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正在加載江夏區

江夏區轄6個街道、4個鎮、2個鄉:紙坊街道、金口街道、烏龍泉街道、鄭店街道、流芳街道、五里界街道、法泗鎮、安山鎮、湖泗鎮、豹澥鎮、山坡鄉、舒安鄉。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7617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轄17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63289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7620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39356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五里界鎮 鎮政府駐五里界,人口50108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5880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0526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29539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369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正在加載江夏區

江夏區轄6個街道、4個鎮、2個鄉:紙坊街道、金口街道、烏龍泉街道、鄭店街道、流芳街道、五里界街道、法泗鎮、安山鎮、湖泗鎮、豹澥鎮、山坡鄉、舒安鄉。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7617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轄17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63289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7620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39356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五里界鎮 鎮政府駐五里界,人口50108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5880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0526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29539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369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總人口為63.03萬,其中,鄉村人口40.26萬,城鎮人口22.77萬,總戶數202800戶。全區民族構成的絕大部分為漢族,新中國成立初,區境少數民族僅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等4個少數民族。到1985年,全縣少數民族增至16個。到2008年,全區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土家族、滿族、布衣族、水族、彝族、蒙古族、白族、京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藏族、黎族、瑤族、僳僳族、佤族、畲族、納西族、土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2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正在加載江夏區

江夏區轄6個街道、4個鎮、2個鄉:紙坊街道、金口街道、烏龍泉街道、鄭店街道、流芳街道、五里界街道、法泗鎮、安山鎮、湖泗鎮、豹澥鎮、山坡鄉、舒安鄉。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7617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轄17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63289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7620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39356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五里界鎮 鎮政府駐五里界,人口50108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5880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0526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29539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369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總人口為63.03萬,其中,鄉村人口40.26萬,城鎮人口22.77萬,總戶數202800戶。全區民族構成的絕大部分為漢族,新中國成立初,區境少數民族僅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等4個少數民族。到1985年,全縣少數民族增至16個。到2008年,全區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土家族、滿族、布衣族、水族、彝族、蒙古族、白族、京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藏族、黎族、瑤族、僳僳族、佤族、畲族、納西族、土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2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鹹城際鐵路七月底交付使用,各等級公路網絡遍佈全區。

2012年,江夏區公路里程累計達30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6千米,一級公路163千米,二級公路304千米,三級公路112千米,四級公路2374千米。區內航道3條92.5千米。江夏區營運車輛擁有量達9442輛,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規模性貨運企業23家,營運貨車9120輛。全年完成貨運量1.0億噸,貨運週轉量35.6億噸每千米,增長13.5%。客運企業4家,客運車輛322輛,6407客座,開通線路16條。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2億人次,客運週轉量3.3億人每千米,增長11.0%。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正在加載江夏區

江夏區轄6個街道、4個鎮、2個鄉:紙坊街道、金口街道、烏龍泉街道、鄭店街道、流芳街道、五里界街道、法泗鎮、安山鎮、湖泗鎮、豹澥鎮、山坡鄉、舒安鄉。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7617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轄17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63289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7620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39356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五里界鎮 鎮政府駐五里界,人口50108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5880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0526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29539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369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總人口為63.03萬,其中,鄉村人口40.26萬,城鎮人口22.77萬,總戶數202800戶。全區民族構成的絕大部分為漢族,新中國成立初,區境少數民族僅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等4個少數民族。到1985年,全縣少數民族增至16個。到2008年,全區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土家族、滿族、布衣族、水族、彝族、蒙古族、白族、京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藏族、黎族、瑤族、僳僳族、佤族、畲族、納西族、土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2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鹹城際鐵路七月底交付使用,各等級公路網絡遍佈全區。

2012年,江夏區公路里程累計達30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6千米,一級公路163千米,二級公路304千米,三級公路112千米,四級公路2374千米。區內航道3條92.5千米。江夏區營運車輛擁有量達9442輛,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規模性貨運企業23家,營運貨車9120輛。全年完成貨運量1.0億噸,貨運週轉量35.6億噸每千米,增長13.5%。客運企業4家,客運車輛322輛,6407客座,開通線路16條。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2億人次,客運週轉量3.3億人每千米,增長11.0%。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有10個文體社團組織,文體團隊130個,業餘文藝骨幹5200餘人。全年組織開展了十多次大型區級文體活動,全區各地組織文體活動達500餘場。江夏區五里界錦繡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層點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示範點”;民俗舞蹈《龍鳳呈祥》入選“第三屆中國秧歌節”開幕式文藝晚會;江夏畫派中國畫研究院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舒安藠頭製作工藝》、《五里界界豆製作工藝》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鄭立國作品《長江萬里圖》、《黃河萬里圖》被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博物館收藏。全區擁有文體產業及文體經營單位401家,從業人數3960人,資產8.6億,年總收入約6.3億元。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正在加載江夏區

江夏區轄6個街道、4個鎮、2個鄉:紙坊街道、金口街道、烏龍泉街道、鄭店街道、流芳街道、五里界街道、法泗鎮、安山鎮、湖泗鎮、豹澥鎮、山坡鄉、舒安鄉。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7617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轄17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63289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7620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39356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五里界鎮 鎮政府駐五里界,人口50108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5880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0526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29539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369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總人口為63.03萬,其中,鄉村人口40.26萬,城鎮人口22.77萬,總戶數202800戶。全區民族構成的絕大部分為漢族,新中國成立初,區境少數民族僅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等4個少數民族。到1985年,全縣少數民族增至16個。到2008年,全區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土家族、滿族、布衣族、水族、彝族、蒙古族、白族、京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藏族、黎族、瑤族、僳僳族、佤族、畲族、納西族、土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2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鹹城際鐵路七月底交付使用,各等級公路網絡遍佈全區。

2012年,江夏區公路里程累計達30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6千米,一級公路163千米,二級公路304千米,三級公路112千米,四級公路2374千米。區內航道3條92.5千米。江夏區營運車輛擁有量達9442輛,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規模性貨運企業23家,營運貨車9120輛。全年完成貨運量1.0億噸,貨運週轉量35.6億噸每千米,增長13.5%。客運企業4家,客運車輛322輛,6407客座,開通線路16條。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2億人次,客運週轉量3.3億人每千米,增長11.0%。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有10個文體社團組織,文體團隊130個,業餘文藝骨幹5200餘人。全年組織開展了十多次大型區級文體活動,全區各地組織文體活動達500餘場。江夏區五里界錦繡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層點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示範點”;民俗舞蹈《龍鳳呈祥》入選“第三屆中國秧歌節”開幕式文藝晚會;江夏畫派中國畫研究院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舒安藠頭製作工藝》、《五里界界豆製作工藝》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鄭立國作品《長江萬里圖》、《黃河萬里圖》被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博物館收藏。全區擁有文體產業及文體經營單位401家,從業人數3960人,資產8.6億,年總收入約6.3億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赤壁說,記載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一書。此書是從長江上游往下游記載的。當記到江夏赤磯山附近江段時,書中雲:“江水左經百人山南,右經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江水東經大軍山南。”這段記載,斷定了詐魏武火燒赤壁的地理位置。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正在加載江夏區

江夏區轄6個街道、4個鎮、2個鄉:紙坊街道、金口街道、烏龍泉街道、鄭店街道、流芳街道、五里界街道、法泗鎮、安山鎮、湖泗鎮、豹澥鎮、山坡鄉、舒安鄉。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7617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轄17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63289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7620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39356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五里界鎮 鎮政府駐五里界,人口50108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5880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0526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29539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369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總人口為63.03萬,其中,鄉村人口40.26萬,城鎮人口22.77萬,總戶數202800戶。全區民族構成的絕大部分為漢族,新中國成立初,區境少數民族僅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等4個少數民族。到1985年,全縣少數民族增至16個。到2008年,全區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土家族、滿族、布衣族、水族、彝族、蒙古族、白族、京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藏族、黎族、瑤族、僳僳族、佤族、畲族、納西族、土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2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鹹城際鐵路七月底交付使用,各等級公路網絡遍佈全區。

2012年,江夏區公路里程累計達30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6千米,一級公路163千米,二級公路304千米,三級公路112千米,四級公路2374千米。區內航道3條92.5千米。江夏區營運車輛擁有量達9442輛,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規模性貨運企業23家,營運貨車9120輛。全年完成貨運量1.0億噸,貨運週轉量35.6億噸每千米,增長13.5%。客運企業4家,客運車輛322輛,6407客座,開通線路16條。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2億人次,客運週轉量3.3億人每千米,增長11.0%。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有10個文體社團組織,文體團隊130個,業餘文藝骨幹5200餘人。全年組織開展了十多次大型區級文體活動,全區各地組織文體活動達500餘場。江夏區五里界錦繡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層點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示範點”;民俗舞蹈《龍鳳呈祥》入選“第三屆中國秧歌節”開幕式文藝晚會;江夏畫派中國畫研究院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舒安藠頭製作工藝》、《五里界界豆製作工藝》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鄭立國作品《長江萬里圖》、《黃河萬里圖》被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博物館收藏。全區擁有文體產業及文體經營單位401家,從業人數3960人,資產8.6億,年總收入約6.3億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赤壁說,記載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一書。此書是從長江上游往下游記載的。當記到江夏赤磯山附近江段時,書中雲:“江水左經百人山南,右經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江水東經大軍山南。”這段記載,斷定了詐魏武火燒赤壁的地理位置。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體育館擁有座位2449個,擁有全面健身體育場地總面積達60.8平方米,路徑場地面積14.3萬平方米,人平1.2平方米。全區成立有老年協會、棋類協會、信鴿協會、登山協會、釣魚協會。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590人,國家一級運動員1人。全區擁有體彩71家,彩票年收入4417萬元。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正在加載江夏區

