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淮 (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 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對稱旨,遂入直文淵閣,與解縉等隨侍左右以備顧問。永樂元年(1403) 秋,升翰林院編修,進侍講。皇太子立,遷左庶子兼侍讀。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二十八年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 (1425) 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仁宗死時,黃淮佐鄭、襄二王監國,因憂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親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監國。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溫州黃府巷二十餘年。正統十四年 (1449)六月卒,享年八十三,諡文簡。

黃淮歷事四朝,功成身退。成祖贊其“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明史》本傳贊其“性明果,達於治體”。遺著現存《介庵集》十一卷。


張璁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淮 (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 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對稱旨,遂入直文淵閣,與解縉等隨侍左右以備顧問。永樂元年(1403) 秋,升翰林院編修,進侍講。皇太子立,遷左庶子兼侍讀。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二十八年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 (1425) 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仁宗死時,黃淮佐鄭、襄二王監國,因憂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親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監國。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溫州黃府巷二十餘年。正統十四年 (1449)六月卒,享年八十三,諡文簡。

黃淮歷事四朝,功成身退。成祖贊其“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明史》本傳贊其“性明果,達於治體”。遺著現存《介庵集》十一卷。


張璁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張璁(1475—1539), 字秉用,號羅峰,溫州永嘉場(今龍灣永強)人。正德十六年(1521)殿試中二甲進士。初入仕途,適逢大禮議之爭。張璁先後上《議大禮疏》、《大禮或問》等,支持嘉靖皇帝。張璁也因此取得嘉靖皇帝的賞識和信任,擢升至內閣首輔。入閣後,他竭力改革,澄清吏治,清勳戚莊田,撤鎮守太監,使明王朝在嘉靖初年呈現出復興的氣象。《明史》稱他“為人剛明果敢,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

嘉靖十四年 (1535) 四月,因病離職回家。十八年病逝,終年六十五歲,諡文忠,追贈太師。平生著作甚豐,有《大禮要略》、《羅山文集》等。


王叔杲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淮 (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 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對稱旨,遂入直文淵閣,與解縉等隨侍左右以備顧問。永樂元年(1403) 秋,升翰林院編修,進侍講。皇太子立,遷左庶子兼侍讀。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二十八年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 (1425) 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仁宗死時,黃淮佐鄭、襄二王監國,因憂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親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監國。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溫州黃府巷二十餘年。正統十四年 (1449)六月卒,享年八十三,諡文簡。

黃淮歷事四朝,功成身退。成祖贊其“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明史》本傳贊其“性明果,達於治體”。遺著現存《介庵集》十一卷。


張璁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張璁(1475—1539), 字秉用,號羅峰,溫州永嘉場(今龍灣永強)人。正德十六年(1521)殿試中二甲進士。初入仕途,適逢大禮議之爭。張璁先後上《議大禮疏》、《大禮或問》等,支持嘉靖皇帝。張璁也因此取得嘉靖皇帝的賞識和信任,擢升至內閣首輔。入閣後,他竭力改革,澄清吏治,清勳戚莊田,撤鎮守太監,使明王朝在嘉靖初年呈現出復興的氣象。《明史》稱他“為人剛明果敢,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

嘉靖十四年 (1535) 四月,因病離職回家。十八年病逝,終年六十五歲,諡文忠,追贈太師。平生著作甚豐,有《大禮要略》、《羅山文集》等。


王叔杲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叔杲( 1517—1600),字陽德,號暘谷,永嘉場二都英橋人。嘉靖後期,永嘉場經常遭受倭寇侵擾。叔杲放棄赴京會試的機會,集資七千餘兩白銀,率領鄉人興築永昌堡,御倭衛民,保一方平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叔杲中進士,授常州府靖江縣知縣,改常熟縣知縣。不久,召署兵部武選司郎中,後歷任大名府知府,升蘇、鬆、常、鎮兵備副使。在江蘇四郡兵備副使任內,上疏陳海防運道利害十餘條,並親自沿江考察,深壕塹,固城垣,增兵列戍,首尾相應,大大增強了沿海國防能力,使倭寇不敢深入蘇南。六十歲時辭官歸鄉。建玉介園、暘湖別墅,極園林之勝,萬曆二十八年卒。著有《三吳水利考》、《玉介園存稿》等。


趙士楨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淮 (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 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對稱旨,遂入直文淵閣,與解縉等隨侍左右以備顧問。永樂元年(1403) 秋,升翰林院編修,進侍講。皇太子立,遷左庶子兼侍讀。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二十八年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 (1425) 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仁宗死時,黃淮佐鄭、襄二王監國,因憂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親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監國。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溫州黃府巷二十餘年。正統十四年 (1449)六月卒,享年八十三,諡文簡。

黃淮歷事四朝,功成身退。成祖贊其“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明史》本傳贊其“性明果,達於治體”。遺著現存《介庵集》十一卷。


張璁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張璁(1475—1539), 字秉用,號羅峰,溫州永嘉場(今龍灣永強)人。正德十六年(1521)殿試中二甲進士。初入仕途,適逢大禮議之爭。張璁先後上《議大禮疏》、《大禮或問》等,支持嘉靖皇帝。張璁也因此取得嘉靖皇帝的賞識和信任,擢升至內閣首輔。入閣後,他竭力改革,澄清吏治,清勳戚莊田,撤鎮守太監,使明王朝在嘉靖初年呈現出復興的氣象。《明史》稱他“為人剛明果敢,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

嘉靖十四年 (1535) 四月,因病離職回家。十八年病逝,終年六十五歲,諡文忠,追贈太師。平生著作甚豐,有《大禮要略》、《羅山文集》等。


王叔杲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叔杲( 1517—1600),字陽德,號暘谷,永嘉場二都英橋人。嘉靖後期,永嘉場經常遭受倭寇侵擾。叔杲放棄赴京會試的機會,集資七千餘兩白銀,率領鄉人興築永昌堡,御倭衛民,保一方平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叔杲中進士,授常州府靖江縣知縣,改常熟縣知縣。不久,召署兵部武選司郎中,後歷任大名府知府,升蘇、鬆、常、鎮兵備副使。在江蘇四郡兵備副使任內,上疏陳海防運道利害十餘條,並親自沿江考察,深壕塹,固城垣,增兵列戍,首尾相應,大大增強了沿海國防能力,使倭寇不敢深入蘇南。六十歲時辭官歸鄉。建玉介園、暘湖別墅,極園林之勝,萬曆二十八年卒。著有《三吳水利考》、《玉介園存稿》等。


趙士楨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趙士楨 (1552—1611),字常吉,號後湖,樂清人。明代著名軍事發明家。萬曆六年(1578),以善書徵授鴻臚寺主簿。任內在京結識一個名叫朵思麻的土耳其人,其人原為土耳其管理火器的官員。因此,趙士楨得以蒐集和積累了火器研製方面的大量資料和經驗。萬曆二十五年,趙士楨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條陳,建議製造番鳥銃。其中“掣電銃”、“迅雷銃”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趙士楨將其中七架繪了圖樣,並撰文對其構造、製法、打放架勢等作了詳盡說明,名為《神器譜》。此後,趙士楨不斷精益求精。至萬曆三十年,改進原來只能連發五彈的迅雷銃,使其可以“戰酣連發”,一氣發射十八彈。他還發明瞭“火箭溜”,這一發明,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趙士楨在火器研製方面的建樹,主要體現在《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議》《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等著作中。

孫衣言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淮 (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 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對稱旨,遂入直文淵閣,與解縉等隨侍左右以備顧問。永樂元年(1403) 秋,升翰林院編修,進侍講。皇太子立,遷左庶子兼侍讀。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二十八年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 (1425) 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仁宗死時,黃淮佐鄭、襄二王監國,因憂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親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監國。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溫州黃府巷二十餘年。正統十四年 (1449)六月卒,享年八十三,諡文簡。

黃淮歷事四朝,功成身退。成祖贊其“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明史》本傳贊其“性明果,達於治體”。遺著現存《介庵集》十一卷。


張璁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張璁(1475—1539), 字秉用,號羅峰,溫州永嘉場(今龍灣永強)人。正德十六年(1521)殿試中二甲進士。初入仕途,適逢大禮議之爭。張璁先後上《議大禮疏》、《大禮或問》等,支持嘉靖皇帝。張璁也因此取得嘉靖皇帝的賞識和信任,擢升至內閣首輔。入閣後,他竭力改革,澄清吏治,清勳戚莊田,撤鎮守太監,使明王朝在嘉靖初年呈現出復興的氣象。《明史》稱他“為人剛明果敢,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

嘉靖十四年 (1535) 四月,因病離職回家。十八年病逝,終年六十五歲,諡文忠,追贈太師。平生著作甚豐,有《大禮要略》、《羅山文集》等。


王叔杲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叔杲( 1517—1600),字陽德,號暘谷,永嘉場二都英橋人。嘉靖後期,永嘉場經常遭受倭寇侵擾。叔杲放棄赴京會試的機會,集資七千餘兩白銀,率領鄉人興築永昌堡,御倭衛民,保一方平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叔杲中進士,授常州府靖江縣知縣,改常熟縣知縣。不久,召署兵部武選司郎中,後歷任大名府知府,升蘇、鬆、常、鎮兵備副使。在江蘇四郡兵備副使任內,上疏陳海防運道利害十餘條,並親自沿江考察,深壕塹,固城垣,增兵列戍,首尾相應,大大增強了沿海國防能力,使倭寇不敢深入蘇南。六十歲時辭官歸鄉。建玉介園、暘湖別墅,極園林之勝,萬曆二十八年卒。著有《三吳水利考》、《玉介園存稿》等。


趙士楨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趙士楨 (1552—1611),字常吉,號後湖,樂清人。明代著名軍事發明家。萬曆六年(1578),以善書徵授鴻臚寺主簿。任內在京結識一個名叫朵思麻的土耳其人,其人原為土耳其管理火器的官員。因此,趙士楨得以蒐集和積累了火器研製方面的大量資料和經驗。萬曆二十五年,趙士楨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條陳,建議製造番鳥銃。其中“掣電銃”、“迅雷銃”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趙士楨將其中七架繪了圖樣,並撰文對其構造、製法、打放架勢等作了詳盡說明,名為《神器譜》。此後,趙士楨不斷精益求精。至萬曆三十年,改進原來只能連發五彈的迅雷銃,使其可以“戰酣連發”,一氣發射十八彈。他還發明瞭“火箭溜”,這一發明,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趙士楨在火器研製方面的建樹,主要體現在《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議》《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等著作中。

孫衣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衣言(1815—1894),字紹聞,號琴西,晚號遁坡,齋名遜學,瑞安人 。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後以翰林院編修升為侍講,參與《宣宗實錄》編纂,併成《夷務書》100卷。咸豐八年(1858),任上書房師傅。時英法聯軍入侵天津,舉朝爭議,和戰不決,衣言兩進封章,進御兵之策。因觸忤當權忌諱,調任安慶知府。同治四年(1865)丁憂,主講杭州紫陽書院。光緒三年,任江寧布政使,整飭鹽務、釐捐,明斷疑獄,治有政聲。五年,內召為太僕寺卿,稱病不赴。六年,在瑞安創辦詒善祠塾,造就人才甚眾。十四年,建藏書樓,藏書十萬卷,其中多積年蒐羅的鄉邦文獻,名“玉海樓”。該樓與寧波天一閣、嘉興嘉業堂及湖州皕宋樓同稱為清末浙江四大私人藏書樓,親訂規約,鼓勵有志學子入閱。生前輯印刊刻《甌海軼聞》《永嘉集內外編》《永嘉叢書》等巨帙。卒後,藏書大部分歸於浙江大學圖書館。“玉海樓”至今保存完好,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詒讓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淮 (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 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對稱旨,遂入直文淵閣,與解縉等隨侍左右以備顧問。永樂元年(1403) 秋,升翰林院編修,進侍講。皇太子立,遷左庶子兼侍讀。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二十八年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 (1425) 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仁宗死時,黃淮佐鄭、襄二王監國,因憂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親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監國。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溫州黃府巷二十餘年。正統十四年 (1449)六月卒,享年八十三,諡文簡。

黃淮歷事四朝,功成身退。成祖贊其“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明史》本傳贊其“性明果,達於治體”。遺著現存《介庵集》十一卷。


