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老菸民都抽過這家公司的煙,老闆是兄弟倆,能和洋菸抗衡

香菸 英美菸草 日本 中國歷史 梅蘭芳 朱言論史 2018-11-30

現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捲菸是一種近代才有的舶來品,歐洲人也是從1875年才開始用捲菸機生產機制捲菸。很快,這種比原先的雪茄煙、斗菸絲、水煙絲和旱菸都要方便的吸菸方式風靡世界,其中就包括中國。

在近代中國的捲菸市場,擁有雄厚資本的英美煙公司無疑是市場霸主。捲菸的利潤很大,英美煙公司幾乎佔有壟斷地位,但是中國民族資本並未放棄過競爭。1902年我國官商與外商在天津合辦北洋菸草公司,我國始有機制捲菸。

中國企業家創辦北京大象菸廠、上海三星菸廠、營口復興菸廠,但開工不久,先後關閉。在眾多國產菸草公司中,唯有廣東簡氏兄弟創辦的南洋兄弟菸草公司能夠與英美煙公司一較高下。

解放前老菸民都抽過這家公司的煙,老闆是兄弟倆,能和洋菸抗衡

英美煙公司

南洋兄弟菸草公司創辦人是簡氏兄弟,廣東南海人,哥哥簡照南生於1870年,弟弟簡玉階比其兄小5歲。1887年,17歲的簡照南到香港叔父簡銘石的巨隆號瓷器店學做生意。簡照南富有經商才幹,被派到日本。1893年,18歲的簡玉階也到日本協助經商。

甲午戰爭後,簡氏兄弟在日本神戶獨立辦起東盛泰商號,經營瓷器兼布匹批發。1902年,簡照南加人日本國籍,取名松本照南。當時看到英、美和日本的菸草企業的發展,簡氏兄弟萌發了創辦中國本土菸草企業的想法。

1905年末,簡氏兄弟在他們的叔父簡銘石等人的資助下集資10萬元港幣,從日本購進舊式蝴蝶牌捲菸機4臺,請來一名日本三井菸廠技師,在香港東區羅素街的一座不到300平方米的舊倉庫裡,開始了機制捲菸生產,並正式建成中國廣東南洋菸草公司。

解放前老菸民都抽過這家公司的煙,老闆是兄弟倆,能和洋菸抗衡

簡氏兄弟

南洋菸草公司的第一款產品是“白鶴牌”捲菸,一經問世,就在香港市場打響,佔據一席之地。儘管相較於英美煙公司,這個新生的華資小菸廠還不至於產生威脅,但是英美煙並不會允許任何潛在對手的存在。英美煙公司以莫須有的外觀包裝仿冒罪名,將南洋菸草公司告上港英當局的法庭,阻止了“白鶴牌”捲菸在市場上的銷售。

簡氏兄弟不顧挫折,繼出“飛馬牌”、“雙喜牌”捲菸,並取得簡銘石的資助,又撥入香港怡興泰商號的全部資金,竭力與英美菸草公司抗爭。但終因實力懸殊,虧損累累,被迫於1908年5月宣告停產清理。

解放前老菸民都抽過這家公司的煙,老闆是兄弟倆,能和洋菸抗衡

南洋兄弟的煙畫

1909年2月,簡銘石再次慷慨解囊,給予其侄簡氏兄弟9萬元資金的援助。簡氏兄弟又從日本東盛泰商號撥來資金4萬元,合計集資1.3萬元向港英當局註冊,改廠名為廣東南洋兄弟菸草公司,重新恢復生產。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南洋華僑崇尚國貨,“南洋”捲菸大受青睞,當時僅爪哇一地即月銷“飛馬牌”近千箱。

在南洋銷售取得輝煌業績的時候,簡氏兄弟決定趁勢進軍中國內地市場。至1915年,“南洋兄弟”資本已增至100萬元,擁有工人1100多人,日產捲菸600萬支,產品增加到11種。南洋兄弟菸草公司先後在廣州、天津、漢口、上海等地設立銷售點,把企業生產經營重點逐步移向國內,開始衝擊英美菸草公司在國內捲菸市場的壟斷局面。

解放前老菸民都抽過這家公司的煙,老闆是兄弟倆,能和洋菸抗衡

南洋兄弟菸草公司的月份牌

不僅是在內地設立銷售點,南洋公司更是規劃在內地建立生產基地。1917年,簡照南籌資3萬兩在上海百老匯路購得一處房產,籌建上海南洋菸廠。上海南洋菸廠建成開工後,產量直線上升,月產捲菸達1000箱左右,捲菸機由開始的6臺增加到70餘臺。

