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

被譽為‘英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的伍爾芙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淚,一直澄清澄明!在那個電子科技並不發達的時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筆紙在創作,伍爾芙也是用筆,但她所蘸的墨水,卻是自生活創面流淌而過的血漬,帶著腥鹹的味道,以及瞬間又永恆的的溫熱。

伍爾芙全名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為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她一直提倡女權主義,也一再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她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

"

被譽為‘英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的伍爾芙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淚,一直澄清澄明!在那個電子科技並不發達的時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筆紙在創作,伍爾芙也是用筆,但她所蘸的墨水,卻是自生活創面流淌而過的血漬,帶著腥鹹的味道,以及瞬間又永恆的的溫熱。

伍爾芙全名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為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她一直提倡女權主義,也一再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她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我們都知道,維多利亞時代以來,英國文壇盛行現實主義風格,當時有很大一批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家,例如高爾斯華綏、威爾斯等,但伍爾芙卻將這些當時一流的小說家稱做‘物質主義者’。認為他們的作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而沒有將觸角延伸至人物的內心,所以她堅定地堅持自己的風格,勇敢的和當時流行的現實主義文學背道而馳,所以,她在創作方面的生存境地可想而知非常艱辛,然而她並無懼於此,非但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還登上了英國文學輝煌的塔尖。

說起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就不得不提哈代和康拉德等作家,因為他們才是被伍爾芙最為推崇的,原因在於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義和宿命論的混合,而最被伍爾芙所欣賞推崇的喬伊斯的創作則完全是‘精神主義’的創作,因而,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很受喬伊斯的影響,所以伍爾芙的作品裡,時常會有一絲康拉德的味道。

"

被譽為‘英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的伍爾芙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淚,一直澄清澄明!在那個電子科技並不發達的時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筆紙在創作,伍爾芙也是用筆,但她所蘸的墨水,卻是自生活創面流淌而過的血漬,帶著腥鹹的味道,以及瞬間又永恆的的溫熱。

伍爾芙全名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為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她一直提倡女權主義,也一再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她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我們都知道,維多利亞時代以來,英國文壇盛行現實主義風格,當時有很大一批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家,例如高爾斯華綏、威爾斯等,但伍爾芙卻將這些當時一流的小說家稱做‘物質主義者’。認為他們的作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而沒有將觸角延伸至人物的內心,所以她堅定地堅持自己的風格,勇敢的和當時流行的現實主義文學背道而馳,所以,她在創作方面的生存境地可想而知非常艱辛,然而她並無懼於此,非但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還登上了英國文學輝煌的塔尖。

說起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就不得不提哈代和康拉德等作家,因為他們才是被伍爾芙最為推崇的,原因在於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義和宿命論的混合,而最被伍爾芙所欣賞推崇的喬伊斯的創作則完全是‘精神主義’的創作,因而,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很受喬伊斯的影響,所以伍爾芙的作品裡,時常會有一絲康拉德的味道。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然而往事如風,一切都成了過去,時至今日,業界關於伍爾芙的研究大多隻停留在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卻少有人去追蹤她那始終沒能治癒的童年以及被生活創痕所捆綁的人生:

童年,那些一生都沒能痊癒的傷口

這世上任何事情永遠沒有絕對一說,關於伍爾芙,雖英國文學界的核心人物。但依舊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她的作品無人可超越。

為什麼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呢?因為作為意識流文學的創始者,她的作品裡呈現出來的總是帶著腥鹹的生活創口的氣息,有人會讀得非常壓抑,所以不喜歡。然而,伍爾芙的作品之所以會帶著這種獨特的、真實的氣息,一切,皆緣自她那帶著許多劃痕的童年經歷。

伍爾芙出生在一個十口之家,父親是維多利亞時期出身劍橋的一位文學評論家,母親是位絕色佳人,曾為前拉斐爾派的畫家愛德華•波恩 – 瓊斯(Edward Burne-Jones)擔任模特。

"

被譽為‘英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的伍爾芙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淚,一直澄清澄明!在那個電子科技並不發達的時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筆紙在創作,伍爾芙也是用筆,但她所蘸的墨水,卻是自生活創面流淌而過的血漬,帶著腥鹹的味道,以及瞬間又永恆的的溫熱。

伍爾芙全名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為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她一直提倡女權主義,也一再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她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我們都知道,維多利亞時代以來,英國文壇盛行現實主義風格,當時有很大一批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家,例如高爾斯華綏、威爾斯等,但伍爾芙卻將這些當時一流的小說家稱做‘物質主義者’。認為他們的作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而沒有將觸角延伸至人物的內心,所以她堅定地堅持自己的風格,勇敢的和當時流行的現實主義文學背道而馳,所以,她在創作方面的生存境地可想而知非常艱辛,然而她並無懼於此,非但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還登上了英國文學輝煌的塔尖。

說起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就不得不提哈代和康拉德等作家,因為他們才是被伍爾芙最為推崇的,原因在於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義和宿命論的混合,而最被伍爾芙所欣賞推崇的喬伊斯的創作則完全是‘精神主義’的創作,因而,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很受喬伊斯的影響,所以伍爾芙的作品裡,時常會有一絲康拉德的味道。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然而往事如風,一切都成了過去,時至今日,業界關於伍爾芙的研究大多隻停留在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卻少有人去追蹤她那始終沒能治癒的童年以及被生活創痕所捆綁的人生:

童年,那些一生都沒能痊癒的傷口

這世上任何事情永遠沒有絕對一說,關於伍爾芙,雖英國文學界的核心人物。但依舊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她的作品無人可超越。

為什麼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呢?因為作為意識流文學的創始者,她的作品裡呈現出來的總是帶著腥鹹的生活創口的氣息,有人會讀得非常壓抑,所以不喜歡。然而,伍爾芙的作品之所以會帶著這種獨特的、真實的氣息,一切,皆緣自她那帶著許多劃痕的童年經歷。

伍爾芙出生在一個十口之家,父親是維多利亞時期出身劍橋的一位文學評論家,母親是位絕色佳人,曾為前拉斐爾派的畫家愛德華•波恩 – 瓊斯(Edward Burne-Jones)擔任模特。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按說雖是二婚,但能出生在這樣一對父母膝下的孩子,童年生活應該是光彩且幸福的,然而很不幸的是,伍爾芙的父母在結合之前分別有過一次婚姻,也就是說,他們是二婚才走到一起的一對人,父親和前妻生了一個女兒,母親和前夫有過三個孩子。

伍爾芙父母結合後,又生下四個子女,其中就包括伍爾芙。如此十口之家,八個孩子,又跨越了三宗婚姻,因此,孩子們的性格各方面都會有所參差,矛盾和衝突就更不必說。

這其中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因為二婚數子的情況,孩子們的年齡差距也會有些大,這就導致年長的可能已經進入青春萌動的發育期,而年少的可能才剛學會走路跑步。加之孩子諸多,大些的孩子顯然會缺少正常的青春教育引導,以至於伍爾芙曾在個人傳記《存在的瞬間》中提到,她和姐姐幼年時期都曾遭受過同母異父的哥哥的侵犯。

"

被譽為‘英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的伍爾芙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淚,一直澄清澄明!在那個電子科技並不發達的時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筆紙在創作,伍爾芙也是用筆,但她所蘸的墨水,卻是自生活創面流淌而過的血漬,帶著腥鹹的味道,以及瞬間又永恆的的溫熱。

伍爾芙全名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為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她一直提倡女權主義,也一再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她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我們都知道,維多利亞時代以來,英國文壇盛行現實主義風格,當時有很大一批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家,例如高爾斯華綏、威爾斯等,但伍爾芙卻將這些當時一流的小說家稱做‘物質主義者’。認為他們的作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而沒有將觸角延伸至人物的內心,所以她堅定地堅持自己的風格,勇敢的和當時流行的現實主義文學背道而馳,所以,她在創作方面的生存境地可想而知非常艱辛,然而她並無懼於此,非但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還登上了英國文學輝煌的塔尖。

說起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就不得不提哈代和康拉德等作家,因為他們才是被伍爾芙最為推崇的,原因在於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義和宿命論的混合,而最被伍爾芙所欣賞推崇的喬伊斯的創作則完全是‘精神主義’的創作,因而,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很受喬伊斯的影響,所以伍爾芙的作品裡,時常會有一絲康拉德的味道。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然而往事如風,一切都成了過去,時至今日,業界關於伍爾芙的研究大多隻停留在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卻少有人去追蹤她那始終沒能治癒的童年以及被生活創痕所捆綁的人生:

童年,那些一生都沒能痊癒的傷口

這世上任何事情永遠沒有絕對一說,關於伍爾芙,雖英國文學界的核心人物。但依舊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她的作品無人可超越。

為什麼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呢?因為作為意識流文學的創始者,她的作品裡呈現出來的總是帶著腥鹹的生活創口的氣息,有人會讀得非常壓抑,所以不喜歡。然而,伍爾芙的作品之所以會帶著這種獨特的、真實的氣息,一切,皆緣自她那帶著許多劃痕的童年經歷。

伍爾芙出生在一個十口之家,父親是維多利亞時期出身劍橋的一位文學評論家,母親是位絕色佳人,曾為前拉斐爾派的畫家愛德華•波恩 – 瓊斯(Edward Burne-Jones)擔任模特。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按說雖是二婚,但能出生在這樣一對父母膝下的孩子,童年生活應該是光彩且幸福的,然而很不幸的是,伍爾芙的父母在結合之前分別有過一次婚姻,也就是說,他們是二婚才走到一起的一對人,父親和前妻生了一個女兒,母親和前夫有過三個孩子。

伍爾芙父母結合後,又生下四個子女,其中就包括伍爾芙。如此十口之家,八個孩子,又跨越了三宗婚姻,因此,孩子們的性格各方面都會有所參差,矛盾和衝突就更不必說。

這其中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因為二婚數子的情況,孩子們的年齡差距也會有些大,這就導致年長的可能已經進入青春萌動的發育期,而年少的可能才剛學會走路跑步。加之孩子諸多,大些的孩子顯然會缺少正常的青春教育引導,以至於伍爾芙曾在個人傳記《存在的瞬間》中提到,她和姐姐幼年時期都曾遭受過同母異父的哥哥的侵犯。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及友人

如果說這是伍爾芙幼年時期刻在成長源頭的第一道傷疤,那麼,媽媽的去世就是刻在她成長源頭的第二道傷疤。伍爾芙十四歲那年,媽媽因病去世更是深深刺激到了她,導致她第一次徹底崩潰。

幼年時期不幸的經歷讓伍爾芙深覺被侵犯的羞辱恐懼,以及年幼離母的恐慌和不安,這也導致她後續對同性的依戀成了她情感生活的重心,例如無可救藥地戀上自己的姐姐,從而和姐夫調情,以他作為情感的轉嫁和替身,而她的抑鬱症、神經錯亂及系列的幻聽產生,也都緣於童年那不堪回首的經歷。

但命運向來是公平的,這些不幸的經歷令伍爾芙痛苦終生,可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她創作的動力和源泉,這也是伍爾芙之所以更願意選擇精神創作的一個因素。只是,這樣的源泉又疼又苦,辛苦伍爾芙了,致敬!

