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文化 | 見證歷史滄桑的武威文化廣場

武威文化廣場位於武威市城中心,在各個歷史時期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內涵,也見證了兩千多年來武威的城市變遷史。

涼州文化 | 見證歷史滄桑的武威文化廣場

西漢時,匈奴人修築了姑臧城。五涼時期,因“涼州有龍形,又名臥龍城。”前涼對姑臧城進行了大規模的營建,增築四城,加上舊城,共計五城,街衢相通,有二十二門。其後又增築二城,達到七城。隋末李軌增修,武威城“週一十五里,高四丈八尺。”唐代“武威七裡十萬家”,道出了武威城的規模。西夏在原唐代涼州七城的基礎上對西涼府城及周圍塞堡進行了大規模的加固修建。西夏的西涼府有大小七座城池,分為內城、外城和關城三部分。中間的內城,是當時西涼府的行政中心。而現在的文化廣場的位置,應當在內城之中。

由於歷史久遠,明代以前文化廣場的位置究竟是何建築、用途如何,已經渺不可尋,只能引起人們無盡的遐想:霍去病西征匈奴時,是否在此檢閱雄師?北宮純救援洛陽時,是否在此列陣待發?唐玄宗夜遊西涼時,是否在此駐足流連?高適西行涼州時,是否在此依仗劍而歌?元昊攻佔涼州後,是否在此運籌帷幄?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唐代涼州的街頭,定然能夠看到胡旋舞的表演,定然能夠聽到涼州詞的吟唱。

元初仍沿襲西夏行政建制設西涼府。1260年,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鎮守西涼的闊端第三子只必帖木兒堅定地站在了忽必烈一方。由此西涼府城受到了阿里不哥叛軍的浩劫,西涼府成為一片焦土。後來只必帖木兒便在今武威市涼州區永昌鎮地界築永昌府。1278年,元朝在永昌府設立永昌路,降西涼府為西涼州,隸屬永昌路。從此,元朝在武威的統治中心,由西涼府轉移到了永昌府。原來西夏時期的西涼府城,就成為元代的西涼州城,文化廣場就位於西涼州城中。估計經過戰爭的浩劫,這個位置定然一片廢墟。

元代大學士虞集《西夏相斡公畫像贊》一文裡面有西涼州的記載: “夏亡, 郡縣廢於兵。廟學盡壞, 獨甘州僅存其跡。興州有帝廟, 門榜及夏主靈芝歌石刻。涼州有殿及廡。”從虞集的該段文字記載可知,西夏滅亡後,郡城縣府都經受兵禍,成為廢墟。西夏故地的孔廟經戰亂破壞殆盡,惟涼州的孔廟還保存有一座大殿及幾間廊房。文廟尚且如此,其餘建築的遭遇可想而知。

1372年,朱元璋派大將軍馮勝西征,佔領西涼州和永昌府。1376年在西涼州設立涼州衛,重新將行政中心從永昌路(今永昌鎮)轉移到涼州城,並對涼州城進行了大規模營建。經過濮英、宋晟、石茂華斷斷續續近200年的增修加固,四大城樓及二十四座城樓漸趨完善,武威成了河西走廊名副其實的“金城湯池”。

關於文化廣場的位置,李飛先生在《以天馬為中心的城市格局的形成》一文中有所敘述,文中說:“當時涼州衛衛署就建立在城中心,也就是現在文化廣場的位置。洪武二十年,在衛署西側修建城隍廟。”

此文中把明代涼州衛衛署當作文化廣場的位置所在。但是,在張克復先生等人校注的《五涼全志校注》(原書為《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清乾隆十四年刊印)一書中,附錄了一幅《武威縣疆域之圖》,圖中明顯可以看出,“府署”(舊系涼州衛衛署,康熙五十一年重修)和“道署”均在文廟和涼州府儒學院的正北位置。“縣署”在涼州府儒學院西面。考院在城西南,廣儲倉在城西北,草廠在廣儲倉西面;涼州府儒學在文廟西面,武威縣儒學在城北舊北府署;書院在武威縣儒學後面;演武場在廣儲倉、草廠的北面,位於城西北。只有“鎮署”的位置位於南北城門中軸線中心西側,估計當為今文化廣場的位置。

