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

中國歷史上有三位赫赫有名的太后,分別是呂后、武則天和慈禧。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這三人都是當權派人物,而且成功的架空了當時的皇帝,操縱了朝廷實權。

但是還有一位與她們三人相媲美的太后,她就是北魏的馮太后,她不僅手握北魏實權,還有一點絲毫不亞於三人,為了掌權直接害死自己的兒子,這一點無論是呂后、武則天還是慈禧都沒有她做得狠,此後長期掌握了朝廷實權達25年之久,一直到去世。

馮太后的人生如此開掛,正是因為她有著超強的政治手腕。

"

中國歷史上有三位赫赫有名的太后,分別是呂后、武則天和慈禧。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這三人都是當權派人物,而且成功的架空了當時的皇帝,操縱了朝廷實權。

但是還有一位與她們三人相媲美的太后,她就是北魏的馮太后,她不僅手握北魏實權,還有一點絲毫不亞於三人,為了掌權直接害死自己的兒子,這一點無論是呂后、武則天還是慈禧都沒有她做得狠,此後長期掌握了朝廷實權達25年之久,一直到去世。

馮太后的人生如此開掛,正是因為她有著超強的政治手腕。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她的祖父馮弘是十六國時期北燕的國君,到了馮太后出生的時候,此時的北燕已經滅國六七年了,她也被帶到北魏的後宮成為一個宮女,作為亡國之女,她沒有表現出任何負面情緒,相反她充分展現了聰明伶俐,心機太深的一面,成功的博得了皇帝的喜愛。

此外她還有個姑姑也在北魏皇宮,經過其姑姑的一系列操作,“年十四,文成踐極,以選為貴人,後立為皇后。”但是能不能長久的保持住這個位置,就要看她本人的才幹與手腕了。

事實證明,她這個皇后當得非常好,管理後宮井井有條,輔佐丈夫溫柔賢惠,但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僅僅過了10年,也就是公元465年,其丈夫文成帝拓跋濬突然暴斃,兒子拓跋弘即位,是為獻文帝,馮氏被尊為皇太后。

"

中國歷史上有三位赫赫有名的太后,分別是呂后、武則天和慈禧。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這三人都是當權派人物,而且成功的架空了當時的皇帝,操縱了朝廷實權。

但是還有一位與她們三人相媲美的太后,她就是北魏的馮太后,她不僅手握北魏實權,還有一點絲毫不亞於三人,為了掌權直接害死自己的兒子,這一點無論是呂后、武則天還是慈禧都沒有她做得狠,此後長期掌握了朝廷實權達25年之久,一直到去世。

馮太后的人生如此開掛,正是因為她有著超強的政治手腕。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她的祖父馮弘是十六國時期北燕的國君,到了馮太后出生的時候,此時的北燕已經滅國六七年了,她也被帶到北魏的後宮成為一個宮女,作為亡國之女,她沒有表現出任何負面情緒,相反她充分展現了聰明伶俐,心機太深的一面,成功的博得了皇帝的喜愛。

此外她還有個姑姑也在北魏皇宮,經過其姑姑的一系列操作,“年十四,文成踐極,以選為貴人,後立為皇后。”但是能不能長久的保持住這個位置,就要看她本人的才幹與手腕了。

事實證明,她這個皇后當得非常好,管理後宮井井有條,輔佐丈夫溫柔賢惠,但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僅僅過了10年,也就是公元465年,其丈夫文成帝拓跋濬突然暴斃,兒子拓跋弘即位,是為獻文帝,馮氏被尊為皇太后。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對於馮太后來說,這時候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形式:一方面是孤兒寡母,一方面是強勢的大臣。如果掌控不好,很容易被權臣操縱,形成極其不利的局面。

馮太后做了三件事,迅速穩定了局勢:

