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舉辦小學生詩文朗誦大賽 致敬傳統文化

文章 朗讀者 文化 聚焦文明 2017-06-14

“在無數藍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著一雙寶石般的黑色眼睛,我驕傲,我是中國人……”6月10日-11日,2017年“‘詩意童年·詩意蕪湖’蕪湖小記者暨全市小學生詩文朗誦大賽”首場複賽正式展開。100多名進入小學4-6年級組別複賽的小選手各展風采,朗誦中或鏗鏘有力,或悠揚婉轉,給觀眾們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朗誦大賽。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30位小選手將晉級7月初的決賽。

本次大賽由蕪湖日報報業集團與蕪湖市教育局聯合主辦,大江晚報、蕪湖小記者工作室承辦。比賽首日,天降大雨,但這並未消解小選手們的熱情和積極性。他們早早地來到比賽場地,或整理服裝,或默背文本,或輕聲朗誦,都在為比賽做著最後的準備。而選手們的家長和老師們一直陪在他們身邊,不時指點安慰,對這場比賽都很期待。在一群活潑的選手中,有個小女孩一直靜默地坐著,表現淡定,神情自若。她叫盛涵,是南陵縣籍山鎮中心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對於這次比賽,盛涵並未太緊張。早在一個禮拜之前,她就已經開始每天練習這篇《南陵別兒童入京》。她感嘆於那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她也相信自己能夠在這場比賽中取得不錯的成績。

隨著比賽正式開始,熱鬧的活動現場瞬間安靜。孩子們齊刷刷地目視前方,正襟危坐。“大家好,我今天給大家朗讀的是《我想》。”來自石硊中心學校的選手茆藝嫻一上臺就大大方方地介紹了自己的朗誦作品,並富有感情地朗誦起來。然而,朗誦到一半時,茆藝嫻突然有點卡殼,想不出下面的詞。但是這個僅僅五年級的小女孩並沒有表現出驚慌或者不安,拿到文本稿後,立馬調整情緒,接上剛剛朗讀的情感,這一處理讓臺下觀眾懸起的心頓時放下了。

來自利民路小學的選手晉藝菲憑著紮實的朗誦功底和良好的颱風獲得臺下觀眾的一片喝彩聲。這個梳著兩條麻花辮的四年級小女孩,一走上臺就朝著臺下露出燦爛的微笑。不怯場,沒卡殼,全程情感到位,而且隨著文本內容和情感的變化,她的姿態也在相應變化。在扮演詢問大山的孩子時,她表現得俏皮可愛;在朗讀大山媽媽的話語時,她又表現得沉穩溫柔;在旁白部分,她表現得冷靜又富情感。聽她的朗讀彷彿在聽一部多人話劇,不同的情感都拿捏得到位。賽後,晉藝菲告訴記者,她從小就對朗誦表現出獨特的喜愛,早在五年前就開始學習朗誦。晉藝菲說她喜歡聲音與畫面的結合,喜歡情感與文章的交融。“朗讀這件事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她笑容燦爛地說。

《再見,我的童年》,這篇原創的文章描寫了一個六年級的孩子對童年的回憶和不捨,作者舒欣妍是安師大附小六年級的學生。即將小學升初中的她感嘆成長,也不捨那些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於是在面對這場全市的朗誦比賽時,她選擇了朗讀自己的故事,也算是對自己小學生涯的一個總結。沒有過多的肢體動作,舒欣妍就那麼安靜地站在舞臺上說著自己的故事,但一開口就征服了全場。本來還略微有些躁動的現場在她的聲音響起的那刻就不約而同地安靜下來,大家都在凝神聽著這位小女孩的成長故事。或是因為講訴自己的故事,這位從未接受過朗誦訓練的小選手口中發出的每一個字都帶著濃厚的情感,再加上悅耳沉穩的嗓音,現場的觀眾完全沉浸在她的朗誦中。

本次大賽,主辦方、專業教師、誦讀界專業人士共同組成了權威評委團隊,保證比賽在公開、公平、公正的氛圍下進行。評委之一的蕪湖市文化館館長王嶺十分看好這次比賽。“我認為在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開展這樣一個活動是很有意義的。選手們的選題範圍很廣,既有歌頌祖國的,又有讚揚本土文化的,還有很多古代經典作品,基本上都是我國優秀文化作品的代表。通過理解和朗讀,讓孩子們從小就從書籍中學會喜愛傳統,敬畏知識。”談及選手們的表現時,王嶺認為選手們總體水平都很高,有很多小選手的表現超乎年齡水平。在肯定選手們表現的同時,他也建議,小選手們在朗誦作品的選則時應當注意與年齡相符合,多選擇一些自己較容易理解和把握的作品。另外,在現場表現上也可以更加自信主動。

“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很久了吧。”這是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在節目《朗讀者》製作人札記中的知而設問。大賽組委會負責人表示,這次的朗誦比賽正是想把孩子從電子娛樂的世界拉到傳統文化的世界裡來,體驗朗讀的樂趣,傾聽聲音的美妙。(大江晚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