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代痴迷婺劇 講述一個與戲曲一樣古老的話題'

""一家四代痴迷婺劇 講述一個與戲曲一樣古老的話題

婺劇摺子戲《殺狗勸妻》中,金偉忠飾演曹莊,何荻燕飾演曹母。

放眼奼紫嫣紅的中國戲曲園地,大家可以看到,自古以來“戲劇世家”就是這一領域裡人們司空見慣的尋常現象。一個劇團或班社中的許多人或為父子母子,或為兄弟姐妹,再不然就是夫妻、姑嫂、妯娌。有些劇團或班社,大多數成員都是斬不斷、理還亂、遠遠近近親親疏疏的血緣姻親。

昨天,說起戲曲界這種鮮明獨特的家族化現象,75歲的何銀笑說,她家就是這樣的家庭。她的爺爺何文燦和奶奶吳鳳和是清末民初義烏鼎鼎有名的“戲劇家”,其父親何悟通和母親吳愛香是當時義烏的“劇壇名流”,她和姐姐何金笑也是當時有一定知名度的婺劇演員,其兒子胡悅和兒媳齊靈姣是省內有名的婺劇演員,其女兒何荻燕和女婿金偉忠更是如今義烏戲曲界聲名赫赫的名伶名角。

何文燦、吳鳳和夫婦:星光滿眼皆芳菲

清末民初,義烏有崑腔、徽戲、亂彈等劇種的職業戲班好多個,何文燦創辦的“何金玉戲班”是其中聲譽較高、影響較大的一個。

何銀笑的爺爺何文燦,義烏城西街道東河村人。據《義烏縣誌》記載:何金玉崑腔班先是由田心鄉雅西村傅瑞法組成科班,稱“傅金玉班”。繼而轉讓於金華東鄉畈田蔣村蔣某經營,改稱“蔣金玉班”。1925年又轉盤給東河村何文燦,改名“何金玉班”。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婺劇簡史》中也有這樣的記載:“何金玉班”的創辦人是義烏縣東河鄉的何文燦。它是金華崑腔班中實力雄厚、歷史最長的戲班之一。解放前夕唯一的崑腔班就是“何金玉班”。

據何銀笑介紹,“何金玉班”行頭足、人員齊,前臺演員有花旦、正旦、小生、正生、老外、副末、大花臉、小花臉、二花臉等共14人,後場有6人,並擁有一批知名演員,他們的演技和唱腔都很出名。

“我爺爺的戲班,上演劇目很豐富,大型的正本戲就有《荊釵記》《琵琶記》《釵釧記》《折桂記》等43本,摺子戲有《單刀赴會》《勸農》《新判上任》《啞背瘋》等約20本。”何銀笑說,早在1930年前,“何金玉班”就編演以辛亥革命為題材的現代劇《破南京》,劇中人物有孫中山、黃興、秋瑾等,這在當時很火爆。因其演技出眾,劇目豐富,故“何金玉班”除了在義烏本地演出外,足跡遍及東陽、浦江、金華、蘭溪、湯溪、武義、衢州、松陽、壽昌、建德、淳安、遂安等地。

何悟通、吳愛香夫婦:天生就是個唱戲的

何悟通是何文燦的兒子,也就是何銀笑的父親。據何銀笑回憶,何文燦創辦“何金玉班”後,打破了“女人不能登臺”的陳規,因此戲班裡不僅有男角,而且出現了女伶。戲班培養的女演員中,當屬葉金釵、吳愛香兩名年輕女演員的知名度最高。“葉金釵演花旦,吳愛香演小旦。在當時一般老藝人多屬高齡的情況下,觀眾能見到妙齡少女的形象,感到格外新鮮。‘何金玉班’也因此名聲大噪,無論到哪裡演出,觀眾都是人山人海。”

“吳愛香就是我的母親。”說起母親,何銀笑滿臉自豪。“她14歲開始登臺演出,代表作有《啞背瘋》《三請梨花》等,一直演至43歲過世。她在《三請梨花》中演梨花,在《白蛇傳》中演白蛇,演什麼像什麼,當時名氣非常大,曾一度蓋過我父親。我爺爺說,我的父親和母親,天生都是唱戲的料。”

何文燦因積勞成疾,48歲去世,臨終前把戲班傳給了妻子吳鳳和(當年44歲)。後來,吳鳳和(享年79歲)又把戲班傳給了兒子何悟通,何文燦弟弟何文耀的女兒何美玲(享年86歲),在戲班裡主演老生。

新中國成立後,戲班走向公有化,“何金玉班”於1951年解散,一部分人員和戲裝留在東河村,大部分人員和戲裝則加盟到東陽婺劇團(當時義烏婺劇團還未成立)。

何金笑、何銀笑姐妹:耳濡目染愛上婺劇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何銀笑說,因出生在“婺劇世家”,她和大她2歲的姐姐何金笑自小就喜歡唱戲,對戲曲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好感。