  • 第一,悲情表演。按照北魏的風俗,皇帝駕崩後,其生前的御衣器物都要焚燒掉,謂之“燒三”。這項儀式舉行的時候,所有的大臣、後宮都在場,就在焚燒的過程中,“後悲叫自投火, 左右救之,良久乃蘇。”她這麼做,固然有想念丈夫的成分,但是也為她的政治地位加了不少分。
  • 第二,懲治權臣。老皇帝去世,孤兒寡母,難免被人欺負。“丞相乙渾謀逆,獻文年十二,居於諒闇,太后密定大策,誅渾,遂臨朝聽政。”這對其他心存不軌的人,也是極大的震懾。
  • 第三,培植勢力。作為一個有野心的人,沒有自己的親信是不行的,這一點馮太后心裡一清二楚。但是她培養親信的方式比較特殊,那就是培養有能力、人品好的男寵。北魏是少數民族,這一習慣並不是很大的忌諱,同時年輕的馮太后耐不住寂寞,也算說的過去。

這一套組合拳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 一方面,作為單身女人,可以免去身居後宮的孤獨寂寞。
  • 另一方面,這些男寵都是有能力、有實力的人,安排到重要崗位上去,可以很好的擴充自己的實力。

通過這三大措施,馮太后很快的穩固了自己的統治,但是她還是比較聰明的,同時還停止臨朝,不聽政事,讓獻文帝打理朝政,但是實權依舊掌握在自己手裡。

"

中國歷史上有三位赫赫有名的太后,分別是呂后、武則天和慈禧。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這三人都是當權派人物,而且成功的架空了當時的皇帝,操縱了朝廷實權。

但是還有一位與她們三人相媲美的太后,她就是北魏的馮太后,她不僅手握北魏實權,還有一點絲毫不亞於三人,為了掌權直接害死自己的兒子,這一點無論是呂后、武則天還是慈禧都沒有她做得狠,此後長期掌握了朝廷實權達25年之久,一直到去世。

馮太后的人生如此開掛,正是因為她有著超強的政治手腕。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她的祖父馮弘是十六國時期北燕的國君,到了馮太后出生的時候,此時的北燕已經滅國六七年了,她也被帶到北魏的後宮成為一個宮女,作為亡國之女,她沒有表現出任何負面情緒,相反她充分展現了聰明伶俐,心機太深的一面,成功的博得了皇帝的喜愛。

此外她還有個姑姑也在北魏皇宮,經過其姑姑的一系列操作,“年十四,文成踐極,以選為貴人,後立為皇后。”但是能不能長久的保持住這個位置,就要看她本人的才幹與手腕了。

事實證明,她這個皇后當得非常好,管理後宮井井有條,輔佐丈夫溫柔賢惠,但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僅僅過了10年,也就是公元465年,其丈夫文成帝拓跋濬突然暴斃,兒子拓跋弘即位,是為獻文帝,馮氏被尊為皇太后。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對於馮太后來說,這時候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形式:一方面是孤兒寡母,一方面是強勢的大臣。如果掌控不好,很容易被權臣操縱,形成極其不利的局面。

馮太后做了三件事,迅速穩定了局勢:

  • 第一,悲情表演。按照北魏的風俗,皇帝駕崩後,其生前的御衣器物都要焚燒掉,謂之“燒三”。這項儀式舉行的時候,所有的大臣、後宮都在場,就在焚燒的過程中,“後悲叫自投火, 左右救之,良久乃蘇。”她這麼做,固然有想念丈夫的成分,但是也為她的政治地位加了不少分。
  • 第二,懲治權臣。老皇帝去世,孤兒寡母,難免被人欺負。“丞相乙渾謀逆,獻文年十二,居於諒闇,太后密定大策,誅渾,遂臨朝聽政。”這對其他心存不軌的人,也是極大的震懾。
  • 第三,培植勢力。作為一個有野心的人,沒有自己的親信是不行的,這一點馮太后心裡一清二楚。但是她培養親信的方式比較特殊,那就是培養有能力、人品好的男寵。北魏是少數民族,這一習慣並不是很大的忌諱,同時年輕的馮太后耐不住寂寞,也算說的過去。

