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甘肅】

武威皇娘娘臺的千年滄桑

甘肅日報特約撰稿人 李元輝

【溯源甘肅】武威皇娘娘臺的千年滄桑

今日尹臺寺

【溯源甘肅】武威皇娘娘臺的千年滄桑

尹臺寺內景

【溯源甘肅】武威皇娘娘臺的千年滄桑

尹臺寺歷史畫像

武威皇娘娘臺,是四千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典型的齊家文化遺址之一,遺址在今武威市涼州區金羊鎮皇娘娘臺,原臺址業已不存。此臺東漢初稱竇融臺,東晉十六國時期稱為尹夫人臺,因尹夫人為西涼昭武皇后,後人遂稱尹夫人臺為皇娘娘臺,唐代在尹夫人臺的基礎上修建了尹臺寺,明朝改稱劉林臺。武威皇娘娘檯曆史悠久,文化厚重,千年而下,單從它的名稱變遷中就充滿了諸多歷史傳奇。

在武威,皇娘娘臺的名氣很大,家喻戶曉。它的歷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考古發現,皇娘娘臺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典型的齊家文化遺址之一。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250米,文化層厚度0.62米至2.3米,內涵豐富。遺址內住址、窯穴、墓葬齊全。房屋共發現6座,多為方形半地穴式建築;窯穴圍繞房屋,有圓形、橢圓形和長方形3種;墓葬皆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共88座。從墓葬的方式來看,好多墓葬表現出女子對男子的侍奉之意,這反映出當時社會貴賤等級分明,男尊女卑,男性佔有統治地位。

皇娘娘臺遺址還出土有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和不少銅器,為人們研究史前文化提供了豐厚的物證資源。

【溯源甘肅】武威皇娘娘臺的千年滄桑【溯源甘肅】武威皇娘娘臺的千年滄桑

皇娘娘臺出土的玉斧和玉璧

皇娘娘臺墓葬出土的陶器多破損成片,以泥質紅陶最多,彩陶較少。石器種類很多,有斧、刀、鑿、鐮、鏃、紡輪、刮削器等各種生產工具,多為磨製,證明當時農業經濟已經有很大的發展。骨器種類亦較多,有針、鑿、錐、鏃等工具,還有牛、羊、豬等獸骨。獸骨的出現,反映出畜牧業的發達,而骨針則表明縫紉手工藝也相當盛行。箭鏃的普遍使用,可知狩獵仍是人們的一種輔助性生產。皇娘娘臺出土的玉石器,多達83件,主要是璧和璜。有一件青白色玉璧,質地接近和田白玉,現收藏於甘肅省博物館,屬於一級文物。從出土玉器的形制、數量、質量等方面,可以想象還原當年的文化場景,說明此地曾是“西玉東輸”的必經之地。皇娘娘臺遺址出土的30件銅器都屬紅銅,形制有錐、刀、鑿,為中國成批出土年代最早的紅銅器。銅器的出現並使用,為當時生產力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說明當時已進入銅石並用階段,屬新石器時代晚期。

皇娘娘臺遺址是齊家文化的代表性遺址之一。齊家文化是以中國甘肅為中心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其手工藝品內涵豐富,品種繁多,工藝精美,已成為探索中華文明形成與早期發展的重要研究對象之一,在海內外影響日益擴大。

東漢初年,大將軍竇融駐守河西期間,曾令軍民在今皇娘娘臺遺址附近用土夯築了一座高大的點將臺,用以訓練兵馬。竇融離開武威後,當地人民便將這座點將臺稱之為竇融臺。

竇融(前16-62年),字周公,扶風平陵人。竇融年輕時,正值王莽當權,他在強弩將軍王俊部下擔任司馬。公元23年王莽敗亡後,40歲的竇融投降劉玄的起義軍,在大司馬趙萌部下任校尉,後被推薦出任鉅鹿太守。竇融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人,他見劉玄政權不穩,就不願到鉅鹿任職。竇融的高祖父曾為張掖太守,從祖父曾為護羌校尉,從弟為武威太守,幾代都在河西鎮守,有一定的政治基礎。於是,竇融就對他的家人說:“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帶河為國。張掖屬國精兵萬騎,一旦緩急,杜絕河津,足以自守,此遺種處也”,就這樣,竇融辭去鉅鹿太守,來到了河西,執掌張掖屬國都尉一職。

河西民俗質樸,竇融“政亦寬和”,贏得了很高的聲望。公元25年,更始帝劉玄失敗後,天下大亂,竇融由酒泉太守樑統、金城太守厙鈞、張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等推舉為河西五郡大將軍,統領張掖、酒泉、敦煌、武威、金城五郡,保境安民。

竇融在河西採取了比較寬和的政策,“上下相親,晏然富殖”,使河西一帶成為一個比較富庶與安寧的地區,特別是姑臧(武威)更為富饒。《後漢書》說:“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而姑臧稱為富邑,通貨羌胡,市日四合,每居縣者,不盈數月,輒致豐積。”為了保衛河西安寧,竇融不斷加強軍事力量,“修兵馬,習戰射,明烽燧之警,羌胡犯塞,融輒自將與諸郡相救,皆如符要,每輒破之”,為保障社會安定創造了良好條件。估計就在此時,竇融在武威調集軍民夯築了著名的點將臺。