張璁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張璁(1475—1539), 字秉用,號羅峰,溫州永嘉場(今龍灣永強)人。正德十六年(1521)殿試中二甲進士。初入仕途,適逢大禮議之爭。張璁先後上《議大禮疏》、《大禮或問》等,支持嘉靖皇帝。張璁也因此取得嘉靖皇帝的賞識和信任,擢升至內閣首輔。入閣後,他竭力改革,澄清吏治,清勳戚莊田,撤鎮守太監,使明王朝在嘉靖初年呈現出復興的氣象。《明史》稱他“為人剛明果敢,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

嘉靖十四年 (1535) 四月,因病離職回家。十八年病逝,終年六十五歲,諡文忠,追贈太師。平生著作甚豐,有《大禮要略》、《羅山文集》等。


王叔杲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叔杲( 1517—1600),字陽德,號暘谷,永嘉場二都英橋人。嘉靖後期,永嘉場經常遭受倭寇侵擾。叔杲放棄赴京會試的機會,集資七千餘兩白銀,率領鄉人興築永昌堡,御倭衛民,保一方平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叔杲中進士,授常州府靖江縣知縣,改常熟縣知縣。不久,召署兵部武選司郎中,後歷任大名府知府,升蘇、鬆、常、鎮兵備副使。在江蘇四郡兵備副使任內,上疏陳海防運道利害十餘條,並親自沿江考察,深壕塹,固城垣,增兵列戍,首尾相應,大大增強了沿海國防能力,使倭寇不敢深入蘇南。六十歲時辭官歸鄉。建玉介園、暘湖別墅,極園林之勝,萬曆二十八年卒。著有《三吳水利考》、《玉介園存稿》等。


趙士楨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趙士楨 (1552—1611),字常吉,號後湖,樂清人。明代著名軍事發明家。萬曆六年(1578),以善書徵授鴻臚寺主簿。任內在京結識一個名叫朵思麻的土耳其人,其人原為土耳其管理火器的官員。因此,趙士楨得以蒐集和積累了火器研製方面的大量資料和經驗。萬曆二十五年,趙士楨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條陳,建議製造番鳥銃。其中“掣電銃”、“迅雷銃”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趙士楨將其中七架繪了圖樣,並撰文對其構造、製法、打放架勢等作了詳盡說明,名為《神器譜》。此後,趙士楨不斷精益求精。至萬曆三十年,改進原來只能連發五彈的迅雷銃,使其可以“戰酣連發”,一氣發射十八彈。他還發明瞭“火箭溜”,這一發明,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趙士楨在火器研製方面的建樹,主要體現在《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議》《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等著作中。

孫衣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衣言(1815—1894),字紹聞,號琴西,晚號遁坡,齋名遜學,瑞安人 。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後以翰林院編修升為侍講,參與《宣宗實錄》編纂,併成《夷務書》100卷。咸豐八年(1858),任上書房師傅。時英法聯軍入侵天津,舉朝爭議,和戰不決,衣言兩進封章,進御兵之策。因觸忤當權忌諱,調任安慶知府。同治四年(1865)丁憂,主講杭州紫陽書院。光緒三年,任江寧布政使,整飭鹽務、釐捐,明斷疑獄,治有政聲。五年,內召為太僕寺卿,稱病不赴。六年,在瑞安創辦詒善祠塾,造就人才甚眾。十四年,建藏書樓,藏書十萬卷,其中多積年蒐羅的鄉邦文獻,名“玉海樓”。該樓與寧波天一閣、嘉興嘉業堂及湖州皕宋樓同稱為清末浙江四大私人藏書樓,親訂規約,鼓勵有志學子入閱。生前輯印刊刻《甌海軼聞》《永嘉集內外編》《永嘉叢書》等巨帙。卒後,藏書大部分歸於浙江大學圖書館。“玉海樓”至今保存完好,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詒讓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詒讓 ( 1848—1908),字仲容,號籀廎,瑞安人。晚清一代巨儒,中國考釋甲骨文字第一人。幼承家學,曾隨父孫衣言宦遊京師、江淮等地。同治六年 (1867) 舉人。會試屢不第,後專攻學術,勘校、著書四十多種。在經學、史學、諸子學、文字學、文獻學,校勘學等方面成就卓著,所撰《周禮正義》、《墨子間詁》、《古籀拾遺》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學書著作,被章炳麟推為“三百年絕等雙”。晚年以辦學和辦實業為己任。光緒二十二年(1896) 在瑞安創建“學計館”,次年創辦瑞安方言館,並與友人在溫州創辦蠶學館。光緒三十一年,溫處學務分處成立,推他任總理。後相繼任學部諮議官、浙江省學務公所議紳和浙江省教育總會副會長。任內積極籌集教育資金,選派優秀學生出洋留學,創辦女學,在溫、處兩地倡辦府、縣中學堂、溫州師範學堂、處州初級師範學堂和一大批小學,總數達三百餘所。此外,他曾創辦大新輪船公司、內河輪船公司,還倡導開發南北麂漁業等。為了紀念孫詒讓,溫州和瑞安建有“籀園”、“懷籀亭”、“籀公亭”。


洪炳文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淮 (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 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對稱旨,遂入直文淵閣,與解縉等隨侍左右以備顧問。永樂元年(1403) 秋,升翰林院編修,進侍講。皇太子立,遷左庶子兼侍讀。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二十八年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 (1425) 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仁宗死時,黃淮佐鄭、襄二王監國,因憂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親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監國。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溫州黃府巷二十餘年。正統十四年 (1449)六月卒,享年八十三,諡文簡。

黃淮歷事四朝,功成身退。成祖贊其“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明史》本傳贊其“性明果,達於治體”。遺著現存《介庵集》十一卷。


張璁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張璁(1475—1539), 字秉用,號羅峰,溫州永嘉場(今龍灣永強)人。正德十六年(1521)殿試中二甲進士。初入仕途,適逢大禮議之爭。張璁先後上《議大禮疏》、《大禮或問》等,支持嘉靖皇帝。張璁也因此取得嘉靖皇帝的賞識和信任,擢升至內閣首輔。入閣後,他竭力改革,澄清吏治,清勳戚莊田,撤鎮守太監,使明王朝在嘉靖初年呈現出復興的氣象。《明史》稱他“為人剛明果敢,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

嘉靖十四年 (1535) 四月,因病離職回家。十八年病逝,終年六十五歲,諡文忠,追贈太師。平生著作甚豐,有《大禮要略》、《羅山文集》等。


王叔杲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叔杲( 1517—1600),字陽德,號暘谷,永嘉場二都英橋人。嘉靖後期,永嘉場經常遭受倭寇侵擾。叔杲放棄赴京會試的機會,集資七千餘兩白銀,率領鄉人興築永昌堡,御倭衛民,保一方平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叔杲中進士,授常州府靖江縣知縣,改常熟縣知縣。不久,召署兵部武選司郎中,後歷任大名府知府,升蘇、鬆、常、鎮兵備副使。在江蘇四郡兵備副使任內,上疏陳海防運道利害十餘條,並親自沿江考察,深壕塹,固城垣,增兵列戍,首尾相應,大大增強了沿海國防能力,使倭寇不敢深入蘇南。六十歲時辭官歸鄉。建玉介園、暘湖別墅,極園林之勝,萬曆二十八年卒。著有《三吳水利考》、《玉介園存稿》等。


趙士楨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趙士楨 (1552—1611),字常吉,號後湖,樂清人。明代著名軍事發明家。萬曆六年(1578),以善書徵授鴻臚寺主簿。任內在京結識一個名叫朵思麻的土耳其人,其人原為土耳其管理火器的官員。因此,趙士楨得以蒐集和積累了火器研製方面的大量資料和經驗。萬曆二十五年,趙士楨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條陳,建議製造番鳥銃。其中“掣電銃”、“迅雷銃”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趙士楨將其中七架繪了圖樣,並撰文對其構造、製法、打放架勢等作了詳盡說明,名為《神器譜》。此後,趙士楨不斷精益求精。至萬曆三十年,改進原來只能連發五彈的迅雷銃,使其可以“戰酣連發”,一氣發射十八彈。他還發明瞭“火箭溜”,這一發明,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趙士楨在火器研製方面的建樹,主要體現在《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議》《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等著作中。

孫衣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衣言(1815—1894),字紹聞,號琴西,晚號遁坡,齋名遜學,瑞安人 。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後以翰林院編修升為侍講,參與《宣宗實錄》編纂,併成《夷務書》100卷。咸豐八年(1858),任上書房師傅。時英法聯軍入侵天津,舉朝爭議,和戰不決,衣言兩進封章,進御兵之策。因觸忤當權忌諱,調任安慶知府。同治四年(1865)丁憂,主講杭州紫陽書院。光緒三年,任江寧布政使,整飭鹽務、釐捐,明斷疑獄,治有政聲。五年,內召為太僕寺卿,稱病不赴。六年,在瑞安創辦詒善祠塾,造就人才甚眾。十四年,建藏書樓,藏書十萬卷,其中多積年蒐羅的鄉邦文獻,名“玉海樓”。該樓與寧波天一閣、嘉興嘉業堂及湖州皕宋樓同稱為清末浙江四大私人藏書樓,親訂規約,鼓勵有志學子入閱。生前輯印刊刻《甌海軼聞》《永嘉集內外編》《永嘉叢書》等巨帙。卒後,藏書大部分歸於浙江大學圖書館。“玉海樓”至今保存完好,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詒讓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詒讓 ( 1848—1908),字仲容,號籀廎,瑞安人。晚清一代巨儒,中國考釋甲骨文字第一人。幼承家學,曾隨父孫衣言宦遊京師、江淮等地。同治六年 (1867) 舉人。會試屢不第,後專攻學術,勘校、著書四十多種。在經學、史學、諸子學、文字學、文獻學,校勘學等方面成就卓著,所撰《周禮正義》、《墨子間詁》、《古籀拾遺》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學書著作,被章炳麟推為“三百年絕等雙”。晚年以辦學和辦實業為己任。光緒二十二年(1896) 在瑞安創建“學計館”,次年創辦瑞安方言館,並與友人在溫州創辦蠶學館。光緒三十一年,溫處學務分處成立,推他任總理。後相繼任學部諮議官、浙江省學務公所議紳和浙江省教育總會副會長。任內積極籌集教育資金,選派優秀學生出洋留學,創辦女學,在溫、處兩地倡辦府、縣中學堂、溫州師範學堂、處州初級師範學堂和一大批小學,總數達三百餘所。此外,他曾創辦大新輪船公司、內河輪船公司,還倡導開發南北麂漁業等。為了紀念孫詒讓,溫州和瑞安建有“籀園”、“懷籀亭”、“籀公亭”。


洪炳文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洪炳文(1848—1918),字博卿,號楝園,瑞安人。所居曰花信樓,又自稱“花信樓主人”。平生著作豐富,以戲曲創作成就最著,有傳奇、雜劇及時調新劇共三十六種,其中有劇本存世者二十一種,《警黃鐘》、《後南柯》、《懸嶴猿》等被收入《晚清文學叢鈔》,是晚清影響較大的劇作家。

其戲劇作品除數量多之外,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警黃鐘》和《後南柯》以寓言的形式表達抗擊外來侵略的思想,《芙蓉孽》是中國第一部禁菸戲。二、他是中國科幻戲劇的先驅者。《電球遊》設想讓氣球作為交通工具,《月球遊》想象人類飛向月球。洪炳文的預見在 50 年後被前蘇聯科學家變為現實。


黃紹箕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淮 (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 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對稱旨,遂入直文淵閣,與解縉等隨侍左右以備顧問。永樂元年(1403) 秋,升翰林院編修,進侍講。皇太子立,遷左庶子兼侍讀。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二十八年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 (1425) 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仁宗死時,黃淮佐鄭、襄二王監國,因憂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親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監國。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溫州黃府巷二十餘年。正統十四年 (1449)六月卒,享年八十三,諡文簡。

黃淮歷事四朝,功成身退。成祖贊其“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明史》本傳贊其“性明果,達於治體”。遺著現存《介庵集》十一卷。


張璁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張璁(1475—1539), 字秉用,號羅峰,溫州永嘉場(今龍灣永強)人。正德十六年(1521)殿試中二甲進士。初入仕途,適逢大禮議之爭。張璁先後上《議大禮疏》、《大禮或問》等,支持嘉靖皇帝。張璁也因此取得嘉靖皇帝的賞識和信任,擢升至內閣首輔。入閣後,他竭力改革,澄清吏治,清勳戚莊田,撤鎮守太監,使明王朝在嘉靖初年呈現出復興的氣象。《明史》稱他“為人剛明果敢,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

