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吳貽弓

月隨人歸。在中秋夜與家人團圓後,次日早晨,大師駕鶴西去。

2019年9月14日上午7時32分,中國第四代導演代表人物、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原主席吳貽弓因病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逝世,享年80歲。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吳貽弓

月隨人歸。在中秋夜與家人團圓後,次日早晨,大師駕鶴西去。

2019年9月14日上午7時32分,中國第四代導演代表人物、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原主席吳貽弓因病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逝世,享年80歲。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吳貽弓生命的最後四個月,他曾接受本報獨家專訪。面對題寫寄語的要求,老人斟酌良久,在病榻上寫下“上海電影萬歲”。

吳貽弓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12月生於重慶,1948年起定居上海。196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同年回滬工作。主要電影作品有《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姐姐》《闕里人家》等。其中《巴山夜雨》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城南舊事》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等國內外獎項,是改革開放後第一部獲得國際獎項的中國電影。在電影的傳承中,詩化電影是中國電影區別於西方電影的文化基因所在。吳貽弓的《城南舊事》是繼費穆、孫瑜、吳永剛等大師作品之後,最具中華美學精神、中華美學規範的一部電影。

電影人眼中的吳貽弓

吳貽弓辭世的消息傳來,上海電影界乃至中國電影界都陷入了無盡哀思。

中影集團副總經理、國家一級導演江平,曾在原上海電影局工作時給吳貽弓當過助手。他對記者坦言:“吳貽弓導演自己說,他沒拍幾部電影,微不足道。我每次要給他寫點什麼的時候,他就說,我是一個普通人,就是一個文藝工作者。可我們都知道,他對中國電影意味深長。”

曾在《城南舊事》中飾演小英子的沈潔,如今從事戲劇工作。“感謝導演給了我一段特別的童年時光。在現場拍攝時,他就是位智慧又幽默的長輩,他的話常常有種溫情的力量。”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吳貽弓

月隨人歸。在中秋夜與家人團圓後,次日早晨,大師駕鶴西去。

2019年9月14日上午7時32分,中國第四代導演代表人物、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原主席吳貽弓因病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逝世,享年80歲。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吳貽弓生命的最後四個月,他曾接受本報獨家專訪。面對題寫寄語的要求,老人斟酌良久,在病榻上寫下“上海電影萬歲”。

吳貽弓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12月生於重慶,1948年起定居上海。196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同年回滬工作。主要電影作品有《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姐姐》《闕里人家》等。其中《巴山夜雨》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城南舊事》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等國內外獎項,是改革開放後第一部獲得國際獎項的中國電影。在電影的傳承中,詩化電影是中國電影區別於西方電影的文化基因所在。吳貽弓的《城南舊事》是繼費穆、孫瑜、吳永剛等大師作品之後,最具中華美學精神、中華美學規範的一部電影。

電影人眼中的吳貽弓

吳貽弓辭世的消息傳來,上海電影界乃至中國電影界都陷入了無盡哀思。

中影集團副總經理、國家一級導演江平,曾在原上海電影局工作時給吳貽弓當過助手。他對記者坦言:“吳貽弓導演自己說,他沒拍幾部電影,微不足道。我每次要給他寫點什麼的時候,他就說,我是一個普通人,就是一個文藝工作者。可我們都知道,他對中國電影意味深長。”

曾在《城南舊事》中飾演小英子的沈潔,如今從事戲劇工作。“感謝導演給了我一段特別的童年時光。在現場拍攝時,他就是位智慧又幽默的長輩,他的話常常有種溫情的力量。”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城南舊事》上映於1983年,是吳貽弓首次獨立執導的電影,他因此片獲得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

“普通人”“文藝工作者”“一位長輩”……借用《城南舊事》里人們耳熟能詳的《送別》歌詞——天之涯,人生別長亭;地之角,光影耀芳草。吳貽弓走了,但他的作品還在撫慰人心。

最看重“導演”身份的他,是中國電影詩化的大家

吳貽弓的電影開蒙來得比同輩人更早。他曾說,父親是他電影路的啟蒙人。父親的授業恩師包括李叔同,這讓吳貽弓“有種莫名的自豪感”,以至於後來他在《城南舊事》中用了那首“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上海剛解放那會兒,平安、美琪、大光明、國泰等影院都留下了少年吳貽弓跟隨父親看電影的足跡。時間久了,他萌生自己製作電影的奇想。他找來硬紙盒,在盒底挖個小洞,後面安上手電筒,上下各裝一根細鐵絲,一臺原始放映機便成了。在他生命最後的日子裡,偶爾想起過那段天真時光。老人不禁感慨:“所有身份裡,我總是最看重‘導演’二字。”