"

被譽為‘英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的伍爾芙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淚,一直澄清澄明!在那個電子科技並不發達的時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筆紙在創作,伍爾芙也是用筆,但她所蘸的墨水,卻是自生活創面流淌而過的血漬,帶著腥鹹的味道,以及瞬間又永恆的的溫熱。

伍爾芙全名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為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她一直提倡女權主義,也一再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她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我們都知道,維多利亞時代以來,英國文壇盛行現實主義風格,當時有很大一批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家,例如高爾斯華綏、威爾斯等,但伍爾芙卻將這些當時一流的小說家稱做‘物質主義者’。認為他們的作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而沒有將觸角延伸至人物的內心,所以她堅定地堅持自己的風格,勇敢的和當時流行的現實主義文學背道而馳,所以,她在創作方面的生存境地可想而知非常艱辛,然而她並無懼於此,非但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還登上了英國文學輝煌的塔尖。

說起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就不得不提哈代和康拉德等作家,因為他們才是被伍爾芙最為推崇的,原因在於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義和宿命論的混合,而最被伍爾芙所欣賞推崇的喬伊斯的創作則完全是‘精神主義’的創作,因而,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很受喬伊斯的影響,所以伍爾芙的作品裡,時常會有一絲康拉德的味道。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然而往事如風,一切都成了過去,時至今日,業界關於伍爾芙的研究大多隻停留在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卻少有人去追蹤她那始終沒能治癒的童年以及被生活創痕所捆綁的人生:

童年,那些一生都沒能痊癒的傷口

這世上任何事情永遠沒有絕對一說,關於伍爾芙,雖英國文學界的核心人物。但依舊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她的作品無人可超越。

為什麼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呢?因為作為意識流文學的創始者,她的作品裡呈現出來的總是帶著腥鹹的生活創口的氣息,有人會讀得非常壓抑,所以不喜歡。然而,伍爾芙的作品之所以會帶著這種獨特的、真實的氣息,一切,皆緣自她那帶著許多劃痕的童年經歷。

伍爾芙出生在一個十口之家,父親是維多利亞時期出身劍橋的一位文學評論家,母親是位絕色佳人,曾為前拉斐爾派的畫家愛德華•波恩 – 瓊斯(Edward Burne-Jones)擔任模特。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按說雖是二婚,但能出生在這樣一對父母膝下的孩子,童年生活應該是光彩且幸福的,然而很不幸的是,伍爾芙的父母在結合之前分別有過一次婚姻,也就是說,他們是二婚才走到一起的一對人,父親和前妻生了一個女兒,母親和前夫有過三個孩子。

伍爾芙父母結合後,又生下四個子女,其中就包括伍爾芙。如此十口之家,八個孩子,又跨越了三宗婚姻,因此,孩子們的性格各方面都會有所參差,矛盾和衝突就更不必說。

這其中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因為二婚數子的情況,孩子們的年齡差距也會有些大,這就導致年長的可能已經進入青春萌動的發育期,而年少的可能才剛學會走路跑步。加之孩子諸多,大些的孩子顯然會缺少正常的青春教育引導,以至於伍爾芙曾在個人傳記《存在的瞬間》中提到,她和姐姐幼年時期都曾遭受過同母異父的哥哥的侵犯。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及友人

如果說這是伍爾芙幼年時期刻在成長源頭的第一道傷疤,那麼,媽媽的去世就是刻在她成長源頭的第二道傷疤。伍爾芙十四歲那年,媽媽因病去世更是深深刺激到了她,導致她第一次徹底崩潰。

幼年時期不幸的經歷讓伍爾芙深覺被侵犯的羞辱恐懼,以及年幼離母的恐慌和不安,這也導致她後續對同性的依戀成了她情感生活的重心,例如無可救藥地戀上自己的姐姐,從而和姐夫調情,以他作為情感的轉嫁和替身,而她的抑鬱症、神經錯亂及系列的幻聽產生,也都緣於童年那不堪回首的經歷。

但命運向來是公平的,這些不幸的經歷令伍爾芙痛苦終生,可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她創作的動力和源泉,這也是伍爾芙之所以更願意選擇精神創作的一個因素。只是,這樣的源泉又疼又苦,辛苦伍爾芙了,致敬!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畫像

寫作,她生命的火山口

伍爾芙自幼沒有上過學,關於成長,她曾經這樣說過:想想我是怎麼長大的!沒有學校; 上午浸在父親的書籍裡; 從來沒有在學校扔球, 戲耍, 說粗話, 嫉妒的任何機會。

這一段描述,雖然向大眾展露了她孤獨無味的童年生活,指向她後續精神創傷的另一個因素外,也一定程度上讓我們認識到伍爾芙的父母其實還是較為關注她的學習的,加之名望很高的父親的引導,伍爾芙的學識基礎還是很好的。

1897年,在母親去世兩年後,伍爾芙同父異母的姐姐 Stella也離開了她,這連環的刺激讓伍爾芙內心世界的火山開始蓄勢待發,她開始寫日記,把自己心中所想,都記錄在紙上,而這也是她步入文學領域的一個出發點。

"

被譽為‘英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的伍爾芙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淚,一直澄清澄明!在那個電子科技並不發達的時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筆紙在創作,伍爾芙也是用筆,但她所蘸的墨水,卻是自生活創面流淌而過的血漬,帶著腥鹹的味道,以及瞬間又永恆的的溫熱。

伍爾芙全名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為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她一直提倡女權主義,也一再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她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我們都知道,維多利亞時代以來,英國文壇盛行現實主義風格,當時有很大一批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家,例如高爾斯華綏、威爾斯等,但伍爾芙卻將這些當時一流的小說家稱做‘物質主義者’。認為他們的作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而沒有將觸角延伸至人物的內心,所以她堅定地堅持自己的風格,勇敢的和當時流行的現實主義文學背道而馳,所以,她在創作方面的生存境地可想而知非常艱辛,然而她並無懼於此,非但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還登上了英國文學輝煌的塔尖。

說起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就不得不提哈代和康拉德等作家,因為他們才是被伍爾芙最為推崇的,原因在於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義和宿命論的混合,而最被伍爾芙所欣賞推崇的喬伊斯的創作則完全是‘精神主義’的創作,因而,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很受喬伊斯的影響,所以伍爾芙的作品裡,時常會有一絲康拉德的味道。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然而往事如風,一切都成了過去,時至今日,業界關於伍爾芙的研究大多隻停留在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卻少有人去追蹤她那始終沒能治癒的童年以及被生活創痕所捆綁的人生:

童年,那些一生都沒能痊癒的傷口

這世上任何事情永遠沒有絕對一說,關於伍爾芙,雖英國文學界的核心人物。但依舊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她的作品無人可超越。

為什麼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呢?因為作為意識流文學的創始者,她的作品裡呈現出來的總是帶著腥鹹的生活創口的氣息,有人會讀得非常壓抑,所以不喜歡。然而,伍爾芙的作品之所以會帶著這種獨特的、真實的氣息,一切,皆緣自她那帶著許多劃痕的童年經歷。

伍爾芙出生在一個十口之家,父親是維多利亞時期出身劍橋的一位文學評論家,母親是位絕色佳人,曾為前拉斐爾派的畫家愛德華•波恩 – 瓊斯(Edward Burne-Jones)擔任模特。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按說雖是二婚,但能出生在這樣一對父母膝下的孩子,童年生活應該是光彩且幸福的,然而很不幸的是,伍爾芙的父母在結合之前分別有過一次婚姻,也就是說,他們是二婚才走到一起的一對人,父親和前妻生了一個女兒,母親和前夫有過三個孩子。

伍爾芙父母結合後,又生下四個子女,其中就包括伍爾芙。如此十口之家,八個孩子,又跨越了三宗婚姻,因此,孩子們的性格各方面都會有所參差,矛盾和衝突就更不必說。

這其中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因為二婚數子的情況,孩子們的年齡差距也會有些大,這就導致年長的可能已經進入青春萌動的發育期,而年少的可能才剛學會走路跑步。加之孩子諸多,大些的孩子顯然會缺少正常的青春教育引導,以至於伍爾芙曾在個人傳記《存在的瞬間》中提到,她和姐姐幼年時期都曾遭受過同母異父的哥哥的侵犯。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及友人

如果說這是伍爾芙幼年時期刻在成長源頭的第一道傷疤,那麼,媽媽的去世就是刻在她成長源頭的第二道傷疤。伍爾芙十四歲那年,媽媽因病去世更是深深刺激到了她,導致她第一次徹底崩潰。

幼年時期不幸的經歷讓伍爾芙深覺被侵犯的羞辱恐懼,以及年幼離母的恐慌和不安,這也導致她後續對同性的依戀成了她情感生活的重心,例如無可救藥地戀上自己的姐姐,從而和姐夫調情,以他作為情感的轉嫁和替身,而她的抑鬱症、神經錯亂及系列的幻聽產生,也都緣於童年那不堪回首的經歷。

但命運向來是公平的,這些不幸的經歷令伍爾芙痛苦終生,可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她創作的動力和源泉,這也是伍爾芙之所以更願意選擇精神創作的一個因素。只是,這樣的源泉又疼又苦,辛苦伍爾芙了,致敬!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畫像

寫作,她生命的火山口

伍爾芙自幼沒有上過學,關於成長,她曾經這樣說過:想想我是怎麼長大的!沒有學校; 上午浸在父親的書籍裡; 從來沒有在學校扔球, 戲耍, 說粗話, 嫉妒的任何機會。

這一段描述,雖然向大眾展露了她孤獨無味的童年生活,指向她後續精神創傷的另一個因素外,也一定程度上讓我們認識到伍爾芙的父母其實還是較為關注她的學習的,加之名望很高的父親的引導,伍爾芙的學識基礎還是很好的。

1897年,在母親去世兩年後,伍爾芙同父異母的姐姐 Stella也離開了她,這連環的刺激讓伍爾芙內心世界的火山開始蓄勢待發,她開始寫日記,把自己心中所想,都記錄在紙上,而這也是她步入文學領域的一個出發點。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作品