嘉靖十四年 (1535) 四月,因病離職回家。十八年病逝,終年六十五歲,諡文忠,追贈太師。平生著作甚豐,有《大禮要略》、《羅山文集》等。


王叔杲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叔杲( 1517—1600),字陽德,號暘谷,永嘉場二都英橋人。嘉靖後期,永嘉場經常遭受倭寇侵擾。叔杲放棄赴京會試的機會,集資七千餘兩白銀,率領鄉人興築永昌堡,御倭衛民,保一方平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叔杲中進士,授常州府靖江縣知縣,改常熟縣知縣。不久,召署兵部武選司郎中,後歷任大名府知府,升蘇、鬆、常、鎮兵備副使。在江蘇四郡兵備副使任內,上疏陳海防運道利害十餘條,並親自沿江考察,深壕塹,固城垣,增兵列戍,首尾相應,大大增強了沿海國防能力,使倭寇不敢深入蘇南。六十歲時辭官歸鄉。建玉介園、暘湖別墅,極園林之勝,萬曆二十八年卒。著有《三吳水利考》、《玉介園存稿》等。


趙士楨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趙士楨 (1552—1611),字常吉,號後湖,樂清人。明代著名軍事發明家。萬曆六年(1578),以善書徵授鴻臚寺主簿。任內在京結識一個名叫朵思麻的土耳其人,其人原為土耳其管理火器的官員。因此,趙士楨得以蒐集和積累了火器研製方面的大量資料和經驗。萬曆二十五年,趙士楨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條陳,建議製造番鳥銃。其中“掣電銃”、“迅雷銃”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趙士楨將其中七架繪了圖樣,並撰文對其構造、製法、打放架勢等作了詳盡說明,名為《神器譜》。此後,趙士楨不斷精益求精。至萬曆三十年,改進原來只能連發五彈的迅雷銃,使其可以“戰酣連發”,一氣發射十八彈。他還發明瞭“火箭溜”,這一發明,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趙士楨在火器研製方面的建樹,主要體現在《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議》《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等著作中。

孫衣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衣言(1815—1894),字紹聞,號琴西,晚號遁坡,齋名遜學,瑞安人 。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後以翰林院編修升為侍講,參與《宣宗實錄》編纂,併成《夷務書》100卷。咸豐八年(1858),任上書房師傅。時英法聯軍入侵天津,舉朝爭議,和戰不決,衣言兩進封章,進御兵之策。因觸忤當權忌諱,調任安慶知府。同治四年(1865)丁憂,主講杭州紫陽書院。光緒三年,任江寧布政使,整飭鹽務、釐捐,明斷疑獄,治有政聲。五年,內召為太僕寺卿,稱病不赴。六年,在瑞安創辦詒善祠塾,造就人才甚眾。十四年,建藏書樓,藏書十萬卷,其中多積年蒐羅的鄉邦文獻,名“玉海樓”。該樓與寧波天一閣、嘉興嘉業堂及湖州皕宋樓同稱為清末浙江四大私人藏書樓,親訂規約,鼓勵有志學子入閱。生前輯印刊刻《甌海軼聞》《永嘉集內外編》《永嘉叢書》等巨帙。卒後,藏書大部分歸於浙江大學圖書館。“玉海樓”至今保存完好,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詒讓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詒讓 ( 1848—1908),字仲容,號籀廎,瑞安人。晚清一代巨儒,中國考釋甲骨文字第一人。幼承家學,曾隨父孫衣言宦遊京師、江淮等地。同治六年 (1867) 舉人。會試屢不第,後專攻學術,勘校、著書四十多種。在經學、史學、諸子學、文字學、文獻學,校勘學等方面成就卓著,所撰《周禮正義》、《墨子間詁》、《古籀拾遺》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學書著作,被章炳麟推為“三百年絕等雙”。晚年以辦學和辦實業為己任。光緒二十二年(1896) 在瑞安創建“學計館”,次年創辦瑞安方言館,並與友人在溫州創辦蠶學館。光緒三十一年,溫處學務分處成立,推他任總理。後相繼任學部諮議官、浙江省學務公所議紳和浙江省教育總會副會長。任內積極籌集教育資金,選派優秀學生出洋留學,創辦女學,在溫、處兩地倡辦府、縣中學堂、溫州師範學堂、處州初級師範學堂和一大批小學,總數達三百餘所。此外,他曾創辦大新輪船公司、內河輪船公司,還倡導開發南北麂漁業等。為了紀念孫詒讓,溫州和瑞安建有“籀園”、“懷籀亭”、“籀公亭”。


洪炳文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洪炳文(1848—1918),字博卿,號楝園,瑞安人。所居曰花信樓,又自稱“花信樓主人”。平生著作豐富,以戲曲創作成就最著,有傳奇、雜劇及時調新劇共三十六種,其中有劇本存世者二十一種,《警黃鐘》、《後南柯》、《懸嶴猿》等被收入《晚清文學叢鈔》,是晚清影響較大的劇作家。

其戲劇作品除數量多之外,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警黃鐘》和《後南柯》以寓言的形式表達抗擊外來侵略的思想,《芙蓉孽》是中國第一部禁菸戲。二、他是中國科幻戲劇的先驅者。《電球遊》設想讓氣球作為交通工具,《月球遊》想象人類飛向月球。洪炳文的預見在 50 年後被前蘇聯科學家變為現實。


黃紹箕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紹箕 (1854—1908),字仲弢,瑞安人。清光緒三年(1877),肄業國子監南學。六年中進士,入翰林。甲午戰爭後,清廷屈膝求和,翰林院名士數十人多次聯合上疏反對,紹箕或領銜,或參與起草,極力主戰,反對割地求和,史稱“後清流”。京師維新人士組織保國會,康有為任總理,紹箕擔任常議員兼宣講員。八月政變,傳遞消息,使康脫險出逃。光緒二十六年(1900),受聘兩湖書院監督。選派 30名優秀學生赴日本讀師範。三十年至都,充編書局監督。三十一年,旅京同鄉成立浙學堂,被舉為首任總理。三十二年四月,授湖北提學使,於六月,率各省提學使赴日本考察。回國後,於十二月到湖北赴任,次年十二月逝世於武昌。

黃紹箕學識通博,晚年致力於學務,對我國近代教育發展貢獻巨大。遺著生前未遑整理,已刊者有《中國教育史稿》《漢書藝文志輯略》《楚辭補註》《鮮庵文稿》和《鮮庵遺稿 ( 詩稿 )》等。


東甌三傑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淮 (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 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對稱旨,遂入直文淵閣,與解縉等隨侍左右以備顧問。永樂元年(1403) 秋,升翰林院編修,進侍講。皇太子立,遷左庶子兼侍讀。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二十八年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 (1425) 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仁宗死時,黃淮佐鄭、襄二王監國,因憂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親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監國。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溫州黃府巷二十餘年。正統十四年 (1449)六月卒,享年八十三,諡文簡。

黃淮歷事四朝,功成身退。成祖贊其“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明史》本傳贊其“性明果,達於治體”。遺著現存《介庵集》十一卷。


張璁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張璁(1475—1539), 字秉用,號羅峰,溫州永嘉場(今龍灣永強)人。正德十六年(1521)殿試中二甲進士。初入仕途,適逢大禮議之爭。張璁先後上《議大禮疏》、《大禮或問》等,支持嘉靖皇帝。張璁也因此取得嘉靖皇帝的賞識和信任,擢升至內閣首輔。入閣後,他竭力改革,澄清吏治,清勳戚莊田,撤鎮守太監,使明王朝在嘉靖初年呈現出復興的氣象。《明史》稱他“為人剛明果敢,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

嘉靖十四年 (1535) 四月,因病離職回家。十八年病逝,終年六十五歲,諡文忠,追贈太師。平生著作甚豐,有《大禮要略》、《羅山文集》等。


王叔杲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叔杲( 1517—1600),字陽德,號暘谷,永嘉場二都英橋人。嘉靖後期,永嘉場經常遭受倭寇侵擾。叔杲放棄赴京會試的機會,集資七千餘兩白銀,率領鄉人興築永昌堡,御倭衛民,保一方平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叔杲中進士,授常州府靖江縣知縣,改常熟縣知縣。不久,召署兵部武選司郎中,後歷任大名府知府,升蘇、鬆、常、鎮兵備副使。在江蘇四郡兵備副使任內,上疏陳海防運道利害十餘條,並親自沿江考察,深壕塹,固城垣,增兵列戍,首尾相應,大大增強了沿海國防能力,使倭寇不敢深入蘇南。六十歲時辭官歸鄉。建玉介園、暘湖別墅,極園林之勝,萬曆二十八年卒。著有《三吳水利考》、《玉介園存稿》等。


趙士楨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趙士楨 (1552—1611),字常吉,號後湖,樂清人。明代著名軍事發明家。萬曆六年(1578),以善書徵授鴻臚寺主簿。任內在京結識一個名叫朵思麻的土耳其人,其人原為土耳其管理火器的官員。因此,趙士楨得以蒐集和積累了火器研製方面的大量資料和經驗。萬曆二十五年,趙士楨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條陳,建議製造番鳥銃。其中“掣電銃”、“迅雷銃”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趙士楨將其中七架繪了圖樣,並撰文對其構造、製法、打放架勢等作了詳盡說明,名為《神器譜》。此後,趙士楨不斷精益求精。至萬曆三十年,改進原來只能連發五彈的迅雷銃,使其可以“戰酣連發”,一氣發射十八彈。他還發明瞭“火箭溜”,這一發明,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趙士楨在火器研製方面的建樹,主要體現在《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議》《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等著作中。

孫衣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衣言(1815—1894),字紹聞,號琴西,晚號遁坡,齋名遜學,瑞安人 。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後以翰林院編修升為侍講,參與《宣宗實錄》編纂,併成《夷務書》100卷。咸豐八年(1858),任上書房師傅。時英法聯軍入侵天津,舉朝爭議,和戰不決,衣言兩進封章,進御兵之策。因觸忤當權忌諱,調任安慶知府。同治四年(1865)丁憂,主講杭州紫陽書院。光緒三年,任江寧布政使,整飭鹽務、釐捐,明斷疑獄,治有政聲。五年,內召為太僕寺卿,稱病不赴。六年,在瑞安創辦詒善祠塾,造就人才甚眾。十四年,建藏書樓,藏書十萬卷,其中多積年蒐羅的鄉邦文獻,名“玉海樓”。該樓與寧波天一閣、嘉興嘉業堂及湖州皕宋樓同稱為清末浙江四大私人藏書樓,親訂規約,鼓勵有志學子入閱。生前輯印刊刻《甌海軼聞》《永嘉集內外編》《永嘉叢書》等巨帙。卒後,藏書大部分歸於浙江大學圖書館。“玉海樓”至今保存完好,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詒讓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詒讓 ( 1848—1908),字仲容,號籀廎,瑞安人。晚清一代巨儒,中國考釋甲骨文字第一人。幼承家學,曾隨父孫衣言宦遊京師、江淮等地。同治六年 (1867) 舉人。會試屢不第,後專攻學術,勘校、著書四十多種。在經學、史學、諸子學、文字學、文獻學,校勘學等方面成就卓著,所撰《周禮正義》、《墨子間詁》、《古籀拾遺》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學書著作,被章炳麟推為“三百年絕等雙”。晚年以辦學和辦實業為己任。光緒二十二年(1896) 在瑞安創建“學計館”,次年創辦瑞安方言館,並與友人在溫州創辦蠶學館。光緒三十一年,溫處學務分處成立,推他任總理。後相繼任學部諮議官、浙江省學務公所議紳和浙江省教育總會副會長。任內積極籌集教育資金,選派優秀學生出洋留學,創辦女學,在溫、處兩地倡辦府、縣中學堂、溫州師範學堂、處州初級師範學堂和一大批小學,總數達三百餘所。此外,他曾創辦大新輪船公司、內河輪船公司,還倡導開發南北麂漁業等。為了紀念孫詒讓,溫州和瑞安建有“籀園”、“懷籀亭”、“籀公亭”。


洪炳文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洪炳文(1848—1918),字博卿,號楝園,瑞安人。所居曰花信樓,又自稱“花信樓主人”。平生著作豐富,以戲曲創作成就最著,有傳奇、雜劇及時調新劇共三十六種,其中有劇本存世者二十一種,《警黃鐘》、《後南柯》、《懸嶴猿》等被收入《晚清文學叢鈔》,是晚清影響較大的劇作家。

