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攝政王,皇帝的生父,卻被親弟弟直言:說他忠厚,其實是無用'

"

愛新覺羅·載灃一生的遭際正應了那句詩:可憐生在帝王家。以他的性情和才具,即使作為百姓也是凡庸之輩,更何況是攝政王。其胞弟載濤曾直言:“他遇事優柔寡斷,人都說他忠厚,實則忠厚即無用之別名。他做一個承平時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來主持國政,應付事變,則絕難勝任。”

載灃也曾意識到這一點,視主持國政為苦差事,傷透了腦筋。等到武昌起義爆發,袁世凱出山,他被迫辭去攝政之職,反而解脫,輕鬆地對妻子說:“從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惹得妻子痛哭一場,告誡孩子道:“長大了萬不可學阿瑪!”

"

愛新覺羅·載灃一生的遭際正應了那句詩:可憐生在帝王家。以他的性情和才具,即使作為百姓也是凡庸之輩,更何況是攝政王。其胞弟載濤曾直言:“他遇事優柔寡斷,人都說他忠厚,實則忠厚即無用之別名。他做一個承平時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來主持國政,應付事變,則絕難勝任。”

載灃也曾意識到這一點,視主持國政為苦差事,傷透了腦筋。等到武昌起義爆發,袁世凱出山,他被迫辭去攝政之職,反而解脫,輕鬆地對妻子說:“從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惹得妻子痛哭一場,告誡孩子道:“長大了萬不可學阿瑪!”

他是攝政王,皇帝的生父,卻被親弟弟直言:說他忠厚,其實是無用

​載灃到底平庸到什麼地步呢?《國聞備乘》中有兩個十分生動的故事。

東三省總督錫良、湖廣總督瑞澂因為要事而見,他卻只說些無關緊要的話,還問瑞澂,“你的病好了嗎?”外交官汪大燮屢次上疏說日本正在醞釀陰謀,他都不當回事。汪大燮歸國後當面質問,他卻不吭一聲,只提醒汪大燮時間不早了,該走人了。對此,後人擬了個名目—“監國之黯”。這個“黯”字比“庸”字更精確。

載灃的庸訥如此深入人心,甚至成為一種定論,世人屢次以此為出發點來辨析關於他的一些流言。

1906年,清朝官制改革,袁世凱力主責任內閣制,有意架空皇族,皇族反擊,慫恿載灃出頭。有次在朗潤園開會,雙方相爭不下,載灃拔出手槍要射擊袁世凱,還義正詞嚴道:“你如此跋扈,我為主子除掉你這個奸臣。”幸好慶親王奕劻排解得當,這才作罷。

"

愛新覺羅·載灃一生的遭際正應了那句詩:可憐生在帝王家。以他的性情和才具,即使作為百姓也是凡庸之輩,更何況是攝政王。其胞弟載濤曾直言:“他遇事優柔寡斷,人都說他忠厚,實則忠厚即無用之別名。他做一個承平時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來主持國政,應付事變,則絕難勝任。”

載灃也曾意識到這一點,視主持國政為苦差事,傷透了腦筋。等到武昌起義爆發,袁世凱出山,他被迫辭去攝政之職,反而解脫,輕鬆地對妻子說:“從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惹得妻子痛哭一場,告誡孩子道:“長大了萬不可學阿瑪!”

他是攝政王,皇帝的生父,卻被親弟弟直言:說他忠厚,其實是無用

​載灃到底平庸到什麼地步呢?《國聞備乘》中有兩個十分生動的故事。

東三省總督錫良、湖廣總督瑞澂因為要事而見,他卻只說些無關緊要的話,還問瑞澂,“你的病好了嗎?”外交官汪大燮屢次上疏說日本正在醞釀陰謀,他都不當回事。汪大燮歸國後當面質問,他卻不吭一聲,只提醒汪大燮時間不早了,該走人了。對此,後人擬了個名目—“監國之黯”。這個“黯”字比“庸”字更精確。

載灃的庸訥如此深入人心,甚至成為一種定論,世人屢次以此為出發點來辨析關於他的一些流言。

1906年,清朝官制改革,袁世凱力主責任內閣制,有意架空皇族,皇族反擊,慫恿載灃出頭。有次在朗潤園開會,雙方相爭不下,載灃拔出手槍要射擊袁世凱,還義正詞嚴道:“你如此跋扈,我為主子除掉你這個奸臣。”幸好慶親王奕劻排解得當,這才作罷。

他是攝政王,皇帝的生父,卻被親弟弟直言:說他忠厚,其實是無用

​對此,常有人提出疑問:以載灃之庸訥,壓根不敢槍擊袁世凱。然而他們誤會或忽略了一點:一個人以庸訥著稱,並不代表他時時庸訥,有時熱血上頭,完全可能做出過激舉動,須知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事實上,諸如槍擊袁世凱之舉在載灃的政治生涯中屢有發生,有時表現為行動,有時表現為言辭。光緒和慈禧去世後,載灃出任監國攝政王,要乾的第一大事還是殺袁世凱—除了為光緒報仇,更重要的目的在於奪權。可惜他與軍機大臣商議此事時,奕劻勸阻道:“殺袁世凱不難,但北洋軍造反了怎麼辦?”張之洞則明確反對說:“主少國疑,不可輕易誅戮大臣。”壓力之下,載灃恢復庸訥的本性,收起殺心,單以袁世凱有“足疾”為由,解除他的一切官職,讓他回老家養病。

