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最大的優勢,始終在於這座城市獨有的國際性文化背景。香港在東亞地區的時尚屆一直佔據著相當高的地位。在九龍,在尖沙咀,在港島,香港都擁有著全亞洲最先驅的潮流文化,暗黑、搖滾、嘻哈、街頭等風格在這裡應有盡有,全世界各種的文化也從這裡被帶往了內地。

最明顯的影響要數上世紀80、90年代中的香港電影美人們,她們在電影中用各自獨特驚豔的美幻化出了迷離頹廢、光怪陸離、復古濃郁的色調。這種恍惚、曖昧且兼具了性感的風格,在2019年成了人人追捧的「港風」。到了今天,內地網友仍在感嘆,當年香港時尚有多發達,審美有多領先!

香港的時尚史遠不是「港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雖然到了現如今,當下的香港彷彿和時尚沒有了那麼強烈的關係,對內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弱,甚至被內地的審美所擯棄。除了徐濠縈、黎堅惠這些一門心思搞時尚的icon,我們已經鮮少能見到香港的男女明星走機場精修街拍的人設。

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時尚就已經落後於內地。經濟領先多年的香港人,看似不追求時尚,但似乎每個人都早已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那一款風格。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旗袍或是西裝,電影亦或是演唱會,香港的時尚總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港人的時尚,結合了全世界各種文化,穿出了一種文化大融合的獨特味道。

毗鄰香港的深圳人去過很多次香港之後,都會感到:香港人看似不努力時尚,在細節處卻能看到他們對時尚的態度。港人不把穿衣當成吸引眼球的一件事情。比起內地和臺灣,時尚對香港人來說不是一件要去刻意追求的事情,而是如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情。

客觀地說,曾經的香港經濟領先,時尚也走在內地發展的前面。雖然近年來,香港審美因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被內地狂批,但是歷史賦予香港的積澱並不是幾年之內就能被簡單超越或取締的。

"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最大的優勢,始終在於這座城市獨有的國際性文化背景。香港在東亞地區的時尚屆一直佔據著相當高的地位。在九龍,在尖沙咀,在港島,香港都擁有著全亞洲最先驅的潮流文化,暗黑、搖滾、嘻哈、街頭等風格在這裡應有盡有,全世界各種的文化也從這裡被帶往了內地。

最明顯的影響要數上世紀80、90年代中的香港電影美人們,她們在電影中用各自獨特驚豔的美幻化出了迷離頹廢、光怪陸離、復古濃郁的色調。這種恍惚、曖昧且兼具了性感的風格,在2019年成了人人追捧的「港風」。到了今天,內地網友仍在感嘆,當年香港時尚有多發達,審美有多領先!

香港的時尚史遠不是「港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雖然到了現如今,當下的香港彷彿和時尚沒有了那麼強烈的關係,對內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弱,甚至被內地的審美所擯棄。除了徐濠縈、黎堅惠這些一門心思搞時尚的icon,我們已經鮮少能見到香港的男女明星走機場精修街拍的人設。

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時尚就已經落後於內地。經濟領先多年的香港人,看似不追求時尚,但似乎每個人都早已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那一款風格。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旗袍或是西裝,電影亦或是演唱會,香港的時尚總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港人的時尚,結合了全世界各種文化,穿出了一種文化大融合的獨特味道。

毗鄰香港的深圳人去過很多次香港之後,都會感到:香港人看似不努力時尚,在細節處卻能看到他們對時尚的態度。港人不把穿衣當成吸引眼球的一件事情。比起內地和臺灣,時尚對香港人來說不是一件要去刻意追求的事情,而是如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情。

客觀地說,曾經的香港經濟領先,時尚也走在內地發展的前面。雖然近年來,香港審美因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被內地狂批,但是歷史賦予香港的積澱並不是幾年之內就能被簡單超越或取締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最大的優勢,始終在於這座城市獨有的國際性文化背景。香港在東亞地區的時尚屆一直佔據著相當高的地位。在九龍,在尖沙咀,在港島,香港都擁有著全亞洲最先驅的潮流文化,暗黑、搖滾、嘻哈、街頭等風格在這裡應有盡有,全世界各種的文化也從這裡被帶往了內地。

最明顯的影響要數上世紀80、90年代中的香港電影美人們,她們在電影中用各自獨特驚豔的美幻化出了迷離頹廢、光怪陸離、復古濃郁的色調。這種恍惚、曖昧且兼具了性感的風格,在2019年成了人人追捧的「港風」。到了今天,內地網友仍在感嘆,當年香港時尚有多發達,審美有多領先!

香港的時尚史遠不是「港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雖然到了現如今,當下的香港彷彿和時尚沒有了那麼強烈的關係,對內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弱,甚至被內地的審美所擯棄。除了徐濠縈、黎堅惠這些一門心思搞時尚的icon,我們已經鮮少能見到香港的男女明星走機場精修街拍的人設。

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時尚就已經落後於內地。經濟領先多年的香港人,看似不追求時尚,但似乎每個人都早已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那一款風格。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旗袍或是西裝,電影亦或是演唱會,香港的時尚總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港人的時尚,結合了全世界各種文化,穿出了一種文化大融合的獨特味道。

毗鄰香港的深圳人去過很多次香港之後,都會感到:香港人看似不努力時尚,在細節處卻能看到他們對時尚的態度。港人不把穿衣當成吸引眼球的一件事情。比起內地和臺灣,時尚對香港人來說不是一件要去刻意追求的事情,而是如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情。

客觀地說,曾經的香港經濟領先,時尚也走在內地發展的前面。雖然近年來,香港審美因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被內地狂批,但是歷史賦予香港的積澱並不是幾年之內就能被簡單超越或取締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最大的優勢,始終在於這座城市獨有的國際性文化背景。香港在東亞地區的時尚屆一直佔據著相當高的地位。在九龍,在尖沙咀,在港島,香港都擁有著全亞洲最先驅的潮流文化,暗黑、搖滾、嘻哈、街頭等風格在這裡應有盡有,全世界各種的文化也從這裡被帶往了內地。

最明顯的影響要數上世紀80、90年代中的香港電影美人們,她們在電影中用各自獨特驚豔的美幻化出了迷離頹廢、光怪陸離、復古濃郁的色調。這種恍惚、曖昧且兼具了性感的風格,在2019年成了人人追捧的「港風」。到了今天,內地網友仍在感嘆,當年香港時尚有多發達,審美有多領先!

香港的時尚史遠不是「港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雖然到了現如今,當下的香港彷彿和時尚沒有了那麼強烈的關係,對內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弱,甚至被內地的審美所擯棄。除了徐濠縈、黎堅惠這些一門心思搞時尚的icon,我們已經鮮少能見到香港的男女明星走機場精修街拍的人設。

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時尚就已經落後於內地。經濟領先多年的香港人,看似不追求時尚,但似乎每個人都早已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那一款風格。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旗袍或是西裝,電影亦或是演唱會,香港的時尚總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港人的時尚,結合了全世界各種文化,穿出了一種文化大融合的獨特味道。

毗鄰香港的深圳人去過很多次香港之後,都會感到:香港人看似不努力時尚,在細節處卻能看到他們對時尚的態度。港人不把穿衣當成吸引眼球的一件事情。比起內地和臺灣,時尚對香港人來說不是一件要去刻意追求的事情,而是如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情。

客觀地說,曾經的香港經濟領先,時尚也走在內地發展的前面。雖然近年來,香港審美因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被內地狂批,但是歷史賦予香港的積澱並不是幾年之內就能被簡單超越或取締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是香料港口的簡稱。臨近港口的香港,曾經是香料的集散地,為全世界的時尚階層提供了香料的需求,這或許是香港與時尚有關的最早歷史。這點,香港的得名浪漫得和普羅旺斯一樣。

1949年後,上海失去了作為東亞時尚&經濟中心的地位,香港因其天然的地理優勢和政治因素而迅速崛起。經濟蓬勃發展,由此也帶動了香港的時尚產業。

① 20世紀4、50年代

「港姐」選秀開始。1946年,香港小姐開始在酒店內小型範圍內舉辦,直到1973年後才開始由TVB全權舉辦。

「港姐」直接反應了各個時期香港人的審美。20世紀50年代,香港的底層人民生活很艱難,但是人們已開始重視自己的穿著。男士以T恤衫、西褲為主。男款西裝流行大襟、闊領的外套及內襯背心。

女裝方面,以能展現曲線的旗袍為主流。受到好萊塢電影的影響,赫本式的上緊下寬款式的連衣裙開始流行開來。

"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最大的優勢,始終在於這座城市獨有的國際性文化背景。香港在東亞地區的時尚屆一直佔據著相當高的地位。在九龍,在尖沙咀,在港島,香港都擁有著全亞洲最先驅的潮流文化,暗黑、搖滾、嘻哈、街頭等風格在這裡應有盡有,全世界各種的文化也從這裡被帶往了內地。

最明顯的影響要數上世紀80、90年代中的香港電影美人們,她們在電影中用各自獨特驚豔的美幻化出了迷離頹廢、光怪陸離、復古濃郁的色調。這種恍惚、曖昧且兼具了性感的風格,在2019年成了人人追捧的「港風」。到了今天,內地網友仍在感嘆,當年香港時尚有多發達,審美有多領先!