江夏區轄6個街道、4個鎮、2個鄉:紙坊街道、金口街道、烏龍泉街道、鄭店街道、流芳街道、五里界街道、法泗鎮、安山鎮、湖泗鎮、豹澥鎮、山坡鄉、舒安鄉。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7617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轄17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63289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7620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39356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五里界鎮 鎮政府駐五里界,人口50108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5880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0526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29539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369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總人口為63.03萬,其中,鄉村人口40.26萬,城鎮人口22.77萬,總戶數202800戶。全區民族構成的絕大部分為漢族,新中國成立初,區境少數民族僅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等4個少數民族。到1985年,全縣少數民族增至16個。到2008年,全區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土家族、滿族、布衣族、水族、彝族、蒙古族、白族、京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藏族、黎族、瑤族、僳僳族、佤族、畲族、納西族、土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2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鹹城際鐵路七月底交付使用,各等級公路網絡遍佈全區。

2012年,江夏區公路里程累計達30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6千米,一級公路163千米,二級公路304千米,三級公路112千米,四級公路2374千米。區內航道3條92.5千米。江夏區營運車輛擁有量達9442輛,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規模性貨運企業23家,營運貨車9120輛。全年完成貨運量1.0億噸,貨運週轉量35.6億噸每千米,增長13.5%。客運企業4家,客運車輛322輛,6407客座,開通線路16條。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2億人次,客運週轉量3.3億人每千米,增長11.0%。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有10個文體社團組織,文體團隊130個,業餘文藝骨幹5200餘人。全年組織開展了十多次大型區級文體活動,全區各地組織文體活動達500餘場。江夏區五里界錦繡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層點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示範點”;民俗舞蹈《龍鳳呈祥》入選“第三屆中國秧歌節”開幕式文藝晚會;江夏畫派中國畫研究院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舒安藠頭製作工藝》、《五里界界豆製作工藝》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鄭立國作品《長江萬里圖》、《黃河萬里圖》被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博物館收藏。全區擁有文體產業及文體經營單位401家,從業人數3960人,資產8.6億,年總收入約6.3億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赤壁說,記載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一書。此書是從長江上游往下游記載的。當記到江夏赤磯山附近江段時,書中雲:“江水左經百人山南,右經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江水東經大軍山南。”這段記載,斷定了詐魏武火燒赤壁的地理位置。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體育館擁有座位2449個,擁有全面健身體育場地總面積達60.8平方米,路徑場地面積14.3萬平方米,人平1.2平方米。全區成立有老年協會、棋類協會、信鴿協會、登山協會、釣魚協會。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590人,國家一級運動員1人。全區擁有體彩71家,彩票年收入4417萬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近5年全區累計引進各類項目510個,計劃投資總額32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60億元。全區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94.2億元,年均遞增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8億元,年均遞增26%;財政收入10.09億元,年均遞增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年均遞增3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805元,年均遞增10%。五年間,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均高於全省、全市平均增長水平,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有了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了以大花山、安山萬畝苗木,舒安萬畝藠

頭,梁子湖萬畝河蟹,金口萬畝蔬菜和13個畜禽小區等為特色的現代都市農業板塊,以開發園區為依託的光機電、生物醫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及冶化、文化出版等五大產業集群工業經濟板塊,有力地呼應了武漢城市經濟圈建設。

2004—2006年,江夏區連續3年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先進縣(區)行列。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實施“1+8”城市圈戰略,建設成為具有濱湖生態特色的武漢南部新區,形成“中國光谷”高新技術輻射基地,先進製造業轉移基地,現代都市農業基地,休閒渡假旅遊觀光基地,力爭到2011年,財政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江夏經濟開發區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正在加載江夏區

江夏區轄6個街道、4個鎮、2個鄉:紙坊街道、金口街道、烏龍泉街道、鄭店街道、流芳街道、五里界街道、法泗鎮、安山鎮、湖泗鎮、豹澥鎮、山坡鄉、舒安鄉。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7617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轄17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63289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7620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39356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五里界鎮 鎮政府駐五里界,人口50108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5880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0526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29539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369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總人口為63.03萬,其中,鄉村人口40.26萬,城鎮人口22.77萬,總戶數202800戶。全區民族構成的絕大部分為漢族,新中國成立初,區境少數民族僅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等4個少數民族。到1985年,全縣少數民族增至16個。到2008年,全區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土家族、滿族、布衣族、水族、彝族、蒙古族、白族、京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藏族、黎族、瑤族、僳僳族、佤族、畲族、納西族、土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2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鹹城際鐵路七月底交付使用,各等級公路網絡遍佈全區。

2012年,江夏區公路里程累計達30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6千米,一級公路163千米,二級公路304千米,三級公路112千米,四級公路2374千米。區內航道3條92.5千米。江夏區營運車輛擁有量達9442輛,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規模性貨運企業23家,營運貨車9120輛。全年完成貨運量1.0億噸,貨運週轉量35.6億噸每千米,增長13.5%。客運企業4家,客運車輛322輛,6407客座,開通線路16條。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2億人次,客運週轉量3.3億人每千米,增長11.0%。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有10個文體社團組織,文體團隊130個,業餘文藝骨幹5200餘人。全年組織開展了十多次大型區級文體活動,全區各地組織文體活動達500餘場。江夏區五里界錦繡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層點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示範點”;民俗舞蹈《龍鳳呈祥》入選“第三屆中國秧歌節”開幕式文藝晚會;江夏畫派中國畫研究院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舒安藠頭製作工藝》、《五里界界豆製作工藝》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鄭立國作品《長江萬里圖》、《黃河萬里圖》被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博物館收藏。全區擁有文體產業及文體經營單位401家,從業人數3960人,資產8.6億,年總收入約6.3億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赤壁說,記載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一書。此書是從長江上游往下游記載的。當記到江夏赤磯山附近江段時,書中雲:“江水左經百人山南,右經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江水東經大軍山南。”這段記載,斷定了詐魏武火燒赤壁的地理位置。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體育館擁有座位2449個,擁有全面健身體育場地總面積達60.8平方米,路徑場地面積14.3萬平方米,人平1.2平方米。全區成立有老年協會、棋類協會、信鴿協會、登山協會、釣魚協會。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590人,國家一級運動員1人。全區擁有體彩71家,彩票年收入4417萬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近5年全區累計引進各類項目510個,計劃投資總額32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60億元。全區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94.2億元,年均遞增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8億元,年均遞增26%;財政收入10.09億元,年均遞增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年均遞增3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805元,年均遞增10%。五年間,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均高於全省、全市平均增長水平,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有了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了以大花山、安山萬畝苗木,舒安萬畝藠

頭,梁子湖萬畝河蟹,金口萬畝蔬菜和13個畜禽小區等為特色的現代都市農業板塊,以開發園區為依託的光機電、生物醫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及冶化、文化出版等五大產業集群工業經濟板塊,有力地呼應了武漢城市經濟圈建設。

2004—2006年,江夏區連續3年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先進縣(區)行列。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實施“1+8”城市圈戰略,建設成為具有濱湖生態特色的武漢南部新區,形成“中國光谷”高新技術輻射基地,先進製造業轉移基地,現代都市農業基地,休閒渡假旅遊觀光基地,力爭到2011年,財政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江夏經濟開發區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經濟開發區原名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廟山小區(簡稱廟山開發區),武漢市人民政府1992年批准成立,規劃總面積30平方公里。一期開發建設11.2平方公里小區已於2001年被拓為武漢科技新城的重要一冀,是武漢光谷的主要發展區。二期開發18.8平方公里新區,為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湖北)基地的核心園區,即武漢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區北靠享有“華中硅谷”之稱的東湖開發區,南接武漢衛星城江夏紙坊街,周鄰23所大專院校、56個科研院所,並擁有5萬畝無汙染的城中湖,整個開發區已基本形成了光電子通信、生物醫藥、電力環保、房地產、文化教育等五大產業結構群。目前重點引進光機電、製造業、生物醫藥和文化產業項目。截止2005年1月,開發區累計引進資金102億元,累計引進項目171個,其中建成投產企業74家,在建(續建)項目41個,正在申報手續的項目41個。僅2004年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4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62億元,出口創匯800萬美元,引進項目21個,新建成投產企業10個,新增註冊企業53家。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正在加載江夏區

江夏區轄6個街道、4個鎮、2個鄉:紙坊街道、金口街道、烏龍泉街道、鄭店街道、流芳街道、五里界街道、法泗鎮、安山鎮、湖泗鎮、豹澥鎮、山坡鄉、舒安鄉。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7617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轄17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63289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7620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39356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五里界鎮 鎮政府駐五里界,人口50108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5880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0526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29539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369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總人口為63.03萬,其中,鄉村人口40.26萬,城鎮人口22.77萬,總戶數202800戶。全區民族構成的絕大部分為漢族,新中國成立初,區境少數民族僅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等4個少數民族。到1985年,全縣少數民族增至16個。到2008年,全區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土家族、滿族、布衣族、水族、彝族、蒙古族、白族、京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藏族、黎族、瑤族、僳僳族、佤族、畲族、納西族、土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2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鹹城際鐵路七月底交付使用,各等級公路網絡遍佈全區。