吳貽弓生於戰亂年代,伯父為其取名,“貽”為收藏,“弓”乃兵器,“貽弓”寓意“刀槍入庫,天下太平”。作為導演的他,人如其名,總不自覺地任自然怡人的詩意流淌在作品中。吳貽弓生前也常說:“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青春年華總不會輕易忘記,常常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來。我們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人,五十年代留給我們的理想、信心、人與人的關係、誠摯的追求、生活價值取向、浪漫主義色彩,總不肯在心裡泯滅。”所以,他千方百計想把這種“情結”投射在銀幕作品中。

永遠的《城南舊事》

1960年,吳貽弓從北影畢業後進了當時的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78年,他才第一次獨立執導筒,短片《我們的小花貓》於次年獲頒文化部優秀青年創作獎。1980年,在吳永剛總導演的提攜下,吳貽弓完成了他第一部長片——《巴山夜雨》。詩意的故事裡有霧,有人性,有迷惘,也有光芒。吳永剛總導演大膽放手,用抒情去點染冷峻的吳貽弓就這樣站到了中國影史的前臺。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吳貽弓

月隨人歸。在中秋夜與家人團圓後,次日早晨,大師駕鶴西去。

2019年9月14日上午7時32分,中國第四代導演代表人物、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原主席吳貽弓因病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逝世,享年80歲。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吳貽弓生命的最後四個月,他曾接受本報獨家專訪。面對題寫寄語的要求,老人斟酌良久,在病榻上寫下“上海電影萬歲”。

吳貽弓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12月生於重慶,1948年起定居上海。196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同年回滬工作。主要電影作品有《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姐姐》《闕里人家》等。其中《巴山夜雨》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城南舊事》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等國內外獎項,是改革開放後第一部獲得國際獎項的中國電影。在電影的傳承中,詩化電影是中國電影區別於西方電影的文化基因所在。吳貽弓的《城南舊事》是繼費穆、孫瑜、吳永剛等大師作品之後,最具中華美學精神、中華美學規範的一部電影。

電影人眼中的吳貽弓

吳貽弓辭世的消息傳來,上海電影界乃至中國電影界都陷入了無盡哀思。

中影集團副總經理、國家一級導演江平,曾在原上海電影局工作時給吳貽弓當過助手。他對記者坦言:“吳貽弓導演自己說,他沒拍幾部電影,微不足道。我每次要給他寫點什麼的時候,他就說,我是一個普通人,就是一個文藝工作者。可我們都知道,他對中國電影意味深長。”

曾在《城南舊事》中飾演小英子的沈潔,如今從事戲劇工作。“感謝導演給了我一段特別的童年時光。在現場拍攝時,他就是位智慧又幽默的長輩,他的話常常有種溫情的力量。”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城南舊事》上映於1983年,是吳貽弓首次獨立執導的電影,他因此片獲得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

“普通人”“文藝工作者”“一位長輩”……借用《城南舊事》里人們耳熟能詳的《送別》歌詞——天之涯,人生別長亭;地之角,光影耀芳草。吳貽弓走了,但他的作品還在撫慰人心。

最看重“導演”身份的他,是中國電影詩化的大家

吳貽弓的電影開蒙來得比同輩人更早。他曾說,父親是他電影路的啟蒙人。父親的授業恩師包括李叔同,這讓吳貽弓“有種莫名的自豪感”,以至於後來他在《城南舊事》中用了那首“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上海剛解放那會兒,平安、美琪、大光明、國泰等影院都留下了少年吳貽弓跟隨父親看電影的足跡。時間久了,他萌生自己製作電影的奇想。他找來硬紙盒,在盒底挖個小洞,後面安上手電筒,上下各裝一根細鐵絲,一臺原始放映機便成了。在他生命最後的日子裡,偶爾想起過那段天真時光。老人不禁感慨:“所有身份裡,我總是最看重‘導演’二字。”