香港的時尚史遠不是「港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雖然到了現如今,當下的香港彷彿和時尚沒有了那麼強烈的關係,對內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弱,甚至被內地的審美所擯棄。除了徐濠縈、黎堅惠這些一門心思搞時尚的icon,我們已經鮮少能見到香港的男女明星走機場精修街拍的人設。

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時尚就已經落後於內地。經濟領先多年的香港人,看似不追求時尚,但似乎每個人都早已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那一款風格。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旗袍或是西裝,電影亦或是演唱會,香港的時尚總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港人的時尚,結合了全世界各種文化,穿出了一種文化大融合的獨特味道。

毗鄰香港的深圳人去過很多次香港之後,都會感到:香港人看似不努力時尚,在細節處卻能看到他們對時尚的態度。港人不把穿衣當成吸引眼球的一件事情。比起內地和臺灣,時尚對香港人來說不是一件要去刻意追求的事情,而是如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情。

客觀地說,曾經的香港經濟領先,時尚也走在內地發展的前面。雖然近年來,香港審美因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被內地狂批,但是歷史賦予香港的積澱並不是幾年之內就能被簡單超越或取締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是香料港口的簡稱。臨近港口的香港,曾經是香料的集散地,為全世界的時尚階層提供了香料的需求,這或許是香港與時尚有關的最早歷史。這點,香港的得名浪漫得和普羅旺斯一樣。

1949年後,上海失去了作為東亞時尚&經濟中心的地位,香港因其天然的地理優勢和政治因素而迅速崛起。經濟蓬勃發展,由此也帶動了香港的時尚產業。

① 20世紀4、50年代

「港姐」選秀開始。1946年,香港小姐開始在酒店內小型範圍內舉辦,直到1973年後才開始由TVB全權舉辦。

「港姐」直接反應了各個時期香港人的審美。20世紀50年代,香港的底層人民生活很艱難,但是人們已開始重視自己的穿著。男士以T恤衫、西褲為主。男款西裝流行大襟、闊領的外套及內襯背心。

女裝方面,以能展現曲線的旗袍為主流。受到好萊塢電影的影響,赫本式的上緊下寬款式的連衣裙開始流行開來。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② 20世紀60年代

60年代的香港經濟起飛, 香港人的生活開始變得很西化。五十年代開始流行的英文歌,到了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成為英文歌的天下。

受歐美風潮的影響,男裝從大襟闊領的風格轉為細襟領、貼身款式;女裝開始流行仿西裝款長衫、A字裙,旗袍也受到了西式剪裁的改良,變得更貼身、更性感。《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經典的旗袍造型,就是當時典型的造型,一度成為當時的時尚潮流。

"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最大的優勢,始終在於這座城市獨有的國際性文化背景。香港在東亞地區的時尚屆一直佔據著相當高的地位。在九龍,在尖沙咀,在港島,香港都擁有著全亞洲最先驅的潮流文化,暗黑、搖滾、嘻哈、街頭等風格在這裡應有盡有,全世界各種的文化也從這裡被帶往了內地。

最明顯的影響要數上世紀80、90年代中的香港電影美人們,她們在電影中用各自獨特驚豔的美幻化出了迷離頹廢、光怪陸離、復古濃郁的色調。這種恍惚、曖昧且兼具了性感的風格,在2019年成了人人追捧的「港風」。到了今天,內地網友仍在感嘆,當年香港時尚有多發達,審美有多領先!

香港的時尚史遠不是「港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雖然到了現如今,當下的香港彷彿和時尚沒有了那麼強烈的關係,對內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弱,甚至被內地的審美所擯棄。除了徐濠縈、黎堅惠這些一門心思搞時尚的icon,我們已經鮮少能見到香港的男女明星走機場精修街拍的人設。

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時尚就已經落後於內地。經濟領先多年的香港人,看似不追求時尚,但似乎每個人都早已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那一款風格。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旗袍或是西裝,電影亦或是演唱會,香港的時尚總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港人的時尚,結合了全世界各種文化,穿出了一種文化大融合的獨特味道。

毗鄰香港的深圳人去過很多次香港之後,都會感到:香港人看似不努力時尚,在細節處卻能看到他們對時尚的態度。港人不把穿衣當成吸引眼球的一件事情。比起內地和臺灣,時尚對香港人來說不是一件要去刻意追求的事情,而是如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情。

客觀地說,曾經的香港經濟領先,時尚也走在內地發展的前面。雖然近年來,香港審美因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被內地狂批,但是歷史賦予香港的積澱並不是幾年之內就能被簡單超越或取締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是香料港口的簡稱。臨近港口的香港,曾經是香料的集散地,為全世界的時尚階層提供了香料的需求,這或許是香港與時尚有關的最早歷史。這點,香港的得名浪漫得和普羅旺斯一樣。

1949年後,上海失去了作為東亞時尚&經濟中心的地位,香港因其天然的地理優勢和政治因素而迅速崛起。經濟蓬勃發展,由此也帶動了香港的時尚產業。

① 20世紀4、50年代

「港姐」選秀開始。1946年,香港小姐開始在酒店內小型範圍內舉辦,直到1973年後才開始由TVB全權舉辦。

「港姐」直接反應了各個時期香港人的審美。20世紀50年代,香港的底層人民生活很艱難,但是人們已開始重視自己的穿著。男士以T恤衫、西褲為主。男款西裝流行大襟、闊領的外套及內襯背心。

女裝方面,以能展現曲線的旗袍為主流。受到好萊塢電影的影響,赫本式的上緊下寬款式的連衣裙開始流行開來。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② 20世紀60年代

60年代的香港經濟起飛, 香港人的生活開始變得很西化。五十年代開始流行的英文歌,到了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成為英文歌的天下。

受歐美風潮的影響,男裝從大襟闊領的風格轉為細襟領、貼身款式;女裝開始流行仿西裝款長衫、A字裙,旗袍也受到了西式剪裁的改良,變得更貼身、更性感。《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經典的旗袍造型,就是當時典型的造型,一度成為當時的時尚潮流。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與此同時,60年代的香港大量引進了外國機器,製衣技術飛速提, 紡織業飛速發展,改寫了香港時裝的發展。百貨公司連卡佛, 開始售賣起了外國高級設計師時裝品牌。

舉個例子,被權志龍帶火的配飾品牌Chrome Hearts(內地稱克羅心),早在60年代就被謝霆鋒他爸謝賢佩戴,而且謝賢是香港最早戴且收藏克羅心數量最多的藝人。

③ 20世紀70年代

七十年代的香港雖然以加工業為主,但是此時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批本土時裝設計師,在巴黎開工作室的設計師唐書琨回到了香港,同時期還有楊遠振、馬國明、文麗賢等一批傑出的青年設計師脫穎而出。1970年,香港貿發局甚至舉辦了第一屆香港時裝節。

70年代的港產片在全世界當紅,受到了粵語片造型的影響。男裝方面,人人都以西裝革履為標準。同時喇叭褲、T恤、牛仔褲等休閒風也開始流行。女裝方面,開始流行起了收腰裙和熱褲,旗袍此時反倒成了上流社會專享的高價時裝。

七十年代大名鼎鼎的Joyce Boutique開業了,這家買手店將COMME des GARCONS、YOHJI YAMAMOTO、ISSEY MIYAKE、YSL等等這些高級設計師品牌引入了香港… 簡單來說,如果沒有Joyce,香港的時裝不會領先那麼多年。

"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最大的優勢,始終在於這座城市獨有的國際性文化背景。香港在東亞地區的時尚屆一直佔據著相當高的地位。在九龍,在尖沙咀,在港島,香港都擁有著全亞洲最先驅的潮流文化,暗黑、搖滾、嘻哈、街頭等風格在這裡應有盡有,全世界各種的文化也從這裡被帶往了內地。

最明顯的影響要數上世紀80、90年代中的香港電影美人們,她們在電影中用各自獨特驚豔的美幻化出了迷離頹廢、光怪陸離、復古濃郁的色調。這種恍惚、曖昧且兼具了性感的風格,在2019年成了人人追捧的「港風」。到了今天,內地網友仍在感嘆,當年香港時尚有多發達,審美有多領先!