2012年,江夏區公路里程累計達30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6千米,一級公路163千米,二級公路304千米,三級公路112千米,四級公路2374千米。區內航道3條92.5千米。江夏區營運車輛擁有量達9442輛,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規模性貨運企業23家,營運貨車9120輛。全年完成貨運量1.0億噸,貨運週轉量35.6億噸每千米,增長13.5%。客運企業4家,客運車輛322輛,6407客座,開通線路16條。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2億人次,客運週轉量3.3億人每千米,增長11.0%。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有10個文體社團組織,文體團隊130個,業餘文藝骨幹5200餘人。全年組織開展了十多次大型區級文體活動,全區各地組織文體活動達500餘場。江夏區五里界錦繡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層點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示範點”;民俗舞蹈《龍鳳呈祥》入選“第三屆中國秧歌節”開幕式文藝晚會;江夏畫派中國畫研究院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舒安藠頭製作工藝》、《五里界界豆製作工藝》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鄭立國作品《長江萬里圖》、《黃河萬里圖》被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博物館收藏。全區擁有文體產業及文體經營單位401家,從業人數3960人,資產8.6億,年總收入約6.3億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赤壁說,記載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一書。此書是從長江上游往下游記載的。當記到江夏赤磯山附近江段時,書中雲:“江水左經百人山南,右經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江水東經大軍山南。”這段記載,斷定了詐魏武火燒赤壁的地理位置。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體育館擁有座位2449個,擁有全面健身體育場地總面積達60.8平方米,路徑場地面積14.3萬平方米,人平1.2平方米。全區成立有老年協會、棋類協會、信鴿協會、登山協會、釣魚協會。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590人,國家一級運動員1人。全區擁有體彩71家,彩票年收入4417萬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近5年全區累計引進各類項目510個,計劃投資總額32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60億元。全區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94.2億元,年均遞增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8億元,年均遞增26%;財政收入10.09億元,年均遞增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年均遞增3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805元,年均遞增10%。五年間,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均高於全省、全市平均增長水平,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有了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了以大花山、安山萬畝苗木,舒安萬畝藠

頭,梁子湖萬畝河蟹,金口萬畝蔬菜和13個畜禽小區等為特色的現代都市農業板塊,以開發園區為依託的光機電、生物醫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及冶化、文化出版等五大產業集群工業經濟板塊,有力地呼應了武漢城市經濟圈建設。

2004—2006年,江夏區連續3年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先進縣(區)行列。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實施“1+8”城市圈戰略,建設成為具有濱湖生態特色的武漢南部新區,形成“中國光谷”高新技術輻射基地,先進製造業轉移基地,現代都市農業基地,休閒渡假旅遊觀光基地,力爭到2011年,財政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江夏經濟開發區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經濟開發區原名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廟山小區(簡稱廟山開發區),武漢市人民政府1992年批准成立,規劃總面積30平方公里。一期開發建設11.2平方公里小區已於2001年被拓為武漢科技新城的重要一冀,是武漢光谷的主要發展區。二期開發18.8平方公里新區,為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湖北)基地的核心園區,即武漢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區北靠享有“華中硅谷”之稱的東湖開發區,南接武漢衛星城江夏紙坊街,周鄰23所大專院校、56個科研院所,並擁有5萬畝無汙染的城中湖,整個開發區已基本形成了光電子通信、生物醫藥、電力環保、房地產、文化教育等五大產業結構群。目前重點引進光機電、製造業、生物醫藥和文化產業項目。截止2005年1月,開發區累計引進資金102億元,累計引進項目171個,其中建成投產企業74家,在建(續建)項目41個,正在申報手續的項目41個。僅2004年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4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62億元,出口創匯800萬美元,引進項目21個,新建成投產企業10個,新增註冊企業53家。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橋新區

正在加載江夏區

位於武漢市南近郊,東臨湯遜湖,南至八分山,西靠長江,北接武昌區和洪山區,版圖面積56平方公里,是武漢市的“南大門”。新區路網交錯,京廣鐵路、107國道、青鄭高速與中心城區、京珠高速、武黃高速相連接;長江白沙洲港口、金口碼頭都在15公里以內;京珠、滬蓉互通立交,緊鄰新區。到北京、上海、重慶、珠海的車程均在8-10小時以內;大橋新區公路、鐵路、水路聯運,“五縱三橫”的路網框架基本形成,交通條件非常便利。新區擁有“三湖四山”和國家級森林公園,水域面積廣闊,綠地覆蓋率高,20餘公里的長江從西部通過。

大橋新區成立以來,將新區分為三大組團:一是利用大學城的優勢,充分發揮各高校科技力量,人文環境的推動作用;二是依託、利用現有的大量閒置倉庫和存量土地,致力於引進大工業、大製造業,尤其是新型電子元器件、應用軟件、通信設備等信息產品的製造業,使新區成為江夏乃至全市信息工程產業板塊的特色集群,把新區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製造業基地;實行“一站式服務”;武漢大學東湖分校、華中師大漢口學校已經建成,現有教職員工、學生約2萬人;湖北省慈善總會已徵地興建老年怡養公寓;武漢百步亭集團興建的紅旗農民新村完工後,將使2000多戶農民住進花園式小區;武漢偉鵬房地產公司等開發的一些人居項目也在建設之中。在製造業基地,以生產高等級不鏽鋼為主的武漢順樂鋼廠已經完工;鐵道部南方車輛集團武漢貨車公司將徵地2000畝,興建貨車研發基地、對外出口基地和現代化的鐵路貨車生產基地,工程一期投資人民幣10億元,預計2007年底完工,屆時可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利稅可達1.95億元。其6300戶職工2萬餘人也將全部遷至新區科技新城居住。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正在加載江夏區

江夏區轄6個街道、4個鎮、2個鄉:紙坊街道、金口街道、烏龍泉街道、鄭店街道、流芳街道、五里界街道、法泗鎮、安山鎮、湖泗鎮、豹澥鎮、山坡鄉、舒安鄉。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7617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轄17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63289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7620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39356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五里界鎮 鎮政府駐五里界,人口50108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5880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0526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29539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369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總人口為63.03萬,其中,鄉村人口40.26萬,城鎮人口22.77萬,總戶數202800戶。全區民族構成的絕大部分為漢族,新中國成立初,區境少數民族僅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等4個少數民族。到1985年,全縣少數民族增至16個。到2008年,全區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土家族、滿族、布衣族、水族、彝族、蒙古族、白族、京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藏族、黎族、瑤族、僳僳族、佤族、畲族、納西族、土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2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鹹城際鐵路七月底交付使用,各等級公路網絡遍佈全區。

2012年,江夏區公路里程累計達30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6千米,一級公路163千米,二級公路304千米,三級公路112千米,四級公路2374千米。區內航道3條92.5千米。江夏區營運車輛擁有量達9442輛,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規模性貨運企業23家,營運貨車9120輛。全年完成貨運量1.0億噸,貨運週轉量35.6億噸每千米,增長13.5%。客運企業4家,客運車輛322輛,6407客座,開通線路16條。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2億人次,客運週轉量3.3億人每千米,增長11.0%。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有10個文體社團組織,文體團隊130個,業餘文藝骨幹5200餘人。全年組織開展了十多次大型區級文體活動,全區各地組織文體活動達500餘場。江夏區五里界錦繡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層點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示範點”;民俗舞蹈《龍鳳呈祥》入選“第三屆中國秧歌節”開幕式文藝晚會;江夏畫派中國畫研究院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舒安藠頭製作工藝》、《五里界界豆製作工藝》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鄭立國作品《長江萬里圖》、《黃河萬里圖》被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博物館收藏。全區擁有文體產業及文體經營單位401家,從業人數3960人,資產8.6億,年總收入約6.3億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赤壁說,記載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一書。此書是從長江上游往下游記載的。當記到江夏赤磯山附近江段時,書中雲:“江水左經百人山南,右經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江水東經大軍山南。”這段記載,斷定了詐魏武火燒赤壁的地理位置。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體育館擁有座位2449個,擁有全面健身體育場地總面積達60.8平方米,路徑場地面積14.3萬平方米,人平1.2平方米。全區成立有老年協會、棋類協會、信鴿協會、登山協會、釣魚協會。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590人,國家一級運動員1人。全區擁有體彩71家,彩票年收入4417萬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近5年全區累計引進各類項目510個,計劃投資總額32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60億元。全區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94.2億元,年均遞增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8億元,年均遞增26%;財政收入10.09億元,年均遞增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年均遞增3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805元,年均遞增10%。五年間,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均高於全省、全市平均增長水平,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有了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了以大花山、安山萬畝苗木,舒安萬畝藠

頭,梁子湖萬畝河蟹,金口萬畝蔬菜和13個畜禽小區等為特色的現代都市農業板塊,以開發園區為依託的光機電、生物醫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及冶化、文化出版等五大產業集群工業經濟板塊,有力地呼應了武漢城市經濟圈建設。

2004—2006年,江夏區連續3年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先進縣(區)行列。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實施“1+8”城市圈戰略,建設成為具有濱湖生態特色的武漢南部新區,形成“中國光谷”高新技術輻射基地,先進製造業轉移基地,現代都市農業基地,休閒渡假旅遊觀光基地,力爭到2011年,財政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江夏經濟開發區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經濟開發區原名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廟山小區(簡稱廟山開發區),武漢市人民政府1992年批准成立,規劃總面積30平方公里。一期開發建設11.2平方公里小區已於2001年被拓為武漢科技新城的重要一冀,是武漢光谷的主要發展區。二期開發18.8平方公里新區,為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湖北)基地的核心園區,即武漢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區北靠享有“華中硅谷”之稱的東湖開發區,南接武漢衛星城江夏紙坊街,周鄰23所大專院校、56個科研院所,並擁有5萬畝無汙染的城中湖,整個開發區已基本形成了光電子通信、生物醫藥、電力環保、房地產、文化教育等五大產業結構群。目前重點引進光機電、製造業、生物醫藥和文化產業項目。截止2005年1月,開發區累計引進資金102億元,累計引進項目171個,其中建成投產企業74家,在建(續建)項目41個,正在申報手續的項目41個。僅2004年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4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62億元,出口創匯800萬美元,引進項目21個,新建成投產企業10個,新增註冊企業53家。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橋新區

