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以10:0完勝殲-10、殲-11和蘇-30,真的假的

武器 殲-20 殲-11 F-22 東方談武器 2017-05-07

近期有報道稱,在大規模“紅劍”聯合演習中,殲-20在空軍模擬對抗現役所有三代機中大獲全勝,以10:0的絕對優勢完勝殲-10、殲-11以及蘇-30。

這是真的嗎?

其實,所謂的四代隱身機殲-20大勝各型現役三代改進型飛機的消息,被媒體炒作得越來越玄乎,已經發展到十比零甚至幾十比零。但是,這類消息和當年殲-10公開時不同,非正式軍事媒體發佈,更非專業的技術或戰術研究機構發佈,並不可信。

殲-20以10:0完勝殲-10、殲-11和蘇-30,真的假的

下面,我們就從隱身機的原理來展開討論。

隱身機的隱身技術主要包含外形和材料隱身兩大類。

外形隱身設計對釐米波段雷達和波長較短的分米波段雷達效果較好,但對波長更短的毫米波雷達或波長更長的米波雷達,效果會明顯下降甚至消失——雷達波在與自身波長相匹配的導體上,會產生自發的震盪並對回波有很強的加強作用,這稱為諧振效應。利用諧振效應及波長與目標尺寸的關係,可以極大地增強反隱身能力。

波長更短的毫米波,會在隱身飛機表面毫米級的凸起或者縫隙位置產生諧振,極大增強目標的雷達反射面積。但是毫米波波長較短,在大氣中衰減更快,傳播距離較短,並不適於遠距離和全天候探測。各類飛機的特徵尺寸多在米級的範圍內,各類導彈的特徵尺寸多在分米級和米級,而米波雷達的波長範圍約在1-10米。因此,米波雷達可以利用諧振效應探測空中各類隱身目標。此時,大部分目標的散射波都處於瑞利區和諧振區。在瑞利區目標的雷達反射面積與形狀無關,外形隱身技術不適用;在諧振區只要選擇使隱身飛機回波諧振的工作頻率,就能使外形隱身失效。

殲-20以10:0完勝殲-10、殲-11和蘇-30,真的假的

材料隱身技術方面,隱身機的塗層或結構的厚度為實現吸波功能優化,須按阻抗匹配設計原理,進行多層複合設計。其厚度一般應大於入射波長的l/lO,或與其接近。限於尺寸和重量,這些隱身塗層或結構,一般也主要針對釐米波段或更短波長的雷達。而米波雷達發射波長在1-10米間,此時厚度須達到0.1-1米的級別,這將徹底破壞飛機氣動外形,極大增加結構重量,嚴重降低其他關鍵性能。

我國米波雷達早已解決了測高和精度問題(電子集團有公開表彰報道),具備優良的反隱身能力——還可得到反隱身能力同樣較強的波長較長的分米波雷達助陣。因此,若非設定為僅靠飛機本身探測能力作戰的話,隱身飛機的優勢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如果媒體的報道是真的,那隻可能發生在演習導演部判定雙方預警、偵察、引導等體系被對方電子干擾徹底壓制或被對方電磁脈衝炸彈等硬殺傷手段摧毀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

殲-20以10:0完勝殲-10、殲-11和蘇-30,真的假的

也就是說,體系作戰中,由於我國雷達的先進性,完全能發現隱身機,故在這種體系化作戰中,凸現不出殲-20的隱身優勢;除非脫離體系化作戰或者體系被壓制或被摧毀的情況下,殲-20與三代機單打獨鬥才有可能出現10:0或者幾十比零的大比分領先優勢。

這是對殲-20極容易產生的一個誤區。

殲-20以10:0完勝殲-10、殲-11和蘇-30,真的假的

另外,還有對殲-20的另一個誤區,認為殲-20遠非F-22的對手。

殲-20採用極優秀的非常規氣動佈局,長細比較大,為高升力低阻力設計,氣動特性明顯優於F-22。殲-20機身雖比F-22稍長,但其翼展、機身寬度和厚度均明顯小於F-22,體型更瘦削,體積明顯小於F-22。由於採用了F-22研製時無法採用的新技術、新工藝,如8萬噸整體模鍛機、電磁約束金屬流體整體成型設備、大型結構整體3D打印設備等,殲-20空重遠小於19噸級的F-22,該機翼載荷和推重比(儘管發動機推力較小)也優於F-22。

在決定飛機平臺飛行性能的4項參數上,殲-20都佔優勢,即便假定目前未採用推力矢量,該機穩定機動性也明顯優於F-22,僅瞬時機動性可能不如。

殲-20以10:0完勝殲-10、殲-11和蘇-30,真的假的

國外媒體為了給本國製造信心,貶稱殲-20超大超重,稱其只能做戰鬥轟炸機扔炸彈或攻擊運輸機改裝的特種飛機,這是嚴重的誤導。而一些國內媒體缺乏技術常識,對國外報道不加判斷隨意引用,也顯得葉公好龍,很不專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