其戲劇作品除數量多之外,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警黃鐘》和《後南柯》以寓言的形式表達抗擊外來侵略的思想,《芙蓉孽》是中國第一部禁菸戲。二、他是中國科幻戲劇的先驅者。《電球遊》設想讓氣球作為交通工具,《月球遊》想象人類飛向月球。洪炳文的預見在 50 年後被前蘇聯科學家變為現實。


黃紹箕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紹箕 (1854—1908),字仲弢,瑞安人。清光緒三年(1877),肄業國子監南學。六年中進士,入翰林。甲午戰爭後,清廷屈膝求和,翰林院名士數十人多次聯合上疏反對,紹箕或領銜,或參與起草,極力主戰,反對割地求和,史稱“後清流”。京師維新人士組織保國會,康有為任總理,紹箕擔任常議員兼宣講員。八月政變,傳遞消息,使康脫險出逃。光緒二十六年(1900),受聘兩湖書院監督。選派 30名優秀學生赴日本讀師範。三十年至都,充編書局監督。三十一年,旅京同鄉成立浙學堂,被舉為首任總理。三十二年四月,授湖北提學使,於六月,率各省提學使赴日本考察。回國後,於十二月到湖北赴任,次年十二月逝世於武昌。

黃紹箕學識通博,晚年致力於學務,對我國近代教育發展貢獻巨大。遺著生前未遑整理,已刊者有《中國教育史稿》《漢書藝文志輯略》《楚辭補註》《鮮庵文稿》和《鮮庵遺稿 ( 詩稿 )》等。


東甌三傑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陳虯(1851 —1904),原名國珍,字志三,號蟄廬,瑞安人。光緒十五年( 1889)舉人。浙江改良派代表人物,曾與蔡元培等在京籌立保浙會,站在維新變法的前列。主張變法以求自強,提出設議院、興製造、獎工商、開鐵路、變官制。為了推進改良維新主張,改良封建教育制度,同陳黻宸等人在瑞安縣城楊衙裡(今安陽鎮公園路)創辦利濟醫學堂,是全國第一所採用西方辦學制度和方法的新式中醫學校,對浙南地區中醫事業的發展,至今影響甚深。遺作有《蟄廬診錄》《治平通議》 《瘟疫霍亂問答》《報國錄》《蟄廬文集》《蟄廬醫案》等。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淮 (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 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對稱旨,遂入直文淵閣,與解縉等隨侍左右以備顧問。永樂元年(1403) 秋,升翰林院編修,進侍講。皇太子立,遷左庶子兼侍讀。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二十八年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 (1425) 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仁宗死時,黃淮佐鄭、襄二王監國,因憂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親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監國。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溫州黃府巷二十餘年。正統十四年 (1449)六月卒,享年八十三,諡文簡。

黃淮歷事四朝,功成身退。成祖贊其“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明史》本傳贊其“性明果,達於治體”。遺著現存《介庵集》十一卷。


張璁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張璁(1475—1539), 字秉用,號羅峰,溫州永嘉場(今龍灣永強)人。正德十六年(1521)殿試中二甲進士。初入仕途,適逢大禮議之爭。張璁先後上《議大禮疏》、《大禮或問》等,支持嘉靖皇帝。張璁也因此取得嘉靖皇帝的賞識和信任,擢升至內閣首輔。入閣後,他竭力改革,澄清吏治,清勳戚莊田,撤鎮守太監,使明王朝在嘉靖初年呈現出復興的氣象。《明史》稱他“為人剛明果敢,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

嘉靖十四年 (1535) 四月,因病離職回家。十八年病逝,終年六十五歲,諡文忠,追贈太師。平生著作甚豐,有《大禮要略》、《羅山文集》等。


王叔杲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叔杲( 1517—1600),字陽德,號暘谷,永嘉場二都英橋人。嘉靖後期,永嘉場經常遭受倭寇侵擾。叔杲放棄赴京會試的機會,集資七千餘兩白銀,率領鄉人興築永昌堡,御倭衛民,保一方平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叔杲中進士,授常州府靖江縣知縣,改常熟縣知縣。不久,召署兵部武選司郎中,後歷任大名府知府,升蘇、鬆、常、鎮兵備副使。在江蘇四郡兵備副使任內,上疏陳海防運道利害十餘條,並親自沿江考察,深壕塹,固城垣,增兵列戍,首尾相應,大大增強了沿海國防能力,使倭寇不敢深入蘇南。六十歲時辭官歸鄉。建玉介園、暘湖別墅,極園林之勝,萬曆二十八年卒。著有《三吳水利考》、《玉介園存稿》等。


趙士楨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趙士楨 (1552—1611),字常吉,號後湖,樂清人。明代著名軍事發明家。萬曆六年(1578),以善書徵授鴻臚寺主簿。任內在京結識一個名叫朵思麻的土耳其人,其人原為土耳其管理火器的官員。因此,趙士楨得以蒐集和積累了火器研製方面的大量資料和經驗。萬曆二十五年,趙士楨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條陳,建議製造番鳥銃。其中“掣電銃”、“迅雷銃”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趙士楨將其中七架繪了圖樣,並撰文對其構造、製法、打放架勢等作了詳盡說明,名為《神器譜》。此後,趙士楨不斷精益求精。至萬曆三十年,改進原來只能連發五彈的迅雷銃,使其可以“戰酣連發”,一氣發射十八彈。他還發明瞭“火箭溜”,這一發明,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趙士楨在火器研製方面的建樹,主要體現在《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議》《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等著作中。

孫衣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衣言(1815—1894),字紹聞,號琴西,晚號遁坡,齋名遜學,瑞安人 。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後以翰林院編修升為侍講,參與《宣宗實錄》編纂,併成《夷務書》100卷。咸豐八年(1858),任上書房師傅。時英法聯軍入侵天津,舉朝爭議,和戰不決,衣言兩進封章,進御兵之策。因觸忤當權忌諱,調任安慶知府。同治四年(1865)丁憂,主講杭州紫陽書院。光緒三年,任江寧布政使,整飭鹽務、釐捐,明斷疑獄,治有政聲。五年,內召為太僕寺卿,稱病不赴。六年,在瑞安創辦詒善祠塾,造就人才甚眾。十四年,建藏書樓,藏書十萬卷,其中多積年蒐羅的鄉邦文獻,名“玉海樓”。該樓與寧波天一閣、嘉興嘉業堂及湖州皕宋樓同稱為清末浙江四大私人藏書樓,親訂規約,鼓勵有志學子入閱。生前輯印刊刻《甌海軼聞》《永嘉集內外編》《永嘉叢書》等巨帙。卒後,藏書大部分歸於浙江大學圖書館。“玉海樓”至今保存完好,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詒讓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詒讓 ( 1848—1908),字仲容,號籀廎,瑞安人。晚清一代巨儒,中國考釋甲骨文字第一人。幼承家學,曾隨父孫衣言宦遊京師、江淮等地。同治六年 (1867) 舉人。會試屢不第,後專攻學術,勘校、著書四十多種。在經學、史學、諸子學、文字學、文獻學,校勘學等方面成就卓著,所撰《周禮正義》、《墨子間詁》、《古籀拾遺》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學書著作,被章炳麟推為“三百年絕等雙”。晚年以辦學和辦實業為己任。光緒二十二年(1896) 在瑞安創建“學計館”,次年創辦瑞安方言館,並與友人在溫州創辦蠶學館。光緒三十一年,溫處學務分處成立,推他任總理。後相繼任學部諮議官、浙江省學務公所議紳和浙江省教育總會副會長。任內積極籌集教育資金,選派優秀學生出洋留學,創辦女學,在溫、處兩地倡辦府、縣中學堂、溫州師範學堂、處州初級師範學堂和一大批小學,總數達三百餘所。此外,他曾創辦大新輪船公司、內河輪船公司,還倡導開發南北麂漁業等。為了紀念孫詒讓,溫州和瑞安建有“籀園”、“懷籀亭”、“籀公亭”。


洪炳文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洪炳文(1848—1918),字博卿,號楝園,瑞安人。所居曰花信樓,又自稱“花信樓主人”。平生著作豐富,以戲曲創作成就最著,有傳奇、雜劇及時調新劇共三十六種,其中有劇本存世者二十一種,《警黃鐘》、《後南柯》、《懸嶴猿》等被收入《晚清文學叢鈔》,是晚清影響較大的劇作家。

其戲劇作品除數量多之外,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警黃鐘》和《後南柯》以寓言的形式表達抗擊外來侵略的思想,《芙蓉孽》是中國第一部禁菸戲。二、他是中國科幻戲劇的先驅者。《電球遊》設想讓氣球作為交通工具,《月球遊》想象人類飛向月球。洪炳文的預見在 50 年後被前蘇聯科學家變為現實。


黃紹箕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紹箕 (1854—1908),字仲弢,瑞安人。清光緒三年(1877),肄業國子監南學。六年中進士,入翰林。甲午戰爭後,清廷屈膝求和,翰林院名士數十人多次聯合上疏反對,紹箕或領銜,或參與起草,極力主戰,反對割地求和,史稱“後清流”。京師維新人士組織保國會,康有為任總理,紹箕擔任常議員兼宣講員。八月政變,傳遞消息,使康脫險出逃。光緒二十六年(1900),受聘兩湖書院監督。選派 30名優秀學生赴日本讀師範。三十年至都,充編書局監督。三十一年,旅京同鄉成立浙學堂,被舉為首任總理。三十二年四月,授湖北提學使,於六月,率各省提學使赴日本考察。回國後,於十二月到湖北赴任,次年十二月逝世於武昌。

黃紹箕學識通博,晚年致力於學務,對我國近代教育發展貢獻巨大。遺著生前未遑整理,已刊者有《中國教育史稿》《漢書藝文志輯略》《楚辭補註》《鮮庵文稿》和《鮮庵遺稿 ( 詩稿 )》等。


東甌三傑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陳虯(1851 —1904),原名國珍,字志三,號蟄廬,瑞安人。光緒十五年( 1889)舉人。浙江改良派代表人物,曾與蔡元培等在京籌立保浙會,站在維新變法的前列。主張變法以求自強,提出設議院、興製造、獎工商、開鐵路、變官制。為了推進改良維新主張,改良封建教育制度,同陳黻宸等人在瑞安縣城楊衙裡(今安陽鎮公園路)創辦利濟醫學堂,是全國第一所採用西方辦學制度和方法的新式中醫學校,對浙南地區中醫事業的發展,至今影響甚深。遺作有《蟄廬診錄》《治平通議》 《瘟疫霍亂問答》《報國錄》《蟄廬文集》《蟄廬醫案》等。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宋恕(1862—1910), 字燕生,後改字平子,號六齋,平陽人。瑞安孫鏘鳴奇其才,以小女許為婚姻。師從伯岳父孫衣言、岳父孫鏘鳴。 1892年向李鴻章上書,提出以“三始說”為基礎的變法維新政治綱領——《六齋卑議》,提出維新政治綱領,被李鴻章譽為“后王師”。是維新運動的傑出代表。有遺著《宋恕集》傳世。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淮 (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 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對稱旨,遂入直文淵閣,與解縉等隨侍左右以備顧問。永樂元年(1403) 秋,升翰林院編修,進侍講。皇太子立,遷左庶子兼侍讀。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二十八年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 (1425) 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仁宗死時,黃淮佐鄭、襄二王監國,因憂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親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監國。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溫州黃府巷二十餘年。正統十四年 (1449)六月卒,享年八十三,諡文簡。

黃淮歷事四朝,功成身退。成祖贊其“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明史》本傳贊其“性明果,達於治體”。遺著現存《介庵集》十一卷。


張璁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張璁(1475—1539), 字秉用,號羅峰,溫州永嘉場(今龍灣永強)人。正德十六年(1521)殿試中二甲進士。初入仕途,適逢大禮議之爭。張璁先後上《議大禮疏》、《大禮或問》等,支持嘉靖皇帝。張璁也因此取得嘉靖皇帝的賞識和信任,擢升至內閣首輔。入閣後,他竭力改革,澄清吏治,清勳戚莊田,撤鎮守太監,使明王朝在嘉靖初年呈現出復興的氣象。《明史》稱他“為人剛明果敢,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