正在加載江夏區

位於武漢市南近郊,東臨湯遜湖,南至八分山,西靠長江,北接武昌區和洪山區,版圖面積56平方公里,是武漢市的“南大門”。新區路網交錯,京廣鐵路、107國道、青鄭高速與中心城區、京珠高速、武黃高速相連接;長江白沙洲港口、金口碼頭都在15公里以內;京珠、滬蓉互通立交,緊鄰新區。到北京、上海、重慶、珠海的車程均在8-10小時以內;大橋新區公路、鐵路、水路聯運,“五縱三橫”的路網框架基本形成,交通條件非常便利。新區擁有“三湖四山”和國家級森林公園,水域面積廣闊,綠地覆蓋率高,20餘公里的長江從西部通過。

大橋新區成立以來,將新區分為三大組團:一是利用大學城的優勢,充分發揮各高校科技力量,人文環境的推動作用;二是依託、利用現有的大量閒置倉庫和存量土地,致力於引進大工業、大製造業,尤其是新型電子元器件、應用軟件、通信設備等信息產品的製造業,使新區成為江夏乃至全市信息工程產業板塊的特色集群,把新區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製造業基地;實行“一站式服務”;武漢大學東湖分校、華中師大漢口學校已經建成,現有教職員工、學生約2萬人;湖北省慈善總會已徵地興建老年怡養公寓;武漢百步亭集團興建的紅旗農民新村完工後,將使2000多戶農民住進花園式小區;武漢偉鵬房地產公司等開發的一些人居項目也在建設之中。在製造業基地,以生產高等級不鏽鋼為主的武漢順樂鋼廠已經完工;鐵道部南方車輛集團武漢貨車公司將徵地2000畝,興建貨車研發基地、對外出口基地和現代化的鐵路貨車生產基地,工程一期投資人民幣10億元,預計2007年底完工,屆時可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利稅可達1.95億元。其6300戶職工2萬餘人也將全部遷至新區科技新城居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藏龍島科技園

江夏經濟開發區藏龍島科技園位於武漢市主城南端,北與華中科技園、武大科技園、武工大科技園毗鄰,東接中環連絡線,南抵滬蓉高速公路,西臨湯遜湖,是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園中園,武漢中國光谷的主要拓展空間。園區規劃總面積15.2平方公里,以人文、科技、生態、旅遊為發展定位,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傳統工業,建設高檔次、高產出、無汙染濱水特色生態旅遊科技園區。園區於2001年4月開始籌建,同年10月25日經武漢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武政辦[2001]259號)。在五年時間內,投入資金8億元,完成了道路、橋涵、給排水、電力、電信、園林綠化、路燈、天然氣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工程。目前,園區內已形成“三縱三橫”的主幹道網絡佈局,總長約65公里,園區內道路縱橫交錯;綠化總面積1000多畝;巨龍塑型、鳳凰臺、玉葉灘、藏龍大橋、“藏龍十二景”和“楊橋湖二十四橋”等景觀。武漢高科機電產業園、武漢凡谷電子通信產業園、中船重工集團第七二二所科技產業園、湖北經濟學院、銀河灣、澳式高尚住宅區等56個大型項目簽約落戶園區,總投資額達80多億元。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正在加載江夏區

江夏區轄6個街道、4個鎮、2個鄉:紙坊街道、金口街道、烏龍泉街道、鄭店街道、流芳街道、五里界街道、法泗鎮、安山鎮、湖泗鎮、豹澥鎮、山坡鄉、舒安鄉。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7617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轄17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63289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7620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39356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五里界鎮 鎮政府駐五里界,人口50108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5880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0526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29539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369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總人口為63.03萬,其中,鄉村人口40.26萬,城鎮人口22.77萬,總戶數202800戶。全區民族構成的絕大部分為漢族,新中國成立初,區境少數民族僅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等4個少數民族。到1985年,全縣少數民族增至16個。到2008年,全區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土家族、滿族、布衣族、水族、彝族、蒙古族、白族、京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藏族、黎族、瑤族、僳僳族、佤族、畲族、納西族、土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2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鹹城際鐵路七月底交付使用,各等級公路網絡遍佈全區。

2012年,江夏區公路里程累計達30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6千米,一級公路163千米,二級公路304千米,三級公路112千米,四級公路2374千米。區內航道3條92.5千米。江夏區營運車輛擁有量達9442輛,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規模性貨運企業23家,營運貨車9120輛。全年完成貨運量1.0億噸,貨運週轉量35.6億噸每千米,增長13.5%。客運企業4家,客運車輛322輛,6407客座,開通線路16條。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2億人次,客運週轉量3.3億人每千米,增長11.0%。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有10個文體社團組織,文體團隊130個,業餘文藝骨幹5200餘人。全年組織開展了十多次大型區級文體活動,全區各地組織文體活動達500餘場。江夏區五里界錦繡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層點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示範點”;民俗舞蹈《龍鳳呈祥》入選“第三屆中國秧歌節”開幕式文藝晚會;江夏畫派中國畫研究院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舒安藠頭製作工藝》、《五里界界豆製作工藝》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鄭立國作品《長江萬里圖》、《黃河萬里圖》被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博物館收藏。全區擁有文體產業及文體經營單位401家,從業人數3960人,資產8.6億,年總收入約6.3億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赤壁說,記載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一書。此書是從長江上游往下游記載的。當記到江夏赤磯山附近江段時,書中雲:“江水左經百人山南,右經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江水東經大軍山南。”這段記載,斷定了詐魏武火燒赤壁的地理位置。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體育館擁有座位2449個,擁有全面健身體育場地總面積達60.8平方米,路徑場地面積14.3萬平方米,人平1.2平方米。全區成立有老年協會、棋類協會、信鴿協會、登山協會、釣魚協會。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590人,國家一級運動員1人。全區擁有體彩71家,彩票年收入4417萬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近5年全區累計引進各類項目510個,計劃投資總額32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60億元。全區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94.2億元,年均遞增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8億元,年均遞增26%;財政收入10.09億元,年均遞增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年均遞增3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805元,年均遞增10%。五年間,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均高於全省、全市平均增長水平,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有了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了以大花山、安山萬畝苗木,舒安萬畝藠

頭,梁子湖萬畝河蟹,金口萬畝蔬菜和13個畜禽小區等為特色的現代都市農業板塊,以開發園區為依託的光機電、生物醫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及冶化、文化出版等五大產業集群工業經濟板塊,有力地呼應了武漢城市經濟圈建設。

2004—2006年,江夏區連續3年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先進縣(區)行列。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實施“1+8”城市圈戰略,建設成為具有濱湖生態特色的武漢南部新區,形成“中國光谷”高新技術輻射基地,先進製造業轉移基地,現代都市農業基地,休閒渡假旅遊觀光基地,力爭到2011年,財政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江夏經濟開發區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經濟開發區原名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廟山小區(簡稱廟山開發區),武漢市人民政府1992年批准成立,規劃總面積30平方公里。一期開發建設11.2平方公里小區已於2001年被拓為武漢科技新城的重要一冀,是武漢光谷的主要發展區。二期開發18.8平方公里新區,為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湖北)基地的核心園區,即武漢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區北靠享有“華中硅谷”之稱的東湖開發區,南接武漢衛星城江夏紙坊街,周鄰23所大專院校、56個科研院所,並擁有5萬畝無汙染的城中湖,整個開發區已基本形成了光電子通信、生物醫藥、電力環保、房地產、文化教育等五大產業結構群。目前重點引進光機電、製造業、生物醫藥和文化產業項目。截止2005年1月,開發區累計引進資金102億元,累計引進項目171個,其中建成投產企業74家,在建(續建)項目41個,正在申報手續的項目41個。僅2004年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4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62億元,出口創匯800萬美元,引進項目21個,新建成投產企業10個,新增註冊企業53家。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橋新區

正在加載江夏區

位於武漢市南近郊,東臨湯遜湖,南至八分山,西靠長江,北接武昌區和洪山區,版圖面積56平方公里,是武漢市的“南大門”。新區路網交錯,京廣鐵路、107國道、青鄭高速與中心城區、京珠高速、武黃高速相連接;長江白沙洲港口、金口碼頭都在15公里以內;京珠、滬蓉互通立交,緊鄰新區。到北京、上海、重慶、珠海的車程均在8-10小時以內;大橋新區公路、鐵路、水路聯運,“五縱三橫”的路網框架基本形成,交通條件非常便利。新區擁有“三湖四山”和國家級森林公園,水域面積廣闊,綠地覆蓋率高,20餘公里的長江從西部通過。

