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星宇私廚-吶咓

把眼下的每一天,過成想要的樣子。

——星宇私廚-吶咓

她曾經是央企高管,獲得過省部級國家勞動模範的榮譽,在事業有成之時卻被突然襲來的病魔打擊得手足無措;她也在絕望之際又重新振作,積極治療喚醒了生命奇蹟;而今她又和愛人一起創業,將自己關於愛與健康的方法和感悟傳播給更多人。

她就是@星宇私廚-吶咓(以下稱“範宇”),一位堅韌又柔軟,溫和又凶猛的姑娘。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病魔突襲,倒計時的人生該如何度過

範宇今年“五歲”了。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2014年10月25日,她被確診為腦瘤那天后,此後的每一年都變成了她人生的新一歲。得病之前,範宇曾是三亞海棠灣國際免稅城的項目執行負責人,過去8年一直兢兢業業的撲在項目上,付出無數心力和汗水。終於等到項目完成,她想要好好休息享受一下人生時,命運卻和她開了一個玩笑,檢查報告單上的“左腦膠質瘤”幾個字,如晴天霹靂般擊中了她。

膠質瘤是最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之一,那時有醫生斷言範宇的情況活不過一年。“我的腫瘤的位置非常不好,所以做手術的風險很大,有可能做完手術就要躺在床上,半身失去知覺,或者語言功能喪失。因為腫瘤裡邊有一個動脈血管,如果碰到動脈血管腦出血,肯定就下不來手術檯了。”考慮到風險,範宇打算採取保守治療。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選擇保守治療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她尤其放不下在15歲的時候就出國留學的兒子,她擔心他以後吃不到她做的飯,就想著把自己的菜譜記錄下來。即便有一天自己走了,將來有一天兒子還有未來的兒媳婦可以按照她的菜譜把媽媽的味道留住。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趁著病歇的時機,她開始在下廚房上記錄自己的菜譜。手抓飯、宮保雞丁、炸醬麵、乳酪麵包,每一個菜譜的描述都十分仔細。糖醋汁怎麼調、面怎麼發、熬醬熬到什麼程度才算好……這都是為了以後孩子能夠精準地還原她做的味道。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乳酪麵包

“爆炒風味羊雜,這是一道新疆家鄉菜,也是兒子的最愛之一”、“ 乳酪麵包,兒子的最愛的麵包,媽媽做的無論顏值和口味絕對不輸麵包店,而且真材實料無添加。”現在再看範宇菜譜裡這些平常語氣甚至樂觀的口吻,不知當時敲下這些文字時心中是何等酸楚。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人生的倒計時突然在範宇面前翻開,她才想到自己有好多事都還沒做。一直喜歡畫畫的她重新撿起來畫筆,開始養魚種花種草,甚至不顧眾人的反對去了一趟南極。當茫茫的冰山在範宇的眼前鋪開,天地之間只剩下寂靜,那一瞬間她忍不住熱淚盈眶。“人生太美好了,世界也太美好了。”範宇流著淚說。生命如此的廣大又如此渺小,唯有珍惜眼前當下,人生才不算是白活。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浴火重生,她學會了和腫瘤做朋友

生病之後,範宇開始反思。為什麼是我?幾乎每個不幸得腦瘤的人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一開始,她也有過脆弱和彷徨。“我其實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麼堅強,得病之後也是非常悲傷,很無助也很害怕。最最恐懼的就是害怕一覺起來,就不在人世了。”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然而,範宇卻很快度過了那個階段。“一天24小時,如果我天天都想病,所有人跟我的話題也只有生病的話,我肯定很難受。”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那麼就坦然的接受它吧。”抱著這樣的心態,範宇在接受化療的同時,也積極地改變飲食結構,並堅持運動。她甚至會摸著自己的頭,和腫瘤說說話,不再把它當成是一個可怕的怪物,這份樂觀豁達完全不似一個重症病人。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以前的她怕長胖,吃飯總是偏素,夏天的時候晚餐基本就是沙拉。現在的她,會更加註意營養的搭配,少吃生冷,早上會喝五穀雜糧的豆漿,也會吃肉補充必須的營養。

或許上天真的眷顧這個堅韌的姑娘,飲食結構的改善、適當的鍛鍊、樂觀的心態讓範宇的情況一天天地好起來。奇蹟就這樣發生了。前段時間,範宇再次去醫院做檢查,病情控制得很好,惡性腫瘤整體比最早縮小了35%。

“對於腦腫瘤來說,只要它沒有繼續變大,它就是好消息。更何況縮小這種事很情況是很真的是很少見,我的化療現在也已經停了兩年了。”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我沒有用過什麼靈丹妙藥。我相信陪伴是有療愈的作用的。我的家人、我的愛人,我朋友們的鼓勵,對我有莫大的幫助。”很多病友都會對她說:“現在根本看不出你是個病人。”

愛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藥,它給人以勇氣去面對恐懼,給人以希望去抗爭痛苦。當你知道你不是孤身一人,你便有了足夠堅強的鎧甲。病痛固然會給你身體折磨,而你的心卻磨練得更加強大。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廚房眷侶,陪伴是最細水長流的溫柔

在自我療愈的過程中,範宇還遇到了另一劑良藥——她的先生洪宏星。在線下參與美食活動的時候,範宇和宏星相遇了。兩人都愛健身、愛美食,生活經歷也有很多相似之處。範宇在下廚房id從“yuer的廚房”改名為“星宇私廚-吶咓”,這裡面有她和先生的名字。

“我跟我先生兩個人都喜歡做飯,在家裡我們待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廚房。可能有的家庭會搶電視機、搶電腦,但是我們家都是在搶廚房。”範宇笑言。

你做飯,我拍照,兩個人一邊聊天一邊做飯,這就是範宇家溫馨的相處模式。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範宇覺得,家裡最有溫度的地方莫過於廚房。

“我覺得做飯的過程也需要被欣賞。如果一個人在廚房裡埋頭辛苦做飯,花了很多心思,結果做好了之後三下五除二地被吃完了,感受就不太好。所以我喜歡和先生一起待在廚房,哪怕不幫著做,一起聊聊天,也是種陪伴。我們都很享受這種感覺。”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現在每隔三個月範宇都會去醫院複查一次,因此她和宏星的計劃都是以三個月為週期的。以前的她總是忙碌,總是在等待那個“以後”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時機。生病之後,她更加地隨性和自由,也不再給自己設限。生命的質量並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其豐富和廣闊。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就像一首詩說的那樣:

去愛吧,像不曾受過一次傷一樣;

跳舞吧,像沒有人欣賞一樣;

唱歌吧,像沒有人聆聽一樣;

幹活吧,像不需要錢一樣;

生活吧,像今天是末日一樣。

把每天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把眼下的每天都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就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向死而生的範宇,做到了。

配圖由被訪者提供,

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故事丨與腫瘤賽跑多年,她在廚房裡獲得新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