戲班解散後,何金笑到義烏文工團當專業演員,何銀笑則成了業餘的“知名演員”。“我年輕時,義烏各地紛紛組建農村俱樂部,因為我會唱戲,經常受邀參加各地演出。想當年,我的名氣也是不小的。”何銀笑笑言,她的戲路比較廣,古裝戲、現代戲都能演。人家不敢演的角色,她也敢上。她的角色非常多,如在《沙家浜》中扮演老奶奶,在《洪湖赤衛隊》中扮演韓英,在《紅霞》中扮演紅霞等。“特別是演韓英,與惡霸地主彭霸天爭鬥的那場戲,每個人見了都誇我演得好。”

據介紹,現年77歲的何金笑不僅會演婺劇和各種現代戲,歌路也很廣,退休後還經常受邀參加各種文藝演出。

“現在,我和姐姐依然是村裡的文藝宣傳隊隊員,也是義烏婺劇聯誼會會員。”何銀笑說,受其影響,退休在家的老伴也愛上了婺劇,並加入婺劇聯誼會。“一聽說哪裡有戲,他也會趕過去看,還要站在戲臺跟前,唯恐聽不清戲曲道白。”

胡悅、齊靈姣夫婦:千錘百煉的舞臺“工匠”

何金笑的兒子胡悅,1978年進入東陽婺劇訓練班。胡悅專習老生,表演穩健大方,膛音悅耳,唱、做、念別具一格,基本功紮實,有較高造詣。此後他曾任東陽市婺劇團業務主任、黨支部副書記、團長等職,為金華市戲曲藝術“明星”、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想當年,我兒子和兒媳可都是東陽婺劇團的著名演員。”何金笑認為,兒子和兒媳稱得上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舞臺“工匠”。1982年, 19歲的胡悅便在省戲曲“小百花”會演中因扮演《徐策跑城》中的徐策而榮獲優秀“小百花”獎。此後,他又獲得省第三屆戲劇節演員一等獎、技導一等獎等殊榮,一時轟動杭城。胡悅的妻子齊靈姣也是東陽婺劇團的演員,1978年與胡悅一同考入東陽婺劇訓練班。齊靈姣在劇團專攻花旦,主演了《鐵靈關》《天狼關》《虹霓關》等眾多婺劇。她身段優美,唱腔甜潤,文武兼備,現代戲和傳統戲都演得很好,且特別善於刻畫人物內心世界,給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1984年,當年才19歲的齊靈姣進京主演婺劇《鐵靈關》中的白英,這是一個刀馬旦的角色,她在此劇中不僅唱腔甜美,感情真摯,還表演了‘金雞獨立朝天蹬’的高難度動作,格外引人注目。”何金笑稱,當時的《人民日報》《戲劇電影報》等都刊登了其兒子胡悅和兒媳齊靈姣的故事。

何荻燕、金偉忠夫婦:戲裡戲外都是情

“我走上演戲之路,完全是受家庭的影響。”45歲的何荻燕是何銀笑的女兒,也是義烏市婺劇保護傳承中心主任金偉忠的妻子。她說,1990年,義烏市婺劇團向全省招聘婺劇演員,由於自己的嗓音不錯,又愛好演戲,當年16歲的她在父母的鼓勵下報了名。經過初賽、複賽,她最終成了義烏市婺劇團的一名正式演員。

何荻燕說,進劇團20多年來,她在40多部戲中扮演過不同角色。從開始演花旦,後來又演老旦、正旦、青旦、彩旦、潑辣旦等,凡是女角色都有所涉及,因而造就了她寬廣的戲路。

“我和何荻燕既是夫妻,又是同學、同事。”談及自己和妻子何荻燕的情感世界,48歲的金偉忠說,當年義烏市婺劇團招婺劇演員,他是陪妹妹去考試的,結果妹妹沒考上,陪考的他卻被劇團裡招考的老師看中並錄用了。“我和何荻燕一起進劇團培訓班,是同班同學。3年後又一起正式入編,成了同事,而且經常被安排在同一部戲裡扮演男女主角,在劇團裡一直有‘金男玉女’的美譽。”

“她主攻花旦,我主攻老生,但其他角色我們也能演,在團裡有‘萬金油’之說。我們兩人有太多的相似之處,後來就自然而然地如眾人所希望的結婚了。”金偉忠笑稱,直至現在,夫妻倆依然是婺劇團的臺柱子。“我們已無法離開劇團,因為實在是太愛好婺劇了。”

【記者手記】

婺劇就是他們的家

婺劇藝術繁衍數百年,生生不息,除了內容形式上的與時俱進,還有賴一代代婺劇人承前啟後,薪火相傳。何荻燕家族就是這樣的家庭,經過四代人的拼搏、奉獻和創造,成就了一個令人豔羨的婺劇大家庭、精彩迭出的“婺劇世家”。

百年婺劇生生不息的原因,除了婺劇獨特的藝術魅力,當然離不開眾多像何荻燕家族這樣的“婺劇世家”代代傳承和創新。對眾多“婺劇世家”來說,婺劇就是他們的家。

(原標題《一家四代痴迷婺劇 “婺劇世家”講述一個與戲曲一樣古老的話題》,原作者王志堅。編輯樓菲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