這一套組合拳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 一方面,作為單身女人,可以免去身居後宮的孤獨寂寞。
  • 另一方面,這些男寵都是有能力、有實力的人,安排到重要崗位上去,可以很好的擴充自己的實力。

通過這三大措施,馮太后很快的穩固了自己的統治,但是她還是比較聰明的,同時還停止臨朝,不聽政事,讓獻文帝打理朝政,但是實權依舊掌握在自己手裡。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但一來二去,獻文帝也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實權,於是做了一件很衝動的事情,藉故把太后的男寵李弈殺掉,並換上自己的親信李欣,結果“太后不得意”

更氣憤的是,獻文帝竟然換上了自己的親信和太后繼續博弈,這讓馮太后忍無可忍。馮太后考慮到這樣下去,必然會大權旁落,甚至還會有身首異處的危險。於是斷然逼迫獻文帝退位,獻文帝此時正在氣頭上,他想找一個年長的人繼位,於是便打算把皇位傳給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

明眼人一看這就是針對馮太后的,拓跋子推“性沉雅,善於綏接,察獄有稱”,是個強力人物,更重要的是,他和馮皇后還是同輩,如果他即位必然會發生衝突,於是馮皇后背後指使“群臣”反對。鬥爭的結果是:年僅4歲孫子拓跋宏即位,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魏孝文帝。

"

中國歷史上有三位赫赫有名的太后,分別是呂后、武則天和慈禧。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這三人都是當權派人物,而且成功的架空了當時的皇帝,操縱了朝廷實權。

但是還有一位與她們三人相媲美的太后,她就是北魏的馮太后,她不僅手握北魏實權,還有一點絲毫不亞於三人,為了掌權直接害死自己的兒子,這一點無論是呂后、武則天還是慈禧都沒有她做得狠,此後長期掌握了朝廷實權達25年之久,一直到去世。

馮太后的人生如此開掛,正是因為她有著超強的政治手腕。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她的祖父馮弘是十六國時期北燕的國君,到了馮太后出生的時候,此時的北燕已經滅國六七年了,她也被帶到北魏的後宮成為一個宮女,作為亡國之女,她沒有表現出任何負面情緒,相反她充分展現了聰明伶俐,心機太深的一面,成功的博得了皇帝的喜愛。

此外她還有個姑姑也在北魏皇宮,經過其姑姑的一系列操作,“年十四,文成踐極,以選為貴人,後立為皇后。”但是能不能長久的保持住這個位置,就要看她本人的才幹與手腕了。

事實證明,她這個皇后當得非常好,管理後宮井井有條,輔佐丈夫溫柔賢惠,但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僅僅過了10年,也就是公元465年,其丈夫文成帝拓跋濬突然暴斃,兒子拓跋弘即位,是為獻文帝,馮氏被尊為皇太后。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對於馮太后來說,這時候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形式:一方面是孤兒寡母,一方面是強勢的大臣。如果掌控不好,很容易被權臣操縱,形成極其不利的局面。

馮太后做了三件事,迅速穩定了局勢:

  • 第一,悲情表演。按照北魏的風俗,皇帝駕崩後,其生前的御衣器物都要焚燒掉,謂之“燒三”。這項儀式舉行的時候,所有的大臣、後宮都在場,就在焚燒的過程中,“後悲叫自投火, 左右救之,良久乃蘇。”她這麼做,固然有想念丈夫的成分,但是也為她的政治地位加了不少分。
  • 第二,懲治權臣。老皇帝去世,孤兒寡母,難免被人欺負。“丞相乙渾謀逆,獻文年十二,居於諒闇,太后密定大策,誅渾,遂臨朝聽政。”這對其他心存不軌的人,也是極大的震懾。
  • 第三,培植勢力。作為一個有野心的人,沒有自己的親信是不行的,這一點馮太后心裡一清二楚。但是她培養親信的方式比較特殊,那就是培養有能力、人品好的男寵。北魏是少數民族,這一習慣並不是很大的忌諱,同時年輕的馮太后耐不住寂寞,也算說的過去。