大橋新區成立以來,將新區分為三大組團:一是利用大學城的優勢,充分發揮各高校科技力量,人文環境的推動作用;二是依託、利用現有的大量閒置倉庫和存量土地,致力於引進大工業、大製造業,尤其是新型電子元器件、應用軟件、通信設備等信息產品的製造業,使新區成為江夏乃至全市信息工程產業板塊的特色集群,把新區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製造業基地;實行“一站式服務”;武漢大學東湖分校、華中師大漢口學校已經建成,現有教職員工、學生約2萬人;湖北省慈善總會已徵地興建老年怡養公寓;武漢百步亭集團興建的紅旗農民新村完工後,將使2000多戶農民住進花園式小區;武漢偉鵬房地產公司等開發的一些人居項目也在建設之中。在製造業基地,以生產高等級不鏽鋼為主的武漢順樂鋼廠已經完工;鐵道部南方車輛集團武漢貨車公司將徵地2000畝,興建貨車研發基地、對外出口基地和現代化的鐵路貨車生產基地,工程一期投資人民幣10億元,預計2007年底完工,屆時可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利稅可達1.95億元。其6300戶職工2萬餘人也將全部遷至新區科技新城居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藏龍島科技園

江夏經濟開發區藏龍島科技園位於武漢市主城南端,北與華中科技園、武大科技園、武工大科技園毗鄰,東接中環連絡線,南抵滬蓉高速公路,西臨湯遜湖,是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園中園,武漢中國光谷的主要拓展空間。園區規劃總面積15.2平方公里,以人文、科技、生態、旅遊為發展定位,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傳統工業,建設高檔次、高產出、無汙染濱水特色生態旅遊科技園區。園區於2001年4月開始籌建,同年10月25日經武漢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武政辦[2001]259號)。在五年時間內,投入資金8億元,完成了道路、橋涵、給排水、電力、電信、園林綠化、路燈、天然氣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工程。目前,園區內已形成“三縱三橫”的主幹道網絡佈局,總長約65公里,園區內道路縱橫交錯;綠化總面積1000多畝;巨龍塑型、鳳凰臺、玉葉灘、藏龍大橋、“藏龍十二景”和“楊橋湖二十四橋”等景觀。武漢高科機電產業園、武漢凡谷電子通信產業園、中船重工集團第七二二所科技產業園、湖北經濟學院、銀河灣、澳式高尚住宅區等56個大型項目簽約落戶園區,總投資額達80多億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17年末,江夏區常住人口91.3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70.9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3.86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78.07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9.04億元,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3.5:62.0:24.5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正在加載江夏區

江夏區轄6個街道、4個鎮、2個鄉:紙坊街道、金口街道、烏龍泉街道、鄭店街道、流芳街道、五里界街道、法泗鎮、安山鎮、湖泗鎮、豹澥鎮、山坡鄉、舒安鄉。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7617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轄17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63289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7620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39356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五里界鎮 鎮政府駐五里界,人口50108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5880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0526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29539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369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總人口為63.03萬,其中,鄉村人口40.26萬,城鎮人口22.77萬,總戶數202800戶。全區民族構成的絕大部分為漢族,新中國成立初,區境少數民族僅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等4個少數民族。到1985年,全縣少數民族增至16個。到2008年,全區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土家族、滿族、布衣族、水族、彝族、蒙古族、白族、京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藏族、黎族、瑤族、僳僳族、佤族、畲族、納西族、土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2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鹹城際鐵路七月底交付使用,各等級公路網絡遍佈全區。

2012年,江夏區公路里程累計達30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6千米,一級公路163千米,二級公路304千米,三級公路112千米,四級公路2374千米。區內航道3條92.5千米。江夏區營運車輛擁有量達9442輛,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規模性貨運企業23家,營運貨車9120輛。全年完成貨運量1.0億噸,貨運週轉量35.6億噸每千米,增長13.5%。客運企業4家,客運車輛322輛,6407客座,開通線路16條。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2億人次,客運週轉量3.3億人每千米,增長11.0%。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有10個文體社團組織,文體團隊130個,業餘文藝骨幹5200餘人。全年組織開展了十多次大型區級文體活動,全區各地組織文體活動達500餘場。江夏區五里界錦繡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層點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示範點”;民俗舞蹈《龍鳳呈祥》入選“第三屆中國秧歌節”開幕式文藝晚會;江夏畫派中國畫研究院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舒安藠頭製作工藝》、《五里界界豆製作工藝》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鄭立國作品《長江萬里圖》、《黃河萬里圖》被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博物館收藏。全區擁有文體產業及文體經營單位401家,從業人數3960人,資產8.6億,年總收入約6.3億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赤壁說,記載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一書。此書是從長江上游往下游記載的。當記到江夏赤磯山附近江段時,書中雲:“江水左經百人山南,右經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江水東經大軍山南。”這段記載,斷定了詐魏武火燒赤壁的地理位置。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體育館擁有座位2449個,擁有全面健身體育場地總面積達60.8平方米,路徑場地面積14.3萬平方米,人平1.2平方米。全區成立有老年協會、棋類協會、信鴿協會、登山協會、釣魚協會。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590人,國家一級運動員1人。全區擁有體彩71家,彩票年收入4417萬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近5年全區累計引進各類項目510個,計劃投資總額32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60億元。全區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94.2億元,年均遞增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8億元,年均遞增26%;財政收入10.09億元,年均遞增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年均遞增3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805元,年均遞增10%。五年間,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均高於全省、全市平均增長水平,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有了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了以大花山、安山萬畝苗木,舒安萬畝藠

頭,梁子湖萬畝河蟹,金口萬畝蔬菜和13個畜禽小區等為特色的現代都市農業板塊,以開發園區為依託的光機電、生物醫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及冶化、文化出版等五大產業集群工業經濟板塊,有力地呼應了武漢城市經濟圈建設。

2004—2006年,江夏區連續3年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先進縣(區)行列。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實施“1+8”城市圈戰略,建設成為具有濱湖生態特色的武漢南部新區,形成“中國光谷”高新技術輻射基地,先進製造業轉移基地,現代都市農業基地,休閒渡假旅遊觀光基地,力爭到2011年,財政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江夏經濟開發區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經濟開發區原名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廟山小區(簡稱廟山開發區),武漢市人民政府1992年批准成立,規劃總面積30平方公里。一期開發建設11.2平方公里小區已於2001年被拓為武漢科技新城的重要一冀,是武漢光谷的主要發展區。二期開發18.8平方公里新區,為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湖北)基地的核心園區,即武漢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區北靠享有“華中硅谷”之稱的東湖開發區,南接武漢衛星城江夏紙坊街,周鄰23所大專院校、56個科研院所,並擁有5萬畝無汙染的城中湖,整個開發區已基本形成了光電子通信、生物醫藥、電力環保、房地產、文化教育等五大產業結構群。目前重點引進光機電、製造業、生物醫藥和文化產業項目。截止2005年1月,開發區累計引進資金102億元,累計引進項目171個,其中建成投產企業74家,在建(續建)項目41個,正在申報手續的項目41個。僅2004年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4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62億元,出口創匯800萬美元,引進項目21個,新建成投產企業10個,新增註冊企業53家。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橋新區

正在加載江夏區

位於武漢市南近郊,東臨湯遜湖,南至八分山,西靠長江,北接武昌區和洪山區,版圖面積56平方公里,是武漢市的“南大門”。新區路網交錯,京廣鐵路、107國道、青鄭高速與中心城區、京珠高速、武黃高速相連接;長江白沙洲港口、金口碼頭都在15公里以內;京珠、滬蓉互通立交,緊鄰新區。到北京、上海、重慶、珠海的車程均在8-10小時以內;大橋新區公路、鐵路、水路聯運,“五縱三橫”的路網框架基本形成,交通條件非常便利。新區擁有“三湖四山”和國家級森林公園,水域面積廣闊,綠地覆蓋率高,20餘公里的長江從西部通過。

大橋新區成立以來,將新區分為三大組團:一是利用大學城的優勢,充分發揮各高校科技力量,人文環境的推動作用;二是依託、利用現有的大量閒置倉庫和存量土地,致力於引進大工業、大製造業,尤其是新型電子元器件、應用軟件、通信設備等信息產品的製造業,使新區成為江夏乃至全市信息工程產業板塊的特色集群,把新區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製造業基地;實行“一站式服務”;武漢大學東湖分校、華中師大漢口學校已經建成,現有教職員工、學生約2萬人;湖北省慈善總會已徵地興建老年怡養公寓;武漢百步亭集團興建的紅旗農民新村完工後,將使2000多戶農民住進花園式小區;武漢偉鵬房地產公司等開發的一些人居項目也在建設之中。在製造業基地,以生產高等級不鏽鋼為主的武漢順樂鋼廠已經完工;鐵道部南方車輛集團武漢貨車公司將徵地2000畝,興建貨車研發基地、對外出口基地和現代化的鐵路貨車生產基地,工程一期投資人民幣10億元,預計2007年底完工,屆時可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利稅可達1.95億元。其6300戶職工2萬餘人也將全部遷至新區科技新城居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藏龍島科技園

江夏經濟開發區藏龍島科技園位於武漢市主城南端,北與華中科技園、武大科技園、武工大科技園毗鄰,東接中環連絡線,南抵滬蓉高速公路,西臨湯遜湖,是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園中園,武漢中國光谷的主要拓展空間。園區規劃總面積15.2平方公里,以人文、科技、生態、旅遊為發展定位,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傳統工業,建設高檔次、高產出、無汙染濱水特色生態旅遊科技園區。園區於2001年4月開始籌建,同年10月25日經武漢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武政辦[2001]259號)。在五年時間內,投入資金8億元,完成了道路、橋涵、給排水、電力、電信、園林綠化、路燈、天然氣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工程。目前,園區內已形成“三縱三橫”的主幹道網絡佈局,總長約65公里,園區內道路縱橫交錯;綠化總面積1000多畝;巨龍塑型、鳳凰臺、玉葉灘、藏龍大橋、“藏龍十二景”和“楊橋湖二十四橋”等景觀。武漢高科機電產業園、武漢凡谷電子通信產業園、中船重工集團第七二二所科技產業園、湖北經濟學院、銀河灣、澳式高尚住宅區等56個大型項目簽約落戶園區,總投資額達80多億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17年末,江夏區常住人口91.3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70.9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3.86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78.07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9.04億元,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3.5:62.0:24.5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八分山小型石英礦巖礦床,位於紙坊火車站西北1.1千米處,經過地質詳查,探明儲量191萬噸。

