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英國編舞家 Kenneth MacMillan(1929-1992 年)年輕時因為拓展了芭蕾的版圖聞名,同時他也臭名昭著。從 1956 年的《紙牌》(Solitaire)到 1984 年《不同的鼓手》(Different Drummer),他把自己的許多主角都塑造成了社會邊緣人物。在六部長篇芭蕾舞劇中,他在舞臺上呈現了各種複雜的社會圖景,以此展現主角拒絕融入社會或為社會所遺棄的原因。

MacMillan 一再地將女性墮落作為舞劇的中心主題。在 1961 年的獨幕芭蕾舞劇《邀請》(The Invitation)中,正值青春期的女主人公本以為即將擁有美好的性愛,卻慘遭強姦。當帷幕落下時,那些創傷顯然會把她變成 MacMillan 筆下另一個社會邊緣人(儘管 MacMillan 的作品中也有一些男性邊緣人物形象,但他更多地展現了女性角色經受的屈辱,並且往往與性有關)。

長篇舞劇《真假公主》(Anastasia,1971 年)中,女主人公曆經革命與戰爭的複雜成長背景後得以倖存,卻時常要去看心理醫生,忍受百般痛苦。而三幕芭蕾舞劇《曼儂》(Manon)於本週重登紐約美國芭蕾舞劇院(American Ballet Theater),其中的女性角色,只要條件允許,大多都用性來解決貧困問題。這部芭蕾舞劇當年在剛開始公演的時候,其對女性的表現就引起了部分人的反對。這種反對在當下社會運動的背景下也不太可能改變,但《曼儂》卻在 21 世紀人氣持續走高。

這部劇由 MacMillan 改編自 Abbé Prévost 一度被視作低俗作品的小說《曼儂 · 雷斯戈》(Manon Lescaut,1731 年),芭蕾舞劇保留了小說中 18 世紀早期的年代背景。主人公是一名身無分文的年輕女子,投身紙醉金迷的歡場生活。後來,她因賣淫入獄,被驅逐到新奧爾良,忠誠但佔有慾強、性格偏執的情人 des Grieux 伴隨左右。當還有別的男人追求 Manon 時,des Grieux 意識到自己可以為了她殺人。後來,Manon 凍死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裡,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一無所有。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英國編舞家 Kenneth MacMillan(1929-1992 年)年輕時因為拓展了芭蕾的版圖聞名,同時他也臭名昭著。從 1956 年的《紙牌》(Solitaire)到 1984 年《不同的鼓手》(Different Drummer),他把自己的許多主角都塑造成了社會邊緣人物。在六部長篇芭蕾舞劇中,他在舞臺上呈現了各種複雜的社會圖景,以此展現主角拒絕融入社會或為社會所遺棄的原因。

MacMillan 一再地將女性墮落作為舞劇的中心主題。在 1961 年的獨幕芭蕾舞劇《邀請》(The Invitation)中,正值青春期的女主人公本以為即將擁有美好的性愛,卻慘遭強姦。當帷幕落下時,那些創傷顯然會把她變成 MacMillan 筆下另一個社會邊緣人(儘管 MacMillan 的作品中也有一些男性邊緣人物形象,但他更多地展現了女性角色經受的屈辱,並且往往與性有關)。

長篇舞劇《真假公主》(Anastasia,1971 年)中,女主人公曆經革命與戰爭的複雜成長背景後得以倖存,卻時常要去看心理醫生,忍受百般痛苦。而三幕芭蕾舞劇《曼儂》(Manon)於本週重登紐約美國芭蕾舞劇院(American Ballet Theater),其中的女性角色,只要條件允許,大多都用性來解決貧困問題。這部芭蕾舞劇當年在剛開始公演的時候,其對女性的表現就引起了部分人的反對。這種反對在當下社會運動的背景下也不太可能改變,但《曼儂》卻在 21 世紀人氣持續走高。