嘉靖十四年 (1535) 四月,因病離職回家。十八年病逝,終年六十五歲,諡文忠,追贈太師。平生著作甚豐,有《大禮要略》、《羅山文集》等。


王叔杲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叔杲( 1517—1600),字陽德,號暘谷,永嘉場二都英橋人。嘉靖後期,永嘉場經常遭受倭寇侵擾。叔杲放棄赴京會試的機會,集資七千餘兩白銀,率領鄉人興築永昌堡,御倭衛民,保一方平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叔杲中進士,授常州府靖江縣知縣,改常熟縣知縣。不久,召署兵部武選司郎中,後歷任大名府知府,升蘇、鬆、常、鎮兵備副使。在江蘇四郡兵備副使任內,上疏陳海防運道利害十餘條,並親自沿江考察,深壕塹,固城垣,增兵列戍,首尾相應,大大增強了沿海國防能力,使倭寇不敢深入蘇南。六十歲時辭官歸鄉。建玉介園、暘湖別墅,極園林之勝,萬曆二十八年卒。著有《三吳水利考》、《玉介園存稿》等。


趙士楨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趙士楨 (1552—1611),字常吉,號後湖,樂清人。明代著名軍事發明家。萬曆六年(1578),以善書徵授鴻臚寺主簿。任內在京結識一個名叫朵思麻的土耳其人,其人原為土耳其管理火器的官員。因此,趙士楨得以蒐集和積累了火器研製方面的大量資料和經驗。萬曆二十五年,趙士楨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條陳,建議製造番鳥銃。其中“掣電銃”、“迅雷銃”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趙士楨將其中七架繪了圖樣,並撰文對其構造、製法、打放架勢等作了詳盡說明,名為《神器譜》。此後,趙士楨不斷精益求精。至萬曆三十年,改進原來只能連發五彈的迅雷銃,使其可以“戰酣連發”,一氣發射十八彈。他還發明瞭“火箭溜”,這一發明,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趙士楨在火器研製方面的建樹,主要體現在《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議》《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等著作中。

孫衣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衣言(1815—1894),字紹聞,號琴西,晚號遁坡,齋名遜學,瑞安人 。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後以翰林院編修升為侍講,參與《宣宗實錄》編纂,併成《夷務書》100卷。咸豐八年(1858),任上書房師傅。時英法聯軍入侵天津,舉朝爭議,和戰不決,衣言兩進封章,進御兵之策。因觸忤當權忌諱,調任安慶知府。同治四年(1865)丁憂,主講杭州紫陽書院。光緒三年,任江寧布政使,整飭鹽務、釐捐,明斷疑獄,治有政聲。五年,內召為太僕寺卿,稱病不赴。六年,在瑞安創辦詒善祠塾,造就人才甚眾。十四年,建藏書樓,藏書十萬卷,其中多積年蒐羅的鄉邦文獻,名“玉海樓”。該樓與寧波天一閣、嘉興嘉業堂及湖州皕宋樓同稱為清末浙江四大私人藏書樓,親訂規約,鼓勵有志學子入閱。生前輯印刊刻《甌海軼聞》《永嘉集內外編》《永嘉叢書》等巨帙。卒後,藏書大部分歸於浙江大學圖書館。“玉海樓”至今保存完好,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詒讓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詒讓 ( 1848—1908),字仲容,號籀廎,瑞安人。晚清一代巨儒,中國考釋甲骨文字第一人。幼承家學,曾隨父孫衣言宦遊京師、江淮等地。同治六年 (1867) 舉人。會試屢不第,後專攻學術,勘校、著書四十多種。在經學、史學、諸子學、文字學、文獻學,校勘學等方面成就卓著,所撰《周禮正義》、《墨子間詁》、《古籀拾遺》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學書著作,被章炳麟推為“三百年絕等雙”。晚年以辦學和辦實業為己任。光緒二十二年(1896) 在瑞安創建“學計館”,次年創辦瑞安方言館,並與友人在溫州創辦蠶學館。光緒三十一年,溫處學務分處成立,推他任總理。後相繼任學部諮議官、浙江省學務公所議紳和浙江省教育總會副會長。任內積極籌集教育資金,選派優秀學生出洋留學,創辦女學,在溫、處兩地倡辦府、縣中學堂、溫州師範學堂、處州初級師範學堂和一大批小學,總數達三百餘所。此外,他曾創辦大新輪船公司、內河輪船公司,還倡導開發南北麂漁業等。為了紀念孫詒讓,溫州和瑞安建有“籀園”、“懷籀亭”、“籀公亭”。


洪炳文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洪炳文(1848—1918),字博卿,號楝園,瑞安人。所居曰花信樓,又自稱“花信樓主人”。平生著作豐富,以戲曲創作成就最著,有傳奇、雜劇及時調新劇共三十六種,其中有劇本存世者二十一種,《警黃鐘》、《後南柯》、《懸嶴猿》等被收入《晚清文學叢鈔》,是晚清影響較大的劇作家。

其戲劇作品除數量多之外,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警黃鐘》和《後南柯》以寓言的形式表達抗擊外來侵略的思想,《芙蓉孽》是中國第一部禁菸戲。二、他是中國科幻戲劇的先驅者。《電球遊》設想讓氣球作為交通工具,《月球遊》想象人類飛向月球。洪炳文的預見在 50 年後被前蘇聯科學家變為現實。


黃紹箕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紹箕 (1854—1908),字仲弢,瑞安人。清光緒三年(1877),肄業國子監南學。六年中進士,入翰林。甲午戰爭後,清廷屈膝求和,翰林院名士數十人多次聯合上疏反對,紹箕或領銜,或參與起草,極力主戰,反對割地求和,史稱“後清流”。京師維新人士組織保國會,康有為任總理,紹箕擔任常議員兼宣講員。八月政變,傳遞消息,使康脫險出逃。光緒二十六年(1900),受聘兩湖書院監督。選派 30名優秀學生赴日本讀師範。三十年至都,充編書局監督。三十一年,旅京同鄉成立浙學堂,被舉為首任總理。三十二年四月,授湖北提學使,於六月,率各省提學使赴日本考察。回國後,於十二月到湖北赴任,次年十二月逝世於武昌。

黃紹箕學識通博,晚年致力於學務,對我國近代教育發展貢獻巨大。遺著生前未遑整理,已刊者有《中國教育史稿》《漢書藝文志輯略》《楚辭補註》《鮮庵文稿》和《鮮庵遺稿 ( 詩稿 )》等。


東甌三傑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陳虯(1851 —1904),原名國珍,字志三,號蟄廬,瑞安人。光緒十五年( 1889)舉人。浙江改良派代表人物,曾與蔡元培等在京籌立保浙會,站在維新變法的前列。主張變法以求自強,提出設議院、興製造、獎工商、開鐵路、變官制。為了推進改良維新主張,改良封建教育制度,同陳黻宸等人在瑞安縣城楊衙裡(今安陽鎮公園路)創辦利濟醫學堂,是全國第一所採用西方辦學制度和方法的新式中醫學校,對浙南地區中醫事業的發展,至今影響甚深。遺作有《蟄廬診錄》《治平通議》 《瘟疫霍亂問答》《報國錄》《蟄廬文集》《蟄廬醫案》等。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宋恕(1862—1910), 字燕生,後改字平子,號六齋,平陽人。瑞安孫鏘鳴奇其才,以小女許為婚姻。師從伯岳父孫衣言、岳父孫鏘鳴。 1892年向李鴻章上書,提出以“三始說”為基礎的變法維新政治綱領——《六齋卑議》,提出維新政治綱領,被李鴻章譽為“后王師”。是維新運動的傑出代表。有遺著《宋恕集》傳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陳黻宸 (1859—1917), 字介石,瑞安人。我國近代傑出的教育家和啟蒙思想家。弱冠師從孫鏘鳴,光緒二十九年(1903)進士。維新變法期間,創立保浙會、利濟醫學堂。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曾任養正書塾教習、北京大學教授。1909年當選浙江諮議局議長,民國後當選國會議員。袁世凱復闢帝制時,曾以重金向其賄賂,遭嚴拒;後又彈劾段祺瑞禍國殃民。著有《商務論》《中國通史》《諸子通義》《中國哲學》等。


黃慶澄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淮 (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 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對稱旨,遂入直文淵閣,與解縉等隨侍左右以備顧問。永樂元年(1403) 秋,升翰林院編修,進侍講。皇太子立,遷左庶子兼侍讀。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二十八年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 (1425) 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仁宗死時,黃淮佐鄭、襄二王監國,因憂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親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監國。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溫州黃府巷二十餘年。正統十四年 (1449)六月卒,享年八十三,諡文簡。

黃淮歷事四朝,功成身退。成祖贊其“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明史》本傳贊其“性明果,達於治體”。遺著現存《介庵集》十一卷。


張璁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張璁(1475—1539), 字秉用,號羅峰,溫州永嘉場(今龍灣永強)人。正德十六年(1521)殿試中二甲進士。初入仕途,適逢大禮議之爭。張璁先後上《議大禮疏》、《大禮或問》等,支持嘉靖皇帝。張璁也因此取得嘉靖皇帝的賞識和信任,擢升至內閣首輔。入閣後,他竭力改革,澄清吏治,清勳戚莊田,撤鎮守太監,使明王朝在嘉靖初年呈現出復興的氣象。《明史》稱他“為人剛明果敢,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

嘉靖十四年 (1535) 四月,因病離職回家。十八年病逝,終年六十五歲,諡文忠,追贈太師。平生著作甚豐,有《大禮要略》、《羅山文集》等。


王叔杲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叔杲( 1517—1600),字陽德,號暘谷,永嘉場二都英橋人。嘉靖後期,永嘉場經常遭受倭寇侵擾。叔杲放棄赴京會試的機會,集資七千餘兩白銀,率領鄉人興築永昌堡,御倭衛民,保一方平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叔杲中進士,授常州府靖江縣知縣,改常熟縣知縣。不久,召署兵部武選司郎中,後歷任大名府知府,升蘇、鬆、常、鎮兵備副使。在江蘇四郡兵備副使任內,上疏陳海防運道利害十餘條,並親自沿江考察,深壕塹,固城垣,增兵列戍,首尾相應,大大增強了沿海國防能力,使倭寇不敢深入蘇南。六十歲時辭官歸鄉。建玉介園、暘湖別墅,極園林之勝,萬曆二十八年卒。著有《三吳水利考》、《玉介園存稿》等。


趙士楨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趙士楨 (1552—1611),字常吉,號後湖,樂清人。明代著名軍事發明家。萬曆六年(1578),以善書徵授鴻臚寺主簿。任內在京結識一個名叫朵思麻的土耳其人,其人原為土耳其管理火器的官員。因此,趙士楨得以蒐集和積累了火器研製方面的大量資料和經驗。萬曆二十五年,趙士楨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條陳,建議製造番鳥銃。其中“掣電銃”、“迅雷銃”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趙士楨將其中七架繪了圖樣,並撰文對其構造、製法、打放架勢等作了詳盡說明,名為《神器譜》。此後,趙士楨不斷精益求精。至萬曆三十年,改進原來只能連發五彈的迅雷銃,使其可以“戰酣連發”,一氣發射十八彈。他還發明瞭“火箭溜”,這一發明,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趙士楨在火器研製方面的建樹,主要體現在《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議》《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等著作中。

孫衣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衣言(1815—1894),字紹聞,號琴西,晚號遁坡,齋名遜學,瑞安人 。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後以翰林院編修升為侍講,參與《宣宗實錄》編纂,併成《夷務書》100卷。咸豐八年(1858),任上書房師傅。時英法聯軍入侵天津,舉朝爭議,和戰不決,衣言兩進封章,進御兵之策。因觸忤當權忌諱,調任安慶知府。同治四年(1865)丁憂,主講杭州紫陽書院。光緒三年,任江寧布政使,整飭鹽務、釐捐,明斷疑獄,治有政聲。五年,內召為太僕寺卿,稱病不赴。六年,在瑞安創辦詒善祠塾,造就人才甚眾。十四年,建藏書樓,藏書十萬卷,其中多積年蒐羅的鄉邦文獻,名“玉海樓”。該樓與寧波天一閣、嘉興嘉業堂及湖州皕宋樓同稱為清末浙江四大私人藏書樓,親訂規約,鼓勵有志學子入閱。生前輯印刊刻《甌海軼聞》《永嘉集內外編》《永嘉叢書》等巨帙。卒後,藏書大部分歸於浙江大學圖書館。“玉海樓”至今保存完好,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詒讓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詒讓 ( 1848—1908),字仲容,號籀廎,瑞安人。晚清一代巨儒,中國考釋甲骨文字第一人。幼承家學,曾隨父孫衣言宦遊京師、江淮等地。同治六年 (1867) 舉人。會試屢不第,後專攻學術,勘校、著書四十多種。在經學、史學、諸子學、文字學、文獻學,校勘學等方面成就卓著,所撰《周禮正義》、《墨子間詁》、《古籀拾遺》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學書著作,被章炳麟推為“三百年絕等雙”。晚年以辦學和辦實業為己任。光緒二十二年(1896) 在瑞安創建“學計館”,次年創辦瑞安方言館,並與友人在溫州創辦蠶學館。光緒三十一年,溫處學務分處成立,推他任總理。後相繼任學部諮議官、浙江省學務公所議紳和浙江省教育總會副會長。任內積極籌集教育資金,選派優秀學生出洋留學,創辦女學,在溫、處兩地倡辦府、縣中學堂、溫州師範學堂、處州初級師範學堂和一大批小學,總數達三百餘所。此外,他曾創辦大新輪船公司、內河輪船公司,還倡導開發南北麂漁業等。為了紀念孫詒讓,溫州和瑞安建有“籀園”、“懷籀亭”、“籀公亭”。