南嘴石油礦化點,位於舒安五里墩西北,梁子湖以南,土地堂火車站東14.21千米處。五里墩石油礦化點,位於舒安五里墩北,梁子湖以南,土地堂火車站東15.5千米處。山坡黃道人石油礦化點,位於山坡火車站西北2.5千米處。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正在加載江夏區

江夏區轄6個街道、4個鎮、2個鄉:紙坊街道、金口街道、烏龍泉街道、鄭店街道、流芳街道、五里界街道、法泗鎮、安山鎮、湖泗鎮、豹澥鎮、山坡鄉、舒安鄉。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7617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轄17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63289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7620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39356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五里界鎮 鎮政府駐五里界,人口50108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5880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0526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29539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369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總人口為63.03萬,其中,鄉村人口40.26萬,城鎮人口22.77萬,總戶數202800戶。全區民族構成的絕大部分為漢族,新中國成立初,區境少數民族僅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等4個少數民族。到1985年,全縣少數民族增至16個。到2008年,全區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土家族、滿族、布衣族、水族、彝族、蒙古族、白族、京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藏族、黎族、瑤族、僳僳族、佤族、畲族、納西族、土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2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鹹城際鐵路七月底交付使用,各等級公路網絡遍佈全區。

2012年,江夏區公路里程累計達30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6千米,一級公路163千米,二級公路304千米,三級公路112千米,四級公路2374千米。區內航道3條92.5千米。江夏區營運車輛擁有量達9442輛,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規模性貨運企業23家,營運貨車9120輛。全年完成貨運量1.0億噸,貨運週轉量35.6億噸每千米,增長13.5%。客運企業4家,客運車輛322輛,6407客座,開通線路16條。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2億人次,客運週轉量3.3億人每千米,增長11.0%。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有10個文體社團組織,文體團隊130個,業餘文藝骨幹5200餘人。全年組織開展了十多次大型區級文體活動,全區各地組織文體活動達500餘場。江夏區五里界錦繡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層點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示範點”;民俗舞蹈《龍鳳呈祥》入選“第三屆中國秧歌節”開幕式文藝晚會;江夏畫派中國畫研究院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舒安藠頭製作工藝》、《五里界界豆製作工藝》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鄭立國作品《長江萬里圖》、《黃河萬里圖》被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博物館收藏。全區擁有文體產業及文體經營單位401家,從業人數3960人,資產8.6億,年總收入約6.3億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赤壁說,記載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一書。此書是從長江上游往下游記載的。當記到江夏赤磯山附近江段時,書中雲:“江水左經百人山南,右經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江水東經大軍山南。”這段記載,斷定了詐魏武火燒赤壁的地理位置。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體育館擁有座位2449個,擁有全面健身體育場地總面積達60.8平方米,路徑場地面積14.3萬平方米,人平1.2平方米。全區成立有老年協會、棋類協會、信鴿協會、登山協會、釣魚協會。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590人,國家一級運動員1人。全區擁有體彩71家,彩票年收入4417萬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近5年全區累計引進各類項目510個,計劃投資總額32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60億元。全區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94.2億元,年均遞增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8億元,年均遞增26%;財政收入10.09億元,年均遞增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年均遞增3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805元,年均遞增10%。五年間,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均高於全省、全市平均增長水平,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有了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了以大花山、安山萬畝苗木,舒安萬畝藠

頭,梁子湖萬畝河蟹,金口萬畝蔬菜和13個畜禽小區等為特色的現代都市農業板塊,以開發園區為依託的光機電、生物醫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及冶化、文化出版等五大產業集群工業經濟板塊,有力地呼應了武漢城市經濟圈建設。

2004—2006年,江夏區連續3年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先進縣(區)行列。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實施“1+8”城市圈戰略,建設成為具有濱湖生態特色的武漢南部新區,形成“中國光谷”高新技術輻射基地,先進製造業轉移基地,現代都市農業基地,休閒渡假旅遊觀光基地,力爭到2011年,財政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江夏經濟開發區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經濟開發區原名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廟山小區(簡稱廟山開發區),武漢市人民政府1992年批准成立,規劃總面積30平方公里。一期開發建設11.2平方公里小區已於2001年被拓為武漢科技新城的重要一冀,是武漢光谷的主要發展區。二期開發18.8平方公里新區,為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湖北)基地的核心園區,即武漢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區北靠享有“華中硅谷”之稱的東湖開發區,南接武漢衛星城江夏紙坊街,周鄰23所大專院校、56個科研院所,並擁有5萬畝無汙染的城中湖,整個開發區已基本形成了光電子通信、生物醫藥、電力環保、房地產、文化教育等五大產業結構群。目前重點引進光機電、製造業、生物醫藥和文化產業項目。截止2005年1月,開發區累計引進資金102億元,累計引進項目171個,其中建成投產企業74家,在建(續建)項目41個,正在申報手續的項目41個。僅2004年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4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62億元,出口創匯800萬美元,引進項目21個,新建成投產企業10個,新增註冊企業53家。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橋新區

正在加載江夏區

位於武漢市南近郊,東臨湯遜湖,南至八分山,西靠長江,北接武昌區和洪山區,版圖面積56平方公里,是武漢市的“南大門”。新區路網交錯,京廣鐵路、107國道、青鄭高速與中心城區、京珠高速、武黃高速相連接;長江白沙洲港口、金口碼頭都在15公里以內;京珠、滬蓉互通立交,緊鄰新區。到北京、上海、重慶、珠海的車程均在8-10小時以內;大橋新區公路、鐵路、水路聯運,“五縱三橫”的路網框架基本形成,交通條件非常便利。新區擁有“三湖四山”和國家級森林公園,水域面積廣闊,綠地覆蓋率高,20餘公里的長江從西部通過。

大橋新區成立以來,將新區分為三大組團:一是利用大學城的優勢,充分發揮各高校科技力量,人文環境的推動作用;二是依託、利用現有的大量閒置倉庫和存量土地,致力於引進大工業、大製造業,尤其是新型電子元器件、應用軟件、通信設備等信息產品的製造業,使新區成為江夏乃至全市信息工程產業板塊的特色集群,把新區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製造業基地;實行“一站式服務”;武漢大學東湖分校、華中師大漢口學校已經建成,現有教職員工、學生約2萬人;湖北省慈善總會已徵地興建老年怡養公寓;武漢百步亭集團興建的紅旗農民新村完工後,將使2000多戶農民住進花園式小區;武漢偉鵬房地產公司等開發的一些人居項目也在建設之中。在製造業基地,以生產高等級不鏽鋼為主的武漢順樂鋼廠已經完工;鐵道部南方車輛集團武漢貨車公司將徵地2000畝,興建貨車研發基地、對外出口基地和現代化的鐵路貨車生產基地,工程一期投資人民幣10億元,預計2007年底完工,屆時可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利稅可達1.95億元。其6300戶職工2萬餘人也將全部遷至新區科技新城居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藏龍島科技園

江夏經濟開發區藏龍島科技園位於武漢市主城南端,北與華中科技園、武大科技園、武工大科技園毗鄰,東接中環連絡線,南抵滬蓉高速公路,西臨湯遜湖,是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園中園,武漢中國光谷的主要拓展空間。園區規劃總面積15.2平方公里,以人文、科技、生態、旅遊為發展定位,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傳統工業,建設高檔次、高產出、無汙染濱水特色生態旅遊科技園區。園區於2001年4月開始籌建,同年10月25日經武漢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武政辦[2001]259號)。在五年時間內,投入資金8億元,完成了道路、橋涵、給排水、電力、電信、園林綠化、路燈、天然氣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工程。目前,園區內已形成“三縱三橫”的主幹道網絡佈局,總長約65公里,園區內道路縱橫交錯;綠化總面積1000多畝;巨龍塑型、鳳凰臺、玉葉灘、藏龍大橋、“藏龍十二景”和“楊橋湖二十四橋”等景觀。武漢高科機電產業園、武漢凡谷電子通信產業園、中船重工集團第七二二所科技產業園、湖北經濟學院、銀河灣、澳式高尚住宅區等56個大型項目簽約落戶園區,總投資額達80多億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17年末,江夏區常住人口91.3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70.9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3.86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78.07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9.04億元,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3.5:62.0:24.5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八分山小型石英礦巖礦床,位於紙坊火車站西北1.1千米處,經過地質詳查,探明儲量191萬噸。

南嘴石油礦化點,位於舒安五里墩西北,梁子湖以南,土地堂火車站東14.21千米處。五里墩石油礦化點,位於舒安五里墩北,梁子湖以南,土地堂火車站東15.5千米處。山坡黃道人石油礦化點,位於山坡火車站西北2.5千米處。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烏龍泉白雲岩大型礦床,位於烏龍泉火車站西北2.9千米處,探明儲量為9476萬噸。黃枝山白雲岩中型礦床,位於烏龍泉火車站西北5.5千米處,經過地質勘探,探明儲量為1663萬噸。紙坊白雲岩礦化點,位於紙坊火車站西南2.9千米處,經過地質勘探。