這部劇由 MacMillan 改編自 Abbé Prévost 一度被視作低俗作品的小說《曼儂 · 雷斯戈》(Manon Lescaut,1731 年),芭蕾舞劇保留了小說中 18 世紀早期的年代背景。主人公是一名身無分文的年輕女子,投身紙醉金迷的歡場生活。後來,她因賣淫入獄,被驅逐到新奧爾良,忠誠但佔有慾強、性格偏執的情人 des Grieux 伴隨左右。當還有別的男人追求 Manon 時,des Grieux 意識到自己可以為了她殺人。後來,Manon 凍死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裡,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一無所有。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Julie Kent 與Roberto Bolle 參演的 2014 年版《曼儂》。

Prévost 的 Manon 是許多文學和其他藝術領域中紅顏禍水的原型,比如茶花女、卡門、露露等等,她們讓男人走上萬劫不復之路。通常情況下,她們的結局都是死亡,而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她們在男人墮落過程中的作用。她們可以說是驚人的破壞分子,而這也體現著對女性的仇視。然而,小說的悲劇發展軌跡主線並不是 Manon,而是 des Grieux,他為了熾烈的愛而放棄遺產、摒棄原則。

在 MacMillan 的舞劇中,Manon 在多大程度上體現了自欺欺人的雄性慾望(「是她讓我走向毀滅」)?她在多大程度上是用色相換取錢財的女人,是努力想穿珠寶華服的人?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她在多大程度上是嚴重性別歧視社會的受害者?在表演中,所有這些問題都不斷被提出來,就如 MacMillan 設計的那樣,否則故事也不會這麼有吸引力。

1974 年在《紐約客》的相關採訪中,MacMillan 曾經表示:「我認為她是貧窮,但與其說 Manon 害怕貧窮,不如說是以貧窮為恥。在那個時期,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

如果 MacMillan 沒有這麼善於表現 Manon 和 des Grieux 之間強烈的情愛潮湧,這部芭蕾舞劇就不會如此令人振奮。情慾是 MacMillan 編舞中另一個反覆出現的主題:雖然 Manon 經常和其他男人在一起,但只有面對des Grieux 時,她才表現出親密、信任與歡喜。這對情侶在芭蕾舞劇中有四長段雙人舞,由最初迅速燃起的迷戀,到最終絕望沒頂的放棄,他們的關係由此展開。

在這部劇中,Manon 和 des Grieux 的戲份相仿,甚至 Manon 的故事更多一些。Prévost 原著作品主要側重 des Grieux 如何被難以抗拒的 Manon 敗壞道德、消耗殆盡,而 MacMillan 則展示出 Manon 同樣經歷了一段漫長的過程,這段經歷更加黑暗。沒錯,這部芭蕾舞劇中,des Grieux 從俠義的理想主義者變成了飽受折磨的偏執性格 —— 但與 Manon 在這三幕中的遭遇不同,沒有人因為他生得好看就去騷擾他。更重要的是,他活到了劇終。雖然 Manon 達成了她一直以來的目標 —— 過上了極度奢華的生活,但最終這一切都化為了泡影。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英國編舞家 Kenneth MacMillan(1929-1992 年)年輕時因為拓展了芭蕾的版圖聞名,同時他也臭名昭著。從 1956 年的《紙牌》(Solitaire)到 1984 年《不同的鼓手》(Different Drummer),他把自己的許多主角都塑造成了社會邊緣人物。在六部長篇芭蕾舞劇中,他在舞臺上呈現了各種複雜的社會圖景,以此展現主角拒絕融入社會或為社會所遺棄的原因。

MacMillan 一再地將女性墮落作為舞劇的中心主題。在 1961 年的獨幕芭蕾舞劇《邀請》(The Invitation)中,正值青春期的女主人公本以為即將擁有美好的性愛,卻慘遭強姦。當帷幕落下時,那些創傷顯然會把她變成 MacMillan 筆下另一個社會邊緣人(儘管 MacMillan 的作品中也有一些男性邊緣人物形象,但他更多地展現了女性角色經受的屈辱,並且往往與性有關)。

