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五臺山,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它的佛寺。畢竟五臺山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臺”,為文殊菩薩的道場。

但是,五臺山於2009年6月26日被在西班牙召開的第3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作為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肯定不單單只是佛教名山而已。

五臺山並非一座山,它是坐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區總面積達2837平方千米,最高海拔3061米。

三百六十度還原一個真實不一樣的五臺山給你,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傳說五臺最早是道家的地盤,《道經》裡稱五臺山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廟。

《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為道家所居。

佛教傳入五臺山,普遍的說法是始於東漢。史籍記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漢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兩位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來到洛陽。

永平十一年,攝摩騰、竺法蘭從洛陽來到了五臺山(當時叫清涼山)。

由於山裡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臺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於當時五臺山是道教根據地,他二人頗受排擠,因此奏知漢明帝。

漢朝廷為辨別佛教與道教的優劣高下,讓僧人與道士表演、說明、驗證,因此雙方達成協議——約期焚經,以別真偽(相傳,焚經地點在今西安焚經臺)。焚經的結果,道教經文全部焚燬,佛教經文卻完好如初,故他二人獲得建寺的權利。

《清涼山志》載:“在大塔左側,有釋迦牟尼佛所遺足跡,其長一尺六寸,廣六寸,千幅輪相,十指皆現”。相傳他二人不僅發現此足跡,而且還發現佛“舍利”,此外,營坊村這座山的山勢奇偉,氣象非凡,和印度的靈鷲山(釋迦牟尼佛修行處)相似。由於這三種原因,故決定在此建寺。

寺院落成後,以其山形命名為靈鷲寺。漢明帝劉莊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兩字,因而寺院落成後的全名是大孚靈鷲寺。大孚靈鷲寺是現今顯通寺的前身。從那時起,五臺山開始成為中國佛教的中心,五臺山的大孚靈鷲寺與洛陽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院。

三百六十度還原一個真實不一樣的五臺山給你,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五臺山——五座山峰(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中臺翠巖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鬥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臺,故而得名。

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據傳擁有寺廟128座,現存寺院共47處,臺內39處,臺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

望海峰

三百六十度還原一個真實不一樣的五臺山給你,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五臺山由東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組成,據說代表著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以及五方佛: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

東臺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東臺頂上“蒸雲浴日,爽氣澄秋,東望明霞,如陂似鏡,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於海拔高,臺頂氣溫低,盛夏時節,仍須穿棉衣。

東臺日出是五臺山的一大自然景觀,歷來吸引著無數的僧俗登山朝日。

中國佛協前會長趙樸初填詞贊曰:“東臺頂,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騰雲海作舟浮,朝氣滿神州。”

《清涼山志》載:“蒸雲寢壑,爽氣澄秋,東望明霞,若陂若境,即大海也。亦見滄瀛諸州,因以為名。”這就是東臺望海峰之名的由來。望海寺,是東臺頂上的寺廟。

《山西通志》記載:“隋開皇元年詔五頂胥建寺,塑文殊像,歲度僧3人。”

元代,望海寺被重建,明代嘉靖年間又由秋月禪師予以重修。

掛月峰

三百六十度還原一個真實不一樣的五臺山給你,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西臺名掛月峰,海拔2773米,西臺峰“頂廣平,月墜峰巔,儼若懸鏡,因以為名。”有詩讚曰:“西嶺巍峨接遠蒼,回瞻鄉國白雲傍。孤峰嶺翠連三晉,八水分流潤四方。晴日野華鋪蜀錦,秋風仙桂落天香。當年獅子曾遺蹟,巖谷常浮五色光。”

西臺頂上的寺廟叫法雷寺,創建於隋代。隋文帝詔於臺頂建寺,內供獅子文殊像。唐開成五年(八四0年)時,「臺頂中心有四間龍堂,置文殊像。於池東南有則天鐵塔一,基圓形,無級,高五尺許,週二丈許。」明代,法聚和尚又予以重修。清咸豐年間,源修法師等又建石窯洞數間。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寺院改建成一處四合院,南北二殿為石窯洞,東西配房為木構建築,一九四七年,這些木構建築全部被拆,僅存窯洞八間,一九八六年美籍華人壽治和尚投資重修了法雷寺及臺頂的舍利塔。

錦繡峰

三百六十度還原一個真實不一樣的五臺山給你,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南臺名錦繡峰,海拔2485米,此峰“頂若覆盂,圓周一里,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細草雜花,千巒彌布,猶鋪錦然,故以名焉。”著名詩人元好問賦詩讚曰:“沈沈龍穴貯雲煙,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將人境比,誰家隨步得金蓮?”