在伍爾芙很小的年紀,命運就連環壓走了她的兩個至親,這讓伍爾芙非常難以適從,但更為不幸的是,1904年4月,她的父親也不打招呼就匆匆離開了她。父親的去世導致伍爾芙第二次精神崩潰,這一次,她比母親去世時的崩潰表現得更為激烈,甚至試圖路窗自殺,後被攔下,漸漸平靜。

後來,為了躲避這令她痛苦崩潰的環境,她搬去了布盧姆斯伯裡的戈登廣場,也是在那裡,她發表了自己的第一份文學作品。那是一篇沒有署名的書評,被髮表在當初的《衛報》上。這個開端令她再都停不下來,內心的火山終於噴發,那些蜷縮在靈魂裡的文字開始雀躍紙上,不久後,她就出版發行了自己的第一批散文,並開始在一家成人夜校任職,同時不間斷地為《時代文學增刊》撰寫書評。

沒有同伴的幼年、哥哥的凌辱、父母姐姐的相續離世,這一切不幸的因素在伍爾芙心間發酵太久,而她也終於為那些情緒和創傷找到了出口,而伍爾芙也自此找到了自己人生該要努力的方向。

"

被譽為‘英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的伍爾芙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淚,一直澄清澄明!在那個電子科技並不發達的時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筆紙在創作,伍爾芙也是用筆,但她所蘸的墨水,卻是自生活創面流淌而過的血漬,帶著腥鹹的味道,以及瞬間又永恆的的溫熱。

伍爾芙全名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為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她一直提倡女權主義,也一再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她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我們都知道,維多利亞時代以來,英國文壇盛行現實主義風格,當時有很大一批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家,例如高爾斯華綏、威爾斯等,但伍爾芙卻將這些當時一流的小說家稱做‘物質主義者’。認為他們的作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而沒有將觸角延伸至人物的內心,所以她堅定地堅持自己的風格,勇敢的和當時流行的現實主義文學背道而馳,所以,她在創作方面的生存境地可想而知非常艱辛,然而她並無懼於此,非但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還登上了英國文學輝煌的塔尖。

說起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就不得不提哈代和康拉德等作家,因為他們才是被伍爾芙最為推崇的,原因在於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義和宿命論的混合,而最被伍爾芙所欣賞推崇的喬伊斯的創作則完全是‘精神主義’的創作,因而,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很受喬伊斯的影響,所以伍爾芙的作品裡,時常會有一絲康拉德的味道。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然而往事如風,一切都成了過去,時至今日,業界關於伍爾芙的研究大多隻停留在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卻少有人去追蹤她那始終沒能治癒的童年以及被生活創痕所捆綁的人生:

童年,那些一生都沒能痊癒的傷口

這世上任何事情永遠沒有絕對一說,關於伍爾芙,雖英國文學界的核心人物。但依舊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她的作品無人可超越。

為什麼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呢?因為作為意識流文學的創始者,她的作品裡呈現出來的總是帶著腥鹹的生活創口的氣息,有人會讀得非常壓抑,所以不喜歡。然而,伍爾芙的作品之所以會帶著這種獨特的、真實的氣息,一切,皆緣自她那帶著許多劃痕的童年經歷。

伍爾芙出生在一個十口之家,父親是維多利亞時期出身劍橋的一位文學評論家,母親是位絕色佳人,曾為前拉斐爾派的畫家愛德華•波恩 – 瓊斯(Edward Burne-Jones)擔任模特。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按說雖是二婚,但能出生在這樣一對父母膝下的孩子,童年生活應該是光彩且幸福的,然而很不幸的是,伍爾芙的父母在結合之前分別有過一次婚姻,也就是說,他們是二婚才走到一起的一對人,父親和前妻生了一個女兒,母親和前夫有過三個孩子。

伍爾芙父母結合後,又生下四個子女,其中就包括伍爾芙。如此十口之家,八個孩子,又跨越了三宗婚姻,因此,孩子們的性格各方面都會有所參差,矛盾和衝突就更不必說。

這其中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因為二婚數子的情況,孩子們的年齡差距也會有些大,這就導致年長的可能已經進入青春萌動的發育期,而年少的可能才剛學會走路跑步。加之孩子諸多,大些的孩子顯然會缺少正常的青春教育引導,以至於伍爾芙曾在個人傳記《存在的瞬間》中提到,她和姐姐幼年時期都曾遭受過同母異父的哥哥的侵犯。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及友人

如果說這是伍爾芙幼年時期刻在成長源頭的第一道傷疤,那麼,媽媽的去世就是刻在她成長源頭的第二道傷疤。伍爾芙十四歲那年,媽媽因病去世更是深深刺激到了她,導致她第一次徹底崩潰。

幼年時期不幸的經歷讓伍爾芙深覺被侵犯的羞辱恐懼,以及年幼離母的恐慌和不安,這也導致她後續對同性的依戀成了她情感生活的重心,例如無可救藥地戀上自己的姐姐,從而和姐夫調情,以他作為情感的轉嫁和替身,而她的抑鬱症、神經錯亂及系列的幻聽產生,也都緣於童年那不堪回首的經歷。

但命運向來是公平的,這些不幸的經歷令伍爾芙痛苦終生,可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她創作的動力和源泉,這也是伍爾芙之所以更願意選擇精神創作的一個因素。只是,這樣的源泉又疼又苦,辛苦伍爾芙了,致敬!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畫像

寫作,她生命的火山口

伍爾芙自幼沒有上過學,關於成長,她曾經這樣說過:想想我是怎麼長大的!沒有學校; 上午浸在父親的書籍裡; 從來沒有在學校扔球, 戲耍, 說粗話, 嫉妒的任何機會。

這一段描述,雖然向大眾展露了她孤獨無味的童年生活,指向她後續精神創傷的另一個因素外,也一定程度上讓我們認識到伍爾芙的父母其實還是較為關注她的學習的,加之名望很高的父親的引導,伍爾芙的學識基礎還是很好的。

1897年,在母親去世兩年後,伍爾芙同父異母的姐姐 Stella也離開了她,這連環的刺激讓伍爾芙內心世界的火山開始蓄勢待發,她開始寫日記,把自己心中所想,都記錄在紙上,而這也是她步入文學領域的一個出發點。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作品

在伍爾芙很小的年紀,命運就連環壓走了她的兩個至親,這讓伍爾芙非常難以適從,但更為不幸的是,1904年4月,她的父親也不打招呼就匆匆離開了她。父親的去世導致伍爾芙第二次精神崩潰,這一次,她比母親去世時的崩潰表現得更為激烈,甚至試圖路窗自殺,後被攔下,漸漸平靜。

後來,為了躲避這令她痛苦崩潰的環境,她搬去了布盧姆斯伯裡的戈登廣場,也是在那裡,她發表了自己的第一份文學作品。那是一篇沒有署名的書評,被髮表在當初的《衛報》上。這個開端令她再都停不下來,內心的火山終於噴發,那些蜷縮在靈魂裡的文字開始雀躍紙上,不久後,她就出版發行了自己的第一批散文,並開始在一家成人夜校任職,同時不間斷地為《時代文學增刊》撰寫書評。

沒有同伴的幼年、哥哥的凌辱、父母姐姐的相續離世,這一切不幸的因素在伍爾芙心間發酵太久,而她也終於為那些情緒和創傷找到了出口,而伍爾芙也自此找到了自己人生該要努力的方向。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1907年,她開始著手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遠航》,這部書斷斷續續歷時六年,至1913年才完成,也順利被出版社接納,然而卻因為一戰的原因出版之事被陸續擱淺。也許是不順的事情太多,伍爾芙再度精神受創,那是她陸續崩潰後一次大型的精神病發作,足足延續了9個月!

直到第二年的春天,伍爾芙的病情才漸漸好轉,而她費盡心血的《遠航》也在不久後終於順利出版。後來為了作品出版更方便一些,伍爾芙和丈夫買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機,然後在自家的地下室建立了一個出版社,被命名為‘霍加斯出版社’。而幾乎連伍爾芙自己都想象不到,正是當初這小小的一間出版社,後來不但出版了伍爾芙的所有作品,還出版了包括艾略特、凱瑟琳·曼斯菲爾德、弗洛依德在內的很多作家的作品。

但是當初,有了這樣的出版支撐,伍爾芙的創作就更是隨心隨性一些,而伍爾芙也更是陸續寫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例如《達羅威夫人》、《牆上的斑點》、《到燈塔去》、《雅各的房間》等。

"

被譽為‘英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的伍爾芙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淚,一直澄清澄明!在那個電子科技並不發達的時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筆紙在創作,伍爾芙也是用筆,但她所蘸的墨水,卻是自生活創面流淌而過的血漬,帶著腥鹹的味道,以及瞬間又永恆的的溫熱。

伍爾芙全名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為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她一直提倡女權主義,也一再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她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我們都知道,維多利亞時代以來,英國文壇盛行現實主義風格,當時有很大一批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家,例如高爾斯華綏、威爾斯等,但伍爾芙卻將這些當時一流的小說家稱做‘物質主義者’。認為他們的作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而沒有將觸角延伸至人物的內心,所以她堅定地堅持自己的風格,勇敢的和當時流行的現實主義文學背道而馳,所以,她在創作方面的生存境地可想而知非常艱辛,然而她並無懼於此,非但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還登上了英國文學輝煌的塔尖。

說起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就不得不提哈代和康拉德等作家,因為他們才是被伍爾芙最為推崇的,原因在於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義和宿命論的混合,而最被伍爾芙所欣賞推崇的喬伊斯的創作則完全是‘精神主義’的創作,因而,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很受喬伊斯的影響,所以伍爾芙的作品裡,時常會有一絲康拉德的味道。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然而往事如風,一切都成了過去,時至今日,業界關於伍爾芙的研究大多隻停留在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卻少有人去追蹤她那始終沒能治癒的童年以及被生活創痕所捆綁的人生:

童年,那些一生都沒能痊癒的傷口

這世上任何事情永遠沒有絕對一說,關於伍爾芙,雖英國文學界的核心人物。但依舊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她的作品無人可超越。

為什麼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呢?因為作為意識流文學的創始者,她的作品裡呈現出來的總是帶著腥鹹的生活創口的氣息,有人會讀得非常壓抑,所以不喜歡。然而,伍爾芙的作品之所以會帶著這種獨特的、真實的氣息,一切,皆緣自她那帶著許多劃痕的童年經歷。

伍爾芙出生在一個十口之家,父親是維多利亞時期出身劍橋的一位文學評論家,母親是位絕色佳人,曾為前拉斐爾派的畫家愛德華•波恩 – 瓊斯(Edward Burne-Jones)擔任模特。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按說雖是二婚,但能出生在這樣一對父母膝下的孩子,童年生活應該是光彩且幸福的,然而很不幸的是,伍爾芙的父母在結合之前分別有過一次婚姻,也就是說,他們是二婚才走到一起的一對人,父親和前妻生了一個女兒,母親和前夫有過三個孩子。