這一套組合拳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 一方面,作為單身女人,可以免去身居後宮的孤獨寂寞。
  • 另一方面,這些男寵都是有能力、有實力的人,安排到重要崗位上去,可以很好的擴充自己的實力。

通過這三大措施,馮太后很快的穩固了自己的統治,但是她還是比較聰明的,同時還停止臨朝,不聽政事,讓獻文帝打理朝政,但是實權依舊掌握在自己手裡。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但一來二去,獻文帝也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實權,於是做了一件很衝動的事情,藉故把太后的男寵李弈殺掉,並換上自己的親信李欣,結果“太后不得意”

更氣憤的是,獻文帝竟然換上了自己的親信和太后繼續博弈,這讓馮太后忍無可忍。馮太后考慮到這樣下去,必然會大權旁落,甚至還會有身首異處的危險。於是斷然逼迫獻文帝退位,獻文帝此時正在氣頭上,他想找一個年長的人繼位,於是便打算把皇位傳給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

明眼人一看這就是針對馮太后的,拓跋子推“性沉雅,善於綏接,察獄有稱”,是個強力人物,更重要的是,他和馮皇后還是同輩,如果他即位必然會發生衝突,於是馮皇后背後指使“群臣”反對。鬥爭的結果是:年僅4歲孫子拓跋宏即位,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魏孝文帝。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此時皇帝還小,那麼就面臨一個很重大的問題,究竟誰掌握實權的問題。

此時拓跋弘的尊位是“太上皇帝”,雖然退位,但依然有著很大的實權。由於是被逼退位,他還是懷有很大怨氣的,所以不斷的掣肘著馮太后,馮太后經常感到不快。特別是隨後發生的一件事,讓馮皇后徹底有了殺心。

公元472年2月,拓跋弘親自帶兵北伐柔然,“將度漠。蠕蠕聞之,北走數千裡。”此次北伐取得大勝。班師回朝後,那些反對馮太后的勢力蠢蠢欲動,有再次扶植獻文帝復辟的舉動。如果復辟成功,就不是母子關係了,而是你死我活的關係了,形式已經緊張到了極點。

"

中國歷史上有三位赫赫有名的太后,分別是呂后、武則天和慈禧。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這三人都是當權派人物,而且成功的架空了當時的皇帝,操縱了朝廷實權。

但是還有一位與她們三人相媲美的太后,她就是北魏的馮太后,她不僅手握北魏實權,還有一點絲毫不亞於三人,為了掌權直接害死自己的兒子,這一點無論是呂后、武則天還是慈禧都沒有她做得狠,此後長期掌握了朝廷實權達25年之久,一直到去世。

馮太后的人生如此開掛,正是因為她有著超強的政治手腕。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她的祖父馮弘是十六國時期北燕的國君,到了馮太后出生的時候,此時的北燕已經滅國六七年了,她也被帶到北魏的後宮成為一個宮女,作為亡國之女,她沒有表現出任何負面情緒,相反她充分展現了聰明伶俐,心機太深的一面,成功的博得了皇帝的喜愛。

此外她還有個姑姑也在北魏皇宮,經過其姑姑的一系列操作,“年十四,文成踐極,以選為貴人,後立為皇后。”但是能不能長久的保持住這個位置,就要看她本人的才幹與手腕了。

事實證明,她這個皇后當得非常好,管理後宮井井有條,輔佐丈夫溫柔賢惠,但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僅僅過了10年,也就是公元465年,其丈夫文成帝拓跋濬突然暴斃,兒子拓跋弘即位,是為獻文帝,馮氏被尊為皇太后。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對於馮太后來說,這時候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形式:一方面是孤兒寡母,一方面是強勢的大臣。如果掌控不好,很容易被權臣操縱,形成極其不利的局面。