 南臺頂建有普濟寺,主供智慧文殊,普濟寺內,至今保留著年代極為久遠的石佛殿。

三百六十度還原一個真實不一樣的五臺山給你,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南臺最有特色的花要數金蓮花和野罌慄了。金蓮花為腹瓣形,瓣厚而平,一瓣疊一瓣地形成花朵。將此花采下晒乾,配上綠茶,就是有名的金蓮花茶,用來泡飲,清香提神。野罌慄花亦為黃色,單辯,薄得透明,香得醉人,由一根又細又長的莖高高頂起,微風吹來,輕輕搖動,顯得是那樣清雅和飄逸。入秋,就是山菊花的世界了。白色的,粉紅色的,藍色的,有開花一兩朵的,有高蓬大枝開花二、三十朵的,遠遠望去,這一坡象蓋了雪,那一凹象傾了胭脂。這個時節,也是採摘素白色的蕶苓香的時候用它裝成枕頭,淳香長在。南臺,堪稱一座天然的百花園,夏秋季節,各色各樣的山花競相怒放。

葉鬥峰

三百六十度還原一個真實不一樣的五臺山給你,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北臺名葉鬥峰,海拔3061米,五臺最高,有“華北屋脊”之稱,其臺“頂平廣,圓周四里,其下仰視,巔摩斗杓,故以為名。”康熙皇帝賦詩讚曰:“絕磴摩群峭,高寒逼鬥宮。鐘鳴千嶂外,人語九霄中。朔雪晴猶積,春冰暖未融。憑虛看陸海,此地即方蓬。”

翠巖峰

三百六十度還原一個真實不一樣的五臺山給你,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中臺翠巖峰,海拔2894米,其臺“頂廣平,圓周五里,巔巒雄曠,翠靄浮空,因以為名。”有詩讚曰:“群峰面面擁奇觀,朝雨和煙積翠巒。策杖千山渾不倦,披裘六月尚餘寒。蒼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黃沙四望寬。雲霧漸看山半起,卻疑身已在雲端。”

中臺頂巨石堆積,一色灰白、稜角分明,被稱為龍翻石。傳說是文殊菩薩從東海老龍王那裡取來歇龍石,老龍王的五個兒子追到五臺討還,揮舞龍爪,在臺頂上亂翻亂挖形成的。盛夏農曆六、七月登上臺頂,滿目碧翠生輝,特別在雨過天晴之後,石面望去碧翠欲滴,彷彿是巨塊的翡翠,因此中臺稱翠巖峰。

中臺頂建有一寺院,名曰演教寺,創建於隋。

五臺山的寺院數不勝數,但大家最感興趣的估計就是五爺廟了。

其實五爺廟就是五龍王殿,人們通稱五爺廟。

五爺廟創建於清代,民國年間重修時,增建了殿外前庭。

三百六十度還原一個真實不一樣的五臺山給你,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五爺廟的五龍王殿原來是捲棚頂,1917年重建時改為單簷歇山頂,四出廊,五脊六獸,正脊置銅寶剎,前有捲棚抱廈,雕樑畫棟,絢麗多彩。殿內除了供金臉龍王老五外,在他背後也左右排列了大爺、二爺、龍母、三爺、雨的塑像。民間傳說五爺本來是黑臉,但文殊菩薩為了廣濟眾生,化成了五龍王,所以黑臉變成了金臉。文殊菩薩化成的五龍王很喜歡看戲,所以在五龍王殿的對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戲臺,專門為五爺演戲。正因為如此,一直到今天,五臺山在六月法會期間,名角,名戲都必須安排在萬佛閣演出,意思是給五龍王唱戲。

五爺廟裡殿內供奉的五爺是廣濟龍王文殊菩薩的尊稱,也是五臺山五頂文殊菩薩的化身,因而,這裡是整個五臺山香火最盛的寺廟。

而事實上,應該說五爺其實就是文殊菩薩在臺懷本土化,世俗化的產物,它承擔起了民間俗神的職能,寄託著當地百姓祈盼風調雨順、平安吉祥的願望。也許正是因為五爺比起其他各大寺院裡莊嚴肅穆的菩薩們更親近群眾,更符合急功近利的眾生心願的緣故吧,小小的五爺廟,在善男信女們的心目中,它幾乎成了有求必應的象徵,上五臺山燒香的人大部分都是衝著五爺廟去的。在群眾心目中,他們不懂什麼佛理,甚至不知道文殊菩薩,但只要一說五爺廟,則遠近聞名,幾乎成了五臺山的一張名片。