清乾隆三年,在涼莊道阿炳安的主持下,對涼州城進行了維修加固,補修城垣及箭樓、女牆、角樓,武威城攻守設施更加完善,一直保存到民國初年。清末,文化廣場見證了抗暴英雄齊振鷺的就義:1911年,鄉民齊振鷺(字飛卿,武威雙城鎮北安村人)第二次發動抗暴鬥爭失敗,被殺於武威城內大什字。

民國以來,文化廣場的名稱屢有變遷,唐光如先生《武威文化廣場古今談》以及李飛先生《以天馬為中心的城市格局的形成》兩篇文章對此有詳細敘述,現部分轉錄如下。

1927年,武威發生八級大地震,鎮署的建築全部被地震摧毀。到三十年代,此處成了一處沒被利用的空灘,於是,老百姓乾脆把它叫做“府門灘”。1931年,國民黨馬步青率部進駐武威,在府門灘修建了一座“馬步青紀念塔”,從此人們又把府門灘叫做塔臺灣。1938年,城隍廟毀於一場大火,只剩下一座戲臺。1944年,戲臺變為群眾集會的臨時地方,上面豎起“啟眾樓”的匾額。平時,戲臺前面空地上有各種擺攤賣藝的,十分熱鬧。後來官方把塔臺灣定名為公共體育場,每年四月各學校學生表演體操,十月在此舉行運動會。

1949年武威解放,武威人民拆掉馬步青紀念塔,在啟眾樓懸掛毛主席巨幅畫像,將公共體育場改名為解放市場,其實是一個貿易市場。50年代在解放市場東北角修建了一座土木結構的武威電影院,放映革命故事片。“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在解放市場北面修建“三忠於”臺(忠於毛主席,忠於毛澤東思想,忠於毛主席革命路線),雕塑毛主席像。那時起,解放市場更名為“三忠於”廣場。1972年,“三忠於”廣場改名為人民廣場。1985年,武威改縣為市,1986年在廣場上修建銅奔馬城標,從此,人民廣場更名為文化廣場,一直到現在。

涼州文化 | 見證歷史滄桑的武威文化廣場

站在武威文化廣場上,看到高高矗立的銅奔馬城標,你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大漢時期的武功軍威,天下要衝,五涼時期的涼州大馬,橫行天下,大唐時期的節度河西,威震西北,夏蒙時期的河西根本,秦隴襟要,明清時期的三邊重鎮,書城不夜;更會想起以獨具魅力的漢唐文化,影響深遠的五涼文化,神祕誘人的西夏文化、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多彩多姿的民族民俗文化等為主要內容的涼州文化。涼州文化,經受了漢風唐韻的洗禮,是千年歷史陶冶下的不朽遺存,是古城武威悠久燦爛的文化見證,成為中國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涼州文化地域特色鮮明,內涵博大,底蘊深厚,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重要位置,給武威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無窮的魅力,是歷史留給武威人民的巨大財富。

見證武威歷史滄桑,富含涼州文化底蘊,這才是武威文化廣場無窮的魅力所在。

作者簡介:李元輝,甘肅武威人,先後在《甘肅日報》《民主協商報》《貴陽晚報》《未來導報》等報刊雜誌發表歷史文化類文章三百餘篇。近百篇文章被《鳳凰網》《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新媒體平臺轉發。2014年由線裝書局出版詩文集《詩文話天馬故里》(與西木合著),2015年,由團結出版社出版長篇歷史小說《汗血寶馬》,參與編撰《村口有棵大槐樹》《涼州寶卷之方四姐》《涼州會談》等影視劇、舞臺劇劇本。現供職於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

責任編輯:吳燕

文章轉載自“涼州文化研究”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