洪炳文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洪炳文(1848—1918),字博卿,號楝園,瑞安人。所居曰花信樓,又自稱“花信樓主人”。平生著作豐富,以戲曲創作成就最著,有傳奇、雜劇及時調新劇共三十六種,其中有劇本存世者二十一種,《警黃鐘》、《後南柯》、《懸嶴猿》等被收入《晚清文學叢鈔》,是晚清影響較大的劇作家。

其戲劇作品除數量多之外,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警黃鐘》和《後南柯》以寓言的形式表達抗擊外來侵略的思想,《芙蓉孽》是中國第一部禁菸戲。二、他是中國科幻戲劇的先驅者。《電球遊》設想讓氣球作為交通工具,《月球遊》想象人類飛向月球。洪炳文的預見在 50 年後被前蘇聯科學家變為現實。


黃紹箕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紹箕 (1854—1908),字仲弢,瑞安人。清光緒三年(1877),肄業國子監南學。六年中進士,入翰林。甲午戰爭後,清廷屈膝求和,翰林院名士數十人多次聯合上疏反對,紹箕或領銜,或參與起草,極力主戰,反對割地求和,史稱“後清流”。京師維新人士組織保國會,康有為任總理,紹箕擔任常議員兼宣講員。八月政變,傳遞消息,使康脫險出逃。光緒二十六年(1900),受聘兩湖書院監督。選派 30名優秀學生赴日本讀師範。三十年至都,充編書局監督。三十一年,旅京同鄉成立浙學堂,被舉為首任總理。三十二年四月,授湖北提學使,於六月,率各省提學使赴日本考察。回國後,於十二月到湖北赴任,次年十二月逝世於武昌。

黃紹箕學識通博,晚年致力於學務,對我國近代教育發展貢獻巨大。遺著生前未遑整理,已刊者有《中國教育史稿》《漢書藝文志輯略》《楚辭補註》《鮮庵文稿》和《鮮庵遺稿 ( 詩稿 )》等。


東甌三傑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陳虯(1851 —1904),原名國珍,字志三,號蟄廬,瑞安人。光緒十五年( 1889)舉人。浙江改良派代表人物,曾與蔡元培等在京籌立保浙會,站在維新變法的前列。主張變法以求自強,提出設議院、興製造、獎工商、開鐵路、變官制。為了推進改良維新主張,改良封建教育制度,同陳黻宸等人在瑞安縣城楊衙裡(今安陽鎮公園路)創辦利濟醫學堂,是全國第一所採用西方辦學制度和方法的新式中醫學校,對浙南地區中醫事業的發展,至今影響甚深。遺作有《蟄廬診錄》《治平通議》 《瘟疫霍亂問答》《報國錄》《蟄廬文集》《蟄廬醫案》等。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宋恕(1862—1910), 字燕生,後改字平子,號六齋,平陽人。瑞安孫鏘鳴奇其才,以小女許為婚姻。師從伯岳父孫衣言、岳父孫鏘鳴。 1892年向李鴻章上書,提出以“三始說”為基礎的變法維新政治綱領——《六齋卑議》,提出維新政治綱領,被李鴻章譽為“后王師”。是維新運動的傑出代表。有遺著《宋恕集》傳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陳黻宸 (1859—1917), 字介石,瑞安人。我國近代傑出的教育家和啟蒙思想家。弱冠師從孫鏘鳴,光緒二十九年(1903)進士。維新變法期間,創立保浙會、利濟醫學堂。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曾任養正書塾教習、北京大學教授。1909年當選浙江諮議局議長,民國後當選國會議員。袁世凱復闢帝制時,曾以重金向其賄賂,遭嚴拒;後又彈劾段祺瑞禍國殃民。著有《商務論》《中國通史》《諸子通義》《中國哲學》等。


黃慶澄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慶澄(1863—1904),字源初,號壽昌老人,平陽錢庫(今屬蒼南縣)人。早年師事孫詒讓、金晦。光緒十五年 (1889),於上海梅溪書院任教習,二十年中順天舉人。二十三年六月著手籌辦數學專業雜誌《算學報》,為我國首創。後將《算學報》分成《算學啟蒙》《算學初階》《比例新術》《開方提要》《代數鑰》《代數指掌》《幾何淺釋》等十二冊,成為自學者的良師益友,開一代新風,影響深遠。光緒二十五年(1899),又著手創辦《史學報》,為我國最早的史學專業雜誌。二十七年任溫州蠶桑學堂堂長。三十年(1904)應禮部試,以額滿被排斥。同年九月去世,年四十二。遺著有《時務蒙求》《訓蒙捷經》《中西普通書目表》《哲學新書》《天演樓課藝》《白話與地學》《墨變全書》《中國四千年白話史》等多種。

孫詒讓讚歎說:“餘友平陽黃君愚初,振奇士也。”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淮 (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 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對稱旨,遂入直文淵閣,與解縉等隨侍左右以備顧問。永樂元年(1403) 秋,升翰林院編修,進侍講。皇太子立,遷左庶子兼侍讀。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二十八年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 (1425) 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仁宗死時,黃淮佐鄭、襄二王監國,因憂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親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監國。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溫州黃府巷二十餘年。正統十四年 (1449)六月卒,享年八十三,諡文簡。

黃淮歷事四朝,功成身退。成祖贊其“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明史》本傳贊其“性明果,達於治體”。遺著現存《介庵集》十一卷。


張璁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張璁(1475—1539), 字秉用,號羅峰,溫州永嘉場(今龍灣永強)人。正德十六年(1521)殿試中二甲進士。初入仕途,適逢大禮議之爭。張璁先後上《議大禮疏》、《大禮或問》等,支持嘉靖皇帝。張璁也因此取得嘉靖皇帝的賞識和信任,擢升至內閣首輔。入閣後,他竭力改革,澄清吏治,清勳戚莊田,撤鎮守太監,使明王朝在嘉靖初年呈現出復興的氣象。《明史》稱他“為人剛明果敢,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

嘉靖十四年 (1535) 四月,因病離職回家。十八年病逝,終年六十五歲,諡文忠,追贈太師。平生著作甚豐,有《大禮要略》、《羅山文集》等。


王叔杲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叔杲( 1517—1600),字陽德,號暘谷,永嘉場二都英橋人。嘉靖後期,永嘉場經常遭受倭寇侵擾。叔杲放棄赴京會試的機會,集資七千餘兩白銀,率領鄉人興築永昌堡,御倭衛民,保一方平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叔杲中進士,授常州府靖江縣知縣,改常熟縣知縣。不久,召署兵部武選司郎中,後歷任大名府知府,升蘇、鬆、常、鎮兵備副使。在江蘇四郡兵備副使任內,上疏陳海防運道利害十餘條,並親自沿江考察,深壕塹,固城垣,增兵列戍,首尾相應,大大增強了沿海國防能力,使倭寇不敢深入蘇南。六十歲時辭官歸鄉。建玉介園、暘湖別墅,極園林之勝,萬曆二十八年卒。著有《三吳水利考》、《玉介園存稿》等。


趙士楨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趙士楨 (1552—1611),字常吉,號後湖,樂清人。明代著名軍事發明家。萬曆六年(1578),以善書徵授鴻臚寺主簿。任內在京結識一個名叫朵思麻的土耳其人,其人原為土耳其管理火器的官員。因此,趙士楨得以蒐集和積累了火器研製方面的大量資料和經驗。萬曆二十五年,趙士楨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條陳,建議製造番鳥銃。其中“掣電銃”、“迅雷銃”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趙士楨將其中七架繪了圖樣,並撰文對其構造、製法、打放架勢等作了詳盡說明,名為《神器譜》。此後,趙士楨不斷精益求精。至萬曆三十年,改進原來只能連發五彈的迅雷銃,使其可以“戰酣連發”,一氣發射十八彈。他還發明瞭“火箭溜”,這一發明,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趙士楨在火器研製方面的建樹,主要體現在《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議》《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等著作中。

孫衣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衣言(1815—1894),字紹聞,號琴西,晚號遁坡,齋名遜學,瑞安人 。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後以翰林院編修升為侍講,參與《宣宗實錄》編纂,併成《夷務書》100卷。咸豐八年(1858),任上書房師傅。時英法聯軍入侵天津,舉朝爭議,和戰不決,衣言兩進封章,進御兵之策。因觸忤當權忌諱,調任安慶知府。同治四年(1865)丁憂,主講杭州紫陽書院。光緒三年,任江寧布政使,整飭鹽務、釐捐,明斷疑獄,治有政聲。五年,內召為太僕寺卿,稱病不赴。六年,在瑞安創辦詒善祠塾,造就人才甚眾。十四年,建藏書樓,藏書十萬卷,其中多積年蒐羅的鄉邦文獻,名“玉海樓”。該樓與寧波天一閣、嘉興嘉業堂及湖州皕宋樓同稱為清末浙江四大私人藏書樓,親訂規約,鼓勵有志學子入閱。生前輯印刊刻《甌海軼聞》《永嘉集內外編》《永嘉叢書》等巨帙。卒後,藏書大部分歸於浙江大學圖書館。“玉海樓”至今保存完好,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詒讓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詒讓 ( 1848—1908),字仲容,號籀廎,瑞安人。晚清一代巨儒,中國考釋甲骨文字第一人。幼承家學,曾隨父孫衣言宦遊京師、江淮等地。同治六年 (1867) 舉人。會試屢不第,後專攻學術,勘校、著書四十多種。在經學、史學、諸子學、文字學、文獻學,校勘學等方面成就卓著,所撰《周禮正義》、《墨子間詁》、《古籀拾遺》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學書著作,被章炳麟推為“三百年絕等雙”。晚年以辦學和辦實業為己任。光緒二十二年(1896) 在瑞安創建“學計館”,次年創辦瑞安方言館,並與友人在溫州創辦蠶學館。光緒三十一年,溫處學務分處成立,推他任總理。後相繼任學部諮議官、浙江省學務公所議紳和浙江省教育總會副會長。任內積極籌集教育資金,選派優秀學生出洋留學,創辦女學,在溫、處兩地倡辦府、縣中學堂、溫州師範學堂、處州初級師範學堂和一大批小學,總數達三百餘所。此外,他曾創辦大新輪船公司、內河輪船公司,還倡導開發南北麂漁業等。為了紀念孫詒讓,溫州和瑞安建有“籀園”、“懷籀亭”、“籀公亭”。


洪炳文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洪炳文(1848—1918),字博卿,號楝園,瑞安人。所居曰花信樓,又自稱“花信樓主人”。平生著作豐富,以戲曲創作成就最著,有傳奇、雜劇及時調新劇共三十六種,其中有劇本存世者二十一種,《警黃鐘》、《後南柯》、《懸嶴猿》等被收入《晚清文學叢鈔》,是晚清影響較大的劇作家。

其戲劇作品除數量多之外,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警黃鐘》和《後南柯》以寓言的形式表達抗擊外來侵略的思想,《芙蓉孽》是中國第一部禁菸戲。二、他是中國科幻戲劇的先驅者。《電球遊》設想讓氣球作為交通工具,《月球遊》想象人類飛向月球。洪炳文的預見在 50 年後被前蘇聯科學家變為現實。


黃紹箕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紹箕 (1854—1908),字仲弢,瑞安人。清光緒三年(1877),肄業國子監南學。六年中進士,入翰林。甲午戰爭後,清廷屈膝求和,翰林院名士數十人多次聯合上疏反對,紹箕或領銜,或參與起草,極力主戰,反對割地求和,史稱“後清流”。京師維新人士組織保國會,康有為任總理,紹箕擔任常議員兼宣講員。八月政變,傳遞消息,使康脫險出逃。光緒二十六年(1900),受聘兩湖書院監督。選派 30名優秀學生赴日本讀師範。三十年至都,充編書局監督。三十一年,旅京同鄉成立浙學堂,被舉為首任總理。三十二年四月,授湖北提學使,於六月,率各省提學使赴日本考察。回國後,於十二月到湖北赴任,次年十二月逝世於武昌。