香港的時尚史遠不是「港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雖然到了現如今,當下的香港彷彿和時尚沒有了那麼強烈的關係,對內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弱,甚至被內地的審美所擯棄。除了徐濠縈、黎堅惠這些一門心思搞時尚的icon,我們已經鮮少能見到香港的男女明星走機場精修街拍的人設。

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時尚就已經落後於內地。經濟領先多年的香港人,看似不追求時尚,但似乎每個人都早已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那一款風格。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旗袍或是西裝,電影亦或是演唱會,香港的時尚總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港人的時尚,結合了全世界各種文化,穿出了一種文化大融合的獨特味道。

毗鄰香港的深圳人去過很多次香港之後,都會感到:香港人看似不努力時尚,在細節處卻能看到他們對時尚的態度。港人不把穿衣當成吸引眼球的一件事情。比起內地和臺灣,時尚對香港人來說不是一件要去刻意追求的事情,而是如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情。

客觀地說,曾經的香港經濟領先,時尚也走在內地發展的前面。雖然近年來,香港審美因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被內地狂批,但是歷史賦予香港的積澱並不是幾年之內就能被簡單超越或取締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是香料港口的簡稱。臨近港口的香港,曾經是香料的集散地,為全世界的時尚階層提供了香料的需求,這或許是香港與時尚有關的最早歷史。這點,香港的得名浪漫得和普羅旺斯一樣。

1949年後,上海失去了作為東亞時尚&經濟中心的地位,香港因其天然的地理優勢和政治因素而迅速崛起。經濟蓬勃發展,由此也帶動了香港的時尚產業。

① 20世紀4、50年代

「港姐」選秀開始。1946年,香港小姐開始在酒店內小型範圍內舉辦,直到1973年後才開始由TVB全權舉辦。

「港姐」直接反應了各個時期香港人的審美。20世紀50年代,香港的底層人民生活很艱難,但是人們已開始重視自己的穿著。男士以T恤衫、西褲為主。男款西裝流行大襟、闊領的外套及內襯背心。

女裝方面,以能展現曲線的旗袍為主流。受到好萊塢電影的影響,赫本式的上緊下寬款式的連衣裙開始流行開來。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② 20世紀60年代

60年代的香港經濟起飛, 香港人的生活開始變得很西化。五十年代開始流行的英文歌,到了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成為英文歌的天下。

受歐美風潮的影響,男裝從大襟闊領的風格轉為細襟領、貼身款式;女裝開始流行仿西裝款長衫、A字裙,旗袍也受到了西式剪裁的改良,變得更貼身、更性感。《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經典的旗袍造型,就是當時典型的造型,一度成為當時的時尚潮流。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與此同時,60年代的香港大量引進了外國機器,製衣技術飛速提, 紡織業飛速發展,改寫了香港時裝的發展。百貨公司連卡佛, 開始售賣起了外國高級設計師時裝品牌。

舉個例子,被權志龍帶火的配飾品牌Chrome Hearts(內地稱克羅心),早在60年代就被謝霆鋒他爸謝賢佩戴,而且謝賢是香港最早戴且收藏克羅心數量最多的藝人。

③ 20世紀70年代

七十年代的香港雖然以加工業為主,但是此時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批本土時裝設計師,在巴黎開工作室的設計師唐書琨回到了香港,同時期還有楊遠振、馬國明、文麗賢等一批傑出的青年設計師脫穎而出。1970年,香港貿發局甚至舉辦了第一屆香港時裝節。

70年代的港產片在全世界當紅,受到了粵語片造型的影響。男裝方面,人人都以西裝革履為標準。同時喇叭褲、T恤、牛仔褲等休閒風也開始流行。女裝方面,開始流行起了收腰裙和熱褲,旗袍此時反倒成了上流社會專享的高價時裝。

七十年代大名鼎鼎的Joyce Boutique開業了,這家買手店將COMME des GARCONS、YOHJI YAMAMOTO、ISSEY MIYAKE、YSL等等這些高級設計師品牌引入了香港… 簡單來說,如果沒有Joyce,香港的時裝不會領先那麼多年。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④ 20世紀80年代

1974年,日本娛樂圈首次出現了「偶像」一詞,偶像熱潮在七十年代的後期攻陷了香港。男男女女都開始追捧日系的俊男靚女。日本潮流,也在香港普及開來。寬鬆的剪裁開始被大家所接受,燈籠褲、長裙和運動套裝都是當時必備的潮款。

八十年代香港製衣業穩步發展,進入高峰。不僅出現了Esprit、Giordano、馬獅龍、Baleno等零售成衣巨頭,還湧現了一批優秀的時裝設計師,有人有財有自由的香港,被媲美為「下一個日本」。

八十年代也是香港夜總會文化的鼎盛時期,人們熱衷於迪斯科和派對,社會的風氣開放。張國榮和梅豔芳等明星開始展露頭角,他們的藝術成就散發了深遠的影響。張國榮愛穿日式的西裝、寬鬆的褲子、背心、牛仔褲等;梅豔芳則愛穿墊肩外套,長褲套裝等服裝,強調大女人的形象。

"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最大的優勢,始終在於這座城市獨有的國際性文化背景。香港在東亞地區的時尚屆一直佔據著相當高的地位。在九龍,在尖沙咀,在港島,香港都擁有著全亞洲最先驅的潮流文化,暗黑、搖滾、嘻哈、街頭等風格在這裡應有盡有,全世界各種的文化也從這裡被帶往了內地。

最明顯的影響要數上世紀80、90年代中的香港電影美人們,她們在電影中用各自獨特驚豔的美幻化出了迷離頹廢、光怪陸離、復古濃郁的色調。這種恍惚、曖昧且兼具了性感的風格,在2019年成了人人追捧的「港風」。到了今天,內地網友仍在感嘆,當年香港時尚有多發達,審美有多領先!

香港的時尚史遠不是「港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雖然到了現如今,當下的香港彷彿和時尚沒有了那麼強烈的關係,對內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弱,甚至被內地的審美所擯棄。除了徐濠縈、黎堅惠這些一門心思搞時尚的icon,我們已經鮮少能見到香港的男女明星走機場精修街拍的人設。

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時尚就已經落後於內地。經濟領先多年的香港人,看似不追求時尚,但似乎每個人都早已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那一款風格。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旗袍或是西裝,電影亦或是演唱會,香港的時尚總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港人的時尚,結合了全世界各種文化,穿出了一種文化大融合的獨特味道。

毗鄰香港的深圳人去過很多次香港之後,都會感到:香港人看似不努力時尚,在細節處卻能看到他們對時尚的態度。港人不把穿衣當成吸引眼球的一件事情。比起內地和臺灣,時尚對香港人來說不是一件要去刻意追求的事情,而是如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情。

客觀地說,曾經的香港經濟領先,時尚也走在內地發展的前面。雖然近年來,香港審美因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被內地狂批,但是歷史賦予香港的積澱並不是幾年之內就能被簡單超越或取締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是香料港口的簡稱。臨近港口的香港,曾經是香料的集散地,為全世界的時尚階層提供了香料的需求,這或許是香港與時尚有關的最早歷史。這點,香港的得名浪漫得和普羅旺斯一樣。

1949年後,上海失去了作為東亞時尚&經濟中心的地位,香港因其天然的地理優勢和政治因素而迅速崛起。經濟蓬勃發展,由此也帶動了香港的時尚產業。

① 20世紀4、50年代

「港姐」選秀開始。1946年,香港小姐開始在酒店內小型範圍內舉辦,直到1973年後才開始由TVB全權舉辦。

「港姐」直接反應了各個時期香港人的審美。20世紀50年代,香港的底層人民生活很艱難,但是人們已開始重視自己的穿著。男士以T恤衫、西褲為主。男款西裝流行大襟、闊領的外套及內襯背心。

女裝方面,以能展現曲線的旗袍為主流。受到好萊塢電影的影響,赫本式的上緊下寬款式的連衣裙開始流行開來。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② 20世紀60年代

60年代的香港經濟起飛, 香港人的生活開始變得很西化。五十年代開始流行的英文歌,到了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成為英文歌的天下。

受歐美風潮的影響,男裝從大襟闊領的風格轉為細襟領、貼身款式;女裝開始流行仿西裝款長衫、A字裙,旗袍也受到了西式剪裁的改良,變得更貼身、更性感。《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經典的旗袍造型,就是當時典型的造型,一度成為當時的時尚潮流。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與此同時,60年代的香港大量引進了外國機器,製衣技術飛速提, 紡織業飛速發展,改寫了香港時裝的發展。百貨公司連卡佛, 開始售賣起了外國高級設計師時裝品牌。

舉個例子,被權志龍帶火的配飾品牌Chrome Hearts(內地稱克羅心),早在60年代就被謝霆鋒他爸謝賢佩戴,而且謝賢是香港最早戴且收藏克羅心數量最多的藝人。

③ 20世紀70年代

七十年代的香港雖然以加工業為主,但是此時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批本土時裝設計師,在巴黎開工作室的設計師唐書琨回到了香港,同時期還有楊遠振、馬國明、文麗賢等一批傑出的青年設計師脫穎而出。1970年,香港貿發局甚至舉辦了第一屆香港時裝節。