袁世凱被驅逐下野,廟堂頂樑柱只剩張之洞一人。半年之後,載灃再次打破庸訥,大放厥詞:“怕什麼,有兵在!”硬把張之洞氣得吐血—自古以來,常見馬上得天下,未聞馬上治天下。

"

愛新覺羅·載灃一生的遭際正應了那句詩:可憐生在帝王家。以他的性情和才具,即使作為百姓也是凡庸之輩,更何況是攝政王。其胞弟載濤曾直言:“他遇事優柔寡斷,人都說他忠厚,實則忠厚即無用之別名。他做一個承平時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來主持國政,應付事變,則絕難勝任。”

載灃也曾意識到這一點,視主持國政為苦差事,傷透了腦筋。等到武昌起義爆發,袁世凱出山,他被迫辭去攝政之職,反而解脫,輕鬆地對妻子說:“從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惹得妻子痛哭一場,告誡孩子道:“長大了萬不可學阿瑪!”

他是攝政王,皇帝的生父,卻被親弟弟直言:說他忠厚,其實是無用

​載灃到底平庸到什麼地步呢?《國聞備乘》中有兩個十分生動的故事。

東三省總督錫良、湖廣總督瑞澂因為要事而見,他卻只說些無關緊要的話,還問瑞澂,“你的病好了嗎?”外交官汪大燮屢次上疏說日本正在醞釀陰謀,他都不當回事。汪大燮歸國後當面質問,他卻不吭一聲,只提醒汪大燮時間不早了,該走人了。對此,後人擬了個名目—“監國之黯”。這個“黯”字比“庸”字更精確。

載灃的庸訥如此深入人心,甚至成為一種定論,世人屢次以此為出發點來辨析關於他的一些流言。

1906年,清朝官制改革,袁世凱力主責任內閣制,有意架空皇族,皇族反擊,慫恿載灃出頭。有次在朗潤園開會,雙方相爭不下,載灃拔出手槍要射擊袁世凱,還義正詞嚴道:“你如此跋扈,我為主子除掉你這個奸臣。”幸好慶親王奕劻排解得當,這才作罷。

他是攝政王,皇帝的生父,卻被親弟弟直言:說他忠厚,其實是無用

​對此,常有人提出疑問:以載灃之庸訥,壓根不敢槍擊袁世凱。然而他們誤會或忽略了一點:一個人以庸訥著稱,並不代表他時時庸訥,有時熱血上頭,完全可能做出過激舉動,須知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事實上,諸如槍擊袁世凱之舉在載灃的政治生涯中屢有發生,有時表現為行動,有時表現為言辭。光緒和慈禧去世後,載灃出任監國攝政王,要乾的第一大事還是殺袁世凱—除了為光緒報仇,更重要的目的在於奪權。可惜他與軍機大臣商議此事時,奕劻勸阻道:“殺袁世凱不難,但北洋軍造反了怎麼辦?”張之洞則明確反對說:“主少國疑,不可輕易誅戮大臣。”壓力之下,載灃恢復庸訥的本性,收起殺心,單以袁世凱有“足疾”為由,解除他的一切官職,讓他回老家養病。

袁世凱被驅逐下野,廟堂頂樑柱只剩張之洞一人。半年之後,載灃再次打破庸訥,大放厥詞:“怕什麼,有兵在!”硬把張之洞氣得吐血—自古以來,常見馬上得天下,未聞馬上治天下。

他是攝政王,皇帝的生父,卻被親弟弟直言:說他忠厚,其實是無用

​“有兵在”還暗含了一個前提條件:誰的兵,兵在哪裡?難道載灃不清楚當時軍事力量的分佈嗎?八旗、綠營早成過眼煙雲,新建的禁衛軍如紙糊的燈籠;最具戰鬥力的北洋六鎮雖漸漸從袁世凱手中攫取過來,卻只得其名,難得其實,除了第一鎮袁世凱不能完全控制,餘者皆操縱於其掌心,哪怕像吳祿貞這樣的雄才,擔任第六鎮統制,依然指揮不動,反遭暗殺;各地新軍則被革命黨人大量滲透,其中多少人忠於大清、多少人潛伏爪牙,兩年之後,武昌城槍聲一響,便見分曉。由此可知,載灃那句“有兵在”何其無知。

張之洞病逝前夕,載灃曾去探望。載灃走後,太傅陳寶琛來問:“監國之意如何?”張之洞嘆道:“國運盡矣!”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羽 戈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