伍爾芙父母結合後,又生下四個子女,其中就包括伍爾芙。如此十口之家,八個孩子,又跨越了三宗婚姻,因此,孩子們的性格各方面都會有所參差,矛盾和衝突就更不必說。

這其中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因為二婚數子的情況,孩子們的年齡差距也會有些大,這就導致年長的可能已經進入青春萌動的發育期,而年少的可能才剛學會走路跑步。加之孩子諸多,大些的孩子顯然會缺少正常的青春教育引導,以至於伍爾芙曾在個人傳記《存在的瞬間》中提到,她和姐姐幼年時期都曾遭受過同母異父的哥哥的侵犯。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及友人

如果說這是伍爾芙幼年時期刻在成長源頭的第一道傷疤,那麼,媽媽的去世就是刻在她成長源頭的第二道傷疤。伍爾芙十四歲那年,媽媽因病去世更是深深刺激到了她,導致她第一次徹底崩潰。

幼年時期不幸的經歷讓伍爾芙深覺被侵犯的羞辱恐懼,以及年幼離母的恐慌和不安,這也導致她後續對同性的依戀成了她情感生活的重心,例如無可救藥地戀上自己的姐姐,從而和姐夫調情,以他作為情感的轉嫁和替身,而她的抑鬱症、神經錯亂及系列的幻聽產生,也都緣於童年那不堪回首的經歷。

但命運向來是公平的,這些不幸的經歷令伍爾芙痛苦終生,可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她創作的動力和源泉,這也是伍爾芙之所以更願意選擇精神創作的一個因素。只是,這樣的源泉又疼又苦,辛苦伍爾芙了,致敬!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畫像

寫作,她生命的火山口

伍爾芙自幼沒有上過學,關於成長,她曾經這樣說過:想想我是怎麼長大的!沒有學校; 上午浸在父親的書籍裡; 從來沒有在學校扔球, 戲耍, 說粗話, 嫉妒的任何機會。

這一段描述,雖然向大眾展露了她孤獨無味的童年生活,指向她後續精神創傷的另一個因素外,也一定程度上讓我們認識到伍爾芙的父母其實還是較為關注她的學習的,加之名望很高的父親的引導,伍爾芙的學識基礎還是很好的。

1897年,在母親去世兩年後,伍爾芙同父異母的姐姐 Stella也離開了她,這連環的刺激讓伍爾芙內心世界的火山開始蓄勢待發,她開始寫日記,把自己心中所想,都記錄在紙上,而這也是她步入文學領域的一個出發點。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作品

在伍爾芙很小的年紀,命運就連環壓走了她的兩個至親,這讓伍爾芙非常難以適從,但更為不幸的是,1904年4月,她的父親也不打招呼就匆匆離開了她。父親的去世導致伍爾芙第二次精神崩潰,這一次,她比母親去世時的崩潰表現得更為激烈,甚至試圖路窗自殺,後被攔下,漸漸平靜。

後來,為了躲避這令她痛苦崩潰的環境,她搬去了布盧姆斯伯裡的戈登廣場,也是在那裡,她發表了自己的第一份文學作品。那是一篇沒有署名的書評,被髮表在當初的《衛報》上。這個開端令她再都停不下來,內心的火山終於噴發,那些蜷縮在靈魂裡的文字開始雀躍紙上,不久後,她就出版發行了自己的第一批散文,並開始在一家成人夜校任職,同時不間斷地為《時代文學增刊》撰寫書評。

沒有同伴的幼年、哥哥的凌辱、父母姐姐的相續離世,這一切不幸的因素在伍爾芙心間發酵太久,而她也終於為那些情緒和創傷找到了出口,而伍爾芙也自此找到了自己人生該要努力的方向。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1907年,她開始著手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遠航》,這部書斷斷續續歷時六年,至1913年才完成,也順利被出版社接納,然而卻因為一戰的原因出版之事被陸續擱淺。也許是不順的事情太多,伍爾芙再度精神受創,那是她陸續崩潰後一次大型的精神病發作,足足延續了9個月!

直到第二年的春天,伍爾芙的病情才漸漸好轉,而她費盡心血的《遠航》也在不久後終於順利出版。後來為了作品出版更方便一些,伍爾芙和丈夫買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機,然後在自家的地下室建立了一個出版社,被命名為‘霍加斯出版社’。而幾乎連伍爾芙自己都想象不到,正是當初這小小的一間出版社,後來不但出版了伍爾芙的所有作品,還出版了包括艾略特、凱瑟琳·曼斯菲爾德、弗洛依德在內的很多作家的作品。

但是當初,有了這樣的出版支撐,伍爾芙的創作就更是隨心隨性一些,而伍爾芙也更是陸續寫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例如《達羅威夫人》、《牆上的斑點》、《到燈塔去》、《雅各的房間》等。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作品

直到1941年2月,她完成作品《幕間》的寫作後,預感到自己又將要經歷一次精神病發的痛苦折磨,她開始變得非常悲觀絕望,甚至懷疑自己將永遠不會好轉,於是分別給丈夫和姐姐寫了一封告別短信,之後,伍爾芙往自己的口袋裡裝滿了石頭,然後墜入了離家很近的烏斯河,那一年她59歲,也永遠停留在了59歲這樣的一個年紀。

伍爾芙的離開成了很多讀者的遺憾,也成了英國文學的遺憾,很多人猜測伍爾芙如果沒有沉河,後續她將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然而,那些落在靈魂裡的傷口卻令她難能從容,如果離開比存在更輕鬆幸福一些,我允許她走,也想告訴她一聲,她心間噴濺的火山,我們都有看見!

"

被譽為‘英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的伍爾芙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淚,一直澄清澄明!在那個電子科技並不發達的時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筆紙在創作,伍爾芙也是用筆,但她所蘸的墨水,卻是自生活創面流淌而過的血漬,帶著腥鹹的味道,以及瞬間又永恆的的溫熱。

伍爾芙全名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為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她一直提倡女權主義,也一再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她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我們都知道,維多利亞時代以來,英國文壇盛行現實主義風格,當時有很大一批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家,例如高爾斯華綏、威爾斯等,但伍爾芙卻將這些當時一流的小說家稱做‘物質主義者’。認為他們的作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而沒有將觸角延伸至人物的內心,所以她堅定地堅持自己的風格,勇敢的和當時流行的現實主義文學背道而馳,所以,她在創作方面的生存境地可想而知非常艱辛,然而她並無懼於此,非但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還登上了英國文學輝煌的塔尖。

說起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就不得不提哈代和康拉德等作家,因為他們才是被伍爾芙最為推崇的,原因在於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義和宿命論的混合,而最被伍爾芙所欣賞推崇的喬伊斯的創作則完全是‘精神主義’的創作,因而,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很受喬伊斯的影響,所以伍爾芙的作品裡,時常會有一絲康拉德的味道。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然而往事如風,一切都成了過去,時至今日,業界關於伍爾芙的研究大多隻停留在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卻少有人去追蹤她那始終沒能治癒的童年以及被生活創痕所捆綁的人生:

童年,那些一生都沒能痊癒的傷口

這世上任何事情永遠沒有絕對一說,關於伍爾芙,雖英國文學界的核心人物。但依舊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她的作品無人可超越。

為什麼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呢?因為作為意識流文學的創始者,她的作品裡呈現出來的總是帶著腥鹹的生活創口的氣息,有人會讀得非常壓抑,所以不喜歡。然而,伍爾芙的作品之所以會帶著這種獨特的、真實的氣息,一切,皆緣自她那帶著許多劃痕的童年經歷。

伍爾芙出生在一個十口之家,父親是維多利亞時期出身劍橋的一位文學評論家,母親是位絕色佳人,曾為前拉斐爾派的畫家愛德華•波恩 – 瓊斯(Edward Burne-Jones)擔任模特。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按說雖是二婚,但能出生在這樣一對父母膝下的孩子,童年生活應該是光彩且幸福的,然而很不幸的是,伍爾芙的父母在結合之前分別有過一次婚姻,也就是說,他們是二婚才走到一起的一對人,父親和前妻生了一個女兒,母親和前夫有過三個孩子。

伍爾芙父母結合後,又生下四個子女,其中就包括伍爾芙。如此十口之家,八個孩子,又跨越了三宗婚姻,因此,孩子們的性格各方面都會有所參差,矛盾和衝突就更不必說。

這其中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因為二婚數子的情況,孩子們的年齡差距也會有些大,這就導致年長的可能已經進入青春萌動的發育期,而年少的可能才剛學會走路跑步。加之孩子諸多,大些的孩子顯然會缺少正常的青春教育引導,以至於伍爾芙曾在個人傳記《存在的瞬間》中提到,她和姐姐幼年時期都曾遭受過同母異父的哥哥的侵犯。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及友人

如果說這是伍爾芙幼年時期刻在成長源頭的第一道傷疤,那麼,媽媽的去世就是刻在她成長源頭的第二道傷疤。伍爾芙十四歲那年,媽媽因病去世更是深深刺激到了她,導致她第一次徹底崩潰。

幼年時期不幸的經歷讓伍爾芙深覺被侵犯的羞辱恐懼,以及年幼離母的恐慌和不安,這也導致她後續對同性的依戀成了她情感生活的重心,例如無可救藥地戀上自己的姐姐,從而和姐夫調情,以他作為情感的轉嫁和替身,而她的抑鬱症、神經錯亂及系列的幻聽產生,也都緣於童年那不堪回首的經歷。

但命運向來是公平的,這些不幸的經歷令伍爾芙痛苦終生,可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她創作的動力和源泉,這也是伍爾芙之所以更願意選擇精神創作的一個因素。只是,這樣的源泉又疼又苦,辛苦伍爾芙了,致敬!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畫像

寫作,她生命的火山口

伍爾芙自幼沒有上過學,關於成長,她曾經這樣說過:想想我是怎麼長大的!沒有學校; 上午浸在父親的書籍裡; 從來沒有在學校扔球, 戲耍, 說粗話, 嫉妒的任何機會。

這一段描述,雖然向大眾展露了她孤獨無味的童年生活,指向她後續精神創傷的另一個因素外,也一定程度上讓我們認識到伍爾芙的父母其實還是較為關注她的學習的,加之名望很高的父親的引導,伍爾芙的學識基礎還是很好的。

1897年,在母親去世兩年後,伍爾芙同父異母的姐姐 Stella也離開了她,這連環的刺激讓伍爾芙內心世界的火山開始蓄勢待發,她開始寫日記,把自己心中所想,都記錄在紙上,而這也是她步入文學領域的一個出發點。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作品

在伍爾芙很小的年紀,命運就連環壓走了她的兩個至親,這讓伍爾芙非常難以適從,但更為不幸的是,1904年4月,她的父親也不打招呼就匆匆離開了她。父親的去世導致伍爾芙第二次精神崩潰,這一次,她比母親去世時的崩潰表現得更為激烈,甚至試圖路窗自殺,後被攔下,漸漸平靜。

後來,為了躲避這令她痛苦崩潰的環境,她搬去了布盧姆斯伯裡的戈登廣場,也是在那裡,她發表了自己的第一份文學作品。那是一篇沒有署名的書評,被髮表在當初的《衛報》上。這個開端令她再都停不下來,內心的火山終於噴發,那些蜷縮在靈魂裡的文字開始雀躍紙上,不久後,她就出版發行了自己的第一批散文,並開始在一家成人夜校任職,同時不間斷地為《時代文學增刊》撰寫書評。

沒有同伴的幼年、哥哥的凌辱、父母姐姐的相續離世,這一切不幸的因素在伍爾芙心間發酵太久,而她也終於為那些情緒和創傷找到了出口,而伍爾芙也自此找到了自己人生該要努力的方向。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1907年,她開始著手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遠航》,這部書斷斷續續歷時六年,至1913年才完成,也順利被出版社接納,然而卻因為一戰的原因出版之事被陸續擱淺。也許是不順的事情太多,伍爾芙再度精神受創,那是她陸續崩潰後一次大型的精神病發作,足足延續了9個月!

