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水系統工作35年,他見證西安人吃水變化

“1965年我從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西安市自來水公司,一干就是35年,跟供水打了半輩子交道,變化太大了。”回憶起西安市自來水供應歷史和西安人吃水的變化,曾任西安市自來水有限公司經理的馮世華仍感慨不已。

在供水系統工作35年,他見證西安人吃水變化

馮世華說,1952年,西安市第一座水塔在西門外自來水公司建成,如今已停止使用。

“西門大井” 曾經供應半個西安城

在西門外的西安市自來水公司家屬院內,記者見到了已經80歲高齡的馮世華,他正在書房內翻看西安供水的老照片。“我在供水系統內工作了35年,曾經作為主審,參與編纂了關於西安供水歷史的冊子,因此對西安自來水供應前後的歷史也特別熟悉。”說起西安人吃水的變化,他指著一張水夫的老照片打開了話匣子。

“老西安人還記得過去賣水的水夫,推著平板膠輪車,用細長的楸木水桶將水送到家裡。西安水井裡的水大多苦澀,只有西門附近甜水井一帶是‘甜水’。西門甕城還保存有一口古井,稱‘西門大井’,是西安城中最珍罕的甜水井,其井水之豐,似乎取之不竭,曾供應半個西安城。”馮世華說,其實那時候的“甜水”並不是真的甜,只是相較於城裡其他地方相對苦澀的井水而言,比較乾淨清冽,城內許多地方都在這裡取水。

從西門大井,到集體水龍頭,再到走進千家萬戶的自來水,如今西安市民早已用上了乾淨清澈的自來水。西門大井上原來的井架、轆轤等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只有麻石井臺上四個淺淺的井架窩痕和那口又圓又大的井口仍然“倔強地”向後人講述著它曾經的故事。

1952年西安人第一次用上自來水

甜水井附近的老居民李萍還記得剛通自來水時的場景:“通自來水是1952年,附近每個街道都接進來了一根自來水管道,上面安著兩個水龍頭,水龍頭一擰,清澈乾淨的自來水就來了。”李萍說,當時大家都提著桶排隊來接自來水。

“1952年,西安市第一次實現城市自來水供應,當時城市自來水供應服務的人口僅幾萬人,1953年增加到了15.4萬人,如今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472萬。”馮世華帶記者來到西門外水司附近的水塔,他說,這座水塔始建於1937年,是民國時期西京自來水廠留下的產物,但是當時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建成供水。

1951年8月,西安成立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建設局自來水工程處”,遷入原西京自來水廠舊址,開始重建。僅僅用了14個月,西安市城市供水第一座水廠宣告建成,正式向市民供水。當天上午,城內騾馬市、東二道巷、尚儉路三個售水站和新安市場集體用戶同時放水,市民自發地站在水站敲鑼打鼓,熱烈歡慶。

從用地下水轉向淨化利用地表水

馮世華告訴記者,如今,西安市自來水水源主要以地表水為主,但是在自來水供應之初,水源還是取自井水。“西安市自來水公司選址在西門附近,就是因為西門附近水質較好。”

馮世華曾長期在東郊的西安自來水公司第二水廠工作,先後任技術員、工程師、工段長、副廠長、廠長等職務,也是在這裡,他設計了西安第一座水處理系統、斜管沉澱系統和虹吸過濾池。

“1971年的時候,滻河地下水源衰減嚴重,為了利用這裡的原有設施,我們開始在附近修建地面水取水工程,以補不足。”馮世華介紹,這是西安利用地表水作為自來水水源的開始。“1971年我們在滻河附近建設了第一套簡易平流式沉澱池,但當時設施簡陋,水質有時候不合格,後來我又在附近設計了斜管沉澱、虹吸過濾池,水質才有所改善。”

上世紀90年代西安曾定時供水

“用水高峰期前,我們都要對所有供水設備進行檢修,用水高峰期間所有幹部職工一直處於臨戰狀態,搶修隊伍隨時待命,這個時候供水設備不能停止工作,哪怕停1小時也不行。一旦出現問題,我們就要去連夜修。”馮世華至今仍記得當年用水高峰期,他們常常要加班加點以保障供水。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西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自來水供應能力顯得相對不足,西安也曾遭遇過“水荒”。

“這張照片是上世紀90年代拍的,隨著改革開放深入發展,西安城市經濟突飛猛進,上世紀90年代,自來水公司採取定時分區供水,每天分三次加壓供水4~5小時,但城裡部分地區地勢高,高峰期自來水仍供不上,我們就用應急送水車為市民免費送水,以滿足市民用水需求。”回憶起上世紀90年代自來水公司用送水車送水,馮世華很是感慨:“現在大不一樣了,隨著供水系統的逐步發展,市民打開水龍頭就能喝到乾淨衛生的自來水,西安也建成了金盆水庫、李家河水庫和斗門水庫,可以說西安人的飲用水資源已經沒有問題了。”

集體水龍頭也曾是許多老西安人的記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部分市民取水需要到集體水站,通過集體水龍頭取水,然後用水桶提到家裡,儲存在水缸裡。”馮世華說,“現在就方便多了,水龍頭直接接進千家萬戶,水費還能通過手機繳納,西安人吃水變化太大了。”

黑河引水系統

可以保證西安城區供水需求

目前西安城區市民吃的水,80%來自黑河金盆水庫、石砭峪水庫和石頭河水庫組成的黑河引水系統。其中,金盆水庫的貢獻最大,日均為西安供水120萬立方米,可以保證西安城區供水需求。

“1998年,石頭河、黑河清流開始注入西安市,西安缺水的歷史基本結束。2001年黑河水利樞紐主體工程竣工,作為黑河供水樞紐工程之一的西安市南郊水廠正式向市民供水,不僅實現了供水量的突破——西安市日最大供水量達到了165萬立方米;同時供水格局發生變化,從以地表水為主改為地下水為主,供應更加穩定,西安市徹底告別‘水荒’。”

2000年,馮世華從水務系統退休,但他仍然關注著西安的供水發展,常常向人宣傳節約用水。“水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命脈,西安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是277立方米,是陝西省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的1/4,全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的1/7,這三個數字意味著西安是一個水資源極度貧乏的城市,我們市民可以通過更換節水型水龍頭、節水型馬桶等器具,來實現節約用水的目的。”

來源:文/記者 郭旭 圖/記者 謝偉

編輯:芥末花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