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文/ 正義必勝】

曾幾何時,功夫片作為一大類型片風靡世界,誕生了李小龍、成龍等一批國際功夫巨星,也不少國家的人一談到中國,就想到了“中國功夫”。

但自21世紀以來,功夫片卻在他的故鄉——中國日漸走向衰落,甚至不少人一談到功夫片,便對其抱以輕蔑和鄙視,認為“太假”。這前後強烈的反差是怎麼出現的呢?

說起來,功夫片之所以走上“越來越假”的道路,跟電影表現方式的發展變化有很大關係。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李連杰參演的《致命武器4》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某武俠劇

一、邵氏功夫片——真功夫、慢動作

功夫電影誕生於二十世紀40年代末,至60年代達到巔峰,其中尤以邵氏公司投拍的功夫片數量最多、影響最大、製作也最為精良,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這一時期功夫片的特點是“武行拍武戲”,大多數導演、武術指導和武術演員本身要麼師從武術名家,要麼是龍虎武師出身,大都身懷武藝。例如關德興、劉家良、劉家輝等一批功夫巨星,都有真功夫。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功夫演員姜大衛

但這一時期的功夫電影受限於拍攝技術和理念,很難讓演員們在鏡頭下表演真正的武術對決。

那時的拍攝設備較為笨重,只能靜止或進行固定的軌跡移動,視角也相對固定,要進行大幅度的視角變化只能通過增加機位的方式來解決,而這又無疑增加了電影的拍攝成本,所以不能為影視公司所接受。因此那時的電影往往是在中遠距離和固定視域進行拍攝。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而功夫格鬥的主要特點則是高速度、近距離。

一方面,因為在武術實戰中雙方都力求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擊敗對手,所以無論什麼門派,都主張“唯快不破”,以迅雷不及掩耳般的速度直擊敵人要害,要看清其攻防過程,必須在較近的距離才能做到。

另一方面,因為大多數武術格鬥要麼赤手空拳,要麼使用刀劍等短兵器,所以只有在近距離才能看清動作的變化。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一方面攝像機不能距離太近,另一方面高速度的武術動作只有在近距離才能看清,這種矛盾最終以武術演員的妥協告終。其解決辦法是武術演員通過放慢動作來解決中遠距離拍攝無法看清動作的問題,再用後期搭配音效等方式來解決因為動作放慢而造成的力量感和打擊感的缺失問題。最終我們看到的結果,便是邵氏功夫片中的典型表現形式——慢動作般的打鬥和誇張的音效。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但正如前文所提的,這種慢動作般的打鬥緣於當時近距離拍攝技術的短板,無法很好地反映無器械和短兵格鬥。那麼到了長兵格鬥,短板消失,武術演員們就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真功夫了。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功夫電影《中華丈夫》中經典的“耍花槍”名場面,讓觀眾得以大飽眼福,同時也證明了這些武術演員真的不是假把式。

二、徐克功夫片——真功夫,吊威亞

而功夫片發展到二十世紀70年代,已經走進了一個死衚衕。觀眾對傳統的拍攝方式已經開始厭倦,即使像成龍電影那樣在功夫片中加入喜劇元素,也不能挽回業已出現的頹勢,此時的功夫電影亟需新的表現形式。

在這個時候,曾在海外學習電影拍攝的徐克為功夫電影帶來了新的轉機,既讓觀眾耳目一新,也令功夫片走上了一條不同以往的發展道路。(二十世紀90年代)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徐克知道,舊有的功夫片衰落,其主要原因是觀眾已經看了太多相同模式下的功夫格鬥,並且這種功夫格鬥也很難再有新的表現方式令觀眾耳目一新了。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所以徐克另闢蹊徑,開始大範圍使用威亞、炸點、電腦特效等電影工業技術來增強電影的表現力,以達到重新吸引觀眾的目的。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於是在徐克的功夫電影中,片中人物的打鬥動作與風格雖然變化有限,但其所表現出的威力卻得到了明顯的加強。武術高手的輕功不僅可以無視地心引力,還力大無窮,彷彿超人一般。

這種大大增強武術高手的力量,以獲得更強的表現力的方式,雖然被很多傳統武術演員認為“太假”從而排斥與反對,但卻在票房上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逐漸成為功夫電影的主流,形成了功夫電影的最後一個黃金時代,並對之後的功夫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三、21世紀——功夫不夠,特效來湊

但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用工業化手段拍攝的功夫電影雖然更加炫目和具有吸引力,但卻在無形中摧毀了功夫片的支柱——真功夫。

越來越成熟的電影工業技術一方面極大地降低了拍攝功夫片的人員門檻,令很多沒有武術功底的演員也可以參演功夫片。另一方面特效技術的不斷加碼也令功夫越來越像妖術,無時無刻不在傳播一種“虛假”的信息,從而在根本上動搖了功夫片存在的價值。因此到了二十世紀90年代後期,逐漸出現了“中國功夫沒那麼厲害,都是假的”的聲音。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人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六指琴魔

而21世紀以來,現實中層出不窮的“中國功夫大師被暴打”的新聞也在不斷打擊著中國功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影視作為一種上層建築,如果沒有現實基礎來支撐,那麼就註定成了空中樓閣。如果人們在現實中看到的新聞,不是修習中國功夫的大師在擂臺上被拳擊手KO,就是在野外被地痞打倒,那麼換誰也很難再對功夫片有興趣了。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說一千道一萬,觀眾之所以熱衷於看功夫片,其實就是覺得中國功夫厲害,想去電影院一睹風采,如果整部電影中的演員沒一個真的會功夫,全靠特效技術支撐,那麼觀眾會覺得去看星球大戰好不好呢?再或者去看動作片行不行呢?至少更真實一些。於是這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功夫片的無人問津導致了功夫片及其相關製作體系的衰落,而這一體系的衰落又進一步導致了功夫片的無人問津。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之後,一些功夫片的“遺老”試圖用好萊塢的動作片拍攝技法來令功夫片枯木蓬春。於是誕生了以徐浩峰的《師父》為代表的寫實風格的功夫片。

可雖然因為拍攝技術的發展,令這些電影已經可以很好地反映武術高手們在近距離搏擊時的精彩絕倫,參演的演員也在拍攝前進行了長時間的武術訓練,以至於不像某些武俠電視劇那樣動作像划拳,但這些電影還是沒能引起太大的反響,“再造江湖”自然也談不上了。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究其根源,功夫片這個電影類型的信譽已經被透支得過於嚴重,過去縈繞在功夫片上的光環不僅已經消失,還蒙上了一層“虛假”和“浮誇”的陰影,即使偶爾出現一些精彩作品,也不可能再現曾經的輝煌了。

但正所謂“我不在但我又無處不在”,無論是《黑豹》中瓦坎達衛隊長手中轉動的長矛,還是《海王》中亞特蘭蒂斯貴族們手中旋轉的三叉戟,我們總能看到老派香港功夫片的影子。

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正義必勝。觀察者網已獲授權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