公元29年,竇融又一次展示出他遠大的戰略眼光,決定歸附劉秀。那年,竇融遣長史劉鈞向劉秀奉書獻馬,表示願意歸附,劉秀大喜,賜給竇融璽書,授竇融為涼州牧,竇融從此歸附東漢王朝。公元32年,竇融率五郡太守及西北少數民族等步騎數萬,輜重五千餘兩,與劉秀大軍會師,共同擊敗天水隗囂叛軍,因功封為安豐侯。

公元36年劉秀平定甘肅、四川后,下詔讓竇融與五郡太守奏事京師,竇融從此離開了他生活了十幾年的河西,前去洛陽,被劉秀拜為冀州牧、大司空、代行衛尉事?兼領將作大匠。在他離開武威後,當地人民為了懷念他的功德,遂將其指揮夯築的點將臺稱之為竇融臺,並在臺旁立《竇公臺碑》,以歌功頌德。由於時過境遷,年代久遠,該碑早已亡佚。

東晉十六國時期,竇融臺又被稱為尹夫人臺,原因就是西涼國王李?之妻、西涼昭武皇后尹夫人曾經在此臺上居住過17年。

尹夫人(363-437年),冀縣(今甘谷縣)人,十六國時期傑出的女政治家,是西涼國王李?的妻子,名號西涼昭武皇后。她姿質秀麗,才思敏捷,足智多謀,初嫁扶風(今陝西涇陽)仕宦馬元正,馬元正病故後,改嫁李?。在李?創建西涼大業的過程中,她出謀劃策,成為李?的得力助手。400年,李?建立西涼政權,遷都酒泉,立尹氏為王后,共同參與朝政,故當時諺雲:“李尹王敦煌”,意謂西涼是“李尹政權”。

417年二月,李?去世,其子李歆繼位,尹氏被尊為皇太后。李歆驕橫自專,不修內政,大修宮室,嚴刑峻法,逐漸喪失了民心。尹夫人多次規勸,李歆不聽。420年,北涼沮渠蒙遜使用聲東擊西的戰術,攻打張掖。尹夫人和眾大臣極力勸阻李歆不要出兵,李歆卻一意孤行,率步騎三萬東伐。最後李歆兵敗被殺,沮渠蒙遜隨之佔領酒泉,西涼滅亡。

西涼敗亡後,58歲的尹夫人和家人被擄於武威。沮渠蒙遜在武威竇融臺上為她修建了房子,供其居住,實質上是將尹夫人軟禁於竇融臺,這一住就是17年。尹夫人從此一心皈依佛教,終日誦經唸佛,不問塵事。此後,竇融臺就被稱為尹夫人臺,又由於尹夫人此前為西涼昭武皇后,民間亦將此臺俗稱為“皇娘娘臺”。

後來沮渠蒙遜為兒子沮渠牧犍娶尹夫人之女西涼公主為妻。433年,沮渠蒙遜死後,沮渠牧犍繼承了北涼王位,西涼公主被封為王后。由於北涼控制絲綢古道,地理位置重要,為了安撫北涼,437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將妹妹武威公主嫁給沮渠牧犍為妻。迫於形勢,沮渠牧犍只好廢黜西涼公主,下詔將西涼公主和尹夫人從武威遷回酒泉。就這樣,年已75歲的尹夫人走下竇融臺,與女兒離開武威,長途跋涉,移居酒泉。

母女二人,一位是昔日的西涼皇后,一位是曾經的北涼王后,從420年被軟禁於竇融臺算起,她們在武威整整生活了17年。到酒泉之後,鬱鬱寡歡的西涼公主不幸去世,尹夫人偷偷逃奔伊吾(今瓜州),和先前逃亡到那裡的孫子李寶會合。由於年老體弱,再加上長途跋涉,到伊吾後尹夫人一病不起,不久病逝,就此走完了她一半輝煌,一半悽慘的75載人生。

尹夫人雖然離去了,但古臺還在,讓無數後人憑弔和觀瞻。

618年,大唐王朝建立。大唐開國皇帝李淵認為得到天下既是周密謀劃、英勇血戰的結果,也得益於先祖的庇佑,於是便追念先祖,感恩祭祀。由於西涼王李?是西漢飛將軍李廣的十六世孫,李淵又是李?的七世孫,李淵在追念祖先的過程中,對李?之妻尹夫人也格外尊崇。由於尹夫人信佛,便下詔在尹夫人曾經居住過的武威尹夫人臺的基礎上,修建了一座大寺院,起名叫“尹臺寺”,以示對尹夫人的懷念。

那時的尹臺寺規模宏大,香火旺盛,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這其中就有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