70年代的港產片在全世界當紅,受到了粵語片造型的影響。男裝方面,人人都以西裝革履為標準。同時喇叭褲、T恤、牛仔褲等休閒風也開始流行。女裝方面,開始流行起了收腰裙和熱褲,旗袍此時反倒成了上流社會專享的高價時裝。

七十年代大名鼎鼎的Joyce Boutique開業了,這家買手店將COMME des GARCONS、YOHJI YAMAMOTO、ISSEY MIYAKE、YSL等等這些高級設計師品牌引入了香港… 簡單來說,如果沒有Joyce,香港的時裝不會領先那麼多年。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④ 20世紀80年代

1974年,日本娛樂圈首次出現了「偶像」一詞,偶像熱潮在七十年代的後期攻陷了香港。男男女女都開始追捧日系的俊男靚女。日本潮流,也在香港普及開來。寬鬆的剪裁開始被大家所接受,燈籠褲、長裙和運動套裝都是當時必備的潮款。

八十年代香港製衣業穩步發展,進入高峰。不僅出現了Esprit、Giordano、馬獅龍、Baleno等零售成衣巨頭,還湧現了一批優秀的時裝設計師,有人有財有自由的香港,被媲美為「下一個日本」。

八十年代也是香港夜總會文化的鼎盛時期,人們熱衷於迪斯科和派對,社會的風氣開放。張國榮和梅豔芳等明星開始展露頭角,他們的藝術成就散發了深遠的影響。張國榮愛穿日式的西裝、寬鬆的褲子、背心、牛仔褲等;梅豔芳則愛穿墊肩外套,長褲套裝等服裝,強調大女人的形象。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⑤ 20世紀90年代

九十年代開始,香港已經逐漸開始擺脫代工廠的命運。香港自主品牌Giordano、Bossini、U2、G2000等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成為港式時裝品牌的代表。

九十年代的香港娛樂圈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舉足輕重,張學友、王菲、王祖賢、朱茵等明星創造了很多很多的熒幕經典,風靡全世界。明星們的打扮也開始百花齊放,不在一味強調女人風,短髮、運動裝開始出現。90年代的短髮機車皮衣女孩,開始得到眾人的追捧;牛仔也取代了裙裝,女孩們看起來都更加帥氣。這個審美意識,在現在看來仍然是超前的!

"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最大的優勢,始終在於這座城市獨有的國際性文化背景。香港在東亞地區的時尚屆一直佔據著相當高的地位。在九龍,在尖沙咀,在港島,香港都擁有著全亞洲最先驅的潮流文化,暗黑、搖滾、嘻哈、街頭等風格在這裡應有盡有,全世界各種的文化也從這裡被帶往了內地。

最明顯的影響要數上世紀80、90年代中的香港電影美人們,她們在電影中用各自獨特驚豔的美幻化出了迷離頹廢、光怪陸離、復古濃郁的色調。這種恍惚、曖昧且兼具了性感的風格,在2019年成了人人追捧的「港風」。到了今天,內地網友仍在感嘆,當年香港時尚有多發達,審美有多領先!

香港的時尚史遠不是「港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雖然到了現如今,當下的香港彷彿和時尚沒有了那麼強烈的關係,對內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弱,甚至被內地的審美所擯棄。除了徐濠縈、黎堅惠這些一門心思搞時尚的icon,我們已經鮮少能見到香港的男女明星走機場精修街拍的人設。

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時尚就已經落後於內地。經濟領先多年的香港人,看似不追求時尚,但似乎每個人都早已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那一款風格。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旗袍或是西裝,電影亦或是演唱會,香港的時尚總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港人的時尚,結合了全世界各種文化,穿出了一種文化大融合的獨特味道。

毗鄰香港的深圳人去過很多次香港之後,都會感到:香港人看似不努力時尚,在細節處卻能看到他們對時尚的態度。港人不把穿衣當成吸引眼球的一件事情。比起內地和臺灣,時尚對香港人來說不是一件要去刻意追求的事情,而是如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情。

客觀地說,曾經的香港經濟領先,時尚也走在內地發展的前面。雖然近年來,香港審美因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被內地狂批,但是歷史賦予香港的積澱並不是幾年之內就能被簡單超越或取締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是香料港口的簡稱。臨近港口的香港,曾經是香料的集散地,為全世界的時尚階層提供了香料的需求,這或許是香港與時尚有關的最早歷史。這點,香港的得名浪漫得和普羅旺斯一樣。

1949年後,上海失去了作為東亞時尚&經濟中心的地位,香港因其天然的地理優勢和政治因素而迅速崛起。經濟蓬勃發展,由此也帶動了香港的時尚產業。

① 20世紀4、50年代

「港姐」選秀開始。1946年,香港小姐開始在酒店內小型範圍內舉辦,直到1973年後才開始由TVB全權舉辦。

「港姐」直接反應了各個時期香港人的審美。20世紀50年代,香港的底層人民生活很艱難,但是人們已開始重視自己的穿著。男士以T恤衫、西褲為主。男款西裝流行大襟、闊領的外套及內襯背心。

女裝方面,以能展現曲線的旗袍為主流。受到好萊塢電影的影響,赫本式的上緊下寬款式的連衣裙開始流行開來。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② 20世紀60年代

60年代的香港經濟起飛, 香港人的生活開始變得很西化。五十年代開始流行的英文歌,到了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成為英文歌的天下。

受歐美風潮的影響,男裝從大襟闊領的風格轉為細襟領、貼身款式;女裝開始流行仿西裝款長衫、A字裙,旗袍也受到了西式剪裁的改良,變得更貼身、更性感。《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經典的旗袍造型,就是當時典型的造型,一度成為當時的時尚潮流。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與此同時,60年代的香港大量引進了外國機器,製衣技術飛速提, 紡織業飛速發展,改寫了香港時裝的發展。百貨公司連卡佛, 開始售賣起了外國高級設計師時裝品牌。

舉個例子,被權志龍帶火的配飾品牌Chrome Hearts(內地稱克羅心),早在60年代就被謝霆鋒他爸謝賢佩戴,而且謝賢是香港最早戴且收藏克羅心數量最多的藝人。

③ 20世紀70年代

七十年代的香港雖然以加工業為主,但是此時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批本土時裝設計師,在巴黎開工作室的設計師唐書琨回到了香港,同時期還有楊遠振、馬國明、文麗賢等一批傑出的青年設計師脫穎而出。1970年,香港貿發局甚至舉辦了第一屆香港時裝節。

70年代的港產片在全世界當紅,受到了粵語片造型的影響。男裝方面,人人都以西裝革履為標準。同時喇叭褲、T恤、牛仔褲等休閒風也開始流行。女裝方面,開始流行起了收腰裙和熱褲,旗袍此時反倒成了上流社會專享的高價時裝。

七十年代大名鼎鼎的Joyce Boutique開業了,這家買手店將COMME des GARCONS、YOHJI YAMAMOTO、ISSEY MIYAKE、YSL等等這些高級設計師品牌引入了香港… 簡單來說,如果沒有Joyce,香港的時裝不會領先那麼多年。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④ 20世紀80年代

1974年,日本娛樂圈首次出現了「偶像」一詞,偶像熱潮在七十年代的後期攻陷了香港。男男女女都開始追捧日系的俊男靚女。日本潮流,也在香港普及開來。寬鬆的剪裁開始被大家所接受,燈籠褲、長裙和運動套裝都是當時必備的潮款。

八十年代香港製衣業穩步發展,進入高峰。不僅出現了Esprit、Giordano、馬獅龍、Baleno等零售成衣巨頭,還湧現了一批優秀的時裝設計師,有人有財有自由的香港,被媲美為「下一個日本」。

八十年代也是香港夜總會文化的鼎盛時期,人們熱衷於迪斯科和派對,社會的風氣開放。張國榮和梅豔芳等明星開始展露頭角,他們的藝術成就散發了深遠的影響。張國榮愛穿日式的西裝、寬鬆的褲子、背心、牛仔褲等;梅豔芳則愛穿墊肩外套,長褲套裝等服裝,強調大女人的形象。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⑤ 20世紀90年代

九十年代開始,香港已經逐漸開始擺脫代工廠的命運。香港自主品牌Giordano、Bossini、U2、G2000等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成為港式時裝品牌的代表。

九十年代的香港娛樂圈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舉足輕重,張學友、王菲、王祖賢、朱茵等明星創造了很多很多的熒幕經典,風靡全世界。明星們的打扮也開始百花齊放,不在一味強調女人風,短髮、運動裝開始出現。90年代的短髮機車皮衣女孩,開始得到眾人的追捧;牛仔也取代了裙裝,女孩們看起來都更加帥氣。這個審美意識,在現在看來仍然是超前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最大的優勢,始終在於這座城市獨有的國際性文化背景。香港在東亞地區的時尚屆一直佔據著相當高的地位。在九龍,在尖沙咀,在港島,香港都擁有著全亞洲最先驅的潮流文化,暗黑、搖滾、嘻哈、街頭等風格在這裡應有盡有,全世界各種的文化也從這裡被帶往了內地。

最明顯的影響要數上世紀80、90年代中的香港電影美人們,她們在電影中用各自獨特驚豔的美幻化出了迷離頹廢、光怪陸離、復古濃郁的色調。這種恍惚、曖昧且兼具了性感的風格,在2019年成了人人追捧的「港風」。到了今天,內地網友仍在感嘆,當年香港時尚有多發達,審美有多領先!

