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過了李世民的殺局,避過了武則天的報復,他堪稱唐初第一聰明人'

"

李勣,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投唐後賜姓李,李世民死後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諱,去掉“世”字而單名勣,故正史中名為李勣。

"

李勣,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投唐後賜姓李,李世民死後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諱,去掉“世”字而單名勣,故正史中名為李勣。

逃過了李世民的殺局,避過了武則天的報復,他堪稱唐初第一聰明人

李勣原本瓦崗義軍魏公李密手下將領,他投唐未見唐高祖李淵之時,就給了李淵一個極好的印象。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密被王世充用計打敗,李密投降了大唐,其原有土地部眾掌握在李勣手中。後來李勣決計也歸降李唐,但自己沒有向李唐獻出土地和士眾,而是轉讓給李密獻給李唐。他對派往長安的使者說:“人眾土宇,皆魏公有也。吾欲獻之,是利主之敗為己功,吾所羞之也。”

使者到長安,李淵聽說李勣無降表上奉,只有給李密的信,感到奇怪。使者說明李勣讓李密出面獻土地人口名冊的本意,李淵歎服道:李勣不背舊主,不妄邀功賞,真是忠純之臣。於是賜徐世勣姓李,將征討平定虎牢關以東的重任交給了李勣。

李勣降唐後多立功勞,官職也不斷升遷。到唐太宗李世民晚年,他的爵位為“公”,官職為太常卿、同中書門下三品。

李勣追隨唐太宗多年,唐太宗對李勣恩寵有加,稱他為國家的長城,他有病服藥需鬍鬚,李世民竟親自剪自己的鬍鬚為他和藥。

當然,李世民深知李勣的才能,李勣也深知李世民的為人。

"

李勣,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投唐後賜姓李,李世民死後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諱,去掉“世”字而單名勣,故正史中名為李勣。

逃過了李世民的殺局,避過了武則天的報復,他堪稱唐初第一聰明人

李勣原本瓦崗義軍魏公李密手下將領,他投唐未見唐高祖李淵之時,就給了李淵一個極好的印象。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密被王世充用計打敗,李密投降了大唐,其原有土地部眾掌握在李勣手中。後來李勣決計也歸降李唐,但自己沒有向李唐獻出土地和士眾,而是轉讓給李密獻給李唐。他對派往長安的使者說:“人眾土宇,皆魏公有也。吾欲獻之,是利主之敗為己功,吾所羞之也。”

使者到長安,李淵聽說李勣無降表上奉,只有給李密的信,感到奇怪。使者說明李勣讓李密出面獻土地人口名冊的本意,李淵歎服道:李勣不背舊主,不妄邀功賞,真是忠純之臣。於是賜徐世勣姓李,將征討平定虎牢關以東的重任交給了李勣。

李勣降唐後多立功勞,官職也不斷升遷。到唐太宗李世民晚年,他的爵位為“公”,官職為太常卿、同中書門下三品。

李勣追隨唐太宗多年,唐太宗對李勣恩寵有加,稱他為國家的長城,他有病服藥需鬍鬚,李世民竟親自剪自己的鬍鬚為他和藥。

當然,李世民深知李勣的才能,李勣也深知李世民的為人。

逃過了李世民的殺局,避過了武則天的報復,他堪稱唐初第一聰明人

李世民臨死,對李勣做了一次考驗。李勣的表現將決定自己的生死。

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99年)四月,李世民又一次行幸翠微宮(唐貞觀二十一年在原太和宮基礎上重行修建的離宮,地點在終南山),患了痢疾。

五月戊午(99年6月29日),在翠微宮病重的李世民忽然下了一道詔書,命李勣離京去做迭州都督。迭州是北周時才開拓出的一個郡,因那裡群山重疊而名迭州,治所在今甘肅迭部縣境,離長安一千三百多裡。

李世民突然將寵臣李勣派往這樣遠惡之地,真正的用心是考驗一下李勣。

他對隨侍的太子李治明白交代了真正目的:“李世勣才智有餘,然汝與之無恩,恐不能懷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於後用為僕射,親任之;若徘徊顧望,當殺之耳。”

