解與愛相伴最後的旅程》中所說的:

臨死的時候需要他人的照顧是人類不可避免的現實,難道這從一開始就被認為是沒有尊嚴的事嗎?我認為這有賴於我們去發現自身對於個人行為和價值的態度和看法。

在這種情況下,什麼樣的觀念轉變,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約星期二》中的莫里,提出的觀念,很值得參考:

  • 我有一種羞恥感,因為我們的文化告訴我們說,如果你不能自己擦洗屁股,你就應該感到羞恥。但我又想,忘掉文化對我們的灌輸。我沒有必要感到羞恥。
  • 我感覺到了依賴別人的樂趣。現在當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塗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這就像重新回到了嬰兒期。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

先要去掉深入腦海的羞恥感,把被人照顧當成一種享受,尋找重回嬰兒時的快樂。這樣一想,對於年老之後,只能躺在病床上,得到別人照顧,就能變得坦然接受。

最好的告別:衰老和死亡

如何死

《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在過去幾十年裡,醫學科學使得數百年來關於死亡的經驗、傳統和語言過時了,並給人類製造了一個新的困難:如何死。

對於這個好像很哲理的話題,我在十八九歲的年齡,和朋友聊過,我的目標是活到85歲,如果能活到那個歲數,那麼等我能預知到自己即將離開的時候,就把自己收拾乾淨,靜靜等待那一刻的到來……

現在想想,覺得有點好笑,卻又並不好笑。

俗話說學會了死,也就學會了生。先要做好死的準備,如何做?《相約星期二》裡的莫里說:

每天,放一隻小鳥在你的肩膀上問,‘是今天嗎?我準備好了嗎?能生而無悔,死而無憾了?’

莫里的話,其實就是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來過,認真地過好當下的生活。有人想過自己“如何死”嗎?也許,只有面臨絕症的人,才會考慮這些問題。但是,人真的能選擇自己的死法嗎?

周作人的《死法》一文中,說世間死法有兩種,一種是“壽終正寢”,一種是“死於非命”。

忘記了是在哪部電視裡看到的一個場景;奄奄一息的母親,等待著見孩子最後一面。孩子終於趕到的時候,拿出一口母親曾經最愛吃的糕點,給母親餵了一口,結果母親被噎死了……

很多身患絕症的病人,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滿管子,痛不欲生,想要結束生命,但是親友會不忍心,繼續搶救,但是這樣的搶救,是否有效果?

《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死的時候,血管裡留著化療藥物,喉頭插著管子,肉裡還有新的縫線。我們根本是在縮短、惡化餘下的時間,可是這個事實好像並沒引起什麼注意。

《最好的告別》的作者阿圖葛文德,是從醫生的角度,寫下這些文字。作為普通人,我們是沒有勇氣放棄治療的。有時候,不治療比治療要好。在何裕民醫生的抗癌相關書中,有提到過過度治療這個話題。同樣的,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不知道什麼情況下算是過度治療,尤其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候,總歸要盡力搶救,也來不及去問當事人的意願。

最好的告別:衰老和死亡

阿圖葛文德說:衰老是我們的宿命,死亡總有一天會降臨。

衰老與死亡,是每個人,最終都不得不面對的一件事。如何能做到優雅地離別,這樣的話題,也是值得思考的。有沒有好的臨終關懷,好的療養院,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而對於年輕人來說,除了思考這兩點,比較重要的似乎是:過好每一天,努力賺錢,讓老年生活,過得有保障一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