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業化融合 頂層設計提上日程

物聯網 經濟 網絡安全 投資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2017-06-08

工業互聯網迎來持續機會

⊙記者李雁爭 ○編輯 穀子

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進入加速期。

7日,工信部等召開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國家標準發佈會,正式發佈GB/T 23000-2017《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 基礎和術語》和GB/T 23001-2017《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 要求》兩項國家標準。

據記者瞭解,下一步,主管部門將做好兩化融合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務實推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邁上新臺階。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工業互聯網有望迎來持續的催化劑。

4300餘家企業貫標

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峰在發佈會上說,《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 基礎和術語》《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 要求》兩項國家標準的發佈,是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研製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進入了新階段。

根據介紹,經過多年實踐,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已取得了顯著成效,9項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國家標準完成立項,其中3項已正式發佈,全國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的企業達4300餘家,開展兩化融合自評估、自診斷、自對標的企業達73000餘家。

據介紹,貫標企業運營成本平均下降8.8%、經營利潤平均增加6.9%,企業貫標的自覺性、實效性不斷增強。貫標工作的開展凝聚了共識、明確了方向,通過標準制定、政策引導、平臺搭建、宣傳培訓、試點示範、市場服務,形成了以貫標促融合、以貫標求發展的行業管理新模式,形成了以市場服務為紐帶、以價值鏈共創為基礎的市場化運行機制,極大地激發了社會各界推動兩化融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田世宏稱,標準是深入推進兩化融合、加快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以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為引領,系統推進兩化融合、強化企業變革管理,已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的制定實施將有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可引導企業系統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兩化融合管理機制,有效解決信息時代產業轉型升級“怎麼幹”、“怎麼幹好”的問題。

工業互聯網發展空間巨大

對最新發布的標準,水月創投合夥人兼總裁闞雷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兩化融合涉及眾多主體,這些主體間的協作需要統一的標準和接口,因此,兩化融合標準建設的意義重大。事實上,德國工業4.0的主要推進工作也是標準和框架的制定。

張峰透露,下一步要加快“基礎和術語”、“要求”等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全面普及,務實推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邁上新臺階。同時,將做好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與國標委、國資委聯合發佈《關於深入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

市場人士認為,在主管部門的推動下,工業互聯網有望迎來持續的催化劑。互聯網已從消費、零售、娛樂、金融等領域,開始逐漸滲透到製造業,並有望革命性地提高工業運營效率。

通用電氣預測,到2020年連入工業互聯網的機器將達到500億臺。專家稱,工業互聯網作為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核心應用,1%的效率提升即可幫助我國石油天然氣、航空、能源等各行業節省240億美元的成本。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的新基礎設施、新應用模式與新興業態,將迅速成為工業化國家搶佔國際製造業競爭的制高點、尋求經濟新增長點的共同選擇,潛在市場空間廣闊。

中信證券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師許英博認為,目前工業互聯網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有投資機會,包括自動化元件產商、方案提供商、設備供應商、網絡安全服務商等。預計到2020年,中國工業物聯網規模可以達到4500億元左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