直到第二年的春天,伍爾芙的病情才漸漸好轉,而她費盡心血的《遠航》也在不久後終於順利出版。後來為了作品出版更方便一些,伍爾芙和丈夫買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機,然後在自家的地下室建立了一個出版社,被命名為‘霍加斯出版社’。而幾乎連伍爾芙自己都想象不到,正是當初這小小的一間出版社,後來不但出版了伍爾芙的所有作品,還出版了包括艾略特、凱瑟琳·曼斯菲爾德、弗洛依德在內的很多作家的作品。

但是當初,有了這樣的出版支撐,伍爾芙的創作就更是隨心隨性一些,而伍爾芙也更是陸續寫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例如《達羅威夫人》、《牆上的斑點》、《到燈塔去》、《雅各的房間》等。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作品

直到1941年2月,她完成作品《幕間》的寫作後,預感到自己又將要經歷一次精神病發的痛苦折磨,她開始變得非常悲觀絕望,甚至懷疑自己將永遠不會好轉,於是分別給丈夫和姐姐寫了一封告別短信,之後,伍爾芙往自己的口袋裡裝滿了石頭,然後墜入了離家很近的烏斯河,那一年她59歲,也永遠停留在了59歲這樣的一個年紀。

伍爾芙的離開成了很多讀者的遺憾,也成了英國文學的遺憾,很多人猜測伍爾芙如果沒有沉河,後續她將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然而,那些落在靈魂裡的傷口卻令她難能從容,如果離開比存在更輕鬆幸福一些,我允許她走,也想告訴她一聲,她心間噴濺的火山,我們都有看見!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愛情,謝謝那些沒能治癒她的愛

伍爾芙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她又是何其幸運,不僅在文學創作上收穫了令人仰為觀止的成績,其實在感情生活裡,她也得到了一份難得的救贖,只是,來自丈夫那寬容如藍天深邃如碧海的愛,也沒能救治她童年的創傷。

伍爾芙一生經歷過兩次婚姻,她的第一任丈夫斯特雷奇與伍爾芙婚後不久被發現取向有問題,後來兩人和平分手,甚至處成了親蜜朋友。斯特雷奇與伍爾芙離婚後還很是關心她的生活和創作,當作意識到必須得有個人接替他照顧伍爾芙的時候,便多方活動,為伍爾芙介紹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倫納德。

"

被譽為‘英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的伍爾芙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淚,一直澄清澄明!在那個電子科技並不發達的時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筆紙在創作,伍爾芙也是用筆,但她所蘸的墨水,卻是自生活創面流淌而過的血漬,帶著腥鹹的味道,以及瞬間又永恆的的溫熱。

伍爾芙全名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為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她一直提倡女權主義,也一再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她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我們都知道,維多利亞時代以來,英國文壇盛行現實主義風格,當時有很大一批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家,例如高爾斯華綏、威爾斯等,但伍爾芙卻將這些當時一流的小說家稱做‘物質主義者’。認為他們的作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而沒有將觸角延伸至人物的內心,所以她堅定地堅持自己的風格,勇敢的和當時流行的現實主義文學背道而馳,所以,她在創作方面的生存境地可想而知非常艱辛,然而她並無懼於此,非但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還登上了英國文學輝煌的塔尖。

說起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就不得不提哈代和康拉德等作家,因為他們才是被伍爾芙最為推崇的,原因在於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義和宿命論的混合,而最被伍爾芙所欣賞推崇的喬伊斯的創作則完全是‘精神主義’的創作,因而,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很受喬伊斯的影響,所以伍爾芙的作品裡,時常會有一絲康拉德的味道。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然而往事如風,一切都成了過去,時至今日,業界關於伍爾芙的研究大多隻停留在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卻少有人去追蹤她那始終沒能治癒的童年以及被生活創痕所捆綁的人生:

童年,那些一生都沒能痊癒的傷口

這世上任何事情永遠沒有絕對一說,關於伍爾芙,雖英國文學界的核心人物。但依舊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她的作品無人可超越。

為什麼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呢?因為作為意識流文學的創始者,她的作品裡呈現出來的總是帶著腥鹹的生活創口的氣息,有人會讀得非常壓抑,所以不喜歡。然而,伍爾芙的作品之所以會帶著這種獨特的、真實的氣息,一切,皆緣自她那帶著許多劃痕的童年經歷。

伍爾芙出生在一個十口之家,父親是維多利亞時期出身劍橋的一位文學評論家,母親是位絕色佳人,曾為前拉斐爾派的畫家愛德華•波恩 – 瓊斯(Edward Burne-Jones)擔任模特。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按說雖是二婚,但能出生在這樣一對父母膝下的孩子,童年生活應該是光彩且幸福的,然而很不幸的是,伍爾芙的父母在結合之前分別有過一次婚姻,也就是說,他們是二婚才走到一起的一對人,父親和前妻生了一個女兒,母親和前夫有過三個孩子。

伍爾芙父母結合後,又生下四個子女,其中就包括伍爾芙。如此十口之家,八個孩子,又跨越了三宗婚姻,因此,孩子們的性格各方面都會有所參差,矛盾和衝突就更不必說。

這其中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因為二婚數子的情況,孩子們的年齡差距也會有些大,這就導致年長的可能已經進入青春萌動的發育期,而年少的可能才剛學會走路跑步。加之孩子諸多,大些的孩子顯然會缺少正常的青春教育引導,以至於伍爾芙曾在個人傳記《存在的瞬間》中提到,她和姐姐幼年時期都曾遭受過同母異父的哥哥的侵犯。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及友人

如果說這是伍爾芙幼年時期刻在成長源頭的第一道傷疤,那麼,媽媽的去世就是刻在她成長源頭的第二道傷疤。伍爾芙十四歲那年,媽媽因病去世更是深深刺激到了她,導致她第一次徹底崩潰。

幼年時期不幸的經歷讓伍爾芙深覺被侵犯的羞辱恐懼,以及年幼離母的恐慌和不安,這也導致她後續對同性的依戀成了她情感生活的重心,例如無可救藥地戀上自己的姐姐,從而和姐夫調情,以他作為情感的轉嫁和替身,而她的抑鬱症、神經錯亂及系列的幻聽產生,也都緣於童年那不堪回首的經歷。

但命運向來是公平的,這些不幸的經歷令伍爾芙痛苦終生,可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她創作的動力和源泉,這也是伍爾芙之所以更願意選擇精神創作的一個因素。只是,這樣的源泉又疼又苦,辛苦伍爾芙了,致敬!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畫像

寫作,她生命的火山口

伍爾芙自幼沒有上過學,關於成長,她曾經這樣說過:想想我是怎麼長大的!沒有學校; 上午浸在父親的書籍裡; 從來沒有在學校扔球, 戲耍, 說粗話, 嫉妒的任何機會。

這一段描述,雖然向大眾展露了她孤獨無味的童年生活,指向她後續精神創傷的另一個因素外,也一定程度上讓我們認識到伍爾芙的父母其實還是較為關注她的學習的,加之名望很高的父親的引導,伍爾芙的學識基礎還是很好的。

1897年,在母親去世兩年後,伍爾芙同父異母的姐姐 Stella也離開了她,這連環的刺激讓伍爾芙內心世界的火山開始蓄勢待發,她開始寫日記,把自己心中所想,都記錄在紙上,而這也是她步入文學領域的一個出發點。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作品

在伍爾芙很小的年紀,命運就連環壓走了她的兩個至親,這讓伍爾芙非常難以適從,但更為不幸的是,1904年4月,她的父親也不打招呼就匆匆離開了她。父親的去世導致伍爾芙第二次精神崩潰,這一次,她比母親去世時的崩潰表現得更為激烈,甚至試圖路窗自殺,後被攔下,漸漸平靜。

後來,為了躲避這令她痛苦崩潰的環境,她搬去了布盧姆斯伯裡的戈登廣場,也是在那裡,她發表了自己的第一份文學作品。那是一篇沒有署名的書評,被髮表在當初的《衛報》上。這個開端令她再都停不下來,內心的火山終於噴發,那些蜷縮在靈魂裡的文字開始雀躍紙上,不久後,她就出版發行了自己的第一批散文,並開始在一家成人夜校任職,同時不間斷地為《時代文學增刊》撰寫書評。

沒有同伴的幼年、哥哥的凌辱、父母姐姐的相續離世,這一切不幸的因素在伍爾芙心間發酵太久,而她也終於為那些情緒和創傷找到了出口,而伍爾芙也自此找到了自己人生該要努力的方向。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1907年,她開始著手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遠航》,這部書斷斷續續歷時六年,至1913年才完成,也順利被出版社接納,然而卻因為一戰的原因出版之事被陸續擱淺。也許是不順的事情太多,伍爾芙再度精神受創,那是她陸續崩潰後一次大型的精神病發作,足足延續了9個月!