吳貽弓生於戰亂年代,伯父為其取名,“貽”為收藏,“弓”乃兵器,“貽弓”寓意“刀槍入庫,天下太平”。作為導演的他,人如其名,總不自覺地任自然怡人的詩意流淌在作品中。吳貽弓生前也常說:“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青春年華總不會輕易忘記,常常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來。我們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人,五十年代留給我們的理想、信心、人與人的關係、誠摯的追求、生活價值取向、浪漫主義色彩,總不肯在心裡泯滅。”所以,他千方百計想把這種“情結”投射在銀幕作品中。

永遠的《城南舊事》

1960年,吳貽弓從北影畢業後進了當時的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78年,他才第一次獨立執導筒,短片《我們的小花貓》於次年獲頒文化部優秀青年創作獎。1980年,在吳永剛總導演的提攜下,吳貽弓完成了他第一部長片——《巴山夜雨》。詩意的故事裡有霧,有人性,有迷惘,也有光芒。吳永剛總導演大膽放手,用抒情去點染冷峻的吳貽弓就這樣站到了中國影史的前臺。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城南舊事》

1981年末,吳貽弓拿到了一沓複印件,是寶島臺灣作家林海音的小說 《城南舊事》。他一頁頁地讀,深深地被感動。剛從《巴山夜雨》走出來的他,再次走進歷史——重現一個寶島臺灣作家眼中1920年代的北京。小說十來萬字,影片只選了小英子六歲到九歲的經歷,完全以孩子的感受來觸動觀眾。電影在國內賣出115個拷貝,相當於收進80多萬元票房,在1980年代蔚為可觀。

多年後,他談到這部電影,將之視為一個時代對電影美學的重塑。“三段沒什麼關係的人物構成了看似毫無聯繫的故事,是保留原小說的分段式結構,還是打散後重新交織?我們抓住了每一段故事的結尾,裡面的主角都是離我而去這種情緒積累構成特殊的味道。”吳貽弓說,他拍攝時沒有過多地“計算”怎樣去迎合觀眾,“只是想著如何把我十分摯愛和同情的這幾個人物誠實地呈現出來”。

這便是吳貽弓電影最別緻的特徵了,他不那麼注重傳統的戲劇衝突,更偏愛用視聽語言層層暈染出人物的內心世界。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吳貽弓

月隨人歸。在中秋夜與家人團圓後,次日早晨,大師駕鶴西去。

2019年9月14日上午7時32分,中國第四代導演代表人物、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原主席吳貽弓因病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逝世,享年80歲。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吳貽弓生命的最後四個月,他曾接受本報獨家專訪。面對題寫寄語的要求,老人斟酌良久,在病榻上寫下“上海電影萬歲”。

吳貽弓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12月生於重慶,1948年起定居上海。196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同年回滬工作。主要電影作品有《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姐姐》《闕里人家》等。其中《巴山夜雨》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城南舊事》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等國內外獎項,是改革開放後第一部獲得國際獎項的中國電影。在電影的傳承中,詩化電影是中國電影區別於西方電影的文化基因所在。吳貽弓的《城南舊事》是繼費穆、孫瑜、吳永剛等大師作品之後,最具中華美學精神、中華美學規範的一部電影。

電影人眼中的吳貽弓

吳貽弓辭世的消息傳來,上海電影界乃至中國電影界都陷入了無盡哀思。

中影集團副總經理、國家一級導演江平,曾在原上海電影局工作時給吳貽弓當過助手。他對記者坦言:“吳貽弓導演自己說,他沒拍幾部電影,微不足道。我每次要給他寫點什麼的時候,他就說,我是一個普通人,就是一個文藝工作者。可我們都知道,他對中國電影意味深長。”

曾在《城南舊事》中飾演小英子的沈潔,如今從事戲劇工作。“感謝導演給了我一段特別的童年時光。在現場拍攝時,他就是位智慧又幽默的長輩,他的話常常有種溫情的力量。”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城南舊事》上映於1983年,是吳貽弓首次獨立執導的電影,他因此片獲得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

“普通人”“文藝工作者”“一位長輩”……借用《城南舊事》里人們耳熟能詳的《送別》歌詞——天之涯,人生別長亭;地之角,光影耀芳草。吳貽弓走了,但他的作品還在撫慰人心。