香港的時尚史遠不是「港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雖然到了現如今,當下的香港彷彿和時尚沒有了那麼強烈的關係,對內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弱,甚至被內地的審美所擯棄。除了徐濠縈、黎堅惠這些一門心思搞時尚的icon,我們已經鮮少能見到香港的男女明星走機場精修街拍的人設。

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時尚就已經落後於內地。經濟領先多年的香港人,看似不追求時尚,但似乎每個人都早已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那一款風格。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旗袍或是西裝,電影亦或是演唱會,香港的時尚總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港人的時尚,結合了全世界各種文化,穿出了一種文化大融合的獨特味道。

毗鄰香港的深圳人去過很多次香港之後,都會感到:香港人看似不努力時尚,在細節處卻能看到他們對時尚的態度。港人不把穿衣當成吸引眼球的一件事情。比起內地和臺灣,時尚對香港人來說不是一件要去刻意追求的事情,而是如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情。

客觀地說,曾經的香港經濟領先,時尚也走在內地發展的前面。雖然近年來,香港審美因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被內地狂批,但是歷史賦予香港的積澱並不是幾年之內就能被簡單超越或取締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是香料港口的簡稱。臨近港口的香港,曾經是香料的集散地,為全世界的時尚階層提供了香料的需求,這或許是香港與時尚有關的最早歷史。這點,香港的得名浪漫得和普羅旺斯一樣。

1949年後,上海失去了作為東亞時尚&經濟中心的地位,香港因其天然的地理優勢和政治因素而迅速崛起。經濟蓬勃發展,由此也帶動了香港的時尚產業。

① 20世紀4、50年代

「港姐」選秀開始。1946年,香港小姐開始在酒店內小型範圍內舉辦,直到1973年後才開始由TVB全權舉辦。

「港姐」直接反應了各個時期香港人的審美。20世紀50年代,香港的底層人民生活很艱難,但是人們已開始重視自己的穿著。男士以T恤衫、西褲為主。男款西裝流行大襟、闊領的外套及內襯背心。

女裝方面,以能展現曲線的旗袍為主流。受到好萊塢電影的影響,赫本式的上緊下寬款式的連衣裙開始流行開來。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② 20世紀60年代

60年代的香港經濟起飛, 香港人的生活開始變得很西化。五十年代開始流行的英文歌,到了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成為英文歌的天下。

受歐美風潮的影響,男裝從大襟闊領的風格轉為細襟領、貼身款式;女裝開始流行仿西裝款長衫、A字裙,旗袍也受到了西式剪裁的改良,變得更貼身、更性感。《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經典的旗袍造型,就是當時典型的造型,一度成為當時的時尚潮流。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與此同時,60年代的香港大量引進了外國機器,製衣技術飛速提, 紡織業飛速發展,改寫了香港時裝的發展。百貨公司連卡佛, 開始售賣起了外國高級設計師時裝品牌。

舉個例子,被權志龍帶火的配飾品牌Chrome Hearts(內地稱克羅心),早在60年代就被謝霆鋒他爸謝賢佩戴,而且謝賢是香港最早戴且收藏克羅心數量最多的藝人。

③ 20世紀70年代

七十年代的香港雖然以加工業為主,但是此時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批本土時裝設計師,在巴黎開工作室的設計師唐書琨回到了香港,同時期還有楊遠振、馬國明、文麗賢等一批傑出的青年設計師脫穎而出。1970年,香港貿發局甚至舉辦了第一屆香港時裝節。

70年代的港產片在全世界當紅,受到了粵語片造型的影響。男裝方面,人人都以西裝革履為標準。同時喇叭褲、T恤、牛仔褲等休閒風也開始流行。女裝方面,開始流行起了收腰裙和熱褲,旗袍此時反倒成了上流社會專享的高價時裝。

七十年代大名鼎鼎的Joyce Boutique開業了,這家買手店將COMME des GARCONS、YOHJI YAMAMOTO、ISSEY MIYAKE、YSL等等這些高級設計師品牌引入了香港… 簡單來說,如果沒有Joyce,香港的時裝不會領先那麼多年。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④ 20世紀80年代

1974年,日本娛樂圈首次出現了「偶像」一詞,偶像熱潮在七十年代的後期攻陷了香港。男男女女都開始追捧日系的俊男靚女。日本潮流,也在香港普及開來。寬鬆的剪裁開始被大家所接受,燈籠褲、長裙和運動套裝都是當時必備的潮款。

八十年代香港製衣業穩步發展,進入高峰。不僅出現了Esprit、Giordano、馬獅龍、Baleno等零售成衣巨頭,還湧現了一批優秀的時裝設計師,有人有財有自由的香港,被媲美為「下一個日本」。

八十年代也是香港夜總會文化的鼎盛時期,人們熱衷於迪斯科和派對,社會的風氣開放。張國榮和梅豔芳等明星開始展露頭角,他們的藝術成就散發了深遠的影響。張國榮愛穿日式的西裝、寬鬆的褲子、背心、牛仔褲等;梅豔芳則愛穿墊肩外套,長褲套裝等服裝,強調大女人的形象。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⑤ 20世紀90年代

九十年代開始,香港已經逐漸開始擺脫代工廠的命運。香港自主品牌Giordano、Bossini、U2、G2000等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成為港式時裝品牌的代表。

九十年代的香港娛樂圈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舉足輕重,張學友、王菲、王祖賢、朱茵等明星創造了很多很多的熒幕經典,風靡全世界。明星們的打扮也開始百花齊放,不在一味強調女人風,短髮、運動裝開始出現。90年代的短髮機車皮衣女孩,開始得到眾人的追捧;牛仔也取代了裙裝,女孩們看起來都更加帥氣。這個審美意識,在現在看來仍然是超前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⑥ 2000年

進入千禧年,香港迴歸且逐漸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娛樂產業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90後年輕群體成為追時尚的主體,香港也成為內地居民爭相前往的購物寶地。

2001年,知名時尚雜誌《milk》在香港創刊,掀起了港風時尚的又一股熱潮。港式街頭文化被帶進了內地,陳冠希、余文樂等明星的穿衣風格受到年輕群體和學生們的追捧。

"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最大的優勢,始終在於這座城市獨有的國際性文化背景。香港在東亞地區的時尚屆一直佔據著相當高的地位。在九龍,在尖沙咀,在港島,香港都擁有著全亞洲最先驅的潮流文化,暗黑、搖滾、嘻哈、街頭等風格在這裡應有盡有,全世界各種的文化也從這裡被帶往了內地。

最明顯的影響要數上世紀80、90年代中的香港電影美人們,她們在電影中用各自獨特驚豔的美幻化出了迷離頹廢、光怪陸離、復古濃郁的色調。這種恍惚、曖昧且兼具了性感的風格,在2019年成了人人追捧的「港風」。到了今天,內地網友仍在感嘆,當年香港時尚有多發達,審美有多領先!

香港的時尚史遠不是「港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雖然到了現如今,當下的香港彷彿和時尚沒有了那麼強烈的關係,對內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弱,甚至被內地的審美所擯棄。除了徐濠縈、黎堅惠這些一門心思搞時尚的icon,我們已經鮮少能見到香港的男女明星走機場精修街拍的人設。

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時尚就已經落後於內地。經濟領先多年的香港人,看似不追求時尚,但似乎每個人都早已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那一款風格。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旗袍或是西裝,電影亦或是演唱會,香港的時尚總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港人的時尚,結合了全世界各種文化,穿出了一種文化大融合的獨特味道。

毗鄰香港的深圳人去過很多次香港之後,都會感到:香港人看似不努力時尚,在細節處卻能看到他們對時尚的態度。港人不把穿衣當成吸引眼球的一件事情。比起內地和臺灣,時尚對香港人來說不是一件要去刻意追求的事情,而是如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情。

客觀地說,曾經的香港經濟領先,時尚也走在內地發展的前面。雖然近年來,香港審美因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被內地狂批,但是歷史賦予香港的積澱並不是幾年之內就能被簡單超越或取締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是香料港口的簡稱。臨近港口的香港,曾經是香料的集散地,為全世界的時尚階層提供了香料的需求,這或許是香港與時尚有關的最早歷史。這點,香港的得名浪漫得和普羅旺斯一樣。