長篇舞劇《真假公主》(Anastasia,1971 年)中,女主人公曆經革命與戰爭的複雜成長背景後得以倖存,卻時常要去看心理醫生,忍受百般痛苦。而三幕芭蕾舞劇《曼儂》(Manon)於本週重登紐約美國芭蕾舞劇院(American Ballet Theater),其中的女性角色,只要條件允許,大多都用性來解決貧困問題。這部芭蕾舞劇當年在剛開始公演的時候,其對女性的表現就引起了部分人的反對。這種反對在當下社會運動的背景下也不太可能改變,但《曼儂》卻在 21 世紀人氣持續走高。

這部劇由 MacMillan 改編自 Abbé Prévost 一度被視作低俗作品的小說《曼儂 · 雷斯戈》(Manon Lescaut,1731 年),芭蕾舞劇保留了小說中 18 世紀早期的年代背景。主人公是一名身無分文的年輕女子,投身紙醉金迷的歡場生活。後來,她因賣淫入獄,被驅逐到新奧爾良,忠誠但佔有慾強、性格偏執的情人 des Grieux 伴隨左右。當還有別的男人追求 Manon 時,des Grieux 意識到自己可以為了她殺人。後來,Manon 凍死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裡,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一無所有。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Julie Kent 與Roberto Bolle 參演的 2014 年版《曼儂》。

Prévost 的 Manon 是許多文學和其他藝術領域中紅顏禍水的原型,比如茶花女、卡門、露露等等,她們讓男人走上萬劫不復之路。通常情況下,她們的結局都是死亡,而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她們在男人墮落過程中的作用。她們可以說是驚人的破壞分子,而這也體現著對女性的仇視。然而,小說的悲劇發展軌跡主線並不是 Manon,而是 des Grieux,他為了熾烈的愛而放棄遺產、摒棄原則。

在 MacMillan 的舞劇中,Manon 在多大程度上體現了自欺欺人的雄性慾望(「是她讓我走向毀滅」)?她在多大程度上是用色相換取錢財的女人,是努力想穿珠寶華服的人?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她在多大程度上是嚴重性別歧視社會的受害者?在表演中,所有這些問題都不斷被提出來,就如 MacMillan 設計的那樣,否則故事也不會這麼有吸引力。

1974 年在《紐約客》的相關採訪中,MacMillan 曾經表示:「我認為她是貧窮,但與其說 Manon 害怕貧窮,不如說是以貧窮為恥。在那個時期,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

如果 MacMillan 沒有這麼善於表現 Manon 和 des Grieux 之間強烈的情愛潮湧,這部芭蕾舞劇就不會如此令人振奮。情慾是 MacMillan 編舞中另一個反覆出現的主題:雖然 Manon 經常和其他男人在一起,但只有面對des Grieux 時,她才表現出親密、信任與歡喜。這對情侶在芭蕾舞劇中有四長段雙人舞,由最初迅速燃起的迷戀,到最終絕望沒頂的放棄,他們的關係由此展開。

在這部劇中,Manon 和 des Grieux 的戲份相仿,甚至 Manon 的故事更多一些。Prévost 原著作品主要側重 des Grieux 如何被難以抗拒的 Manon 敗壞道德、消耗殆盡,而 MacMillan 則展示出 Manon 同樣經歷了一段漫長的過程,這段經歷更加黑暗。沒錯,這部芭蕾舞劇中,des Grieux 從俠義的理想主義者變成了飽受折磨的偏執性格 —— 但與 Manon 在這三幕中的遭遇不同,沒有人因為他生得好看就去騷擾他。更重要的是,他活到了劇終。雖然 Manon 達成了她一直以來的目標 —— 過上了極度奢華的生活,但最終這一切都化為了泡影。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芭蕾舞劇《曼儂》上不乏衝突的劇情與場景。

