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牆術”真的有可能存在嗎?來看看“量子力學”是如何解釋的

“穿牆術”真的有可能存在嗎?來看看“量子力學”是如何解釋的

量子力學發展到今天,己有100多年的歷史,是被實驗證明最精確的理論。但是其詭異的理論卻令人感到高深莫測,難以理解。

居然能跟傳說中的“穿牆術”扯上關係,而且可以用“波函數”解釋,不得不感慨數學真是太強大了。

“量子力學”之所以顯得如此神奇,在於“微觀粒子”的狀態在觀測中的“難以確定性”,即:微觀粒子在觀察中“既存在,又不存在”。

為了形象的闡述這一種詭異的現象,物理學家“薛定諤”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諤的貓”的科學假想。

假想箱子裡有一隻貓,如果不觀測它時,它“生死不明”,但是每一次打開箱子時,我們看到的有可能是一隻“活”貓,也有可能是一隻“死”貓,這種“死”或“活”的狀態是“不確定”和“隨機性”的,也就是說,假如儀器檢測到了貓是“死”的,但打開看時卻是“活”的,彷彿貓“死”與“活”的狀態被“人的意識”所左右。

“穿牆術”真的有可能存在嗎?來看看“量子力學”是如何解釋的

這個科學假想,試圖用“宏觀世界”視角的“貓的生死疊加”來描述“微觀世界”的“量子疊加原理”。

換句話說,“宏觀世界”的貓,是以“粒子”和“波”的形式存在的,在施加了人的“觀測意識”之後,變成了無法確定的“概率”現象,這就是著名的“測不準原理”。

“量子力學”是嚴格地建立在“概率論”的基礎上的。將“傅立葉展開式”代入這“概率演算”,從“概率論”裡“嚴格地”推出“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

1801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托馬斯進行了著名的“楊氏雙縫實驗”,發現了光的“干涉性質”,證明光以“波動形式”存在,而不是牛頓所想象的“光顆粒”,該實驗被評為“物理最美實驗”之一,該實驗的結果與愛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說結合起來,提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波粒二象性”理論。

“穿牆術”真的有可能存在嗎?來看看“量子力學”是如何解釋的

1909 年,英國物理學家“泰勒”完成了一個更加精緻的“雙縫實驗”。這實驗只有一個光子被髮射出來。經過反覆的實驗,得出了令人驚訝的實驗結果:“一個光子”可以同時通過“兩條狹縫”,無論是電子、中子、原子還是分子,都表現出了這種詭異的“量子行為”。

“穿牆術”真的有可能存在嗎?來看看“量子力學”是如何解釋的

我們知道,“貓”是由無數個“粒子”構成的,根據“粒子”的雙縫干涉現象,“同一只貓”會“同時”出現在“兩個不同的地方”。當然,這種現象在我們的“四維世界”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多維世界”呢?

“薛定諤的貓”就是一種建立在“多維世界”的理論上的一種科學假想。

隨著“量子物理學”的發展,“薛定諤的貓”提出了“平行宇宙”等物理問題和哲學爭議。

在“多維世界”裡,假如“平行宇宙”真的存在,那麼同一只“薛定諤的貓”就會存在於兩個不同的“平行宇宙”之中。

那麼電影中的各種“穿牆術”,在“多維世界”裡,也就有可能發生了。

“穿牆術”真的有可能存在嗎?來看看“量子力學”是如何解釋的

小夥伴們看完本文,估計會火冒三丈,正如“玻爾”的名言:“誰要是第一次聽到量子理論時沒有發火,那他一定沒聽懂。”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