1949年後,上海失去了作為東亞時尚&經濟中心的地位,香港因其天然的地理優勢和政治因素而迅速崛起。經濟蓬勃發展,由此也帶動了香港的時尚產業。

① 20世紀4、50年代

「港姐」選秀開始。1946年,香港小姐開始在酒店內小型範圍內舉辦,直到1973年後才開始由TVB全權舉辦。

「港姐」直接反應了各個時期香港人的審美。20世紀50年代,香港的底層人民生活很艱難,但是人們已開始重視自己的穿著。男士以T恤衫、西褲為主。男款西裝流行大襟、闊領的外套及內襯背心。

女裝方面,以能展現曲線的旗袍為主流。受到好萊塢電影的影響,赫本式的上緊下寬款式的連衣裙開始流行開來。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② 20世紀60年代

60年代的香港經濟起飛, 香港人的生活開始變得很西化。五十年代開始流行的英文歌,到了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成為英文歌的天下。

受歐美風潮的影響,男裝從大襟闊領的風格轉為細襟領、貼身款式;女裝開始流行仿西裝款長衫、A字裙,旗袍也受到了西式剪裁的改良,變得更貼身、更性感。《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經典的旗袍造型,就是當時典型的造型,一度成為當時的時尚潮流。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與此同時,60年代的香港大量引進了外國機器,製衣技術飛速提, 紡織業飛速發展,改寫了香港時裝的發展。百貨公司連卡佛, 開始售賣起了外國高級設計師時裝品牌。

舉個例子,被權志龍帶火的配飾品牌Chrome Hearts(內地稱克羅心),早在60年代就被謝霆鋒他爸謝賢佩戴,而且謝賢是香港最早戴且收藏克羅心數量最多的藝人。

③ 20世紀70年代

七十年代的香港雖然以加工業為主,但是此時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批本土時裝設計師,在巴黎開工作室的設計師唐書琨回到了香港,同時期還有楊遠振、馬國明、文麗賢等一批傑出的青年設計師脫穎而出。1970年,香港貿發局甚至舉辦了第一屆香港時裝節。

70年代的港產片在全世界當紅,受到了粵語片造型的影響。男裝方面,人人都以西裝革履為標準。同時喇叭褲、T恤、牛仔褲等休閒風也開始流行。女裝方面,開始流行起了收腰裙和熱褲,旗袍此時反倒成了上流社會專享的高價時裝。

七十年代大名鼎鼎的Joyce Boutique開業了,這家買手店將COMME des GARCONS、YOHJI YAMAMOTO、ISSEY MIYAKE、YSL等等這些高級設計師品牌引入了香港… 簡單來說,如果沒有Joyce,香港的時裝不會領先那麼多年。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④ 20世紀80年代

1974年,日本娛樂圈首次出現了「偶像」一詞,偶像熱潮在七十年代的後期攻陷了香港。男男女女都開始追捧日系的俊男靚女。日本潮流,也在香港普及開來。寬鬆的剪裁開始被大家所接受,燈籠褲、長裙和運動套裝都是當時必備的潮款。

八十年代香港製衣業穩步發展,進入高峰。不僅出現了Esprit、Giordano、馬獅龍、Baleno等零售成衣巨頭,還湧現了一批優秀的時裝設計師,有人有財有自由的香港,被媲美為「下一個日本」。

八十年代也是香港夜總會文化的鼎盛時期,人們熱衷於迪斯科和派對,社會的風氣開放。張國榮和梅豔芳等明星開始展露頭角,他們的藝術成就散發了深遠的影響。張國榮愛穿日式的西裝、寬鬆的褲子、背心、牛仔褲等;梅豔芳則愛穿墊肩外套,長褲套裝等服裝,強調大女人的形象。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⑤ 20世紀90年代

九十年代開始,香港已經逐漸開始擺脫代工廠的命運。香港自主品牌Giordano、Bossini、U2、G2000等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成為港式時裝品牌的代表。

九十年代的香港娛樂圈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舉足輕重,張學友、王菲、王祖賢、朱茵等明星創造了很多很多的熒幕經典,風靡全世界。明星們的打扮也開始百花齊放,不在一味強調女人風,短髮、運動裝開始出現。90年代的短髮機車皮衣女孩,開始得到眾人的追捧;牛仔也取代了裙裝,女孩們看起來都更加帥氣。這個審美意識,在現在看來仍然是超前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⑥ 2000年

進入千禧年,香港迴歸且逐漸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娛樂產業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90後年輕群體成為追時尚的主體,香港也成為內地居民爭相前往的購物寶地。

2001年,知名時尚雜誌《milk》在香港創刊,掀起了港風時尚的又一股熱潮。港式街頭文化被帶進了內地,陳冠希、余文樂等明星的穿衣風格受到年輕群體和學生們的追捧。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最大的優勢,始終在於這座城市獨有的國際性文化背景。香港在東亞地區的時尚屆一直佔據著相當高的地位。在九龍,在尖沙咀,在港島,香港都擁有著全亞洲最先驅的潮流文化,暗黑、搖滾、嘻哈、街頭等風格在這裡應有盡有,全世界各種的文化也從這裡被帶往了內地。

最明顯的影響要數上世紀80、90年代中的香港電影美人們,她們在電影中用各自獨特驚豔的美幻化出了迷離頹廢、光怪陸離、復古濃郁的色調。這種恍惚、曖昧且兼具了性感的風格,在2019年成了人人追捧的「港風」。到了今天,內地網友仍在感嘆,當年香港時尚有多發達,審美有多領先!

香港的時尚史遠不是「港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雖然到了現如今,當下的香港彷彿和時尚沒有了那麼強烈的關係,對內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弱,甚至被內地的審美所擯棄。除了徐濠縈、黎堅惠這些一門心思搞時尚的icon,我們已經鮮少能見到香港的男女明星走機場精修街拍的人設。

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時尚就已經落後於內地。經濟領先多年的香港人,看似不追求時尚,但似乎每個人都早已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那一款風格。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旗袍或是西裝,電影亦或是演唱會,香港的時尚總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港人的時尚,結合了全世界各種文化,穿出了一種文化大融合的獨特味道。

毗鄰香港的深圳人去過很多次香港之後,都會感到:香港人看似不努力時尚,在細節處卻能看到他們對時尚的態度。港人不把穿衣當成吸引眼球的一件事情。比起內地和臺灣,時尚對香港人來說不是一件要去刻意追求的事情,而是如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情。

客觀地說,曾經的香港經濟領先,時尚也走在內地發展的前面。雖然近年來,香港審美因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被內地狂批,但是歷史賦予香港的積澱並不是幾年之內就能被簡單超越或取締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是香料港口的簡稱。臨近港口的香港,曾經是香料的集散地,為全世界的時尚階層提供了香料的需求,這或許是香港與時尚有關的最早歷史。這點,香港的得名浪漫得和普羅旺斯一樣。

1949年後,上海失去了作為東亞時尚&經濟中心的地位,香港因其天然的地理優勢和政治因素而迅速崛起。經濟蓬勃發展,由此也帶動了香港的時尚產業。

① 20世紀4、50年代

「港姐」選秀開始。1946年,香港小姐開始在酒店內小型範圍內舉辦,直到1973年後才開始由TVB全權舉辦。

「港姐」直接反應了各個時期香港人的審美。20世紀50年代,香港的底層人民生活很艱難,但是人們已開始重視自己的穿著。男士以T恤衫、西褲為主。男款西裝流行大襟、闊領的外套及內襯背心。

女裝方面,以能展現曲線的旗袍為主流。受到好萊塢電影的影響,赫本式的上緊下寬款式的連衣裙開始流行開來。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② 20世紀60年代

60年代的香港經濟起飛, 香港人的生活開始變得很西化。五十年代開始流行的英文歌,到了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成為英文歌的天下。

受歐美風潮的影響,男裝從大襟闊領的風格轉為細襟領、貼身款式;女裝開始流行仿西裝款長衫、A字裙,旗袍也受到了西式剪裁的改良,變得更貼身、更性感。《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經典的旗袍造型,就是當時典型的造型,一度成為當時的時尚潮流。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與此同時,60年代的香港大量引進了外國機器,製衣技術飛速提, 紡織業飛速發展,改寫了香港時裝的發展。百貨公司連卡佛, 開始售賣起了外國高級設計師時裝品牌。

舉個例子,被權志龍帶火的配飾品牌Chrome Hearts(內地稱克羅心),早在60年代就被謝霆鋒他爸謝賢佩戴,而且謝賢是香港最早戴且收藏克羅心數量最多的藝人。

③ 20世紀70年代

七十年代的香港雖然以加工業為主,但是此時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批本土時裝設計師,在巴黎開工作室的設計師唐書琨回到了香港,同時期還有楊遠振、馬國明、文麗賢等一批傑出的青年設計師脫穎而出。1970年,香港貿發局甚至舉辦了第一屆香港時裝節。