芭蕾舞劇及其製作人一直有著狂熱的追隨與推廣群體。《曼儂》在倫敦首演兩個月後又在紐約登臺時,Arlene Croce 在《紐約客》上撰文評論稱,MacMillan 為歐洲芭蕾舞團的女性打造了最佳角色。在他去世後很久,許多人還在討論,認為他的戲劇是歐美芭蕾舞史上最偉大的作品。

Natalia Makarova 在她 1980 年出版的作品,《舞者自傳》(Dance Autobiography)一書中回憶道,Manon 是她最富有價值的角色。MacMillan 的傳記作者、英國舞蹈評論家 Jann Parry 在 2009 年出版的傳記《不同的鼓手》(Different Drummer)中,把近年來芭蕾舞劇中女芭蕾舞者對 Manon 角色的詮釋比作對移民性工作者的解讀,也都是在一個將她們當作廢物的體系中,盡其所能。

儘管如此,MacMillan 的處理方式從一開始就引起了不少觀眾的反感。向來崇拜 MacMillan 的評論家 Mary Clarke 在看過首演後在《衛報》寫道:「Manon 就是個蕩婦,des Grieux 是個傻瓜,這是最令人討厭的搭配組合了。」Jane King 為英國《晨星報》撰寫評論時寫道:「哪怕不是激進的女權主義者,也會對 MacMillan 一再把女性描繪成欺騙和毀滅男性的角色而感到不滿。

MacMillan 允許演員在他建立的框架內做出自己對角色的詮釋。Manon 這個角色就是他為 Antoinette Sibley 量身打造的。在 Sibley 看來,Manon 不是一個陰謀家:「她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作出決定而已。」

芭蕾舞者 Diana Vishneva 曾談到 Manon 在狂熱的興奮狀態下死亡 —— 在瘋狂的高潮中死去。然而,到了 21 世紀,Manon 之死經常被處理為一系列懲罰的最後一個轉折點:例如 Alina Cojocaru 在最後的雙人舞中一瘸一拐地走著,被她的搭檔上拋下託,彷彿意志已被摧毀。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英國編舞家 Kenneth MacMillan(1929-1992 年)年輕時因為拓展了芭蕾的版圖聞名,同時他也臭名昭著。從 1956 年的《紙牌》(Solitaire)到 1984 年《不同的鼓手》(Different Drummer),他把自己的許多主角都塑造成了社會邊緣人物。在六部長篇芭蕾舞劇中,他在舞臺上呈現了各種複雜的社會圖景,以此展現主角拒絕融入社會或為社會所遺棄的原因。

MacMillan 一再地將女性墮落作為舞劇的中心主題。在 1961 年的獨幕芭蕾舞劇《邀請》(The Invitation)中,正值青春期的女主人公本以為即將擁有美好的性愛,卻慘遭強姦。當帷幕落下時,那些創傷顯然會把她變成 MacMillan 筆下另一個社會邊緣人(儘管 MacMillan 的作品中也有一些男性邊緣人物形象,但他更多地展現了女性角色經受的屈辱,並且往往與性有關)。

長篇舞劇《真假公主》(Anastasia,1971 年)中,女主人公曆經革命與戰爭的複雜成長背景後得以倖存,卻時常要去看心理醫生,忍受百般痛苦。而三幕芭蕾舞劇《曼儂》(Manon)於本週重登紐約美國芭蕾舞劇院(American Ballet Theater),其中的女性角色,只要條件允許,大多都用性來解決貧困問題。這部芭蕾舞劇當年在剛開始公演的時候,其對女性的表現就引起了部分人的反對。這種反對在當下社會運動的背景下也不太可能改變,但《曼儂》卻在 21 世紀人氣持續走高。

這部劇由 MacMillan 改編自 Abbé Prévost 一度被視作低俗作品的小說《曼儂 · 雷斯戈》(Manon Lescaut,1731 年),芭蕾舞劇保留了小說中 18 世紀早期的年代背景。主人公是一名身無分文的年輕女子,投身紙醉金迷的歡場生活。後來,她因賣淫入獄,被驅逐到新奧爾良,忠誠但佔有慾強、性格偏執的情人 des Grieux 伴隨左右。當還有別的男人追求 Manon 時,des Grieux 意識到自己可以為了她殺人。後來,Manon 凍死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裡,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一無所有。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Julie Kent 與Roberto Bolle 參演的 2014 年版《曼儂》。