直到第二年的春天,伍爾芙的病情才漸漸好轉,而她費盡心血的《遠航》也在不久後終於順利出版。後來為了作品出版更方便一些,伍爾芙和丈夫買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機,然後在自家的地下室建立了一個出版社,被命名為‘霍加斯出版社’。而幾乎連伍爾芙自己都想象不到,正是當初這小小的一間出版社,後來不但出版了伍爾芙的所有作品,還出版了包括艾略特、凱瑟琳·曼斯菲爾德、弗洛依德在內的很多作家的作品。

但是當初,有了這樣的出版支撐,伍爾芙的創作就更是隨心隨性一些,而伍爾芙也更是陸續寫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例如《達羅威夫人》、《牆上的斑點》、《到燈塔去》、《雅各的房間》等。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作品

直到1941年2月,她完成作品《幕間》的寫作後,預感到自己又將要經歷一次精神病發的痛苦折磨,她開始變得非常悲觀絕望,甚至懷疑自己將永遠不會好轉,於是分別給丈夫和姐姐寫了一封告別短信,之後,伍爾芙往自己的口袋裡裝滿了石頭,然後墜入了離家很近的烏斯河,那一年她59歲,也永遠停留在了59歲這樣的一個年紀。

伍爾芙的離開成了很多讀者的遺憾,也成了英國文學的遺憾,很多人猜測伍爾芙如果沒有沉河,後續她將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然而,那些落在靈魂裡的傷口卻令她難能從容,如果離開比存在更輕鬆幸福一些,我允許她走,也想告訴她一聲,她心間噴濺的火山,我們都有看見!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愛情,謝謝那些沒能治癒她的愛

伍爾芙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她又是何其幸運,不僅在文學創作上收穫了令人仰為觀止的成績,其實在感情生活裡,她也得到了一份難得的救贖,只是,來自丈夫那寬容如藍天深邃如碧海的愛,也沒能救治她童年的創傷。

伍爾芙一生經歷過兩次婚姻,她的第一任丈夫斯特雷奇與伍爾芙婚後不久被發現取向有問題,後來兩人和平分手,甚至處成了親蜜朋友。斯特雷奇與伍爾芙離婚後還很是關心她的生活和創作,當作意識到必須得有個人接替他照顧伍爾芙的時候,便多方活動,為伍爾芙介紹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倫納德。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不同時期的伍爾芙

從倫納德給伍爾芙寫的第一封情書,我們就能窺見他深如大海的愛:

我自私,嫉妒,殘酷,好色,愛說謊而且或許更為糟糕。因此,我曾告誡自己永遠不要結婚。這主要是因為,我想,我覺得和一個不如我的女人在一起,我無法控制我的這些惡習,而且他的自卑和馴服會逐漸地使我更加變本加厲……

因為你不是那種女性,就把這種危險無限的減少了。也許你就象你自己說的那樣,有虛榮心,以自我為中心,不忠實,然而,它們和你的其他品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你是多麼聰明,極致,美麗,坦率。此外,我們畢竟都喜歡對方,我們喜歡同樣的東西和同樣的人物,我們都很有才氣,最重要的還有我們所共同理解的那種真實,而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從這封情書裡,我們不難看出,伍爾芙也是非常喜歡倫納德的,後續她也欣然接受了倫納德的求婚,與他組建了家庭。然而,命運的這份恩賜無論多麼厚重,也都依然沒能跨越伍爾芙心裡那時不時就疼到滴血的傷口。

"

被譽為‘英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的伍爾芙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淚,一直澄清澄明!在那個電子科技並不發達的時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筆紙在創作,伍爾芙也是用筆,但她所蘸的墨水,卻是自生活創面流淌而過的血漬,帶著腥鹹的味道,以及瞬間又永恆的的溫熱。

伍爾芙全名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為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她一直提倡女權主義,也一再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她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我們都知道,維多利亞時代以來,英國文壇盛行現實主義風格,當時有很大一批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家,例如高爾斯華綏、威爾斯等,但伍爾芙卻將這些當時一流的小說家稱做‘物質主義者’。認為他們的作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而沒有將觸角延伸至人物的內心,所以她堅定地堅持自己的風格,勇敢的和當時流行的現實主義文學背道而馳,所以,她在創作方面的生存境地可想而知非常艱辛,然而她並無懼於此,非但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還登上了英國文學輝煌的塔尖。

說起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就不得不提哈代和康拉德等作家,因為他們才是被伍爾芙最為推崇的,原因在於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義和宿命論的混合,而最被伍爾芙所欣賞推崇的喬伊斯的創作則完全是‘精神主義’的創作,因而,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很受喬伊斯的影響,所以伍爾芙的作品裡,時常會有一絲康拉德的味道。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然而往事如風,一切都成了過去,時至今日,業界關於伍爾芙的研究大多隻停留在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卻少有人去追蹤她那始終沒能治癒的童年以及被生活創痕所捆綁的人生:

童年,那些一生都沒能痊癒的傷口

這世上任何事情永遠沒有絕對一說,關於伍爾芙,雖英國文學界的核心人物。但依舊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她的作品無人可超越。

為什麼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呢?因為作為意識流文學的創始者,她的作品裡呈現出來的總是帶著腥鹹的生活創口的氣息,有人會讀得非常壓抑,所以不喜歡。然而,伍爾芙的作品之所以會帶著這種獨特的、真實的氣息,一切,皆緣自她那帶著許多劃痕的童年經歷。

伍爾芙出生在一個十口之家,父親是維多利亞時期出身劍橋的一位文學評論家,母親是位絕色佳人,曾為前拉斐爾派的畫家愛德華•波恩 – 瓊斯(Edward Burne-Jones)擔任模特。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按說雖是二婚,但能出生在這樣一對父母膝下的孩子,童年生活應該是光彩且幸福的,然而很不幸的是,伍爾芙的父母在結合之前分別有過一次婚姻,也就是說,他們是二婚才走到一起的一對人,父親和前妻生了一個女兒,母親和前夫有過三個孩子。

伍爾芙父母結合後,又生下四個子女,其中就包括伍爾芙。如此十口之家,八個孩子,又跨越了三宗婚姻,因此,孩子們的性格各方面都會有所參差,矛盾和衝突就更不必說。

這其中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因為二婚數子的情況,孩子們的年齡差距也會有些大,這就導致年長的可能已經進入青春萌動的發育期,而年少的可能才剛學會走路跑步。加之孩子諸多,大些的孩子顯然會缺少正常的青春教育引導,以至於伍爾芙曾在個人傳記《存在的瞬間》中提到,她和姐姐幼年時期都曾遭受過同母異父的哥哥的侵犯。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及友人

如果說這是伍爾芙幼年時期刻在成長源頭的第一道傷疤,那麼,媽媽的去世就是刻在她成長源頭的第二道傷疤。伍爾芙十四歲那年,媽媽因病去世更是深深刺激到了她,導致她第一次徹底崩潰。

幼年時期不幸的經歷讓伍爾芙深覺被侵犯的羞辱恐懼,以及年幼離母的恐慌和不安,這也導致她後續對同性的依戀成了她情感生活的重心,例如無可救藥地戀上自己的姐姐,從而和姐夫調情,以他作為情感的轉嫁和替身,而她的抑鬱症、神經錯亂及系列的幻聽產生,也都緣於童年那不堪回首的經歷。

但命運向來是公平的,這些不幸的經歷令伍爾芙痛苦終生,可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她創作的動力和源泉,這也是伍爾芙之所以更願意選擇精神創作的一個因素。只是,這樣的源泉又疼又苦,辛苦伍爾芙了,致敬!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畫像

寫作,她生命的火山口

伍爾芙自幼沒有上過學,關於成長,她曾經這樣說過:想想我是怎麼長大的!沒有學校; 上午浸在父親的書籍裡; 從來沒有在學校扔球, 戲耍, 說粗話, 嫉妒的任何機會。

這一段描述,雖然向大眾展露了她孤獨無味的童年生活,指向她後續精神創傷的另一個因素外,也一定程度上讓我們認識到伍爾芙的父母其實還是較為關注她的學習的,加之名望很高的父親的引導,伍爾芙的學識基礎還是很好的。

1897年,在母親去世兩年後,伍爾芙同父異母的姐姐 Stella也離開了她,這連環的刺激讓伍爾芙內心世界的火山開始蓄勢待發,她開始寫日記,把自己心中所想,都記錄在紙上,而這也是她步入文學領域的一個出發點。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作品

在伍爾芙很小的年紀,命運就連環壓走了她的兩個至親,這讓伍爾芙非常難以適從,但更為不幸的是,1904年4月,她的父親也不打招呼就匆匆離開了她。父親的去世導致伍爾芙第二次精神崩潰,這一次,她比母親去世時的崩潰表現得更為激烈,甚至試圖路窗自殺,後被攔下,漸漸平靜。

後來,為了躲避這令她痛苦崩潰的環境,她搬去了布盧姆斯伯裡的戈登廣場,也是在那裡,她發表了自己的第一份文學作品。那是一篇沒有署名的書評,被髮表在當初的《衛報》上。這個開端令她再都停不下來,內心的火山終於噴發,那些蜷縮在靈魂裡的文字開始雀躍紙上,不久後,她就出版發行了自己的第一批散文,並開始在一家成人夜校任職,同時不間斷地為《時代文學增刊》撰寫書評。

沒有同伴的幼年、哥哥的凌辱、父母姐姐的相續離世,這一切不幸的因素在伍爾芙心間發酵太久,而她也終於為那些情緒和創傷找到了出口,而伍爾芙也自此找到了自己人生該要努力的方向。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1907年,她開始著手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遠航》,這部書斷斷續續歷時六年,至1913年才完成,也順利被出版社接納,然而卻因為一戰的原因出版之事被陸續擱淺。也許是不順的事情太多,伍爾芙再度精神受創,那是她陸續崩潰後一次大型的精神病發作,足足延續了9個月!

