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一個笨小孩的逆襲


文徵明:一個笨小孩的逆襲



這是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江南四大才子形象。其中,左一是唐伯虎,左二是徐禎卿,左三是祝枝山,右一是文徵明。

這部電影裡,徐禎卿和文徵明一閃而過,根本沒什麼戲。而這種劇情,也正是現實:唐伯虎最風流瀟灑,祝枝山最桀驁不馴,徐禎卿才華橫溢但英年早逝,文徵明,是最沒特點最不顯眼的那個笨小孩。

然而今天回憶起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依然搶鏡,但他的命運令人唏噓;徐禎卿早沒了動靜,祝枝山晚景淒涼,只有文徵明一直堅強地生活著,堅挺地存在著,那個7歲還不會說話的笨小孩,最終完美逆襲。

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

九次落榜,收穫兩樣至寶


從26歲開始,到54歲收兵,文徵明連續9次鄉試失利,時間跨度長達27年。

26歲第一考,文徵明滿懷希望。如果此次鄉試中舉,轉年參加會試再成,27歲中進士,從此走向仕途,他就重複了父親文林的腳步。

可惜,他落榜了。

沒關係,再等三年。

29歲,文徵明又來了。

這次,他抱的希望更大。同年好友唐伯虎也來應考,兩人互相鼓氣,信心十足。

發榜了,首次應考的唐伯虎鄉試第一、高中解元,而文徵明,再度名落孫山。

作為一個自信滿滿、志氣爆棚的年輕人,鄉試連遭挫折,打擊不可謂不大。當他把這個消息寫信告訴父親文林時,文林回信祝福了兩句唐伯虎,然後對文徵明說:兒幸晚成,無害也。

這是句老話。文徵明七歲不會說話,所有人都很著急,文林卻不慌不忙說了這句話。

文林少年得志,他絕不相信兒子“考商”如此之低,因此,他再一次用這話安慰和鼓勵兒子:沒關係,你遲早能考上。

可是,文林死也想不到這個兒子和自己如此不同。在文徵明再次落榜的轉年,文林便因病死在了溫州知府任上。

“兒幸晚成,無害也。”文徵明把對父親的思念,化作生活學習的動力,32歲,48歲,54歲……他從一個翩翩少年,一直考到中年大叔,只是這條路,始終沒成。


文徵明:一個笨小孩的逆襲


文徵明小楷


但27年的堅持,使文徵明收穫了兩樣至寶。屢考屢敗,不僅沒有打垮這個笨小孩,反倒讓他練就了受用一生的品質:執著沉穩的個性,與豁達開朗的心態。

考試雖然失利,但文徵明的詩文書畫水平一直在提升,位列江南四大才子豈是虛名?

仕途雖然無望,但文徵明一直堅守底線。當寧王朱宸濠慕名來請,文徵明託病不受。唐伯虎卻去了,去了發現寧王有造反之心,努力裝瘋才全身而退。一個是去了才發現問題,一個是沒去就發現問題,兩人都是聰明人,但境界畢竟差了一點。

我們常說唐伯虎是不幸的,一樁科考作弊案毀了他一生。可文徵明呢,9次鄉試落榜,27年挫折滿路,他也有理由破罐子破摔。但他沒有,他把人們眼中的不幸,化為自己人生路上的大幸,那就是愈挫愈勇,愈挫愈奮,愈挫愈豁達。

文徵明寡言少語,沉穩持重,人稱其“古貌古心”。他的溫和敦厚更為人所稱道,據文徵明次子文嘉描述,有人犯錯,文徵明也決不當面斥責,可他只是溫柔地看一眼,就讓犯錯者惶愧汗下。

文徵明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名聲和威望,絕不會沿仕途、財路而來,它們源自一個人長久而孤獨的修煉。

三年北漂,種下百年人脈


嘉靖二年,屢試不中的文徵明遇到了一生中的貴人。

這個人是工部尚書李充嗣。在李尚書的推薦下,54歲的文徵明以貢生進京,經過吏部考核,被授職翰林院待詔。

從此,文待詔的稱號就喊開了。

可是,這實在是個很勉強的“官職”。待詔,字面直解,就是等著招呼。職位低到塵土裡,俸祿也少得可憐。但不管怎樣,文徵明終於由此進了官場。

三年的北漂,看似不起眼的官職,卻被文徵明玩得風生水起。

在明朝初期到中期,在京城任職的蘇州老鄉很多,有的職位很高。而在蘇州老鄉眼中,文徵明雖然官職低微,但他的詩文書畫,卻是一等一的棒。

因此在北京這幾年,文徵明不是在寫字畫畫,就是在寫字畫畫的路上。

在蘇州幫的帶動下,文徵明的字畫成為當朝搶手貨,假如手裡沒張文徵明,說明你這官當得沒級別、沒格調。

達官貴人們的追捧,也引得文人雅士們附和,文徵明以一手好字畫,用最小的官職,博取了巨大的聲名。


文徵明:一個笨小孩的逆襲


文徵明贈畫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再老實厚道的人,也難免有幾個不懷好意的對手。

因此,害了紅眼病的人,就想把文徵明這小得不能再小的“待詔”給剝奪。

沉穩的文徵明,再次做出豁達的舉動:再見,北京!