花山熔劑石英砂岩礦點,位於紙坊火車站東北3.5千米處,經過地質初查。八分山熔劑石英砂岩中型礦床,位於紙坊火車站西北1.1千米處,經過地質勘探,探明儲量為1083萬噸

花山熔劑石英砂岩礦點,位於紙坊火車站東北3.5千米處,經過地質初查。八分山熔劑石英砂岩中型礦床,位於紙坊火車站西北1.1千米處,經過地質勘探,探明儲量為1083萬噸

金水閘磷礦礦點,位於紙坊西南33千米處,經過地質踏勘。

"

感覺從武昌任何一個方向出去都是江夏,你們說是不是,今天來扒一扒江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縣治歷史悠久。公元前201年,始設沙羨縣;公元581年設江夏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江夏區地域廣闊,城鄉兼備,總面積2009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地處武漢市南大門,武漢市三環線內,素有“楚天首縣”之譽,其東接鄂州,南通咸寧,西臨長江,北連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崛起的“武漢·中國光谷”規劃區域大部分就在江夏區境內。極具產業吸納輻射功能。區治紙坊距中心城區僅19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並行縱貫全境,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長江傍西境而過,公路網絡遍佈全區,交通樞紐地位十分明顯。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楚置沙羨於塗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為36郡,沙羨屬南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塗口(今金口)隸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軍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塢,造船業興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蠻王山,建立江夏蠻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劉聯軍拒曹兵於赤壁(今金口街赤磯山),火攻曹營,曹由烏林(今洪湖烏林鎮)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獻帝分江夏為兩郡,南郡六縣,治夏口(今武昌)屬吳,以程普為太守。

三國魏晉南北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最盛名赤壁之戰,戰場就在金口赤磯山(存在爭議),現有祭風臺、諸葛城、士兵墓等遺址,出土了青銅劍等兵器。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晉滅吳,以武昌郡隸江州。

南朝宋朝時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隸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禪師菩提達摩,由金陵溯江至塗口登槐山,後人建達摩亭(今留雲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移江夏縣治於鄂州城(武昌)。塗口屬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治,隸山南道(全國十道)。江夏郡和江夏縣同一治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尉遲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灣設磚窯群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鄂州名,隸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紙坊以造紙作坊著名而稱紙坊,沿用至今,當時的造紙規模較大,很有名氣。自唐代興盛的靈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紙坊。唐時靈泉古市在靈泉山,由於這裡古代有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東南北三面瀕梁子湖,通樊口、鯰魚口、金口,兩頭都可通長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偉為清郡,江夏縣仍屬鄂州。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將伯顏攻鄂州城,宋守將張晏然開門迎降。到了宋代,冶鐵業、鑄銅業、紡織業等比較發達,江夏龍泉山發掘古銅鼎重36斤,珠光霞彩、燦爛奪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鎮,有”黃金口岸”之稱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建國武昌,號”大漢”。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縣屬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楨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定”靈泉山”為仙壤,闢為”寢山”。自朱楨起,明代274年間,在這裡相繼建起了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八代九王塋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築金口槐山石駁岸。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馬熊延弼先後修築張公渡堤、金口龍床磯至白沙洲六十里長堤、四邑公堤。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過武昌,改江夏縣為瑞符縣。六月,清軍佔領武昌,沿明制。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燦(金口人)出資修葺槐山達摩亭,更名”留雲亭”。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軍東王楊秀清、督翼王石達開佔領武昌城。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隸江漢道,1930年後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區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1952年5月大冶專署撤銷,改屬孝感專署。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郊縣。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1965年8月,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至今。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

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

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

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

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

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駐地】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位置面積】江夏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東南岸。面積2014.5平方千米/2009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7年底,人口68萬人。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民族。

【地形地貌】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地貌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爺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水面約佔總面積39%。

【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坐落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江夏區正北與武漢市洪山區毗連,東北與鄂州市接壤,東南與大冶市相鄰,正南與咸寧市交界,西南與嘉魚縣相靠,西北與漢陽區和漢南區隔長江相望。區境南北長83.2公里,東西寬54.17公里。

地形地貌

江夏區位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以第四系紅色粘土組成的網狀平原為主,其兩側為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側為梁子湖底地。三種地貌形體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佈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江夏區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原,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30~4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分佈於紙坊、金口、烏龍泉、鳳凰山、黃龍山等地,質地由古生界頁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灰巖等組成,高程為100~272米,呈東西向長條狀分佈。

氣候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介於15.9~17.9℃之間,歷年平均值為16.8℃,年總降水量為889.2~1862.6毫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347.7毫米,日照時數為1450~2050小時之間,溫暖溼潤、四季鮮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在這20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60多萬勤勞、善良、好客的人民,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人傑地靈,山青水秀。尤其是136個湖泊,97萬畝水體面積,使武漢市獲得了一個世界第一——特大城市所屬淡水湖水體面積之最。這裡水質清新,沒有汙染,盛產魚蝦蟹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就繁殖生長在區內的牛山湖。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資源豐富。全區耕地、山林、水面各百萬畝,分佔版圖面積的1/3,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梁子湖水域面積45萬畝,為全國少有的無汙染特大湖泊。這裡物產豐富,是全國糧、油、果、瓜、茶和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界豆”、“樑湖”牌綠茶和三白遠銷東南亞。這裡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6個品種,尤其是白雲石、石英石、石膏、膨潤土等礦體分佈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境內有大小湖泊136處,主要湖泊有大溝湖、梁子湖、牛山湖、豹澥、魯湖、後石湖、斧頭湖、上涉湖、團墩湖、湯遜湖、青菱湖等,水面約佔總面積39%。區內主要河流有長江、金水河流經西部。

生物資源

江夏區內林地到20世紀80年代均被次生林、灌木、草本群落所取代。到2004年,在丘陵岡地和村落附近,尚保存少量殘林或圍林。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有苦櫧、石櫟、青岡櫟、樟樹和冬青等,落葉闊葉喬木有楓楊、小葉櫟、黃檀、朴樹、三角楓、合歡、黃連木、楓香、栓皮櫟、山槐、粗糠樹、厚殼桂、銀杏、牛鼻栓等。還有映山紅、算盤果、白檀、牡荊、長葉凍綠、鳥欽樹、鬧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叢,兩者合計250多種。經濟林有桃、梨、李、山楂、柑橘、葡萄、板栗、枇杷、柿、棗、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欖、竹、茶葉、銀杏、苧麻、藠頭、生薑、黃花、菸草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白、芡實、荸薺、蒲草及蘆葦。江夏區境內藥用植物有332種,有虎杖、尋骨風、黑旱蓮、菟絲子、馬鞍草、附子、大莉、蒼耳子、金櫻子、蒼朮、女貞、扁竹、沙蔘等,比較名貴的有玄湖、白芍、生地、玄蔘、天門冬等。江灘、湖灘、堤防有耐水的池杉、水杉、楓楊、和柳樹,地下水位較高的平湖地區植有意楊、水杉、樟樹和楓香。土層深厚、土壤溼潤而排水條件良好的植有杉木、檫木、香椿等,較乾燥的薄地和岡嶺上部植有法桐、刺槐、側柏等。屬草叢類旱中生草場24個,計3800公頃。

區境動物有豹、狗獾、麂子、豺狼、狐狸、水獺、豹貓、松鼠、兔子、野豬、野鴿、斑鳩、布穀、八哥、鷺鷥、黃鸝(又名黃鶯)、啄木鳥、喜鵲、蒼鷹、貓頭鷹、畫眉、白頭翁、鸚鵡等。區境魚類有9目、21科、58屬、68種。經濟魚類有鰱、鱅、青魚、草魚、鯿魚、魴、鯉、鯽、白鱤、鯰、烏鱧、黃鱔等20餘種。珍貴魚類有團頭魴(武昌魚),鱖、鯝、鰻鱺(白鱔)等。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07年12月31日,

正在加載江夏區

江夏區轄6個街道、4個鎮、2個鄉:紙坊街道、金口街道、烏龍泉街道、鄭店街道、流芳街道、五里界街道、法泗鎮、安山鎮、湖泗鎮、豹澥鎮、山坡鄉、舒安鄉。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紙坊街道 辦事處駐紙坊,人口176171人,面積180.38平方千米。轄17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

流芳街道 辦事處駐流芳嶺,人口63289人,面積194.22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

鄭店街道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金口街道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烏龍泉街道 辦事處駐烏龍泉,人口47620人,面積179.82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

豹澥鎮 鎮政府駐豹澥,人口39356人,面積88.6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五里界鎮 鎮政府駐五里界,人口50108人,面積221.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安山鎮 鎮政府駐安山,人口25880人,面積127.0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法泗鎮 鎮政府駐法泗,人口30526人,面積87.2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

湖泗鎮 鎮政府駐湖泗,人口29539人,面積81.8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山坡鄉 鄉政府駐山坡,人口53989人,面積32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舒安鄉 鄉政府駐舒安,人口23694人,面積151.2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總人口為63.03萬,其中,鄉村人口40.26萬,城鎮人口22.77萬,總戶數202800戶。全區民族構成的絕大部分為漢族,新中國成立初,區境少數民族僅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等4個少數民族。到1985年,全縣少數民族增至16個。到2008年,全區有回族、苗族、侗族、壯族、土家族、滿族、布衣族、水族、彝族、蒙古族、白族、京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藏族、黎族、瑤族、僳僳族、佤族、畲族、納西族、土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2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鹹城際鐵路七月底交付使用,各等級公路網絡遍佈全區。