李勣站到了唐太宗暗中安排的岔路口上:馬上赴任,將來可做職位隆重的從二品官尚書僕射;徘徊觀望,說明他心地不純正,在帝位更迭時心懷叵測,這樣的人不能留給年輕的皇帝,臨死的唐太宗就要殺掉他。

李勣窺破了李世民的這種以機數待他的用心,接到詔命後,沒有回長安家中,而是徑直離開翠微宮就前往迭州赴任。

唐高宗即位後,在三個月的時間裡,李勣連連升官,最後終於升到尚書左僕射。

李勣憑自己的智術識破了李世民臨終對他的考驗,化險為夷。

"

李勣,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投唐後賜姓李,李世民死後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諱,去掉“世”字而單名勣,故正史中名為李勣。

逃過了李世民的殺局,避過了武則天的報復,他堪稱唐初第一聰明人

李勣原本瓦崗義軍魏公李密手下將領,他投唐未見唐高祖李淵之時,就給了李淵一個極好的印象。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密被王世充用計打敗,李密投降了大唐,其原有土地部眾掌握在李勣手中。後來李勣決計也歸降李唐,但自己沒有向李唐獻出土地和士眾,而是轉讓給李密獻給李唐。他對派往長安的使者說:“人眾土宇,皆魏公有也。吾欲獻之,是利主之敗為己功,吾所羞之也。”

使者到長安,李淵聽說李勣無降表上奉,只有給李密的信,感到奇怪。使者說明李勣讓李密出面獻土地人口名冊的本意,李淵歎服道:李勣不背舊主,不妄邀功賞,真是忠純之臣。於是賜徐世勣姓李,將征討平定虎牢關以東的重任交給了李勣。

李勣降唐後多立功勞,官職也不斷升遷。到唐太宗李世民晚年,他的爵位為“公”,官職為太常卿、同中書門下三品。

李勣追隨唐太宗多年,唐太宗對李勣恩寵有加,稱他為國家的長城,他有病服藥需鬍鬚,李世民竟親自剪自己的鬍鬚為他和藥。

當然,李世民深知李勣的才能,李勣也深知李世民的為人。

逃過了李世民的殺局,避過了武則天的報復,他堪稱唐初第一聰明人

李世民臨死,對李勣做了一次考驗。李勣的表現將決定自己的生死。

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99年)四月,李世民又一次行幸翠微宮(唐貞觀二十一年在原太和宮基礎上重行修建的離宮,地點在終南山),患了痢疾。

五月戊午(99年6月29日),在翠微宮病重的李世民忽然下了一道詔書,命李勣離京去做迭州都督。迭州是北周時才開拓出的一個郡,因那裡群山重疊而名迭州,治所在今甘肅迭部縣境,離長安一千三百多裡。

李世民突然將寵臣李勣派往這樣遠惡之地,真正的用心是考驗一下李勣。

他對隨侍的太子李治明白交代了真正目的:“李世勣才智有餘,然汝與之無恩,恐不能懷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於後用為僕射,親任之;若徘徊顧望,當殺之耳。”

李勣站到了唐太宗暗中安排的岔路口上:馬上赴任,將來可做職位隆重的從二品官尚書僕射;徘徊觀望,說明他心地不純正,在帝位更迭時心懷叵測,這樣的人不能留給年輕的皇帝,臨死的唐太宗就要殺掉他。

李勣窺破了李世民的這種以機數待他的用心,接到詔命後,沒有回長安家中,而是徑直離開翠微宮就前往迭州赴任。

唐高宗即位後,在三個月的時間裡,李勣連連升官,最後終於升到尚書左僕射。

李勣憑自己的智術識破了李世民臨終對他的考驗,化險為夷。

逃過了李世民的殺局,避過了武則天的報復,他堪稱唐初第一聰明人

三年以後,到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李勣位至司空,正一品,即官階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了。

到永徽六年(655年),李勣的仕途又面臨一次考驗。

唐高宗李治迷戀其父的“才人”武媚娘,即後來的女皇武則天。將已出家為尼的武則天迎回宮中,拜為昭儀,到這時又要廢掉王皇后而拜武氏為皇后。

按當時的道德標準,唐高宗這種做法近乎荒唐。而顧命託孤重臣長孫無忌、褚遂良和侍中於志寧、司空李勣是唐高宗此舉不可逾越的障礙。

長孫無忌也是李唐的開國元帥,是唐高宗李治的親舅舅,這時已官居太尉。他對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持堅決反對的態度。