人雖然走了,字和畫卻留下了。

這些文人雅士間的交流之作,被收藏者當做寶貝,歷經流傳與流轉,由贈禮又變為商品,價值一路上漲,文徵明的名望也與日俱增。

有人估計,文徵明三年北漂種下的書畫種子,為他生成了至少百餘年的人脈。

你的字畫再好,我手裡沒有,也與我無關;但我手裡有你的字畫,我一定會說你的好。

文徵明,分明是書畫圈的戰略專家,收藏界的佈局大師。

收了一批好學生


文徵明告別待詔,告別北京,回到家鄉蘇州時,已經是位退休老人。

漫長的趕考路和短暫的仕途都已結束,但作為書畫大師的文徵明,他的春天才剛剛開始。

此時,徐禎卿已經離世15年,唐伯虎離世3年,祝枝山走到了生命中的最後一年,貧病交加,十分拮据。文徵明次子文嘉曾以好紙好筆向祝枝山求字,並付以酬金。這其實是在文徵明授意下,一種不露痕跡的慈善。

文徵明活到58歲,那三大才子都已隨風逝去。此時的他大概想不到,居然還有美好的31年在前面等著他。

在這31年裡,文徵明收了不計其數的學生。他的溫厚,博學,才華,令蘇州抱著望子成龍夢想的家長們趨之若鶩。


文徵明:一個笨小孩的逆襲


文徵明行書


當然,文徵明不開青少年書畫培訓班,也不搞什麼大明國展衝刺班,他的學生,要麼是世交之子,要麼是蘇州傑出青年。帶學生,對老師也是好事,開拓思路、教學相長,文徵明繼承了老師沈周的衣缽,同時又將所學傳給更年輕的人,使得吳門畫派名滿天下,影響深遠。

文徵明的學生中,既有像陳道復這樣一生布衣但才華出眾的高手,也有更多飽讀詩書最終走上仕途的官員。

當眾多學生有了權勢和地位,老師的身價自然會拔高。作為在世時就擁有極高威望和影響力的書畫家,文徵明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學生們的眾星捧月。

當然,這種情形絕對是文徵明的無心插柳。也許在內心深處,他只是想當個好教員。

養了兩個好兒子


文徵明23歲時,娶了崑山吳家的女子。

與風流的唐伯虎不同,文徵明夫妻恩愛,白頭偕老,一生情感不變,從未傳過緋聞。

這是吳氏的幸運,也是文徵明的幸運,更是文氏一族的幸運。

文徵明努力工作,吳氏勤勞持家,生下兩個兒子,長子文彭、次子文嘉,二子均成大器,不僅繼承家學,精於書畫,更在朝廷上有相當聲望。

祝枝山沒有這個運氣,徐禎卿沒有這個福氣,唐伯虎生子早夭,後來生了個女兒嫁給王寵之子,此後便再無音信。

如果用迷信一點的說法,兩個好兒子,大概是文徵明忠厚老實的福報吧。但文家的福報並未限於三代,從文徵明父親文林開始,直到明朝結束,文家代有才人出,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文徵明:一個笨小孩的逆襲


文徵明曾孫文震孟書法


第四代,文彭子文元發,詩文書畫俱精;文嘉子文元善,雖英年早逝,但書畫也有大名。

第五代,文元髮長子文震孟,書畫高手,曾任禮部左侍郎,次子文震亨,長於詩文書畫,著有《長物志》十二卷;文元善之子文從簡,也是位書畫名家。

以詩文書畫貫穿大半個明朝,這是文徵明帶領文家創下的奇蹟。


文徵明:一個笨小孩的逆襲


文徵明晚年小像


從一個7歲不能言的笨小孩,到90高壽的得道仙翁;從考秀才被罵寫字爛,到小楷、行書、大字俱領一代風騷的書畫大師,文徵明完美逆襲的一生精彩至極。

他的一生,值得欣賞,值得品味,值得思考,值得借鑑。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這是晚年唐伯虎在桃花庵中所作詩句,數十年悲苦,讓他看穿世相人生:富不過三代,官不過二代,都不如快活在當代——這是唐伯虎的人生觀。

然而他的一生太過匆匆,沒能親眼看到他的小弟、笨小孩文徵明所經營的一切,他當然也理解不了文徵明用幾代人驗證的那條真理: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