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自貿片區市場主體兩年增長178%

藉助鐵路便利,襄陽自貿片區貨物東可通江達海,西能遠征歐亞。從襄陽自貿片區獲悉,截至今年4月底,該區市場主體(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公司制企業、非公司制企業等)已達到4430戶,比掛牌前增長178%。

襄陽自貿片區負責人介紹,該片區自2017年4月1日掛牌成立以來,藉助境內鐵路優勢,快速推進對外經貿活動。襄陽北編組站是中國九大鐵路編組站之一,每天有超過60萬噸各類物資在此集結、中轉、外運,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國作業量排名前三的編組站。2018年3月28日,首趟“襄漢歐”國際貨運班列,經由襄陽北編組站編組,途徑武漢集並後,首發歐洲。隨後開通的“襄渝歐”“襄西歐”班列,從襄陽北編組站分撥後在重慶、西安集並,爾後發往歐洲。襄陽陸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餘志宏告訴記者,襄歐班列至今共開出336次,輻射德國、法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貨物品類主要涵蓋汽車配件、整車、服裝、農產品、日雜、電子產品等。

東風汽車集團鐵路運輸處襄陽分處貨場,距離保稅物流中心約5公里,有劉崗、郜營兩個貨運車站,貨物專用線10條。去年6月,該分處與武漢陽邏港物流公司一起,成功開行“武漢-襄陽”進口“水轉鐵”、“襄陽-武漢”出口“鐵轉水”班列,與寧波港實現國際鐵海聯運,同襄漢歐國際班列實現互聯互通。2018年,襄陽分處多式聯運累計到發9000個標箱,增長300%,同公路相比,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30%以上。

襄陽市商務局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該市出口、實際外商直接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分別高於年度計劃8.9個百分點、52.6個百分點。全市出口9.2億美元,同比增長16.9%,出口絕對額位列全省第二。

襄陽市政府相關負責人稱,該市正加快推進航空港、鐵路港、陸地港、水運港和綜合保稅區(四港一區)建設,形成“鐵、水、公、機”多式聯運立體國際物流大通道,加快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建設,引入基地運輸公司和國內外知名物流集成商,打造“中歐”班列(漢江流域)集結中心、中西部地區綜合物流樞紐。

來源:湖北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