Prévost 的 Manon 是許多文學和其他藝術領域中紅顏禍水的原型,比如茶花女、卡門、露露等等,她們讓男人走上萬劫不復之路。通常情況下,她們的結局都是死亡,而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她們在男人墮落過程中的作用。她們可以說是驚人的破壞分子,而這也體現著對女性的仇視。然而,小說的悲劇發展軌跡主線並不是 Manon,而是 des Grieux,他為了熾烈的愛而放棄遺產、摒棄原則。

在 MacMillan 的舞劇中,Manon 在多大程度上體現了自欺欺人的雄性慾望(「是她讓我走向毀滅」)?她在多大程度上是用色相換取錢財的女人,是努力想穿珠寶華服的人?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她在多大程度上是嚴重性別歧視社會的受害者?在表演中,所有這些問題都不斷被提出來,就如 MacMillan 設計的那樣,否則故事也不會這麼有吸引力。

1974 年在《紐約客》的相關採訪中,MacMillan 曾經表示:「我認為她是貧窮,但與其說 Manon 害怕貧窮,不如說是以貧窮為恥。在那個時期,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

如果 MacMillan 沒有這麼善於表現 Manon 和 des Grieux 之間強烈的情愛潮湧,這部芭蕾舞劇就不會如此令人振奮。情慾是 MacMillan 編舞中另一個反覆出現的主題:雖然 Manon 經常和其他男人在一起,但只有面對des Grieux 時,她才表現出親密、信任與歡喜。這對情侶在芭蕾舞劇中有四長段雙人舞,由最初迅速燃起的迷戀,到最終絕望沒頂的放棄,他們的關係由此展開。

在這部劇中,Manon 和 des Grieux 的戲份相仿,甚至 Manon 的故事更多一些。Prévost 原著作品主要側重 des Grieux 如何被難以抗拒的 Manon 敗壞道德、消耗殆盡,而 MacMillan 則展示出 Manon 同樣經歷了一段漫長的過程,這段經歷更加黑暗。沒錯,這部芭蕾舞劇中,des Grieux 從俠義的理想主義者變成了飽受折磨的偏執性格 —— 但與 Manon 在這三幕中的遭遇不同,沒有人因為他生得好看就去騷擾他。更重要的是,他活到了劇終。雖然 Manon 達成了她一直以來的目標 —— 過上了極度奢華的生活,但最終這一切都化為了泡影。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芭蕾舞劇《曼儂》上不乏衝突的劇情與場景。

芭蕾舞劇及其製作人一直有著狂熱的追隨與推廣群體。《曼儂》在倫敦首演兩個月後又在紐約登臺時,Arlene Croce 在《紐約客》上撰文評論稱,MacMillan 為歐洲芭蕾舞團的女性打造了最佳角色。在他去世後很久,許多人還在討論,認為他的戲劇是歐美芭蕾舞史上最偉大的作品。

Natalia Makarova 在她 1980 年出版的作品,《舞者自傳》(Dance Autobiography)一書中回憶道,Manon 是她最富有價值的角色。MacMillan 的傳記作者、英國舞蹈評論家 Jann Parry 在 2009 年出版的傳記《不同的鼓手》(Different Drummer)中,把近年來芭蕾舞劇中女芭蕾舞者對 Manon 角色的詮釋比作對移民性工作者的解讀,也都是在一個將她們當作廢物的體系中,盡其所能。

儘管如此,MacMillan 的處理方式從一開始就引起了不少觀眾的反感。向來崇拜 MacMillan 的評論家 Mary Clarke 在看過首演後在《衛報》寫道:「Manon 就是個蕩婦,des Grieux 是個傻瓜,這是最令人討厭的搭配組合了。」Jane King 為英國《晨星報》撰寫評論時寫道:「哪怕不是激進的女權主義者,也會對 MacMillan 一再把女性描繪成欺騙和毀滅男性的角色而感到不滿。