馮太后做了三件事,迅速穩定了局勢:

  • 第一,悲情表演。按照北魏的風俗,皇帝駕崩後,其生前的御衣器物都要焚燒掉,謂之“燒三”。這項儀式舉行的時候,所有的大臣、後宮都在場,就在焚燒的過程中,“後悲叫自投火, 左右救之,良久乃蘇。”她這麼做,固然有想念丈夫的成分,但是也為她的政治地位加了不少分。
  • 第二,懲治權臣。老皇帝去世,孤兒寡母,難免被人欺負。“丞相乙渾謀逆,獻文年十二,居於諒闇,太后密定大策,誅渾,遂臨朝聽政。”這對其他心存不軌的人,也是極大的震懾。
  • 第三,培植勢力。作為一個有野心的人,沒有自己的親信是不行的,這一點馮太后心裡一清二楚。但是她培養親信的方式比較特殊,那就是培養有能力、人品好的男寵。北魏是少數民族,這一習慣並不是很大的忌諱,同時年輕的馮太后耐不住寂寞,也算說的過去。

這一套組合拳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 一方面,作為單身女人,可以免去身居後宮的孤獨寂寞。
  • 另一方面,這些男寵都是有能力、有實力的人,安排到重要崗位上去,可以很好的擴充自己的實力。

通過這三大措施,馮太后很快的穩固了自己的統治,但是她還是比較聰明的,同時還停止臨朝,不聽政事,讓獻文帝打理朝政,但是實權依舊掌握在自己手裡。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但一來二去,獻文帝也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實權,於是做了一件很衝動的事情,藉故把太后的男寵李弈殺掉,並換上自己的親信李欣,結果“太后不得意”

更氣憤的是,獻文帝竟然換上了自己的親信和太后繼續博弈,這讓馮太后忍無可忍。馮太后考慮到這樣下去,必然會大權旁落,甚至還會有身首異處的危險。於是斷然逼迫獻文帝退位,獻文帝此時正在氣頭上,他想找一個年長的人繼位,於是便打算把皇位傳給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

明眼人一看這就是針對馮太后的,拓跋子推“性沉雅,善於綏接,察獄有稱”,是個強力人物,更重要的是,他和馮皇后還是同輩,如果他即位必然會發生衝突,於是馮皇后背後指使“群臣”反對。鬥爭的結果是:年僅4歲孫子拓跋宏即位,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魏孝文帝。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此時皇帝還小,那麼就面臨一個很重大的問題,究竟誰掌握實權的問題。

此時拓跋弘的尊位是“太上皇帝”,雖然退位,但依然有著很大的實權。由於是被逼退位,他還是懷有很大怨氣的,所以不斷的掣肘著馮太后,馮太后經常感到不快。特別是隨後發生的一件事,讓馮皇后徹底有了殺心。

公元472年2月,拓跋弘親自帶兵北伐柔然,“將度漠。蠕蠕聞之,北走數千裡。”此次北伐取得大勝。班師回朝後,那些反對馮太后的勢力蠢蠢欲動,有再次扶植獻文帝復辟的舉動。如果復辟成功,就不是母子關係了,而是你死我活的關係了,形式已經緊張到了極點。

此女手段一流,堪稱武則天第二,為了權力除掉兒子

於是沒過多久,獻文帝拓跋弘就離奇駕崩於永安殿,年僅二十三歲,一個最適合建功立業的年齡。對於他的猝死,群臣基本都懷疑與馮太后有關。至此,馮太后徹底掌握了北魏政權的大權,其孫子魏孝文帝此時也只能是她的傀儡。同時也拉開了她長達25年的執政序幕,拉開了她的改革大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