最看重“導演”身份的他,是中國電影詩化的大家

吳貽弓的電影開蒙來得比同輩人更早。他曾說,父親是他電影路的啟蒙人。父親的授業恩師包括李叔同,這讓吳貽弓“有種莫名的自豪感”,以至於後來他在《城南舊事》中用了那首“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上海剛解放那會兒,平安、美琪、大光明、國泰等影院都留下了少年吳貽弓跟隨父親看電影的足跡。時間久了,他萌生自己製作電影的奇想。他找來硬紙盒,在盒底挖個小洞,後面安上手電筒,上下各裝一根細鐵絲,一臺原始放映機便成了。在他生命最後的日子裡,偶爾想起過那段天真時光。老人不禁感慨:“所有身份裡,我總是最看重‘導演’二字。”

吳貽弓生於戰亂年代,伯父為其取名,“貽”為收藏,“弓”乃兵器,“貽弓”寓意“刀槍入庫,天下太平”。作為導演的他,人如其名,總不自覺地任自然怡人的詩意流淌在作品中。吳貽弓生前也常說:“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青春年華總不會輕易忘記,常常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來。我們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人,五十年代留給我們的理想、信心、人與人的關係、誠摯的追求、生活價值取向、浪漫主義色彩,總不肯在心裡泯滅。”所以,他千方百計想把這種“情結”投射在銀幕作品中。

永遠的《城南舊事》

1960年,吳貽弓從北影畢業後進了當時的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78年,他才第一次獨立執導筒,短片《我們的小花貓》於次年獲頒文化部優秀青年創作獎。1980年,在吳永剛總導演的提攜下,吳貽弓完成了他第一部長片——《巴山夜雨》。詩意的故事裡有霧,有人性,有迷惘,也有光芒。吳永剛總導演大膽放手,用抒情去點染冷峻的吳貽弓就這樣站到了中國影史的前臺。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城南舊事》

1981年末,吳貽弓拿到了一沓複印件,是寶島臺灣作家林海音的小說 《城南舊事》。他一頁頁地讀,深深地被感動。剛從《巴山夜雨》走出來的他,再次走進歷史——重現一個寶島臺灣作家眼中1920年代的北京。小說十來萬字,影片只選了小英子六歲到九歲的經歷,完全以孩子的感受來觸動觀眾。電影在國內賣出115個拷貝,相當於收進80多萬元票房,在1980年代蔚為可觀。

多年後,他談到這部電影,將之視為一個時代對電影美學的重塑。“三段沒什麼關係的人物構成了看似毫無聯繫的故事,是保留原小說的分段式結構,還是打散後重新交織?我們抓住了每一段故事的結尾,裡面的主角都是離我而去這種情緒積累構成特殊的味道。”吳貽弓說,他拍攝時沒有過多地“計算”怎樣去迎合觀眾,“只是想著如何把我十分摯愛和同情的這幾個人物誠實地呈現出來”。

這便是吳貽弓電影最別緻的特徵了,他不那麼注重傳統的戲劇衝突,更偏愛用視聽語言層層暈染出人物的內心世界。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巴山夜雨》中的張瑜。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僅僅用“厚積薄發”來形容吳貽弓的創作是過於片面的,“他在等待的20年中,將中國社會氛圍及其深刻變化的所有信息密碼,都深深地融入、融化在了創作的血液和基因中,成為了其影片的底色,外化為了獨特的不可重複也不可複製的藝術風格。單純,熱情,有理想,有溫度,有情懷,有文化傳承,更有新的文化創造。”在他看來,一部《巴山夜雨》,一部《城南舊事》,已永遠留在了中國電影史經典作品殿堂裡。

生前寫下“上海電影萬歲”,六字穿透理想與歲月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吳貽弓自傳的作者石川評價,吳貽弓的藝術生涯從40歲後才開啟,一出手就是能夠代表上海電影改革開放後最輝煌歲月的經典作品。

1984年,吳貽弓獲悉自己被任命為上海市電影局副局長。那會兒,人在外景地的他不會想到,未來等著他去履新的還有一長串職務。學者石川曾問他:“行政工作佔據了大部分時間,創作自然少了,後悔嗎?”吳老答:“要說一點不後悔,那是假的……事情總要有人去做,想想在這過程中多少幫人做成了幾件嫁衣,也能得到些許安慰。”