MacMillan 允許演員在他建立的框架內做出自己對角色的詮釋。Manon 這個角色就是他為 Antoinette Sibley 量身打造的。在 Sibley 看來,Manon 不是一個陰謀家:「她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作出決定而已。」

芭蕾舞者 Diana Vishneva 曾談到 Manon 在狂熱的興奮狀態下死亡 —— 在瘋狂的高潮中死去。然而,到了 21 世紀,Manon 之死經常被處理為一系列懲罰的最後一個轉折點:例如 Alina Cojocaru 在最後的雙人舞中一瘸一拐地走著,被她的搭檔上拋下託,彷彿意志已被摧毀。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2007年在 American Ballet Theater,Alessandra Ferri 與 Sascha Radetsky 參演的《曼儂》。

1973 年至 1974 年這段時間,MacMillan 創作了《曼儂》,歷時 8 個多月。當時他是皇家芭蕾舞團的總監,1970 年之前的上一任總監是 Frederick Ashton。《曼儂》中滿是 Ashton 的風格,在 Ashton 的撮合下,Sibley 和 Anthony Dowell(同一版本的 des Grieux 扮演者)成了世界級的明星情侶。但很少有人注意到 MacMillan 在向 Ashton 學習的同時,也在批評他:《真假公主》《曼儂》和《梅耶靈》(Mayerling)都是從 Ashton 擅長的芭蕾舞劇的精雕細琢開始,之後才展現出破壞性的社會、政治和性的力量。

除以上形式,《曼儂》也有歌劇院版本,很多歌劇觀眾瞭解馬斯奈(五幕歌劇《曼儂》,1884 年)和普契尼(四幕《曼儂 · 雷斯戈》,1893 年)對同一故事的長篇創作。皇家芭蕾舞團在科文特花園歌劇院演出時,在歌劇院總導演的建議下,MacMillan 根據馬斯奈的其他音樂改編了《曼儂》。

如今,芭蕾舞劇的音樂是促成其劇團人氣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MacMillan 的舞劇 —— 就他的一些傑作來說 —— 比馬斯奈或普契尼的歌劇演出還要多。在倫敦,現在經常表演的不只一家主要劇團,而是兩家:科文特花園皇家芭蕾舞團和英國國家芭蕾舞團(English National Ballet)。全球範圍內還有許多其他劇團也在演出這一劇目。

然而,這部劇所講述的故事遠沒有《曼儂》所展現的那麼美好。這仍然是一出讓人們爭論不休的芭蕾舞劇(話題不限於對兩性的表現)。儘管如此,這一劇目也保留至今。它的戲劇成就展示著 MacMillan 對芭蕾這一表演形式的挑戰。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英國編舞家 Kenneth MacMillan(1929-1992 年)年輕時因為拓展了芭蕾的版圖聞名,同時他也臭名昭著。從 1956 年的《紙牌》(Solitaire)到 1984 年《不同的鼓手》(Different Drummer),他把自己的許多主角都塑造成了社會邊緣人物。在六部長篇芭蕾舞劇中,他在舞臺上呈現了各種複雜的社會圖景,以此展現主角拒絕融入社會或為社會所遺棄的原因。

MacMillan 一再地將女性墮落作為舞劇的中心主題。在 1961 年的獨幕芭蕾舞劇《邀請》(The Invitation)中,正值青春期的女主人公本以為即將擁有美好的性愛,卻慘遭強姦。當帷幕落下時,那些創傷顯然會把她變成 MacMillan 筆下另一個社會邊緣人(儘管 MacMillan 的作品中也有一些男性邊緣人物形象,但他更多地展現了女性角色經受的屈辱,並且往往與性有關)。