塔院寺

三百六十度還原一個真實不一樣的五臺山給你,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塔院寺位居臺懷鎮中心,以五臺山的標誌大白塔而得名。這座大白塔高達75.3米,周圍為83米,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歷代屢經修造,明代又重建。據記載,大白塔內中藏有印度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所以佛教徒到五臺山首先都要朝拜這一聖蹟。塔院寺內還有座文殊塔,傳說塔內藏有文殊菩薩的頭髮。

顯通寺

三百六十度還原一個真實不一樣的五臺山給你,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位於塔院寺後,現存建築為明清兩代所修,寺宇面積八萬餘平方米,各種建築四百餘間。中軸線上殿堂七重,自前至後分別為觀音殿、文殊殿、大佛殿、無量殿、千缽殿、銅殿、藏經殿。無量殿來說,高達21米,沒有一根梁木,全用磚塊砌成,外簷磚刻斗拱花卉,內雕藻井懸空,形似花蓋寶頂,建造奇特。殿內的《華嚴經》字塔,為白綾所組成,上書60多萬字的《華嚴經》,蠅頭小楷,工整秀麗。銅殿三間見方,高達五米,外面雕鑄著花卉人物,飛禽走獸。

菩薩頂

三百六十度還原一個真實不一樣的五臺山給你,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位於顯通寺後的靈鷲峰上,傳說為文殊菩薩居住之處,又名文殊寺,也稱真容院。寺前一百零八級石階,向上迎面是一座木牌坊,上書“靈峰勝景”四個大字。佛家認為,人有一百零八煩惱,解脫煩惱之道稱為“法門”。寺前的每一級臺階就象徵著一個“法門”,踏上一級臺階,就意味著解脫一種煩惱,石階盡處就是超凡脫俗的佛土。菩薩頂主要殿宇,都用黃、綠、藍三彩琉璃瓦覆蓋。康熙御製碑,立於前院之中。乾隆御碑,矗立在東院,為方形巨石雕成,碑身高達六米,四面各寬一米,碑文分別用漢、蒙、滿、藏四種文字鐫刻,是五臺山最高大的石碑。

南禪寺

三百六十度還原一個真實不一樣的五臺山給你,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在中國佛教史上有特殊意義。唐武宗會昌滅佛,只有南禪寺逃脫了這次劫難,幸運地獨存於五臺山,因而也就成了現存最古老的木質建築。這座古剎小巧玲瓏,其中的大雄寶殿,據樑上的墨跡記載,修建於唐德宗建中三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保存著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殿內佛壇上,有佛、菩薩、弟子、童子、天王等唐代彩塑十七尊,容貌豐潤,面目傳情,神態逼真,線條流暢,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為不可多得的瑰寶。

佛光寺

三百六十度還原一個真實不一樣的五臺山給你,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坐落在佛光山的山腰,有“亞洲佛光”的美稱。寺院依山而建,東、南、北三峰環抱,規模宏大,其建築、塑像、壁畫和墨跡被譽為“四絕”。佛光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唐武宗會昌滅佛,寺廟被毀。唐大中十一年,主殿東大殿得以重建。佛光寺是現存唐代木構建築的範例,在建築史上有突出的地位。東大殿內佛壇上有唐代彩繪泥塑佛像三十五尊,體態豐滿,栩栩如生。壁畫大多是唐代的原作,也有宋代和明代的,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文殊殿為五臺山尚存的唯一金代建築。

最後,說一下中國的旅遊景點,總是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1、關於請香的問題,千萬不要相信導遊、路人、居士、還有披僧衣的和尚,忽悠請香需999,9999,1080元等價位消災免難、富貴吉祥,否則大難臨頭的說法。

假如佛是如此,就無法成佛。而且一般寺裡都備有香,供遊客使用。用香之後,往功德香隨喜放錢就好,五毛、一塊,當然土豪隨意。

2、關於路上送紙元寶跟佛牌的樸實紅臉大媽,喊著不要錢、免費送,可是事實上是不可能的。甚至會防不勝防,突然懷裡就多了紙元寶。

3、很多遊客來五臺山為算命,很多被騙,大師一句“施主,你與老衲有緣,速來、速來。”然後,就不用我說了吧。

4、野僧化緣:很多和尚尼姑說“施主行行好,請化點錢給我當路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