1917年至1919年,簡氏兄弟又在廣州、漢口、重慶開設分廠,在南京、杭州、濟南、北京等地設立分公司,銷售網點幾乎遍佈全國。這一時期,“南洋”年創利均在百萬元左右,發展十分迅速。

南洋兄弟菸草公司的迅速發展,引起了英美煙公司的恐慌。雖然南洋兄弟公司的捲菸銷量僅僅佔英美煙公司的1/14,但英美煙公司仍視為危險的競爭者。為了搞垮南洋兄弟公司,英美煙公司用了很多手段,甚至提出溢價一倍,出資一百萬元收購南洋兄弟。

解放前老菸民都抽過這家公司的煙,老闆是兄弟倆,能和洋菸抗衡

南洋兄弟公司的香菸廣告

在收購被拒絕之後,英美煙公司先後出臺一系列市場打壓的手段,企圖將這家創業型的中資企業扼殺掉。首先是低價傾銷,最為典型的是英美煙公司將其原價為250元一箱的“Good Beam”牌洋菸,降價至原價的一半出售,以吸引消費者。緊接著又將“三炮臺”和“派力”牌等洋菸也相繼跌價。降價傾銷策略確實管用,在經濟實惠的洋菸面前,國產捲菸真的缺乏競爭力。

英美煙甚至針對南洋兄弟產品序列中的每一品牌捲菸進行對標競爭,譬如他們發現南洋公司的“三喜”煙在廣東很熱銷,便模仿南洋公司產品的特點,推出“大頭針”和“大山”牌等洋菸來與南洋公司抗爭。在天津市場,為了打倒南洋公司的“飛船”名煙,英美煙公司甚至不惜採用較“飛船”更好的菸絲製成洋菸低價出售。

解放前老菸民都抽過這家公司的煙,老闆是兄弟倆,能和洋菸抗衡

南洋兄弟的香菸廣告

在廣告宣傳上,英美煙公司更是掀起一場針對南洋公司的廣告大戰。英美煙公司採用大招貼、傳單、報紙雜誌廣告、油漆牌子、馬路廣告、牆壁廣告、車站廣告、月份牌、日曆廣告甚至電影廣告等產品宣傳手段。英美煙公司甚至還把妓院作為廣告宣傳場所,給秦樓楚館發“津貼”,令其全部擺設英美煙公司洋菸以醒人眼目。

面對英美煙公司的凌厲攻勢,南洋兄弟公司並未服輸。英美煙公司將貨源集中在上海等大城市,那麼南洋兄弟公司就把產品賣到邊遠地區,使英美煙公司首尾不能相顧,無法與南洋公司繼續進行持久削價競爭。另外,南洋公司還大搞有獎銷售,用真金白銀的獎品去吸引消費者。

解放前老菸民都抽過這家公司的煙,老闆是兄弟倆,能和洋菸抗衡

南洋兄弟藉助梅蘭芳做的廣告

在近代中國民族主義話語環境下,南洋公司的“愛用國貨”號召對市場也有很大影響。廣大消費者在南洋公司“愛護國貨”口號的鼓動下,拒吸英美煙公司“三炮臺”洋菸,爭購“喜鵲”牌國煙,國煙銷量為之猛增。南洋兄弟菸草公司捲菸產量成倍提高,.年銷售額達480餘萬元。

英美煙和南洋兄弟之間的商業戰爭並未平息,英美煙公司於1917年再次提出兼併方案,但是仍遭拒絕。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英美煙公司利用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和“抵制日貨”運動,抓住簡照南曾加入日本國籍的問題,指責南洋公司為“日資”企業,向南洋公司發動了一場毀滅性的攻勢。

解放前老菸民都抽過這家公司的煙,老闆是兄弟倆,能和洋菸抗衡

南洋兄弟的神童牌香菸

英美煙公司通過運作關係,收買北洋政府農商部官員,以“日籍資本,欺騙國人”的名義,吊銷南洋公司執照。一時間“南洋兄弟菸草公司實非國貨”的輿論鋪天蓋地,南洋兄弟公司因此陷入從未有過的困境。

最後,南洋兄弟公司在各種報刊媒體上刊登聲明,並出具日本官方頒發的簡照南脫離日本籍的證明文書。上海的民族工商業資本家及各方人士也上書北洋政府,為南洋兄弟公司正名。最終,北京政府還是重新恢復了南洋兄弟菸草公司的營業執照。

南洋兄弟菸草公司繼續在外國菸草資本巨頭的打壓下艱難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