直到第二年的春天,伍爾芙的病情才漸漸好轉,而她費盡心血的《遠航》也在不久後終於順利出版。後來為了作品出版更方便一些,伍爾芙和丈夫買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機,然後在自家的地下室建立了一個出版社,被命名為‘霍加斯出版社’。而幾乎連伍爾芙自己都想象不到,正是當初這小小的一間出版社,後來不但出版了伍爾芙的所有作品,還出版了包括艾略特、凱瑟琳·曼斯菲爾德、弗洛依德在內的很多作家的作品。

但是當初,有了這樣的出版支撐,伍爾芙的創作就更是隨心隨性一些,而伍爾芙也更是陸續寫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例如《達羅威夫人》、《牆上的斑點》、《到燈塔去》、《雅各的房間》等。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作品

直到1941年2月,她完成作品《幕間》的寫作後,預感到自己又將要經歷一次精神病發的痛苦折磨,她開始變得非常悲觀絕望,甚至懷疑自己將永遠不會好轉,於是分別給丈夫和姐姐寫了一封告別短信,之後,伍爾芙往自己的口袋裡裝滿了石頭,然後墜入了離家很近的烏斯河,那一年她59歲,也永遠停留在了59歲這樣的一個年紀。

伍爾芙的離開成了很多讀者的遺憾,也成了英國文學的遺憾,很多人猜測伍爾芙如果沒有沉河,後續她將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然而,那些落在靈魂裡的傷口卻令她難能從容,如果離開比存在更輕鬆幸福一些,我允許她走,也想告訴她一聲,她心間噴濺的火山,我們都有看見!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愛情,謝謝那些沒能治癒她的愛

伍爾芙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她又是何其幸運,不僅在文學創作上收穫了令人仰為觀止的成績,其實在感情生活裡,她也得到了一份難得的救贖,只是,來自丈夫那寬容如藍天深邃如碧海的愛,也沒能救治她童年的創傷。

伍爾芙一生經歷過兩次婚姻,她的第一任丈夫斯特雷奇與伍爾芙婚後不久被發現取向有問題,後來兩人和平分手,甚至處成了親蜜朋友。斯特雷奇與伍爾芙離婚後還很是關心她的生活和創作,當作意識到必須得有個人接替他照顧伍爾芙的時候,便多方活動,為伍爾芙介紹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倫納德。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不同時期的伍爾芙

從倫納德給伍爾芙寫的第一封情書,我們就能窺見他深如大海的愛:

我自私,嫉妒,殘酷,好色,愛說謊而且或許更為糟糕。因此,我曾告誡自己永遠不要結婚。這主要是因為,我想,我覺得和一個不如我的女人在一起,我無法控制我的這些惡習,而且他的自卑和馴服會逐漸地使我更加變本加厲……

因為你不是那種女性,就把這種危險無限的減少了。也許你就象你自己說的那樣,有虛榮心,以自我為中心,不忠實,然而,它們和你的其他品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你是多麼聰明,極致,美麗,坦率。此外,我們畢竟都喜歡對方,我們喜歡同樣的東西和同樣的人物,我們都很有才氣,最重要的還有我們所共同理解的那種真實,而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從這封情書裡,我們不難看出,伍爾芙也是非常喜歡倫納德的,後續她也欣然接受了倫納德的求婚,與他組建了家庭。然而,命運的這份恩賜無論多麼厚重,也都依然沒能跨越伍爾芙心裡那時不時就疼到滴血的傷口。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滿以為人生自此就該被救贖了,可是伍爾芙婚後卻無奈地發現,童年時期曾被哥哥侵犯的創傷令她根本無法坦然地面對婚姻,她接受不了和倫納德同床共枕,這樣的夫妻還有什麼意義?

然而,即便如此,倫納德還是一如繼往地對伍爾芙好,伍爾芙拒絕親近,他就尊敬她的選擇;伍爾芙創作時不出房門,不讓他看她的手稿,他就等她讓他看的時候再幫她做客觀的修改建議;伍爾芙《遠航》出版被擱淺後的精神病大發作,倫納德用他的鎮靜和機智救下她並悉心照顧!

總之,無論伍爾芙怎麼病,怎麼作,怎麼過分,怎麼出格,倫納德從來都沒有嫌棄過她,但多好的容忍都有底限。畢業於劍橋大學的倫納德,論學識休養都與伍爾芙旗鼓相當,然而,無論他多麼縱容伍爾芙,卻都不能得到她的一絲半點的感動!

"

被譽為‘英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的伍爾芙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淚,一直澄清澄明!在那個電子科技並不發達的時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筆紙在創作,伍爾芙也是用筆,但她所蘸的墨水,卻是自生活創面流淌而過的血漬,帶著腥鹹的味道,以及瞬間又永恆的的溫熱。

伍爾芙全名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為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她一直提倡女權主義,也一再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她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我們都知道,維多利亞時代以來,英國文壇盛行現實主義風格,當時有很大一批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家,例如高爾斯華綏、威爾斯等,但伍爾芙卻將這些當時一流的小說家稱做‘物質主義者’。認為他們的作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而沒有將觸角延伸至人物的內心,所以她堅定地堅持自己的風格,勇敢的和當時流行的現實主義文學背道而馳,所以,她在創作方面的生存境地可想而知非常艱辛,然而她並無懼於此,非但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還登上了英國文學輝煌的塔尖。

說起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就不得不提哈代和康拉德等作家,因為他們才是被伍爾芙最為推崇的,原因在於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義和宿命論的混合,而最被伍爾芙所欣賞推崇的喬伊斯的創作則完全是‘精神主義’的創作,因而,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很受喬伊斯的影響,所以伍爾芙的作品裡,時常會有一絲康拉德的味道。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然而往事如風,一切都成了過去,時至今日,業界關於伍爾芙的研究大多隻停留在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卻少有人去追蹤她那始終沒能治癒的童年以及被生活創痕所捆綁的人生:

童年,那些一生都沒能痊癒的傷口

這世上任何事情永遠沒有絕對一說,關於伍爾芙,雖英國文學界的核心人物。但依舊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她的作品無人可超越。

為什麼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呢?因為作為意識流文學的創始者,她的作品裡呈現出來的總是帶著腥鹹的生活創口的氣息,有人會讀得非常壓抑,所以不喜歡。然而,伍爾芙的作品之所以會帶著這種獨特的、真實的氣息,一切,皆緣自她那帶著許多劃痕的童年經歷。

伍爾芙出生在一個十口之家,父親是維多利亞時期出身劍橋的一位文學評論家,母親是位絕色佳人,曾為前拉斐爾派的畫家愛德華•波恩 – 瓊斯(Edward Burne-Jones)擔任模特。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按說雖是二婚,但能出生在這樣一對父母膝下的孩子,童年生活應該是光彩且幸福的,然而很不幸的是,伍爾芙的父母在結合之前分別有過一次婚姻,也就是說,他們是二婚才走到一起的一對人,父親和前妻生了一個女兒,母親和前夫有過三個孩子。

伍爾芙父母結合後,又生下四個子女,其中就包括伍爾芙。如此十口之家,八個孩子,又跨越了三宗婚姻,因此,孩子們的性格各方面都會有所參差,矛盾和衝突就更不必說。

這其中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因為二婚數子的情況,孩子們的年齡差距也會有些大,這就導致年長的可能已經進入青春萌動的發育期,而年少的可能才剛學會走路跑步。加之孩子諸多,大些的孩子顯然會缺少正常的青春教育引導,以至於伍爾芙曾在個人傳記《存在的瞬間》中提到,她和姐姐幼年時期都曾遭受過同母異父的哥哥的侵犯。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及友人

如果說這是伍爾芙幼年時期刻在成長源頭的第一道傷疤,那麼,媽媽的去世就是刻在她成長源頭的第二道傷疤。伍爾芙十四歲那年,媽媽因病去世更是深深刺激到了她,導致她第一次徹底崩潰。

幼年時期不幸的經歷讓伍爾芙深覺被侵犯的羞辱恐懼,以及年幼離母的恐慌和不安,這也導致她後續對同性的依戀成了她情感生活的重心,例如無可救藥地戀上自己的姐姐,從而和姐夫調情,以他作為情感的轉嫁和替身,而她的抑鬱症、神經錯亂及系列的幻聽產生,也都緣於童年那不堪回首的經歷。

但命運向來是公平的,這些不幸的經歷令伍爾芙痛苦終生,可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她創作的動力和源泉,這也是伍爾芙之所以更願意選擇精神創作的一個因素。只是,這樣的源泉又疼又苦,辛苦伍爾芙了,致敬!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畫像

寫作,她生命的火山口

伍爾芙自幼沒有上過學,關於成長,她曾經這樣說過:想想我是怎麼長大的!沒有學校; 上午浸在父親的書籍裡; 從來沒有在學校扔球, 戲耍, 說粗話, 嫉妒的任何機會。

這一段描述,雖然向大眾展露了她孤獨無味的童年生活,指向她後續精神創傷的另一個因素外,也一定程度上讓我們認識到伍爾芙的父母其實還是較為關注她的學習的,加之名望很高的父親的引導,伍爾芙的學識基礎還是很好的。

1897年,在母親去世兩年後,伍爾芙同父異母的姐姐 Stella也離開了她,這連環的刺激讓伍爾芙內心世界的火山開始蓄勢待發,她開始寫日記,把自己心中所想,都記錄在紙上,而這也是她步入文學領域的一個出發點。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作品

在伍爾芙很小的年紀,命運就連環壓走了她的兩個至親,這讓伍爾芙非常難以適從,但更為不幸的是,1904年4月,她的父親也不打招呼就匆匆離開了她。父親的去世導致伍爾芙第二次精神崩潰,這一次,她比母親去世時的崩潰表現得更為激烈,甚至試圖路窗自殺,後被攔下,漸漸平靜。

後來,為了躲避這令她痛苦崩潰的環境,她搬去了布盧姆斯伯裡的戈登廣場,也是在那裡,她發表了自己的第一份文學作品。那是一篇沒有署名的書評,被髮表在當初的《衛報》上。這個開端令她再都停不下來,內心的火山終於噴發,那些蜷縮在靈魂裡的文字開始雀躍紙上,不久後,她就出版發行了自己的第一批散文,並開始在一家成人夜校任職,同時不間斷地為《時代文學增刊》撰寫書評。

沒有同伴的幼年、哥哥的凌辱、父母姐姐的相續離世,這一切不幸的因素在伍爾芙心間發酵太久,而她也終於為那些情緒和創傷找到了出口,而伍爾芙也自此找到了自己人生該要努力的方向。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1907年,她開始著手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遠航》,這部書斷斷續續歷時六年,至1913年才完成,也順利被出版社接納,然而卻因為一戰的原因出版之事被陸續擱淺。也許是不順的事情太多,伍爾芙再度精神受創,那是她陸續崩潰後一次大型的精神病發作,足足延續了9個月!