岑參一生五次入戎幕,兩次出塞。天寶八年(749年),34歲的岑參棄官從戎,首次出塞,趕赴龜茲(今新疆庫車),入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

兩年後,即751年,安西節度使高仙芝調任河西節度使。岑參便隨高仙芝來到武威,在武威度過了近半年的軍旅生活。那時的武威,雖處於邊塞,但人民生活安定,經濟繁榮,民風淳樸,景色優美,深受岑參喜愛。他不僅愛上了武威,也在這裡寫下了許多優美的詩歌。

751年三月,岑參於梨樹花開時節遊覽尹臺寺,作了《登涼州尹臺寺》一詩,全詩如下:“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開。因從老僧飯,更上夫人臺。清唱雲不去,彈弦風颯來。應須一倒載,還似山公回。”

此詩描繪了武威尹夫人臺及尹臺寺當年的情景。大意是,在涼州三月,梨花開始綻放。我同寺中的老僧吃完飯,又登上了尹夫人臺。那清越的歌聲令白雲停歇,那淡雅的琴韻像清風吹過。如此雅緻,我也應該倒騎著馬,像山公那樣大醉而歸。

從這首詩中可以想見,那時的尹臺寺是相當的熱鬧,就是一處名揚塞外的旅遊勝地。再加上大詩人岑參的宣傳,名氣更勝。

尹臺寺自修建之後,直到安史之亂之前,一直保持著香火旺盛的局面。但天災可免,兵禍不斷。764年,吐蕃攻佔涼州,而後幾百年涼州又先後在回鶻、西夏、蒙古的統治之下,歷經戰亂,往日香火旺盛的尹臺寺屢屢毀於戰火,雄偉高大的尹夫人臺也變得頹敗不堪。

至明初,由於一次戰爭,尹夫人臺又改名為劉林臺。

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宋國公馮勝西征,平定武威等河西諸路,洪武九年(1376年)在武威設置涼州衛。由於戰備需要,尹夫人臺又成為防守涼州、抗擊殘元勢力的堡壘。涼州百戶劉林率領部下佔據尹夫人臺,時刻防備敵人襲擾涼州。

明洪武十年(1377年)春,蒙古殘元勢力首領也先帖木兒率兵進犯涼州,劉林率部嚴密防守。劉林身先士卒,與敵激戰,後戰死於尹夫人臺下。劉林犧牲後,涼州百姓敬仰他捨生忘死、保家衛國的精神,於是把尹夫人臺改稱為劉林臺,以示紀念。《明史卷一百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一》記載道:“涼州衛百戶劉林戍涼州,也先帖木兒叛,戰死。邊人壯之,名其所居竇融臺為劉林臺。”《大明一統志》也有記述:“劉林臺,在涼州衛治西北五里,相傳漢竇融所築,舊名竇融臺。本朝洪武初,百戶劉林戰死城下,人皆重其忠節,因改今名。”《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三》也有記載:“劉林臺,在衛治西北五里。相傳漢竇融所築,本名竇融臺。明初,百戶劉林與寇戰,死其下,因易今名。”

從這些史料記載來看,在明初,當年香火旺盛的尹夫人臺和尹臺寺,成為明軍和殘元勢力爭奪涼州的制高點,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兵禍之災,其破壞程度可想而知。

跨越千年滄桑,古臺猶存;歷經天災人禍,空留遺蹟。

清末,武威籍學者李於鍇(1862-1923年)曾撰《尹夫人臺碑》,碑文敘述了尹夫人的生平和功績,以及尹夫人來到涼州的原因和住在竇融臺的經過。最後發出感慨,他在碑文中說:“今榱桷雖頹,堂皇自昔。停雲在望,重披岑參之詩;高臺未傾,莫誤竇融之跡。”大意是尹臺寺建築雖然毀壞,恢弘壯觀成為過去。但登臺望雲,就能想起唐代岑參的詩句;高臺尚未傾倒,就不要損害竇融留下的古蹟。

1927年武威大地震後,臺上建築全部被毀,皇娘娘臺也變得殘缺不全。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平田整地等生產建設過程中,本就殘垣斷壁的土臺被拆毀,夷為平地,兩千年的歷史見證就此消亡。

1985年,在皇娘娘臺遺址南邊建起甘肅皇臺麴酒廠(今皇臺集團公司),上世紀九十年代,皇臺酒廠在廠內重新修建了尹臺寺,也算是對歷史的一種告慰吧。

皇娘娘臺作為齊家文化遺址,證明從先秦時期,武威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且經濟發達。竇融在武威築臺點將、安定河西,後為大局著想、毅然歸漢;尹夫人在西涼心懷天下,建言獻策,後在竇融臺上居住,皈依佛教;李淵追念先祖,感恩庇佑;岑參慕名而來,踏歌而去;劉林一心報國,戰死沙場……這就是皇娘娘臺,它歷經幾千年的滄海桑田,經過了無數的歷史變遷,最終湮滅在歷史的風塵之中。但它悠久而厚重的歷史,始終伴隨著歷史文化名城武威,永遠散發著古色古香的韻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