70年代的港產片在全世界當紅,受到了粵語片造型的影響。男裝方面,人人都以西裝革履為標準。同時喇叭褲、T恤、牛仔褲等休閒風也開始流行。女裝方面,開始流行起了收腰裙和熱褲,旗袍此時反倒成了上流社會專享的高價時裝。

七十年代大名鼎鼎的Joyce Boutique開業了,這家買手店將COMME des GARCONS、YOHJI YAMAMOTO、ISSEY MIYAKE、YSL等等這些高級設計師品牌引入了香港… 簡單來說,如果沒有Joyce,香港的時裝不會領先那麼多年。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④ 20世紀80年代

1974年,日本娛樂圈首次出現了「偶像」一詞,偶像熱潮在七十年代的後期攻陷了香港。男男女女都開始追捧日系的俊男靚女。日本潮流,也在香港普及開來。寬鬆的剪裁開始被大家所接受,燈籠褲、長裙和運動套裝都是當時必備的潮款。

八十年代香港製衣業穩步發展,進入高峰。不僅出現了Esprit、Giordano、馬獅龍、Baleno等零售成衣巨頭,還湧現了一批優秀的時裝設計師,有人有財有自由的香港,被媲美為「下一個日本」。

八十年代也是香港夜總會文化的鼎盛時期,人們熱衷於迪斯科和派對,社會的風氣開放。張國榮和梅豔芳等明星開始展露頭角,他們的藝術成就散發了深遠的影響。張國榮愛穿日式的西裝、寬鬆的褲子、背心、牛仔褲等;梅豔芳則愛穿墊肩外套,長褲套裝等服裝,強調大女人的形象。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⑤ 20世紀90年代

九十年代開始,香港已經逐漸開始擺脫代工廠的命運。香港自主品牌Giordano、Bossini、U2、G2000等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成為港式時裝品牌的代表。

九十年代的香港娛樂圈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舉足輕重,張學友、王菲、王祖賢、朱茵等明星創造了很多很多的熒幕經典,風靡全世界。明星們的打扮也開始百花齊放,不在一味強調女人風,短髮、運動裝開始出現。90年代的短髮機車皮衣女孩,開始得到眾人的追捧;牛仔也取代了裙裝,女孩們看起來都更加帥氣。這個審美意識,在現在看來仍然是超前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⑥ 2000年

進入千禧年,香港迴歸且逐漸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娛樂產業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90後年輕群體成為追時尚的主體,香港也成為內地居民爭相前往的購物寶地。

2001年,知名時尚雜誌《milk》在香港創刊,掀起了港風時尚的又一股熱潮。港式街頭文化被帶進了內地,陳冠希、余文樂等明星的穿衣風格受到年輕群體和學生們的追捧。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的時尚文化與內地的時尚發展相比起來,可以說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還記得90年代香港的時裝雖未至於獨領風騷,但總算可以衝出國際。十年之後又十年,當大家再談到香港時裝,聽到的總是「無得做」、「唔好攪」。香港時裝的未來,是否只是沒有前路的盡頭?

① 香港雜誌的沒落

以前:1976年《號外》誕生了,成為了香港劃時代的文化產物,彌補了香港文化沙漠的缺陷。《號外》不是一本純文藝雜誌,也不是一本時尚雜誌,而是一本彙集了香港時裝、餐飲、家居、建築、設計、環保、視像、閱讀等多方位的生活刊。《號外》一邊教讀者如何享受生活,一邊又敢對社會怪象冷嘲熱諷,字字珠璣。《號外》把自己打造成了精英人群裡的icon,成為人人期待更新的一本刊物。《號外》的成功,也見證了香港最繁華的70、80、90年代。

現在:而如今,今年3月《Vogue》才正式在香港開刊,晚於Vogue China和Vogue Taiwan。首期雜誌封面選擇了:Gigi Hadid和國模孫菲菲,不僅因使用了疑似種族歧視被網友抵制的Gigi Hadid而惹怒了內地網友,還因過時的審美而被網友詬病充滿了土氣。

② 時尚偶像的缺乏

以前:7、80年代的香港經濟騰飛,社會環境開放發達,孕育出了不少個性鮮明的本土偶像,梅豔芳、張國榮、陳慧嫻等歌壇巨星,他們的穿衣打扮不再只受歐美時尚影響,而是開始有自己的時尚態度。

梅豔芳引領了香港整個80年代的時尚趨勢。她完美演繹了YSL吸菸裝的幹練,誇張墊肩的西裝穿出了男孩子都無法比擬的帥氣英朗。她是當之無愧的巨星:只要她穿過哪個本土設計師的服裝,那麼這位設計師就一定會出名。

現在: 2015年以後,內地偶像文化的崛起和造型師產業的推動,明星開始引領了絕對的時尚潮流。內地多個社交平臺,微博、小紅書、Bilibili等網站充斥了無數個專著於時尚和潮流的KOL人才。香港明星們丟失了優勢和資金支持,除了陳冠希這樣的先驅性時尚偶像,香港明星在時尚領域裡出現了斷崖式的情景,能走時尚人設的明星少之又少。

③ 香港本土品牌的發展困境

香港貿發局每年會舉辦兩次時裝週,以扶持本土的服裝品牌,Bossini、Giordano、G2000等香港本土品牌在上個世界香港精最輝煌的時候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且發展迅猛。當然,後面也有 Lu Lu Cheung、Walter Ma、Pacino Wan、Ruby Li、Silvio Chan 等這些本土獨立設計師品牌。

可是現在,香港日益上漲的地價、高昂的人工成本,高昂的店鋪租金,再加上國際化的原因,外來競爭品牌太多,本土品牌太容易被人忽略,港人崇洋媚外,不支持本土設計師。

所以,在香港打造一個時裝品牌,談何容易呢?許多本土設計師迫於發展,只能被迫放棄自己的品牌,轉而為大公司工作。香港設計師品牌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實屬情理之中。

④ 不覺醒的香港?

過去的香港,受到歐美和日本文化的影響,對外來文化極度包容,勤勞的港人不僅汲取了外來文化的精髓,而且逐漸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風格的時尚。

但是如今的香港,經濟開始衰退,過去的港漂都開始北漂。很多香港人不論是因為教育還是歷史的原因,對內地的偏見深化,固步自封,沉浸在舊香港式的傲慢與驕傲之中,不願意承認內地的發展,不願意承認港式審美開始被時代拋棄,設計風格也趨於沒落。說到底,缺乏開放的思想和長遠的眼光。

其實香港背靠內地,距離深圳和東莞等有著多年經驗的老牌代工廠相當近。作為香港品牌,完全可以使用內地廠房或資源去生產衣服。香港時裝的發展,背靠內地這顆大樹,完全可以不只侷限於香港。那些認不清形勢的港人,趕快醒醒吧!

— END —

"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最大的優勢,始終在於這座城市獨有的國際性文化背景。香港在東亞地區的時尚屆一直佔據著相當高的地位。在九龍,在尖沙咀,在港島,香港都擁有著全亞洲最先驅的潮流文化,暗黑、搖滾、嘻哈、街頭等風格在這裡應有盡有,全世界各種的文化也從這裡被帶往了內地。

最明顯的影響要數上世紀80、90年代中的香港電影美人們,她們在電影中用各自獨特驚豔的美幻化出了迷離頹廢、光怪陸離、復古濃郁的色調。這種恍惚、曖昧且兼具了性感的風格,在2019年成了人人追捧的「港風」。到了今天,內地網友仍在感嘆,當年香港時尚有多發達,審美有多領先!

香港的時尚史遠不是「港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雖然到了現如今,當下的香港彷彿和時尚沒有了那麼強烈的關係,對內地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弱,甚至被內地的審美所擯棄。除了徐濠縈、黎堅惠這些一門心思搞時尚的icon,我們已經鮮少能見到香港的男女明星走機場精修街拍的人設。

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時尚就已經落後於內地。經濟領先多年的香港人,看似不追求時尚,但似乎每個人都早已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那一款風格。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旗袍或是西裝,電影亦或是演唱會,香港的時尚總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港人的時尚,結合了全世界各種文化,穿出了一種文化大融合的獨特味道。

毗鄰香港的深圳人去過很多次香港之後,都會感到:香港人看似不努力時尚,在細節處卻能看到他們對時尚的態度。港人不把穿衣當成吸引眼球的一件事情。比起內地和臺灣,時尚對香港人來說不是一件要去刻意追求的事情,而是如同吃飯一樣自然的事情。

客觀地說,曾經的香港經濟領先,時尚也走在內地發展的前面。雖然近年來,香港審美因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被內地狂批,但是歷史賦予香港的積澱並不是幾年之內就能被簡單超越或取締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是香料港口的簡稱。臨近港口的香港,曾經是香料的集散地,為全世界的時尚階層提供了香料的需求,這或許是香港與時尚有關的最早歷史。這點,香港的得名浪漫得和普羅旺斯一樣。