2012年,江夏區公路里程累計達30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6千米,一級公路163千米,二級公路304千米,三級公路112千米,四級公路2374千米。區內航道3條92.5千米。江夏區營運車輛擁有量達9442輛,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規模性貨運企業23家,營運貨車9120輛。全年完成貨運量1.0億噸,貨運週轉量35.6億噸每千米,增長13.5%。客運企業4家,客運車輛322輛,6407客座,開通線路16條。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2億人次,客運週轉量3.3億人每千米,增長11.0%。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有10個文體社團組織,文體團隊130個,業餘文藝骨幹5200餘人。全年組織開展了十多次大型區級文體活動,全區各地組織文體活動達500餘場。江夏區五里界錦繡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層點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示範點”;民俗舞蹈《龍鳳呈祥》入選“第三屆中國秧歌節”開幕式文藝晚會;江夏畫派中國畫研究院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舒安藠頭製作工藝》、《五里界界豆製作工藝》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鄭立國作品《長江萬里圖》、《黃河萬里圖》被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博物館收藏。全區擁有文體產業及文體經營單位401家,從業人數3960人,資產8.6億,年總收入約6.3億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赤壁說,記載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一書。此書是從長江上游往下游記載的。當記到江夏赤磯山附近江段時,書中雲:“江水左經百人山南,右經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江水東經大軍山南。”這段記載,斷定了詐魏武火燒赤壁的地理位置。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區體育館擁有座位2449個,擁有全面健身體育場地總面積達60.8平方米,路徑場地面積14.3萬平方米,人平1.2平方米。全區成立有老年協會、棋類協會、信鴿協會、登山協會、釣魚協會。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590人,國家一級運動員1人。全區擁有體彩71家,彩票年收入4417萬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近5年全區累計引進各類項目510個,計劃投資總額32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60億元。全區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94.2億元,年均遞增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8億元,年均遞增26%;財政收入10.09億元,年均遞增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年均遞增3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805元,年均遞增10%。五年間,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均高於全省、全市平均增長水平,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有了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了以大花山、安山萬畝苗木,舒安萬畝藠

頭,梁子湖萬畝河蟹,金口萬畝蔬菜和13個畜禽小區等為特色的現代都市農業板塊,以開發園區為依託的光機電、生物醫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及冶化、文化出版等五大產業集群工業經濟板塊,有力地呼應了武漢城市經濟圈建設。

2004—2006年,江夏區連續3年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先進縣(區)行列。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實施“1+8”城市圈戰略,建設成為具有濱湖生態特色的武漢南部新區,形成“中國光谷”高新技術輻射基地,先進製造業轉移基地,現代都市農業基地,休閒渡假旅遊觀光基地,力爭到2011年,財政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江夏經濟開發區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江夏經濟開發區原名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廟山小區(簡稱廟山開發區),武漢市人民政府1992年批准成立,規劃總面積30平方公里。一期開發建設11.2平方公里小區已於2001年被拓為武漢科技新城的重要一冀,是武漢光谷的主要發展區。二期開發18.8平方公里新區,為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湖北)基地的核心園區,即武漢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區北靠享有“華中硅谷”之稱的東湖開發區,南接武漢衛星城江夏紙坊街,周鄰23所大專院校、56個科研院所,並擁有5萬畝無汙染的城中湖,整個開發區已基本形成了光電子通信、生物醫藥、電力環保、房地產、文化教育等五大產業結構群。目前重點引進光機電、製造業、生物醫藥和文化產業項目。截止2005年1月,開發區累計引進資金102億元,累計引進項目171個,其中建成投產企業74家,在建(續建)項目41個,正在申報手續的項目41個。僅2004年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4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62億元,出口創匯800萬美元,引進項目21個,新建成投產企業10個,新增註冊企業53家。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大橋新區

正在加載江夏區

位於武漢市南近郊,東臨湯遜湖,南至八分山,西靠長江,北接武昌區和洪山區,版圖面積56平方公里,是武漢市的“南大門”。新區路網交錯,京廣鐵路、107國道、青鄭高速與中心城區、京珠高速、武黃高速相連接;長江白沙洲港口、金口碼頭都在15公里以內;京珠、滬蓉互通立交,緊鄰新區。到北京、上海、重慶、珠海的車程均在8-10小時以內;大橋新區公路、鐵路、水路聯運,“五縱三橫”的路網框架基本形成,交通條件非常便利。新區擁有“三湖四山”和國家級森林公園,水域面積廣闊,綠地覆蓋率高,20餘公里的長江從西部通過。

大橋新區成立以來,將新區分為三大組團:一是利用大學城的優勢,充分發揮各高校科技力量,人文環境的推動作用;二是依託、利用現有的大量閒置倉庫和存量土地,致力於引進大工業、大製造業,尤其是新型電子元器件、應用軟件、通信設備等信息產品的製造業,使新區成為江夏乃至全市信息工程產業板塊的特色集群,把新區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製造業基地;實行“一站式服務”;武漢大學東湖分校、華中師大漢口學校已經建成,現有教職員工、學生約2萬人;湖北省慈善總會已徵地興建老年怡養公寓;武漢百步亭集團興建的紅旗農民新村完工後,將使2000多戶農民住進花園式小區;武漢偉鵬房地產公司等開發的一些人居項目也在建設之中。在製造業基地,以生產高等級不鏽鋼為主的武漢順樂鋼廠已經完工;鐵道部南方車輛集團武漢貨車公司將徵地2000畝,興建貨車研發基地、對外出口基地和現代化的鐵路貨車生產基地,工程一期投資人民幣10億元,預計2007年底完工,屆時可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利稅可達1.95億元。其6300戶職工2萬餘人也將全部遷至新區科技新城居住。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藏龍島科技園

江夏經濟開發區藏龍島科技園位於武漢市主城南端,北與華中科技園、武大科技園、武工大科技園毗鄰,東接中環連絡線,南抵滬蓉高速公路,西臨湯遜湖,是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園中園,武漢中國光谷的主要拓展空間。園區規劃總面積15.2平方公里,以人文、科技、生態、旅遊為發展定位,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傳統工業,建設高檔次、高產出、無汙染濱水特色生態旅遊科技園區。園區於2001年4月開始籌建,同年10月25日經武漢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武政辦[2001]259號)。在五年時間內,投入資金8億元,完成了道路、橋涵、給排水、電力、電信、園林綠化、路燈、天然氣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工程。目前,園區內已形成“三縱三橫”的主幹道網絡佈局,總長約65公里,園區內道路縱橫交錯;綠化總面積1000多畝;巨龍塑型、鳳凰臺、玉葉灘、藏龍大橋、“藏龍十二景”和“楊橋湖二十四橋”等景觀。武漢高科機電產業園、武漢凡谷電子通信產業園、中船重工集團第七二二所科技產業園、湖北經濟學院、銀河灣、澳式高尚住宅區等56個大型項目簽約落戶園區,總投資額達80多億元。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截至2017年末,江夏區常住人口91.3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70.9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3.86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78.07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9.04億元,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3.5:62.0:24.5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八分山小型石英礦巖礦床,位於紙坊火車站西北1.1千米處,經過地質詳查,探明儲量191萬噸。

南嘴石油礦化點,位於舒安五里墩西北,梁子湖以南,土地堂火車站東14.21千米處。五里墩石油礦化點,位於舒安五里墩北,梁子湖以南,土地堂火車站東15.5千米處。山坡黃道人石油礦化點,位於山坡火車站西北2.5千米處。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烏龍泉白雲岩大型礦床,位於烏龍泉火車站西北2.9千米處,探明儲量為9476萬噸。黃枝山白雲岩中型礦床,位於烏龍泉火車站西北5.5千米處,經過地質勘探,探明儲量為1663萬噸。紙坊白雲岩礦化點,位於紙坊火車站西南2.9千米處,經過地質勘探。

花山熔劑石英砂岩礦點,位於紙坊火車站東北3.5千米處,經過地質初查。八分山熔劑石英砂岩中型礦床,位於紙坊火車站西北1.1千米處,經過地質勘探,探明儲量為1083萬噸

花山熔劑石英砂岩礦點,位於紙坊火車站東北3.5千米處,經過地質初查。八分山熔劑石英砂岩中型礦床,位於紙坊火車站西北1.1千米處,經過地質勘探,探明儲量為1083萬噸

金水閘磷礦礦點,位於紙坊西南33千米處,經過地質踏勘。

武漢有個大江夏,真的大沒有之一!

湖泗上熊大型膨潤土礦床,位於湖泗東北2.4千米處,探明儲量9867萬噸。湖泗望山下膨潤土小型礦床,位於望山北800—1000米處,經過地質初查,探明儲量為179.09萬噸。湖泗大屋饒膨潤土礦點,位於湖泗西北3.9千米處,湖泗四家嘴膨潤點。位於湖泗東北8千米處,經過地質普查;.保福張家鋪膨潤土礦點,位於保福祠東南2.3千米,經過地質普查。保福崔村膨潤土礦點,位於保福祠東南4:9千米處,經過地質普查。保福分水膨潤土礦點,位於保福祠北2.5千米處,經過地質踏勘

舒安五里墩大型石膏礦床,位於舒安五里墩西北3.5千米,經過地質詳查,探明儲量為1.8億噸。

大花嶺鎂型含鍶重碳酸鈣天然飲用礦泉水,位於紙坊以北4.5千米處,經過勘探。

豹獬山口鋪中型陶土礦床,位於豹湃東北7千米處,經過地質檢查,探明儲量3905.1萬噸。

洞山黃鐵礦礦點,位於紙坊火車站南西2.9千米處,經過地質勘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