這些“嫁衣”中,有些是關於電影市場的。20多年前,他就提出電影早晚要走產業化道路。上海各電影單位在他的一力主持下合併為上海電影總公司。擔任上影廠廠長期間,他率領的班子大膽決策,啟動了中國最早的影視拍攝基地建設。他力主建造的上海影城,開創了中國多廳影院的先河。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吳貽弓

月隨人歸。在中秋夜與家人團圓後,次日早晨,大師駕鶴西去。

2019年9月14日上午7時32分,中國第四代導演代表人物、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原主席吳貽弓因病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逝世,享年80歲。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吳貽弓生命的最後四個月,他曾接受本報獨家專訪。面對題寫寄語的要求,老人斟酌良久,在病榻上寫下“上海電影萬歲”。

吳貽弓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12月生於重慶,1948年起定居上海。196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同年回滬工作。主要電影作品有《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姐姐》《闕里人家》等。其中《巴山夜雨》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城南舊事》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等國內外獎項,是改革開放後第一部獲得國際獎項的中國電影。在電影的傳承中,詩化電影是中國電影區別於西方電影的文化基因所在。吳貽弓的《城南舊事》是繼費穆、孫瑜、吳永剛等大師作品之後,最具中華美學精神、中華美學規範的一部電影。

電影人眼中的吳貽弓

吳貽弓辭世的消息傳來,上海電影界乃至中國電影界都陷入了無盡哀思。

中影集團副總經理、國家一級導演江平,曾在原上海電影局工作時給吳貽弓當過助手。他對記者坦言:“吳貽弓導演自己說,他沒拍幾部電影,微不足道。我每次要給他寫點什麼的時候,他就說,我是一個普通人,就是一個文藝工作者。可我們都知道,他對中國電影意味深長。”

曾在《城南舊事》中飾演小英子的沈潔,如今從事戲劇工作。“感謝導演給了我一段特別的童年時光。在現場拍攝時,他就是位智慧又幽默的長輩,他的話常常有種溫情的力量。”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城南舊事》上映於1983年,是吳貽弓首次獨立執導的電影,他因此片獲得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

“普通人”“文藝工作者”“一位長輩”……借用《城南舊事》里人們耳熟能詳的《送別》歌詞——天之涯,人生別長亭;地之角,光影耀芳草。吳貽弓走了,但他的作品還在撫慰人心。

最看重“導演”身份的他,是中國電影詩化的大家

吳貽弓的電影開蒙來得比同輩人更早。他曾說,父親是他電影路的啟蒙人。父親的授業恩師包括李叔同,這讓吳貽弓“有種莫名的自豪感”,以至於後來他在《城南舊事》中用了那首“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上海剛解放那會兒,平安、美琪、大光明、國泰等影院都留下了少年吳貽弓跟隨父親看電影的足跡。時間久了,他萌生自己製作電影的奇想。他找來硬紙盒,在盒底挖個小洞,後面安上手電筒,上下各裝一根細鐵絲,一臺原始放映機便成了。在他生命最後的日子裡,偶爾想起過那段天真時光。老人不禁感慨:“所有身份裡,我總是最看重‘導演’二字。”

吳貽弓生於戰亂年代,伯父為其取名,“貽”為收藏,“弓”乃兵器,“貽弓”寓意“刀槍入庫,天下太平”。作為導演的他,人如其名,總不自覺地任自然怡人的詩意流淌在作品中。吳貽弓生前也常說:“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青春年華總不會輕易忘記,常常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來。我們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人,五十年代留給我們的理想、信心、人與人的關係、誠摯的追求、生活價值取向、浪漫主義色彩,總不肯在心裡泯滅。”所以,他千方百計想把這種“情結”投射在銀幕作品中。

永遠的《城南舊事》

1960年,吳貽弓從北影畢業後進了當時的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78年,他才第一次獨立執導筒,短片《我們的小花貓》於次年獲頒文化部優秀青年創作獎。1980年,在吳永剛總導演的提攜下,吳貽弓完成了他第一部長片——《巴山夜雨》。詩意的故事裡有霧,有人性,有迷惘,也有光芒。吳永剛總導演大膽放手,用抒情去點染冷峻的吳貽弓就這樣站到了中國影史的前臺。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城南舊事》