為此事,唐高宗和武則天先是親到長孫無忌家,當面封長孫無忌寵姬所生的三個庶出兒子為朝散大夫(文散官,從五品下),並無端賞賜他金寶繒錦十車,請求長孫無忌同意,長孫無忌仍固執己見。

接著唐高宗和武則天分別派出親信朝臣,武則天還讓自己母親親到長孫無忌家中,多次遊說請求,長孫無忌還是不答應。

這時,武則天已在朝廷安排下爪牙許敬宗、崔玄義、袁公瑜等人,這些人或為立武則天為皇后大造輿論,或專門刺探消息,誣陷斥逐那些對廢立皇后之事持反對意見的人。武則天本人又用計陷害王皇后,王皇后已背上了害死武則天生女並用巫蠱之術謀害皇帝的黑鍋,李治已下了廢立皇后的決心。

所以,從朝廷整個形勢上看,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已成不可逆轉之局,長孫無忌等人再反對已是螳臂擋車。

永徽六年九月的一天,退朝後唐高宗李治召長孫無忌、褚遂良、李勣、于志寧入內殿。

四人情知還是要談廢立皇后的事。

褚遂良表示自己出頭力諫,寧可自己被殺,也不能讓長孫無忌和李勣被殺,因為那樣會被後世認為皇帝昏庸殺了親舅舅和大功臣。

李勣在這關鍵時刻卻藉口有病躲開了。

"

李勣,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投唐後賜姓李,李世民死後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諱,去掉“世”字而單名勣,故正史中名為李勣。

逃過了李世民的殺局,避過了武則天的報復,他堪稱唐初第一聰明人

李勣原本瓦崗義軍魏公李密手下將領,他投唐未見唐高祖李淵之時,就給了李淵一個極好的印象。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密被王世充用計打敗,李密投降了大唐,其原有土地部眾掌握在李勣手中。後來李勣決計也歸降李唐,但自己沒有向李唐獻出土地和士眾,而是轉讓給李密獻給李唐。他對派往長安的使者說:“人眾土宇,皆魏公有也。吾欲獻之,是利主之敗為己功,吾所羞之也。”

使者到長安,李淵聽說李勣無降表上奉,只有給李密的信,感到奇怪。使者說明李勣讓李密出面獻土地人口名冊的本意,李淵歎服道:李勣不背舊主,不妄邀功賞,真是忠純之臣。於是賜徐世勣姓李,將征討平定虎牢關以東的重任交給了李勣。

李勣降唐後多立功勞,官職也不斷升遷。到唐太宗李世民晚年,他的爵位為“公”,官職為太常卿、同中書門下三品。

李勣追隨唐太宗多年,唐太宗對李勣恩寵有加,稱他為國家的長城,他有病服藥需鬍鬚,李世民竟親自剪自己的鬍鬚為他和藥。

當然,李世民深知李勣的才能,李勣也深知李世民的為人。

逃過了李世民的殺局,避過了武則天的報復,他堪稱唐初第一聰明人

李世民臨死,對李勣做了一次考驗。李勣的表現將決定自己的生死。

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99年)四月,李世民又一次行幸翠微宮(唐貞觀二十一年在原太和宮基礎上重行修建的離宮,地點在終南山),患了痢疾。

五月戊午(99年6月29日),在翠微宮病重的李世民忽然下了一道詔書,命李勣離京去做迭州都督。迭州是北周時才開拓出的一個郡,因那裡群山重疊而名迭州,治所在今甘肅迭部縣境,離長安一千三百多裡。

李世民突然將寵臣李勣派往這樣遠惡之地,真正的用心是考驗一下李勣。

他對隨侍的太子李治明白交代了真正目的:“李世勣才智有餘,然汝與之無恩,恐不能懷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於後用為僕射,親任之;若徘徊顧望,當殺之耳。”