黃紹箕學識通博,晚年致力於學務,對我國近代教育發展貢獻巨大。遺著生前未遑整理,已刊者有《中國教育史稿》《漢書藝文志輯略》《楚辭補註》《鮮庵文稿》和《鮮庵遺稿 ( 詩稿 )》等。


東甌三傑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陳虯(1851 —1904),原名國珍,字志三,號蟄廬,瑞安人。光緒十五年( 1889)舉人。浙江改良派代表人物,曾與蔡元培等在京籌立保浙會,站在維新變法的前列。主張變法以求自強,提出設議院、興製造、獎工商、開鐵路、變官制。為了推進改良維新主張,改良封建教育制度,同陳黻宸等人在瑞安縣城楊衙裡(今安陽鎮公園路)創辦利濟醫學堂,是全國第一所採用西方辦學制度和方法的新式中醫學校,對浙南地區中醫事業的發展,至今影響甚深。遺作有《蟄廬診錄》《治平通議》 《瘟疫霍亂問答》《報國錄》《蟄廬文集》《蟄廬醫案》等。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宋恕(1862—1910), 字燕生,後改字平子,號六齋,平陽人。瑞安孫鏘鳴奇其才,以小女許為婚姻。師從伯岳父孫衣言、岳父孫鏘鳴。 1892年向李鴻章上書,提出以“三始說”為基礎的變法維新政治綱領——《六齋卑議》,提出維新政治綱領,被李鴻章譽為“后王師”。是維新運動的傑出代表。有遺著《宋恕集》傳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陳黻宸 (1859—1917), 字介石,瑞安人。我國近代傑出的教育家和啟蒙思想家。弱冠師從孫鏘鳴,光緒二十九年(1903)進士。維新變法期間,創立保浙會、利濟醫學堂。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曾任養正書塾教習、北京大學教授。1909年當選浙江諮議局議長,民國後當選國會議員。袁世凱復闢帝制時,曾以重金向其賄賂,遭嚴拒;後又彈劾段祺瑞禍國殃民。著有《商務論》《中國通史》《諸子通義》《中國哲學》等。


黃慶澄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慶澄(1863—1904),字源初,號壽昌老人,平陽錢庫(今屬蒼南縣)人。早年師事孫詒讓、金晦。光緒十五年 (1889),於上海梅溪書院任教習,二十年中順天舉人。二十三年六月著手籌辦數學專業雜誌《算學報》,為我國首創。後將《算學報》分成《算學啟蒙》《算學初階》《比例新術》《開方提要》《代數鑰》《代數指掌》《幾何淺釋》等十二冊,成為自學者的良師益友,開一代新風,影響深遠。光緒二十五年(1899),又著手創辦《史學報》,為我國最早的史學專業雜誌。二十七年任溫州蠶桑學堂堂長。三十年(1904)應禮部試,以額滿被排斥。同年九月去世,年四十二。遺著有《時務蒙求》《訓蒙捷經》《中西普通書目表》《哲學新書》《天演樓課藝》《白話與地學》《墨變全書》《中國四千年白話史》等多種。

孫詒讓讚歎說:“餘友平陽黃君愚初,振奇士也。”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

你都知曉嗎?

"

東甌古國,永嘉舊郡。

溫州,一座有著5000年魚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發展史的悠悠古城。在這座古老的小城裡,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厚重的歷史人文,豐富的文化遺產書就了絢爛的甌文化詩篇,傳承千年,生機盎然。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據史料記載,從東甌國開始,到二十世紀末二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產生重要影響的溫州籍人氏,或與溫州有著深厚淵源的非溫州籍歷史人物。他們為學、為官、為文、為藝,或劃時代之碑界,或奠邦國之基業,或開風氣之先河,或成一家之氣象,璨然生輝,蔚為大觀,值得我們後人在仰望歷史的星空時,將他們一一銘記。小編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名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曉嗎?

騶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騶搖(生卒年不詳),號毋餘,越王勾踐後裔,秦漢之際人。據《史記》中《東越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秦朝末年騶搖率甌人起義,加入抗秦隊伍,共同推翻秦朝。後又參與楚、漢之爭,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由於騶搖平秦佐漢有功,高祖六年(前 201)封為海陽侯。漢惠帝三年(前 192)晉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於今溫州、麗水、台州三地。

騶搖善於治理,精勤開發,改變了甌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為食的狀況,對甌越早期經濟、文化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推為“東甌人文始祖”。為紀念他的開闢之功,每年古歷三月初八有擁東甌王塑像巡遊街市,驅災祈福的民俗。今溫州市區華蓋山西首山腳下建有東甌王廟,西郊甌浦嶺有東甌王墓。


郭璞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晉代著名學者。《晉書 · 郭璞傳》曰:“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辭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曆算。”西晉末,避戰亂於東南。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時,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追授弘農太守。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建永嘉郡。相傳恰巧郭璞寓居於甌,郡守請他“為卜郡城”。郭璞登西郭山,望周圍諸山錯立似北斗星座,於是北據甌江,東西依山,興建郡城,名為“斗城”。甌人為紀念郭璞,將其登臨相城的西郭山改名為郭公山,並在山下建郭公祠。


謝靈運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謝靈運(385—433),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晉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晉宋政權交替,謝家逐漸失勢並遭排斥。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出任永嘉郡太守是謝靈運文學創作的轉折點,他在任內創作了大量描寫溫州山水的詩篇,最著名的有《登池山樓》、《登江中孤嶼》等,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現今溫州仍有池上樓、謝客巖、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與謝靈運相關的歷史遺址。


玄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玄覺禪師(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唐代高僧。童年剃髮受戒,初在永嘉龍興寺為僧,遍探三藏經典,精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於寺旁巖下自築禪庵,“青山拱其背,滄海蕩其胸”。後遊方詢道,至曹溪謁見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晚,一番問答,即獲印可,因而被稱為“宿覺大師”。

自曹溪返永嘉後,海內學人齊集禪階問道,尊之為“真覺大師”。玄覺倡天台教律,並講禪數,為禪宗五大宗派之一。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玄覺圓寂於龍興別院,世壽四十九。所著《證道歌》、《禪宗悟道圓旨》傳播甚廣,使永嘉禪學名聞天下。卒後百年,溫州刺史杜賁發墳視之,遺體如故,於是在鬆台山頂築淨光塔。唐僖宗時,敕諡“無相大師”。

周行己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人稱浮沚先生,瑞安人,遷居永嘉(今溫州市區)。早年隨父宦遊開封、洛陽。十七歲入太學,與元祐至元豐間一起在太學讀書的許景衡、劉安節、劉安上、蔣元中、沈躬行、戴述、趙霄、張輝號稱“永嘉九先生”。不久,赴洛陽,受業於程頤。元祐六年(1091)登進士第。曾任太學博士、州學教授等職,官至祕書省正字。大觀三年 (1109) 罷官,返回永嘉,在謝池坊建浮沚書院,講學授徒,使洛學在溫州盛行,奠定永嘉學派的基礎。

周行己一生著作頗多,有《易講義》、《禮記講義》、《浮沚集》等傳世。對溫州學術文化的發展貢獻很大,南宋學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推崇他“永嘉學問所從出也”。

韓彥直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韓彥直(1131—?),字子溫,陝西綏德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子。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淳熙四年 ( 1177)任溫州知州,疏浚永嘉城河,親授將士作戰韜略,很快打敗海寇,並抓住匪首。在溫期間,他詳細瞭解溫州一帶柑橘生產情況,總結推廣了柑橘種植經驗,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共三卷,記載了27個柑橘類果樹品種,以及一套柑橘果樹的栽培管理和果實收藏方法,是我國農學史上的名著,清代被收錄進《四庫全書》。後被譯成多種外文傳到國外。


王執中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執中(約1140—1207),字叔權,南宋瑞安人。乾道五年 (1169) 進士,授從政郎,曾任峽州(今湖北宜昌)、澧州(今湖南常德)州學教授。以醫術著名於時,所至為人治病,嘗雲:“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不藥,藥而不鍼灸,亦非良醫。”任峽州教授時,刊過《既效方》;任澧州教授時,著《鍼灸資生經》七卷,成書已屆老年。其後調任將作丞,或雲曾升將作監。約卒於寧宗開禧間 (1205 —1207)。

王執中《鍼灸資生經》為鍼灸學名著,所定同身寸法,八百年來一直作為取穴標準,所錄奇穴、驗方,民間沿用不衰。先後刊印多次,國內有南宋嘉定十三年 (1220)、紹定四年(1231)、元大德十一年(1307)、明正統十二年 (1447) 諸本。國外有日本寬文九年 (1669) 村上勘兵衛本,以及懷仙閣朝鮮刊本。晚清孫衣言訪得此書元刻本,囑其子詒讓校勘後列入《永嘉叢書》刊行,王氏生平及其業績始廣為人知。


葉適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葉適(1150—1223),字正則,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南宋永嘉人。祖籍處州龍泉,曾祖公濟遷居瑞安。中年後定居今溫州市區水心,因此世稱“水心先生”。

葉適少時好學,曾受當時溫州和金華等地著名學者陳傅良、陳亮、呂祖謙教誨。淳熙五年(1178)年以進士第二名及第,出仕後居官清正,歷任吏部員外郎、吏部侍郎等職,官至寶文閣學士、光祿大夫。堅持抗金,59 歲時被參劾,罷官回鄉,從此息影家園,專心著述講學。著作眾多,有《水心文集》、《別集》、《習學記言序目》傳世。永嘉之學,自薛季宣、陳傅良注重事功之學以來,葉適繼承並發展了薛、陳的事功思想,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建立起永嘉事功學說體系,從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並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又與陳亮的永康之學、呂祖謙的金華之學總稱為浙東學派。


永嘉四靈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永嘉四靈,南宋詩壇上很有影響的四位詩人,因其四人的字號均見“靈”字,故稱“四靈”。

徐照(?—1211),字道暉,又字靈暉,號山民,永嘉人。終生布衣,一生三好,嗜苦茗,遊山水,喜吟詠。著有《芳蘭軒詩集》。

徐璣 (1162—1214),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人。有《二薇亭詩集》,亦喜書法。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人。作過幕,教過館。一生奔波,落拓江湖,“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葦碧軒詩集》傳世。

趙師秀 (1170—1219),字紫芝,又字靈秀,號天樂,永嘉人,宋宗室。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在上元、筠州等地任屬吏。嘉定十二年(1219)卒。著有《趙師秀集》二卷。

“四靈”彼此際遇相似,旨趣相投,詩格相類,擅長近體詩作,尤工五律,內容上多為徜徉山水、吟詠田園、抒寫羈旅情思、酬唱應和之作。形式上多白描、少用典、求凝練、達平易。四靈以自吐性情為宗,反對以道學為詩,尤不滿風靡一時的江西詩派。

周達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周達觀(?—1346 年後不久),號草庭逸民,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六月,奉命隨使赴真臘(今柬埔寨)。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溫州港乘海船出發,歷經福州、泉州、廣州、瓊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海南島東北)、交趾洋(海南島西南至越南海面),約半月到達真臘邊境之真蒲(今巴地或頭頓一帶);又向西南航行,找到湄公河入口,於該年七月始抵達真臘國都吳哥。逗留一年後,於元貞三年 (1297)六月動身返國。

回國後寫成《真臘風土記》一書。內容包括城郭,宮室、官屬、宗教、語言、文字、爭訟、山川、農業、工業、貿易以及人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情況。全書脈絡清楚,內容翔實,既是一部優秀的遊記,又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幾百年來為中外學者所推崇。吳哥窟湮沒幾百年後重被發現,學者們主要依據周達觀此書所載,確定其為吳哥窟,並一一落實各窟的名稱、功用。因此,在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特地塑像紀念週達觀。


黃公望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公望 ( 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七歲過繼給溫州平陽黃氏為嗣,改名黃公望。

