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大蓋其實是一款相當優秀的步槍

武器 軍事歷史 狙擊步槍 二戰 日本 話談歷史風雲 2018-12-09

在很多影視劇和網上的討論中,常常把三八步槍貶低得一無是處,似乎該槍就是一款垃圾步槍,三八步槍真的這麼垃圾嗎,非也,任何武器的比較我們都要進行橫向對比而非縱向對比,單就三八步槍產生和服役的年代來看,三八步槍絕對是當時一款非常優秀的步槍。

三八大蓋其實是一款相當優秀的步槍

網上貶低三八步槍無非從兩個方面

1. 殺傷力太小(似乎這是最讓人深惡痛絕的)

2. 射速太低(手動步槍)

首先來看殺傷力方面,按照目前流行的說法是三八式步槍發射6.5mm步槍彈,槍管長,膛線纏距密。導致子彈飛行過於穩定,擊中人體後不會翻滾只能穿一個洞所以殺傷力弱,但精度很高。因為彈道穩定,所以殺傷力不大,基本上是一進一出兩個眼。但是真的在戰場上面,就是貫穿身體的這兩個小眼,就完全足以致命。人體作為步槍射擊的主要目標,軀幹的中彈率是遠大於四肢和頭部的,而人體軀幹90%以上又包裹著人體的重要臟器,學過醫的都知道,內臟受到損傷引發的大出血是相當危險的,就算是和平時期,如果120來得遲了些,掛的可能性相當高,更不用說在醫療資源更為短缺的戰場上了,被6.5子彈還是7.9子彈所擊中軀體的區別不過是誰的洞大點罷了,最終的死亡率沒有多大區別。那麼如果被三八步槍擊中四肢的結果會不會好一些呢?如果擊中骨頭,基本就是殘廢,恭喜你,你的戰鬥力從此為0,,剩下的時間就去後方榮軍院過了,這和打死一個敵軍沒什麼兩樣,如果打不中骨頭呢,當然,恢復得要快一些,不過在四肢裡骨頭的面積應該佔三分之一吧。真要在戰場上,一個士兵僅僅被三八步槍僅僅擊中四肢而又沒傷到骨頭的運氣基本可以去買彩票了。

三八大蓋其實是一款相當優秀的步槍

其次,三八步槍作為手動步槍射速太低,在裝備了加蘭德的美軍和大量裝備衝鋒槍的德軍和蘇軍面前顯得太“寒酸”了。

首先我們來看三八步槍的設計年代,該槍是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定型生產,這種旋轉後拉槍機的手動步槍在當時已經是非常先進的武器了。而到了二戰時期,德軍步兵的主要武器仍然是98K,蘇軍是莫辛納幹,美軍則是春田,英軍是恩菲爾德,平心而論,除了恩菲爾德之外(彈容量和射速都太變態),其他步槍和三八步槍比都沒什麼優勢,甚至在精度和射程上還比不上三八步槍,加蘭德在戰爭初期的裝備也很少,太平洋戰爭初期美帝的海軍陸戰隊還是扛著大量的春田步槍和三八步槍對射。而漢斯的G43、STG44以及毛子的SVT-40也都裝備得很晚,數量也很少。而日軍為什麼還死抱著三八大蓋不放呢,不是不想要自動武器,實在是消費不起啊,就日本的那個後勤能力,你就是給他裝備AK47他也只有當燒火棍用。而且就當時的生產力水平而言,除了財大氣粗的美帝之外,讓每個士兵人手一把自動武器的做法無論對哪個國家的軍需官來說都是一場噩夢。

三八大蓋其實是一款相當優秀的步槍

下面再來看看三八步槍的優點,其公認的優點便是射程遠、精度高,在此不再討論。

另外結構簡單可靠也是三八步槍的一大優點,槍機結構參考了毛瑟步槍的前端閉鎖式槍機,但進一步改進為閉鎖時壓縮擊針,克服了毛瑟步槍的缺點,而保留了其優點。其槍機設計製造優良,極為堅固,發生膛炸時幾乎都是槍管爆裂,少有槍栓突耳斷裂的情形。戰後一些個人對其的改裝試驗表明,三八槍的槍機堅固到即使發射動能超過65彈兩倍以上的**威力狩獵用步槍彈也依然可靠無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1937年研發出的三八式步槍改進型——九七式狙擊步槍,發射減裝藥的6.5x50毫米三八式槍彈,彈藥在槍管內燃燒十分充分,幾乎不會產生槍口熾焰和白煙,在太平洋島嶼戰鬥時使用該狙擊步槍的日軍狙擊手對美軍造成很大麻煩,非常難以從槍口火光或白煙發現狙擊手潛伏的位置。如果說要一名狙擊手選擇一把二戰時期的手動狙擊步槍作為武器的話,我相信九七式狙擊步槍是最優秀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