1981年末,吳貽弓拿到了一沓複印件,是寶島臺灣作家林海音的小說 《城南舊事》。他一頁頁地讀,深深地被感動。剛從《巴山夜雨》走出來的他,再次走進歷史——重現一個寶島臺灣作家眼中1920年代的北京。小說十來萬字,影片只選了小英子六歲到九歲的經歷,完全以孩子的感受來觸動觀眾。電影在國內賣出115個拷貝,相當於收進80多萬元票房,在1980年代蔚為可觀。

多年後,他談到這部電影,將之視為一個時代對電影美學的重塑。“三段沒什麼關係的人物構成了看似毫無聯繫的故事,是保留原小說的分段式結構,還是打散後重新交織?我們抓住了每一段故事的結尾,裡面的主角都是離我而去這種情緒積累構成特殊的味道。”吳貽弓說,他拍攝時沒有過多地“計算”怎樣去迎合觀眾,“只是想著如何把我十分摯愛和同情的這幾個人物誠實地呈現出來”。

這便是吳貽弓電影最別緻的特徵了,他不那麼注重傳統的戲劇衝突,更偏愛用視聽語言層層暈染出人物的內心世界。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巴山夜雨》中的張瑜。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僅僅用“厚積薄發”來形容吳貽弓的創作是過於片面的,“他在等待的20年中,將中國社會氛圍及其深刻變化的所有信息密碼,都深深地融入、融化在了創作的血液和基因中,成為了其影片的底色,外化為了獨特的不可重複也不可複製的藝術風格。單純,熱情,有理想,有溫度,有情懷,有文化傳承,更有新的文化創造。”在他看來,一部《巴山夜雨》,一部《城南舊事》,已永遠留在了中國電影史經典作品殿堂裡。

生前寫下“上海電影萬歲”,六字穿透理想與歲月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吳貽弓自傳的作者石川評價,吳貽弓的藝術生涯從40歲後才開啟,一出手就是能夠代表上海電影改革開放後最輝煌歲月的經典作品。

1984年,吳貽弓獲悉自己被任命為上海市電影局副局長。那會兒,人在外景地的他不會想到,未來等著他去履新的還有一長串職務。學者石川曾問他:“行政工作佔據了大部分時間,創作自然少了,後悔嗎?”吳老答:“要說一點不後悔,那是假的……事情總要有人去做,想想在這過程中多少幫人做成了幾件嫁衣,也能得到些許安慰。”

這些“嫁衣”中,有些是關於電影市場的。20多年前,他就提出電影早晚要走產業化道路。上海各電影單位在他的一力主持下合併為上海電影總公司。擔任上影廠廠長期間,他率領的班子大膽決策,啟動了中國最早的影視拍攝基地建設。他力主建造的上海影城,開創了中國多廳影院的先河。

吳貽弓走了,留下對電影的美好理想

影片《姐姐》中,宋春麗扮演女紅軍戰士。

最受影迷關注的那件“嫁衣”,非上海國際電影節莫屬。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國電影進入第三次創作高潮。同時,電影產業快速發展,每年全國生產影片逾百部,電影製片廠超過十家。吳貽弓覺得,無論從藝術還是市場的角度,中國電影都需要一個與之相匹配的國際電影節。更關鍵的是,他認為由上海來創辦國際電影節,“因為這裡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

但20多年前,擺在吳貽弓面前的現實是沒錢、沒人、沒經驗。“一天一塊錢”的伙食,他帶著大家一干就是幾個月,還通宵在小辦公室裡打地鋪。許多事情因陋就簡,惟有對評審委員會陣容,他和謝晉都堅持,必須“響噹噹”“夠分量”。1993年10月,全無經驗可借鑑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在吳貽弓等人的努力和引領下問世。開幕那天,當索菲亞·羅蘭、奧利弗·斯通、大島渚、羅伯特·懷斯、中野良子、張曼玉、張藝謀、鞏俐等全球頂級影人云集上海,為這場盛會殫精竭慮的人們欣慰:幾代中國電影人的夢想終於開了花。落幕之夜,吳貽弓站在燈光漸暗的舞臺上,熱淚盈眶。

吳貽弓生命的最後四個月,他曾接受本報獨家專訪。面對題寫寄語的要求,老人斟酌良久,在病榻上寫下“上海電影萬歲”。六個字或許筆力不足,但何嘗不是他送給上海電影的囑託與盼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