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為工業強國,為何也造不出像樣的航空發動機?

武器 日本 運輸機 美國 鯤鵬之翼 鯤鵬之翼 2017-09-20

日本作為工業強國,為何也造不出像樣的航空發動機?

日本是亞洲第一工業強國,這一點毋庸置疑。在日本有著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等響噹噹的製造企業。日本的汽車工業也是全球領先,我們耳熟能詳的汽車品牌像豐田、本田、尼桑、斯巴魯等都源自日本。

中國在許多領域都和日本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汽車、電子產品、材料、冶金方面。但是按理說日本這樣一個工業強國,其航空工業也應該十分發達,但是在日本的工業發展史上也未見能製造出一架波音737級別的飛機。

日本也有自己的飛機,比如前段時間狀況不斷的C-2運輸機,還有一直“隱身”的心神戰鬥機,不過這些飛機的表現並不好。

C-2運輸機使用的是另中國眼饞的CF-6發動機,單臺推力能頂運-20上的兩臺D-30-KP,如果運-20能換裝CF-6,那麼慢性能將會再上一個臺階。只可惜,日本能買到這麼強大的發動機造出的C-2性能還比不上運-20。

日本作為工業強國,為何也造不出像樣的航空發動機?

日本作為工業強國,為何也造不出像樣的航空發動機?

日本在民航客機的代工/合作領域做得相當不錯,佔了半壁江山的V2500,低壓壓縮機是日本做的,英國羅-羅、美國通用一部分的低壓渦輪盤,低壓渦輪葉片是石川島重工業做得,787的機身碳纖維中段也是日本做的。

換句話說,一架飛機上的大部分零部件,日本都是可以製造的,而且是一流的,但是就是不能將他們組裝在一起,造出一架好飛機。

日本作為工業強國,為何也造不出像樣的航空發動機?

日本目前最先進的XF5-1渦扇發動機,推重比是7.8,渦輪前溫度高的嚇人,材料比美國的都好。但是由於設計有缺陷,還採用了完全落後的導流片式的矢量推力,結果最大推力才到5噸。可以說日本是用神一般的材料工藝做出了shi一般的發動機。(此前被小編噴過的渦扇-10的推力是13.5噸)

而5噸推力的渦扇發動機中國早在90年代就已經吃透了。

日本作為工業強國,為何也造不出像樣的航空發動機?

這也從側面證明,飛機制造並不是簡單的把零件裝在一起,這裡要為國產C919正名了,雖然919的一般零件都是進口,但製造大飛機絕非是簡單的拼湊那麼簡單。如果是,那麼日本早就能造大客機了。所以中國能造出C919還是很厲害的了。

日本作為工業強國,為何也造不出像樣的航空發動機?

簡單來說,飛機,尤其是大飛機的製造,需要的是一個“整合”的能力,貳日本恰恰不具備這種能力。

日本無法將數量巨大的國家工業資源進行自由整合,而無論是航發還是大飛機,這些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的不僅僅是工業人口數量和子系統技術水平,還需要一個國家對於各工業部門和子系統的整合能力,日本不是沒有機會發展整合能力,而是這個能力在內沒有進行下去的動力,在外被美國掐死。這產生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日本在幾乎所有子系統都對中國有優勢或者和中國同一個梯隊,但是上升到需要系統整合的項目就和被打斷了脊樑一樣。[1]

中國雖然在在子系統上面不如日本,也造不出像樣的發動機,但中國的整合能力確是一流的,所以中國航空工業尤其是軍工領先日本也就不奇怪了。

日本作為工業強國,為何也造不出像樣的航空發動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