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大比拼,誰才是武漢高校“探花郎”?

不少人認為,既然武大、華科坐實了少林、丐幫兩大派,那武當就是第三,但華師難當此任。“探花郎”的爭議一直都有,今天咱們就把有機會當上“探花郎”的學校都拉出來溜一溜,稱稱各自幾斤幾兩。

既是實力大比拼,首先要圈定武大、華科之外的五所實力高校,分別是:華中師大、華中農大、武漢理工大、中南財經政法、地質大學。比拼項目有以下:歷史傳承、師資力量、人才培養、學術科研等。

歷史傳承

華中師大

實力大比拼,誰才是武漢高校“探花郎”?

1871年,美國聖公會在武昌曇華林創辦了文華書院。1903年,文華書院成立大學部,這是華師校史的開端。1909年,書院在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註冊,正式取得大學資格,校名為“文華大學校”,顯然,這是一所教會大學。

1911年1月,首次公開進行畢業班學生學位論文答辯,並在文華教堂首次舉行畢業班佈道會,九名畢業生獲文學學士學位,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韋卓民為其中之一。1915年,文華書院首次頒授碩士學位。1924年,文化書院改名為(私立)華中大學。1951年,中原大學教育學院與華中大學合併,改為公立華中大學。1953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後,華中師範學院成立。1985年更名為華中師範大學,由鄧小平題寫了校名。

武漢理工

實力大比拼,誰才是武漢高校“探花郎”?

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武漢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三校合併組建而成(據說某些DNA來自1898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湖北工藝學堂)。

武漢工業大學,起源於1948年4月,中共中央東北局建立的東北兵工專門學校;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源於1946年建立的國立武昌海事學校;武漢汽車工業大學,源於1958年創建的武漢工學院。

地質大學

實力大比拼,誰才是武漢高校“探花郎”?

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的地質系合併組成的北京地質學院,是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1970年遷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漢,並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經鄧小平批准,在原北京舊校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

華中農大

實力大比拼,誰才是武漢高校“探花郎”?

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清朝光緒年間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是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的重要起點之一;學校前身華中農學院由武漢大學農學院、湖北農學院全部系科以及原中山大學、原南昌大學等6所綜合性大學農學院的部分系科在1952年組建而成,1985年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

財經政法

實力大比拼,誰才是武漢高校“探花郎”?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歷史可追溯到1948年的中原大學(1948—1953)。1949年,中原大學遷往武漢辦學,主要系科成為今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前身和華中師範大學的主要基礎。1950年,中原大學先後建立起文藝學院、教育學院、財經學院和政治學院(後擴建為政法學院)。

1952年,高等教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院系調整。以中原大學財經學院為基礎,集中多所院校財經學科,成立中南財經學院,是當時國家按區域以大區命名並重點部署的中國四大財經院校之一(上海財經學院、中南財經學院、四川財經學院、東北財經學院);以中原大學政法學院為主體,合併多所大學的政治系和法律系,組建中南政法學院,是中國“五院四系”高校之一。

2000年,中南財經大學(原中原大學財經學院)與中南政法學院(原中原大學政法學院)共同組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直屬國家教育部領導。

名片頭銜

華中師大

211工程、985平臺、武漢七校聯盟、111計劃、千人計劃、研究生院

武漢理工

211工程、985平臺、武漢七校聯盟、卓越計劃、千人計劃、111計劃、研究生院

地質大學

211工程、985平臺、武漢七校聯盟、卓越計劃、千人計劃、111計劃、研究生院

華中農大

211工程、985平臺、武漢七校聯盟、863計劃、111計劃、千人計劃、卓越計劃、研究生院

財經政法

211工程、985平臺、武漢七校聯盟、研究生院

師生規模

華中師大

碩士點184個、博士點95個、博士後流動站13個、國家重點學科8個

教授、副教授1000餘人,博導近300人,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教學名師”、專兼職院士等20人,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

各類全日制在校生近3萬人,其中研究生10000餘人,留學生1000餘人。

武漢理工

碩士點173個、博士點77個、博士後流動站16、國家重點學科7個

專職院士3人、國重實驗室 2、雙聘院士3人、長江學者10人

本科生37300餘人,博士、碩士生15000餘人,外國留學生800餘人。

地質大學(兩校合計)

碩士點135個、博士點66個、博士後流動站12、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

專職院士10人、國家重點學科10個

學校有教職員工3200餘人,專任教師1600多人,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博士生導師183人,教授420人,副教授近500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5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5人。

全日制在校學生近2.5萬人,各類留學生400餘人。

華中農大

碩士點98個、博士點61個、博士後流動站13、專職院士5人、國家重點學科8個、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

教職工26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449人,教授325人。

全日制在校學生25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8000多人,研究生6500多人。

財經政法

碩士點86個、博士點50個、博士後流動站6、國家重點學科5、長江學者2人、楚天學者19人

教職工2600餘人,其中教師總數1600餘人,教授215人,副教授529人,博士生導師160餘人;

校園硬件

華中師大

實力大比拼,誰才是武漢高校“探花郎”?

校園依桂子山和南湖而建,佔地面積近2000畝,學校建築面積89.6萬平方米。每年九月,桂樹飄香,香飄滿園。與武漢大學櫻花各具特色。此外,中華民國已故大總統黎元洪的墓位於校園內的一角。

武漢理工

實力大比拼,誰才是武漢高校“探花郎”?

學校共有三個校區,佔地面積4000餘畝;校舍總建築面積逾156萬平方米。

地質大學

實力大比拼,誰才是武漢高校“探花郎”?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腹地,東湖之畔,南望山麓,佔地1700餘畝。學校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館藏各類地質標本達3萬餘件,其中珍貴罕見的館藏珍品近3000件。

華中農大

實力大比拼,誰才是武漢高校“探花郎”?

佔地面積7425畝,獅子山下,校園十五景:湖山夕照、清風竹語、秋林盡染、杉林藏幽、百花映日、長虹凌波、雪染暗香、湖杉鷺影、主樓華章、廣場雨韻、雙獅望月、雄獅探首、碧波盪漾、夜色撩人、曲徑通幽

財經政法

實力大比拼,誰才是武漢高校“探花郎”?

學校設有兩個校區,其中首義校區位於歷史悠久的黃鶴樓下,南湖校區位於風景秀麗的南湖湖畔。大部分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國際交流生都就讀於南湖校區。學校佔地2800餘畝, 建築面積110萬餘平方米。

知名校友

華中師大

錢基博(錢鍾書父親)、熊十力、韋卓民、惲代英、肖楚女、陳昌浩、李煥(臺灣前行政院長)、潘梓年(中共第一報人、潘漢年堂兄)章開沅、邢福義、馮鞏、夏雨田等

武漢理工

歐進萍、羅清泉、南策文、丁烈雲

地質大學

溫家寶、趙鵬大、歐陽自遠、高凌(奧運冠軍)、李致新(征服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王勇峰(登山)

華中農大

張啟發、陳耀邦、徐本禹

財經政法

黃進、錢運錄、丁學東、陳四清、朱小黃

2018年中國大學排行榜前10(湖北)

實力大比拼,誰才是武漢高校“探花郎”?

你心中的武漢高校“探花郎”是誰呢?歡迎留言評論哦~

實力大比拼,誰才是武漢高校“探花郎”?

我是圈圈,更多高校資訊、升學熱點,敬請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