1949年後,上海失去了作為東亞時尚&經濟中心的地位,香港因其天然的地理優勢和政治因素而迅速崛起。經濟蓬勃發展,由此也帶動了香港的時尚產業。

① 20世紀4、50年代

「港姐」選秀開始。1946年,香港小姐開始在酒店內小型範圍內舉辦,直到1973年後才開始由TVB全權舉辦。

「港姐」直接反應了各個時期香港人的審美。20世紀50年代,香港的底層人民生活很艱難,但是人們已開始重視自己的穿著。男士以T恤衫、西褲為主。男款西裝流行大襟、闊領的外套及內襯背心。

女裝方面,以能展現曲線的旗袍為主流。受到好萊塢電影的影響,赫本式的上緊下寬款式的連衣裙開始流行開來。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② 20世紀60年代

60年代的香港經濟起飛, 香港人的生活開始變得很西化。五十年代開始流行的英文歌,到了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成為英文歌的天下。

受歐美風潮的影響,男裝從大襟闊領的風格轉為細襟領、貼身款式;女裝開始流行仿西裝款長衫、A字裙,旗袍也受到了西式剪裁的改良,變得更貼身、更性感。《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經典的旗袍造型,就是當時典型的造型,一度成為當時的時尚潮流。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與此同時,60年代的香港大量引進了外國機器,製衣技術飛速提, 紡織業飛速發展,改寫了香港時裝的發展。百貨公司連卡佛, 開始售賣起了外國高級設計師時裝品牌。

舉個例子,被權志龍帶火的配飾品牌Chrome Hearts(內地稱克羅心),早在60年代就被謝霆鋒他爸謝賢佩戴,而且謝賢是香港最早戴且收藏克羅心數量最多的藝人。

③ 20世紀70年代

七十年代的香港雖然以加工業為主,但是此時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批本土時裝設計師,在巴黎開工作室的設計師唐書琨回到了香港,同時期還有楊遠振、馬國明、文麗賢等一批傑出的青年設計師脫穎而出。1970年,香港貿發局甚至舉辦了第一屆香港時裝節。

70年代的港產片在全世界當紅,受到了粵語片造型的影響。男裝方面,人人都以西裝革履為標準。同時喇叭褲、T恤、牛仔褲等休閒風也開始流行。女裝方面,開始流行起了收腰裙和熱褲,旗袍此時反倒成了上流社會專享的高價時裝。

七十年代大名鼎鼎的Joyce Boutique開業了,這家買手店將COMME des GARCONS、YOHJI YAMAMOTO、ISSEY MIYAKE、YSL等等這些高級設計師品牌引入了香港… 簡單來說,如果沒有Joyce,香港的時裝不會領先那麼多年。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④ 20世紀80年代

1974年,日本娛樂圈首次出現了「偶像」一詞,偶像熱潮在七十年代的後期攻陷了香港。男男女女都開始追捧日系的俊男靚女。日本潮流,也在香港普及開來。寬鬆的剪裁開始被大家所接受,燈籠褲、長裙和運動套裝都是當時必備的潮款。

八十年代香港製衣業穩步發展,進入高峰。不僅出現了Esprit、Giordano、馬獅龍、Baleno等零售成衣巨頭,還湧現了一批優秀的時裝設計師,有人有財有自由的香港,被媲美為「下一個日本」。

八十年代也是香港夜總會文化的鼎盛時期,人們熱衷於迪斯科和派對,社會的風氣開放。張國榮和梅豔芳等明星開始展露頭角,他們的藝術成就散發了深遠的影響。張國榮愛穿日式的西裝、寬鬆的褲子、背心、牛仔褲等;梅豔芳則愛穿墊肩外套,長褲套裝等服裝,強調大女人的形象。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⑤ 20世紀90年代

九十年代開始,香港已經逐漸開始擺脫代工廠的命運。香港自主品牌Giordano、Bossini、U2、G2000等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成為港式時裝品牌的代表。

九十年代的香港娛樂圈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舉足輕重,張學友、王菲、王祖賢、朱茵等明星創造了很多很多的熒幕經典,風靡全世界。明星們的打扮也開始百花齊放,不在一味強調女人風,短髮、運動裝開始出現。90年代的短髮機車皮衣女孩,開始得到眾人的追捧;牛仔也取代了裙裝,女孩們看起來都更加帥氣。這個審美意識,在現在看來仍然是超前的!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⑥ 2000年

進入千禧年,香港迴歸且逐漸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娛樂產業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90後年輕群體成為追時尚的主體,香港也成為內地居民爭相前往的購物寶地。

2001年,知名時尚雜誌《milk》在香港創刊,掀起了港風時尚的又一股熱潮。港式街頭文化被帶進了內地,陳冠希、余文樂等明星的穿衣風格受到年輕群體和學生們的追捧。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香港的時尚文化與內地的時尚發展相比起來,可以說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還記得90年代香港的時裝雖未至於獨領風騷,但總算可以衝出國際。十年之後又十年,當大家再談到香港時裝,聽到的總是「無得做」、「唔好攪」。香港時裝的未來,是否只是沒有前路的盡頭?

① 香港雜誌的沒落

以前:1976年《號外》誕生了,成為了香港劃時代的文化產物,彌補了香港文化沙漠的缺陷。《號外》不是一本純文藝雜誌,也不是一本時尚雜誌,而是一本彙集了香港時裝、餐飲、家居、建築、設計、環保、視像、閱讀等多方位的生活刊。《號外》一邊教讀者如何享受生活,一邊又敢對社會怪象冷嘲熱諷,字字珠璣。《號外》把自己打造成了精英人群裡的icon,成為人人期待更新的一本刊物。《號外》的成功,也見證了香港最繁華的70、80、90年代。

現在:而如今,今年3月《Vogue》才正式在香港開刊,晚於Vogue China和Vogue Taiwan。首期雜誌封面選擇了:Gigi Hadid和國模孫菲菲,不僅因使用了疑似種族歧視被網友抵制的Gigi Hadid而惹怒了內地網友,還因過時的審美而被網友詬病充滿了土氣。

② 時尚偶像的缺乏

以前:7、80年代的香港經濟騰飛,社會環境開放發達,孕育出了不少個性鮮明的本土偶像,梅豔芳、張國榮、陳慧嫻等歌壇巨星,他們的穿衣打扮不再只受歐美時尚影響,而是開始有自己的時尚態度。

梅豔芳引領了香港整個80年代的時尚趨勢。她完美演繹了YSL吸菸裝的幹練,誇張墊肩的西裝穿出了男孩子都無法比擬的帥氣英朗。她是當之無愧的巨星:只要她穿過哪個本土設計師的服裝,那麼這位設計師就一定會出名。

現在: 2015年以後,內地偶像文化的崛起和造型師產業的推動,明星開始引領了絕對的時尚潮流。內地多個社交平臺,微博、小紅書、Bilibili等網站充斥了無數個專著於時尚和潮流的KOL人才。香港明星們丟失了優勢和資金支持,除了陳冠希這樣的先驅性時尚偶像,香港明星在時尚領域裡出現了斷崖式的情景,能走時尚人設的明星少之又少。

③ 香港本土品牌的發展困境

香港貿發局每年會舉辦兩次時裝週,以扶持本土的服裝品牌,Bossini、Giordano、G2000等香港本土品牌在上個世界香港精最輝煌的時候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且發展迅猛。當然,後面也有 Lu Lu Cheung、Walter Ma、Pacino Wan、Ruby Li、Silvio Chan 等這些本土獨立設計師品牌。

可是現在,香港日益上漲的地價、高昂的人工成本,高昂的店鋪租金,再加上國際化的原因,外來競爭品牌太多,本土品牌太容易被人忽略,港人崇洋媚外,不支持本土設計師。

所以,在香港打造一個時裝品牌,談何容易呢?許多本土設計師迫於發展,只能被迫放棄自己的品牌,轉而為大公司工作。香港設計師品牌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實屬情理之中。

④ 不覺醒的香港?

過去的香港,受到歐美和日本文化的影響,對外來文化極度包容,勤勞的港人不僅汲取了外來文化的精髓,而且逐漸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風格的時尚。

但是如今的香港,經濟開始衰退,過去的港漂都開始北漂。很多香港人不論是因為教育還是歷史的原因,對內地的偏見深化,固步自封,沉浸在舊香港式的傲慢與驕傲之中,不願意承認內地的發展,不願意承認港式審美開始被時代拋棄,設計風格也趨於沒落。說到底,缺乏開放的思想和長遠的眼光。

其實香港背靠內地,距離深圳和東莞等有著多年經驗的老牌代工廠相當近。作為香港品牌,完全可以使用內地廠房或資源去生產衣服。香港時裝的發展,背靠內地這顆大樹,完全可以不只侷限於香港。那些認不清形勢的港人,趕快醒醒吧!

— END —

除了廢青,香港還有將死的時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