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則天的乾陵墓道口是如何被發現的

要問中國歷史上哪個皇帝的陵墓最難盜,毫無疑問非武則天的“萬年壽域”——乾陵莫屬。乾陵可以說被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劈過,被熱兵器時代的機槍、大炮轟過。但卻依然保存完好。數百年來像漢武帝的茂陵幾乎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也被掃蕩的所剩無幾,康熙大帝甚至連骨頭都湊不齊了,可為什麼武則天的乾陵可以免遭破壞呢?過去的一千年裡,光叫得出姓名的盜陵者就有十多人。第一個光顧乾陵的是唐末造反大軍領袖黃巢。這位臭名遠揚的鹽販子率領四十萬大軍攻進長安後,而後又跑到乾陵進行為期數月開挖盜倔,結果連墓道口都沒找到,只能無功而返。那麼第二個向乾陵伸出罪惡之手的人是五代的耀州節度使溫韜,這個人彷彿生下來就是給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亂子的。在乾陵之前就已經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事與願違,他的理想在此止步。到了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將軍孫連仲。他率領自己部下,模仿孫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方法,在梁山上埋鍋造飯安下營寨,利用軍事演習作幌子。用炸藥炸開墓道三層豎立石條後,正準備進入時,突然冒出一股濃煙,盤旋而上,頓時天昏地暗,塵起飛揚,當時勇敢的7個陝西籍士兵首當其衝,不料立即中毒吐血身亡,其他人不敢再向前,大喊著跑了出來,就這樣,歷經磨難的乾陵再次躲過最後一劫。也給後世留下一絲懸念。無論是神祕的自然因素,還是迷信的鬼神之說,乾陵的種種神祕事件,保護了武則天及其墓穴。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58年,那年冬天,西安到蘭州的西蘭公路動工復修,需要大量石料。陝西乾縣附近的農民便到埋葬武則天的梁山上放炮炸石。他們在距無字碑以北大約一公里多的山坡上放炮,每天都能炸出幾十方石頭。一路讓石頭滾下山去,再裝車換錢。那天下午,一個農民點了一炮,這一炮正好點在乾陵墓道金剛牆外邊,所謂金剛牆就是墓道口外邊的一道大牆。這時只聽轟的響了一聲,半空裡飛出幾根石條。硝煙散去,幾個農民跑去一看,只見炮眼處盡是石條。因為石條不是自然石,這就讓農民們想到了武則天。因為看那石條都是人工打造,上面還有些不太好認的墨筆字,又連著些像鋼筋一樣筋筋索索的東西,難道真把武則天的陵墓炸開了 於是,他們一路小跑,跑到乾縣人民委員會辦公室,對辦公室一位的幹部說,他們一不小心把乾陵炸開了。楊幹部聽幾個農民如此這般一說,有點不敢相信,但他也不敢懈怠,馬上報告給書記、縣長。

書記和縣長不相信幾個農民就能用土炸藥炸開乾陵,只叫這個幹部跟農民再去確認一下。他們一行來到放炮的地方,確實有石條。他讓幾個農民連夜向縣長、書記彙報。縣長、書記放下手頭的工作立即到省城去給主管上級彙報。

12月4日,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聽了彙報之後,就派楊正興、雒仲儒等人進駐乾陵陵區,對農民炸石的地方進行勘查。果然是墓道口,沒錯!隨後,及時將這個消息上報的給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看是否組織考古挖掘,當時,郭沫若聯合多位專家學者主張挖掘,所以就多次去遊說周總理,讓周總理同意對乾陵進行考古挖掘。正好,那段時間對明定陵的考古挖掘剛剛結束,都知道明定陵是一次失敗的考古挖掘,由於當時國家對古墓和文物的保護技術達不到,導致很多絲織品和古董字畫等都遇空氣氧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周總理在得知明定陵的考古挖掘結果後也及時吸取教訓,考慮到六百多年的古墓和文物都保護不了,一千多年的乾陵如何開挖,就更是無法保護了,何況乾陵的規模比明定陵大的多啊,就給郭沫若他們回了句“好事給後人留一點,不能讓我們都幹完啊”,從那以後,國家對古代帝王陵寢都是堅持不主動開挖就是最好的保護原則至今。其實據說郭沫若只因為堅持開挖乾陵,是對武則天有個情節,因為別人都說武則天是暴君,他卻認為武則天不但不是暴君,還是個有作為的帝王,所以想通過開挖乾陵去印證一下自己的認識,也有說,郭沫若開挖是為了看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不過現在也就無從考證了。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乾陵墓道口是如何被發現的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乾陵墓道口是如何被發現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