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練成太極操又咋滴?這還真可以!

武術 文學 少林寺 廣場舞 武林志 2017-06-09

就是練成太極操又咋滴?這還真可以!

“就算功夫深,也怕磚頭燜”,養生成風,練太極我們該咋做?

武師們可能會回答,“先學拳理”。這種是典型學院派思想,也有點難為了我這一大把年紀。然而,普通人練個太極拳,到底如何做?拳術名家羅鈺這樣說:“不隨波,不逐流,不跟風,不盲從,學啥不打緊,關鍵想學成啥”。

就是練成太極操又咋滴?這還真可以!

“關鍵想學成啥”,“啥”到底該是個啥?我們普通老百姓,練拳其實就是一種消遣,一不圖打人,二不圖獲獎,練個功沒個啥,消遣個自己,娛樂了大家。在霍斯的《原》,我特別認同肖大俠的理念,“我就是我,我是我的喜歡”,撇過文學成分,肖大俠對於喜好的處理方式顯得落落大方、十分得體。在《潛色》這部書中,王清揚一邊教書,一邊練武,他尋求的並不是名利,純粹是個人的一種喜好,任何文化的傳承,大多需要這樣的情懷,不物質、不名利,所謂寧靜致遠也即此理。

太極拳與太極操往往在於怎麼樣練,練的初衷不同,結果就不同。想成為大俠?還是純粹健個身?要不要學點拳理,往往無關緊要,況且還經不住老百姓真是需要的推敲。

就是練成太極操又咋滴?這還真可以!

練成太極操又咋地?GUN,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

尤其,近段時間,各種非議塵囂日上,風言風語的不斷湧現,就算是太極拳師打不過散打,我就是練個操又咋地。80、90年代,一部少林寺的熱播,傳播大江南北,人人武俠夢,似乎成為了時尚和流行,練拳不練功似乎你都不好意思說。但是,公園大爺大媽依舊耍著太極操。徐雷PK依舊成為茶坊笑談,雖然有觀點公開質疑其道德底線,娛樂性的傳播,似乎更加蠶食社會剩餘心靈的純真。

練個太極就得像模像樣,老百姓是否因為壓力太大了?專家站了出來便表示:“任何拳種都有其法門,只知其形,不得真理”。

就是練成太極操又咋滴?這還真可以!

如此來看,老百姓練太極還真需要有研究性。老百姓練太極的方式不應該是隨意,而要更多注入一點科學嚴謹性,使形神兼備,不至於是一個花架子。

然而,在這個年代既有練拳的想法,又有練拳的動力,還有教拳的老師,太少了。

在純粹的健身層面,懂不懂拳理,練不練內功,都是傷大雅,運動永遠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形態,當身體處於這種狀態,自然會出現機能的提質,寸勁、整勁、纏絲勁,這些高深的東西有條件則練,沒有就不必強求。當然,相對於跳個廣場舞,說起來練個太極操還是有些層次。

就是練成太極操又咋滴?這還真可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