李勣站到了唐太宗暗中安排的岔路口上:馬上赴任,將來可做職位隆重的從二品官尚書僕射;徘徊觀望,說明他心地不純正,在帝位更迭時心懷叵測,這樣的人不能留給年輕的皇帝,臨死的唐太宗就要殺掉他。

李勣窺破了李世民的這種以機數待他的用心,接到詔命後,沒有回長安家中,而是徑直離開翠微宮就前往迭州赴任。

唐高宗即位後,在三個月的時間裡,李勣連連升官,最後終於升到尚書左僕射。

李勣憑自己的智術識破了李世民臨終對他的考驗,化險為夷。

逃過了李世民的殺局,避過了武則天的報復,他堪稱唐初第一聰明人

三年以後,到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李勣位至司空,正一品,即官階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了。

到永徽六年(655年),李勣的仕途又面臨一次考驗。

唐高宗李治迷戀其父的“才人”武媚娘,即後來的女皇武則天。將已出家為尼的武則天迎回宮中,拜為昭儀,到這時又要廢掉王皇后而拜武氏為皇后。

按當時的道德標準,唐高宗這種做法近乎荒唐。而顧命託孤重臣長孫無忌、褚遂良和侍中於志寧、司空李勣是唐高宗此舉不可逾越的障礙。

長孫無忌也是李唐的開國元帥,是唐高宗李治的親舅舅,這時已官居太尉。他對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持堅決反對的態度。

為此事,唐高宗和武則天先是親到長孫無忌家,當面封長孫無忌寵姬所生的三個庶出兒子為朝散大夫(文散官,從五品下),並無端賞賜他金寶繒錦十車,請求長孫無忌同意,長孫無忌仍固執己見。

接著唐高宗和武則天分別派出親信朝臣,武則天還讓自己母親親到長孫無忌家中,多次遊說請求,長孫無忌還是不答應。

這時,武則天已在朝廷安排下爪牙許敬宗、崔玄義、袁公瑜等人,這些人或為立武則天為皇后大造輿論,或專門刺探消息,誣陷斥逐那些對廢立皇后之事持反對意見的人。武則天本人又用計陷害王皇后,王皇后已背上了害死武則天生女並用巫蠱之術謀害皇帝的黑鍋,李治已下了廢立皇后的決心。

所以,從朝廷整個形勢上看,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已成不可逆轉之局,長孫無忌等人再反對已是螳臂擋車。

永徽六年九月的一天,退朝後唐高宗李治召長孫無忌、褚遂良、李勣、于志寧入內殿。

四人情知還是要談廢立皇后的事。

褚遂良表示自己出頭力諫,寧可自己被殺,也不能讓長孫無忌和李勣被殺,因為那樣會被後世認為皇帝昏庸殺了親舅舅和大功臣。

李勣在這關鍵時刻卻藉口有病躲開了。

逃過了李世民的殺局,避過了武則天的報復,他堪稱唐初第一聰明人

當天因褚遂良、長孫無忌仍堅持反對意見,廢立皇后之事議而未決;第二天,又議及此事,褚遂良表示寧肯不做官也反對皇上這樣做,李治大怒,命人將哭拜在地的褚遂良拉出去,武則天則在簾後大聲說:“怎麼不撲殺這個老東西!”

其他朝臣或面諫,或上奏章諫阻此事,唐高宗鐵了心,一概不聽。

幾天後,一次李勣入朝,李治問他道:“朕欲立武昭儀為後,遂良執以為不可。遂良既顧命大臣,事當且已乎?”

李勣既不表贊同,也不明白表示同意,把球又踢給了唐高宗李治:“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

李勣的這句話,在後世有很大影響。後來權臣往往學說此語以避免正面回答皇帝欲廢立皇后太子的難題。

李勣的這兩句答話,實際上是表示了自己的同意態度,促使李治最後下定決心。

於是,在將褚遂良貶為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長沙)都督後,十月己酉(655年11月16日),唐高宗李治下詔廢掉了王皇后,五天後正式立武則天為皇后。

李勣被任命為冊後禮使,親手將立後冊書交給武則天。

此後,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的人,都先後被武則天害死。

李勣則一直位極人臣,壽終正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