長篇舞劇《真假公主》(Anastasia,1971 年)中,女主人公曆經革命與戰爭的複雜成長背景後得以倖存,卻時常要去看心理醫生,忍受百般痛苦。而三幕芭蕾舞劇《曼儂》(Manon)於本週重登紐約美國芭蕾舞劇院(American Ballet Theater),其中的女性角色,只要條件允許,大多都用性來解決貧困問題。這部芭蕾舞劇當年在剛開始公演的時候,其對女性的表現就引起了部分人的反對。這種反對在當下社會運動的背景下也不太可能改變,但《曼儂》卻在 21 世紀人氣持續走高。

這部劇由 MacMillan 改編自 Abbé Prévost 一度被視作低俗作品的小說《曼儂 · 雷斯戈》(Manon Lescaut,1731 年),芭蕾舞劇保留了小說中 18 世紀早期的年代背景。主人公是一名身無分文的年輕女子,投身紙醉金迷的歡場生活。後來,她因賣淫入獄,被驅逐到新奧爾良,忠誠但佔有慾強、性格偏執的情人 des Grieux 伴隨左右。當還有別的男人追求 Manon 時,des Grieux 意識到自己可以為了她殺人。後來,Manon 凍死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裡,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一無所有。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Julie Kent 與Roberto Bolle 參演的 2014 年版《曼儂》。

Prévost 的 Manon 是許多文學和其他藝術領域中紅顏禍水的原型,比如茶花女、卡門、露露等等,她們讓男人走上萬劫不復之路。通常情況下,她們的結局都是死亡,而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她們在男人墮落過程中的作用。她們可以說是驚人的破壞分子,而這也體現著對女性的仇視。然而,小說的悲劇發展軌跡主線並不是 Manon,而是 des Grieux,他為了熾烈的愛而放棄遺產、摒棄原則。

在 MacMillan 的舞劇中,Manon 在多大程度上體現了自欺欺人的雄性慾望(「是她讓我走向毀滅」)?她在多大程度上是用色相換取錢財的女人,是努力想穿珠寶華服的人?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她在多大程度上是嚴重性別歧視社會的受害者?在表演中,所有這些問題都不斷被提出來,就如 MacMillan 設計的那樣,否則故事也不會這麼有吸引力。

1974 年在《紐約客》的相關採訪中,MacMillan 曾經表示:「我認為她是貧窮,但與其說 Manon 害怕貧窮,不如說是以貧窮為恥。在那個時期,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

如果 MacMillan 沒有這麼善於表現 Manon 和 des Grieux 之間強烈的情愛潮湧,這部芭蕾舞劇就不會如此令人振奮。情慾是 MacMillan 編舞中另一個反覆出現的主題:雖然 Manon 經常和其他男人在一起,但只有面對des Grieux 時,她才表現出親密、信任與歡喜。這對情侶在芭蕾舞劇中有四長段雙人舞,由最初迅速燃起的迷戀,到最終絕望沒頂的放棄,他們的關係由此展開。

在這部劇中,Manon 和 des Grieux 的戲份相仿,甚至 Manon 的故事更多一些。Prévost 原著作品主要側重 des Grieux 如何被難以抗拒的 Manon 敗壞道德、消耗殆盡,而 MacMillan 則展示出 Manon 同樣經歷了一段漫長的過程,這段經歷更加黑暗。沒錯,這部芭蕾舞劇中,des Grieux 從俠義的理想主義者變成了飽受折磨的偏執性格 —— 但與 Manon 在這三幕中的遭遇不同,沒有人因為他生得好看就去騷擾他。更重要的是,他活到了劇終。雖然 Manon 達成了她一直以來的目標 —— 過上了極度奢華的生活,但最終這一切都化為了泡影。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芭蕾舞劇《曼儂》上不乏衝突的劇情與場景。

芭蕾舞劇及其製作人一直有著狂熱的追隨與推廣群體。《曼儂》在倫敦首演兩個月後又在紐約登臺時,Arlene Croce 在《紐約客》上撰文評論稱,MacMillan 為歐洲芭蕾舞團的女性打造了最佳角色。在他去世後很久,許多人還在討論,認為他的戲劇是歐美芭蕾舞史上最偉大的作品。