黃公望能詩善畫,工書法,是元代傑出的山水畫家,被認為是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之首。他繼承董源、巨然技法,創淺絳山水畫風。傳世作品以《富春山居圖》為代表,全卷長二丈四尺,畫面千巖萬壑,起伏變化,煙雲叢林,疏密有致,其間還有村落林舍、沙灘漁舟、亭臺草石,無不深得其妙。明末圖遭損毀,分為兩截,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灣故宮博物院,歷來被視為我國繪畫藝術瑰寶。此外流傳的畫作尚有《秋山幽寂圖》、《丹崖玉樹》、《九峰雪霽圖》、《天池石壁圖軸》、《水閣清幽圖》等近二十餘幅。其中,《水閣清幽圖》為黃公望八十一歲時所作,落款“平陽黃公望”。黃公望在繪畫理論上也卓有建樹,著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


王振鵬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振鵬 (1278—1348),字朋梅,永嘉人。因畫藝出類拔萃,受元仁宗的獎掖,初任廩給令,旋為祕書監典簿,得以接觸皇家珍藏曆代名畫,畫藝益精。王振鵬擅界畫,所作宮室“尺寸層迭,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內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用筆細勁,氣勢飛動,而不為法拘,識者推為元季界畫第一”。

傳世作品有《阿房宮圖》、《金明池龍舟競渡圖卷》等。其《伯牙鼓琴圖》藏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所能見到的王振鵬的唯一一件人物畫。人物神情生動,線條流利勁健,造型、筆法均近於宋代李公麟,是元代人物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江山勝覽圖》以溫州山川景物為藍本,構圖宏偉,不但藝術價值極高,更保存了元代溫州的風貌。

劉基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青田南田(今屬文成)人。明代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元至順四年 ( 1333) 中進士。因為官清正廉潔,受同僚的嫉恨和排擠,三次辭官,歸隱故里。

至正二十年 (1360),劉基出山輔佐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人稱“帝師王佐”。明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六年(1373),因遭胡惟庸誣陷,為避禍,帶著兒子劉璉上京謝罪,留住南京。八年 ( 1375),病重不起,被送回文成故里,居一月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追贈太師,諡文成。

劉基傳世著作有《誠意伯文集》二十卷。寓言作品集《郁離子》,故事生動,說理深刻,尤為膾炙人口的名著。今溫州多處皆有劉基廟,以文成縣南田及蒼南縣莒溪的劉基廟最著名。


黃淮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淮 (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 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對稱旨,遂入直文淵閣,與解縉等隨侍左右以備顧問。永樂元年(1403) 秋,升翰林院編修,進侍講。皇太子立,遷左庶子兼侍讀。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二十八年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 (1425) 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仁宗死時,黃淮佐鄭、襄二王監國,因憂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親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監國。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溫州黃府巷二十餘年。正統十四年 (1449)六月卒,享年八十三,諡文簡。

黃淮歷事四朝,功成身退。成祖贊其“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明史》本傳贊其“性明果,達於治體”。遺著現存《介庵集》十一卷。


張璁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張璁(1475—1539), 字秉用,號羅峰,溫州永嘉場(今龍灣永強)人。正德十六年(1521)殿試中二甲進士。初入仕途,適逢大禮議之爭。張璁先後上《議大禮疏》、《大禮或問》等,支持嘉靖皇帝。張璁也因此取得嘉靖皇帝的賞識和信任,擢升至內閣首輔。入閣後,他竭力改革,澄清吏治,清勳戚莊田,撤鎮守太監,使明王朝在嘉靖初年呈現出復興的氣象。《明史》稱他“為人剛明果敢,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

嘉靖十四年 (1535) 四月,因病離職回家。十八年病逝,終年六十五歲,諡文忠,追贈太師。平生著作甚豐,有《大禮要略》、《羅山文集》等。


王叔杲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王叔杲( 1517—1600),字陽德,號暘谷,永嘉場二都英橋人。嘉靖後期,永嘉場經常遭受倭寇侵擾。叔杲放棄赴京會試的機會,集資七千餘兩白銀,率領鄉人興築永昌堡,御倭衛民,保一方平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叔杲中進士,授常州府靖江縣知縣,改常熟縣知縣。不久,召署兵部武選司郎中,後歷任大名府知府,升蘇、鬆、常、鎮兵備副使。在江蘇四郡兵備副使任內,上疏陳海防運道利害十餘條,並親自沿江考察,深壕塹,固城垣,增兵列戍,首尾相應,大大增強了沿海國防能力,使倭寇不敢深入蘇南。六十歲時辭官歸鄉。建玉介園、暘湖別墅,極園林之勝,萬曆二十八年卒。著有《三吳水利考》、《玉介園存稿》等。


趙士楨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趙士楨 (1552—1611),字常吉,號後湖,樂清人。明代著名軍事發明家。萬曆六年(1578),以善書徵授鴻臚寺主簿。任內在京結識一個名叫朵思麻的土耳其人,其人原為土耳其管理火器的官員。因此,趙士楨得以蒐集和積累了火器研製方面的大量資料和經驗。萬曆二十五年,趙士楨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條陳,建議製造番鳥銃。其中“掣電銃”、“迅雷銃”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趙士楨將其中七架繪了圖樣,並撰文對其構造、製法、打放架勢等作了詳盡說明,名為《神器譜》。此後,趙士楨不斷精益求精。至萬曆三十年,改進原來只能連發五彈的迅雷銃,使其可以“戰酣連發”,一氣發射十八彈。他還發明瞭“火箭溜”,這一發明,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趙士楨在火器研製方面的建樹,主要體現在《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議》《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等著作中。

孫衣言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衣言(1815—1894),字紹聞,號琴西,晚號遁坡,齋名遜學,瑞安人 。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後以翰林院編修升為侍講,參與《宣宗實錄》編纂,併成《夷務書》100卷。咸豐八年(1858),任上書房師傅。時英法聯軍入侵天津,舉朝爭議,和戰不決,衣言兩進封章,進御兵之策。因觸忤當權忌諱,調任安慶知府。同治四年(1865)丁憂,主講杭州紫陽書院。光緒三年,任江寧布政使,整飭鹽務、釐捐,明斷疑獄,治有政聲。五年,內召為太僕寺卿,稱病不赴。六年,在瑞安創辦詒善祠塾,造就人才甚眾。十四年,建藏書樓,藏書十萬卷,其中多積年蒐羅的鄉邦文獻,名“玉海樓”。該樓與寧波天一閣、嘉興嘉業堂及湖州皕宋樓同稱為清末浙江四大私人藏書樓,親訂規約,鼓勵有志學子入閱。生前輯印刊刻《甌海軼聞》《永嘉集內外編》《永嘉叢書》等巨帙。卒後,藏書大部分歸於浙江大學圖書館。“玉海樓”至今保存完好,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詒讓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孫詒讓 ( 1848—1908),字仲容,號籀廎,瑞安人。晚清一代巨儒,中國考釋甲骨文字第一人。幼承家學,曾隨父孫衣言宦遊京師、江淮等地。同治六年 (1867) 舉人。會試屢不第,後專攻學術,勘校、著書四十多種。在經學、史學、諸子學、文字學、文獻學,校勘學等方面成就卓著,所撰《周禮正義》、《墨子間詁》、《古籀拾遺》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學書著作,被章炳麟推為“三百年絕等雙”。晚年以辦學和辦實業為己任。光緒二十二年(1896) 在瑞安創建“學計館”,次年創辦瑞安方言館,並與友人在溫州創辦蠶學館。光緒三十一年,溫處學務分處成立,推他任總理。後相繼任學部諮議官、浙江省學務公所議紳和浙江省教育總會副會長。任內積極籌集教育資金,選派優秀學生出洋留學,創辦女學,在溫、處兩地倡辦府、縣中學堂、溫州師範學堂、處州初級師範學堂和一大批小學,總數達三百餘所。此外,他曾創辦大新輪船公司、內河輪船公司,還倡導開發南北麂漁業等。為了紀念孫詒讓,溫州和瑞安建有“籀園”、“懷籀亭”、“籀公亭”。


洪炳文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洪炳文(1848—1918),字博卿,號楝園,瑞安人。所居曰花信樓,又自稱“花信樓主人”。平生著作豐富,以戲曲創作成就最著,有傳奇、雜劇及時調新劇共三十六種,其中有劇本存世者二十一種,《警黃鐘》、《後南柯》、《懸嶴猿》等被收入《晚清文學叢鈔》,是晚清影響較大的劇作家。

其戲劇作品除數量多之外,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警黃鐘》和《後南柯》以寓言的形式表達抗擊外來侵略的思想,《芙蓉孽》是中國第一部禁菸戲。二、他是中國科幻戲劇的先驅者。《電球遊》設想讓氣球作為交通工具,《月球遊》想象人類飛向月球。洪炳文的預見在 50 年後被前蘇聯科學家變為現實。


黃紹箕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紹箕 (1854—1908),字仲弢,瑞安人。清光緒三年(1877),肄業國子監南學。六年中進士,入翰林。甲午戰爭後,清廷屈膝求和,翰林院名士數十人多次聯合上疏反對,紹箕或領銜,或參與起草,極力主戰,反對割地求和,史稱“後清流”。京師維新人士組織保國會,康有為任總理,紹箕擔任常議員兼宣講員。八月政變,傳遞消息,使康脫險出逃。光緒二十六年(1900),受聘兩湖書院監督。選派 30名優秀學生赴日本讀師範。三十年至都,充編書局監督。三十一年,旅京同鄉成立浙學堂,被舉為首任總理。三十二年四月,授湖北提學使,於六月,率各省提學使赴日本考察。回國後,於十二月到湖北赴任,次年十二月逝世於武昌。

黃紹箕學識通博,晚年致力於學務,對我國近代教育發展貢獻巨大。遺著生前未遑整理,已刊者有《中國教育史稿》《漢書藝文志輯略》《楚辭補註》《鮮庵文稿》和《鮮庵遺稿 ( 詩稿 )》等。


東甌三傑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陳虯(1851 —1904),原名國珍,字志三,號蟄廬,瑞安人。光緒十五年( 1889)舉人。浙江改良派代表人物,曾與蔡元培等在京籌立保浙會,站在維新變法的前列。主張變法以求自強,提出設議院、興製造、獎工商、開鐵路、變官制。為了推進改良維新主張,改良封建教育制度,同陳黻宸等人在瑞安縣城楊衙裡(今安陽鎮公園路)創辦利濟醫學堂,是全國第一所採用西方辦學制度和方法的新式中醫學校,對浙南地區中醫事業的發展,至今影響甚深。遺作有《蟄廬診錄》《治平通議》 《瘟疫霍亂問答》《報國錄》《蟄廬文集》《蟄廬醫案》等。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宋恕(1862—1910), 字燕生,後改字平子,號六齋,平陽人。瑞安孫鏘鳴奇其才,以小女許為婚姻。師從伯岳父孫衣言、岳父孫鏘鳴。 1892年向李鴻章上書,提出以“三始說”為基礎的變法維新政治綱領——《六齋卑議》,提出維新政治綱領,被李鴻章譽為“后王師”。是維新運動的傑出代表。有遺著《宋恕集》傳世。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陳黻宸 (1859—1917), 字介石,瑞安人。我國近代傑出的教育家和啟蒙思想家。弱冠師從孫鏘鳴,光緒二十九年(1903)進士。維新變法期間,創立保浙會、利濟醫學堂。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曾任養正書塾教習、北京大學教授。1909年當選浙江諮議局議長,民國後當選國會議員。袁世凱復闢帝制時,曾以重金向其賄賂,遭嚴拒;後又彈劾段祺瑞禍國殃民。著有《商務論》《中國通史》《諸子通義》《中國哲學》等。


黃慶澄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黃慶澄(1863—1904),字源初,號壽昌老人,平陽錢庫(今屬蒼南縣)人。早年師事孫詒讓、金晦。光緒十五年 (1889),於上海梅溪書院任教習,二十年中順天舉人。二十三年六月著手籌辦數學專業雜誌《算學報》,為我國首創。後將《算學報》分成《算學啟蒙》《算學初階》《比例新術》《開方提要》《代數鑰》《代數指掌》《幾何淺釋》等十二冊,成為自學者的良師益友,開一代新風,影響深遠。光緒二十五年(1899),又著手創辦《史學報》,為我國最早的史學專業雜誌。二十七年任溫州蠶桑學堂堂長。三十年(1904)應禮部試,以額滿被排斥。同年九月去世,年四十二。遺著有《時務蒙求》《訓蒙捷經》《中西普通書目表》《哲學新書》《天演樓課藝》《白話與地學》《墨變全書》《中國四千年白話史》等多種。

孫詒讓讚歎說:“餘友平陽黃君愚初,振奇士也。”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

你都知曉嗎?

溫州記憶丨這些溫州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嗎?

來源:溫州市圖書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