Natalia Makarova 在她 1980 年出版的作品,《舞者自傳》(Dance Autobiography)一書中回憶道,Manon 是她最富有價值的角色。MacMillan 的傳記作者、英國舞蹈評論家 Jann Parry 在 2009 年出版的傳記《不同的鼓手》(Different Drummer)中,把近年來芭蕾舞劇中女芭蕾舞者對 Manon 角色的詮釋比作對移民性工作者的解讀,也都是在一個將她們當作廢物的體系中,盡其所能。

儘管如此,MacMillan 的處理方式從一開始就引起了不少觀眾的反感。向來崇拜 MacMillan 的評論家 Mary Clarke 在看過首演後在《衛報》寫道:「Manon 就是個蕩婦,des Grieux 是個傻瓜,這是最令人討厭的搭配組合了。」Jane King 為英國《晨星報》撰寫評論時寫道:「哪怕不是激進的女權主義者,也會對 MacMillan 一再把女性描繪成欺騙和毀滅男性的角色而感到不滿。

MacMillan 允許演員在他建立的框架內做出自己對角色的詮釋。Manon 這個角色就是他為 Antoinette Sibley 量身打造的。在 Sibley 看來,Manon 不是一個陰謀家:「她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作出決定而已。」

芭蕾舞者 Diana Vishneva 曾談到 Manon 在狂熱的興奮狀態下死亡 —— 在瘋狂的高潮中死去。然而,到了 21 世紀,Manon 之死經常被處理為一系列懲罰的最後一個轉折點:例如 Alina Cojocaru 在最後的雙人舞中一瘸一拐地走著,被她的搭檔上拋下託,彷彿意志已被摧毀。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2007年在 American Ballet Theater,Alessandra Ferri 與 Sascha Radetsky 參演的《曼儂》。

1973 年至 1974 年這段時間,MacMillan 創作了《曼儂》,歷時 8 個多月。當時他是皇家芭蕾舞團的總監,1970 年之前的上一任總監是 Frederick Ashton。《曼儂》中滿是 Ashton 的風格,在 Ashton 的撮合下,Sibley 和 Anthony Dowell(同一版本的 des Grieux 扮演者)成了世界級的明星情侶。但很少有人注意到 MacMillan 在向 Ashton 學習的同時,也在批評他:《真假公主》《曼儂》和《梅耶靈》(Mayerling)都是從 Ashton 擅長的芭蕾舞劇的精雕細琢開始,之後才展現出破壞性的社會、政治和性的力量。

除以上形式,《曼儂》也有歌劇院版本,很多歌劇觀眾瞭解馬斯奈(五幕歌劇《曼儂》,1884 年)和普契尼(四幕《曼儂 · 雷斯戈》,1893 年)對同一故事的長篇創作。皇家芭蕾舞團在科文特花園歌劇院演出時,在歌劇院總導演的建議下,MacMillan 根據馬斯奈的其他音樂改編了《曼儂》。

如今,芭蕾舞劇的音樂是促成其劇團人氣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MacMillan 的舞劇 —— 就他的一些傑作來說 —— 比馬斯奈或普契尼的歌劇演出還要多。在倫敦,現在經常表演的不只一家主要劇團,而是兩家:科文特花園皇家芭蕾舞團和英國國家芭蕾舞團(English National Ballet)。全球範圍內還有許多其他劇團也在演出這一劇目。

然而,這部劇所講述的故事遠沒有《曼儂》所展現的那麼美好。這仍然是一出讓人們爭論不休的芭蕾舞劇(話題不限於對兩性的表現)。儘管如此,這一劇目也保留至今。它的戲劇成就展示著 MacMillan 對芭蕾這一表演形式的挑戰。

「貧窮就是漫長而緩慢的死亡」,這只是瞭解芭蕾舞劇《曼儂》的開始

撰文:Alastair Macaulay

圖片承蒙攝影師 Richard Termine 提供

編排:Cristina Wang

Copyright © 2019 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