直到第二年的春天,伍爾芙的病情才漸漸好轉,而她費盡心血的《遠航》也在不久後終於順利出版。後來為了作品出版更方便一些,伍爾芙和丈夫買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機,然後在自家的地下室建立了一個出版社,被命名為‘霍加斯出版社’。而幾乎連伍爾芙自己都想象不到,正是當初這小小的一間出版社,後來不但出版了伍爾芙的所有作品,還出版了包括艾略特、凱瑟琳·曼斯菲爾德、弗洛依德在內的很多作家的作品。

但是當初,有了這樣的出版支撐,伍爾芙的創作就更是隨心隨性一些,而伍爾芙也更是陸續寫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例如《達羅威夫人》、《牆上的斑點》、《到燈塔去》、《雅各的房間》等。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作品

直到1941年2月,她完成作品《幕間》的寫作後,預感到自己又將要經歷一次精神病發的痛苦折磨,她開始變得非常悲觀絕望,甚至懷疑自己將永遠不會好轉,於是分別給丈夫和姐姐寫了一封告別短信,之後,伍爾芙往自己的口袋裡裝滿了石頭,然後墜入了離家很近的烏斯河,那一年她59歲,也永遠停留在了59歲這樣的一個年紀。

伍爾芙的離開成了很多讀者的遺憾,也成了英國文學的遺憾,很多人猜測伍爾芙如果沒有沉河,後續她將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然而,那些落在靈魂裡的傷口卻令她難能從容,如果離開比存在更輕鬆幸福一些,我允許她走,也想告訴她一聲,她心間噴濺的火山,我們都有看見!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愛情,謝謝那些沒能治癒她的愛

伍爾芙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她又是何其幸運,不僅在文學創作上收穫了令人仰為觀止的成績,其實在感情生活裡,她也得到了一份難得的救贖,只是,來自丈夫那寬容如藍天深邃如碧海的愛,也沒能救治她童年的創傷。

伍爾芙一生經歷過兩次婚姻,她的第一任丈夫斯特雷奇與伍爾芙婚後不久被發現取向有問題,後來兩人和平分手,甚至處成了親蜜朋友。斯特雷奇與伍爾芙離婚後還很是關心她的生活和創作,當作意識到必須得有個人接替他照顧伍爾芙的時候,便多方活動,為伍爾芙介紹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倫納德。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不同時期的伍爾芙

從倫納德給伍爾芙寫的第一封情書,我們就能窺見他深如大海的愛:

我自私,嫉妒,殘酷,好色,愛說謊而且或許更為糟糕。因此,我曾告誡自己永遠不要結婚。這主要是因為,我想,我覺得和一個不如我的女人在一起,我無法控制我的這些惡習,而且他的自卑和馴服會逐漸地使我更加變本加厲……

因為你不是那種女性,就把這種危險無限的減少了。也許你就象你自己說的那樣,有虛榮心,以自我為中心,不忠實,然而,它們和你的其他品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你是多麼聰明,極致,美麗,坦率。此外,我們畢竟都喜歡對方,我們喜歡同樣的東西和同樣的人物,我們都很有才氣,最重要的還有我們所共同理解的那種真實,而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從這封情書裡,我們不難看出,伍爾芙也是非常喜歡倫納德的,後續她也欣然接受了倫納德的求婚,與他組建了家庭。然而,命運的這份恩賜無論多麼厚重,也都依然沒能跨越伍爾芙心裡那時不時就疼到滴血的傷口。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滿以為人生自此就該被救贖了,可是伍爾芙婚後卻無奈地發現,童年時期曾被哥哥侵犯的創傷令她根本無法坦然地面對婚姻,她接受不了和倫納德同床共枕,這樣的夫妻還有什麼意義?

然而,即便如此,倫納德還是一如繼往地對伍爾芙好,伍爾芙拒絕親近,他就尊敬她的選擇;伍爾芙創作時不出房門,不讓他看她的手稿,他就等她讓他看的時候再幫她做客觀的修改建議;伍爾芙《遠航》出版被擱淺後的精神病大發作,倫納德用他的鎮靜和機智救下她並悉心照顧!

總之,無論伍爾芙怎麼病,怎麼作,怎麼過分,怎麼出格,倫納德從來都沒有嫌棄過她,但多好的容忍都有底限。畢業於劍橋大學的倫納德,論學識休養都與伍爾芙旗鼓相當,然而,無論他多麼縱容伍爾芙,卻都不能得到她的一絲半點的感動!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倫納德也有情思起落的瞬間,他有過一段時間甚為自己的付出覺得不甘,原本他以為狠狠地愛這個女人,就能痊癒她所有的傷口,可是努力了那麼久,伍爾芙卻總是不為所動,倫納德開始有些落寞,創作了小說《智慧的童貞女》。

在這部作品裡,倫納德借用主人公大衛的語氣對不為所動的伍爾芙橫加指責,結果非但沒能使伍爾芙達成全然的自省,倒是更刺激了她的精神疾病。倫納德索性再不提及,將對伍爾芙的愛,全部轉為精神層面的愛,以至於29年共同生活的漫長時光裡,他從來沒有和伍爾芙吵過架,沒有說過任何一句難聽話。

作為伍爾芙呢?她也並不是真的不為所動,她是感動的,是感激的,只是內心的那個自己,一直沒有痊癒,她甚至告訴親近的朋友們,如果沒有倫納德,她可能早就自殺了!而對外界,她也一直宣稱倫納德是自己生命中隱藏的核心,是她創造力的源泉。

"

被譽為‘英國最後一位散文大家’的伍爾芙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淚,一直澄清澄明!在那個電子科技並不發達的時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筆紙在創作,伍爾芙也是用筆,但她所蘸的墨水,卻是自生活創面流淌而過的血漬,帶著腥鹹的味道,以及瞬間又永恆的的溫熱。

伍爾芙全名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為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她一直提倡女權主義,也一再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她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我們都知道,維多利亞時代以來,英國文壇盛行現實主義風格,當時有很大一批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家,例如高爾斯華綏、威爾斯等,但伍爾芙卻將這些當時一流的小說家稱做‘物質主義者’。認為他們的作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而沒有將觸角延伸至人物的內心,所以她堅定地堅持自己的風格,勇敢的和當時流行的現實主義文學背道而馳,所以,她在創作方面的生存境地可想而知非常艱辛,然而她並無懼於此,非但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還登上了英國文學輝煌的塔尖。

說起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就不得不提哈代和康拉德等作家,因為他們才是被伍爾芙最為推崇的,原因在於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義和宿命論的混合,而最被伍爾芙所欣賞推崇的喬伊斯的創作則完全是‘精神主義’的創作,因而,伍爾芙的創作風格,很受喬伊斯的影響,所以伍爾芙的作品裡,時常會有一絲康拉德的味道。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然而往事如風,一切都成了過去,時至今日,業界關於伍爾芙的研究大多隻停留在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卻少有人去追蹤她那始終沒能治癒的童年以及被生活創痕所捆綁的人生:

童年,那些一生都沒能痊癒的傷口

這世上任何事情永遠沒有絕對一說,關於伍爾芙,雖英國文學界的核心人物。但依舊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她的作品無人可超越。

為什麼有很多人不喜歡她的作品呢?因為作為意識流文學的創始者,她的作品裡呈現出來的總是帶著腥鹹的生活創口的氣息,有人會讀得非常壓抑,所以不喜歡。然而,伍爾芙的作品之所以會帶著這種獨特的、真實的氣息,一切,皆緣自她那帶著許多劃痕的童年經歷。

伍爾芙出生在一個十口之家,父親是維多利亞時期出身劍橋的一位文學評論家,母親是位絕色佳人,曾為前拉斐爾派的畫家愛德華•波恩 – 瓊斯(Edward Burne-Jones)擔任模特。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按說雖是二婚,但能出生在這樣一對父母膝下的孩子,童年生活應該是光彩且幸福的,然而很不幸的是,伍爾芙的父母在結合之前分別有過一次婚姻,也就是說,他們是二婚才走到一起的一對人,父親和前妻生了一個女兒,母親和前夫有過三個孩子。

伍爾芙父母結合後,又生下四個子女,其中就包括伍爾芙。如此十口之家,八個孩子,又跨越了三宗婚姻,因此,孩子們的性格各方面都會有所參差,矛盾和衝突就更不必說。

這其中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因為二婚數子的情況,孩子們的年齡差距也會有些大,這就導致年長的可能已經進入青春萌動的發育期,而年少的可能才剛學會走路跑步。加之孩子諸多,大些的孩子顯然會缺少正常的青春教育引導,以至於伍爾芙曾在個人傳記《存在的瞬間》中提到,她和姐姐幼年時期都曾遭受過同母異父的哥哥的侵犯。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及友人

如果說這是伍爾芙幼年時期刻在成長源頭的第一道傷疤,那麼,媽媽的去世就是刻在她成長源頭的第二道傷疤。伍爾芙十四歲那年,媽媽因病去世更是深深刺激到了她,導致她第一次徹底崩潰。

幼年時期不幸的經歷讓伍爾芙深覺被侵犯的羞辱恐懼,以及年幼離母的恐慌和不安,這也導致她後續對同性的依戀成了她情感生活的重心,例如無可救藥地戀上自己的姐姐,從而和姐夫調情,以他作為情感的轉嫁和替身,而她的抑鬱症、神經錯亂及系列的幻聽產生,也都緣於童年那不堪回首的經歷。

但命運向來是公平的,這些不幸的經歷令伍爾芙痛苦終生,可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她創作的動力和源泉,這也是伍爾芙之所以更願意選擇精神創作的一個因素。只是,這樣的源泉又疼又苦,辛苦伍爾芙了,致敬!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畫像

寫作,她生命的火山口

伍爾芙自幼沒有上過學,關於成長,她曾經這樣說過:想想我是怎麼長大的!沒有學校; 上午浸在父親的書籍裡; 從來沒有在學校扔球, 戲耍, 說粗話, 嫉妒的任何機會。

這一段描述,雖然向大眾展露了她孤獨無味的童年生活,指向她後續精神創傷的另一個因素外,也一定程度上讓我們認識到伍爾芙的父母其實還是較為關注她的學習的,加之名望很高的父親的引導,伍爾芙的學識基礎還是很好的。

1897年,在母親去世兩年後,伍爾芙同父異母的姐姐 Stella也離開了她,這連環的刺激讓伍爾芙內心世界的火山開始蓄勢待發,她開始寫日記,把自己心中所想,都記錄在紙上,而這也是她步入文學領域的一個出發點。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作品

在伍爾芙很小的年紀,命運就連環壓走了她的兩個至親,這讓伍爾芙非常難以適從,但更為不幸的是,1904年4月,她的父親也不打招呼就匆匆離開了她。父親的去世導致伍爾芙第二次精神崩潰,這一次,她比母親去世時的崩潰表現得更為激烈,甚至試圖路窗自殺,後被攔下,漸漸平靜。

後來,為了躲避這令她痛苦崩潰的環境,她搬去了布盧姆斯伯裡的戈登廣場,也是在那裡,她發表了自己的第一份文學作品。那是一篇沒有署名的書評,被髮表在當初的《衛報》上。這個開端令她再都停不下來,內心的火山終於噴發,那些蜷縮在靈魂裡的文字開始雀躍紙上,不久後,她就出版發行了自己的第一批散文,並開始在一家成人夜校任職,同時不間斷地為《時代文學增刊》撰寫書評。

沒有同伴的幼年、哥哥的凌辱、父母姐姐的相續離世,這一切不幸的因素在伍爾芙心間發酵太久,而她也終於為那些情緒和創傷找到了出口,而伍爾芙也自此找到了自己人生該要努力的方向。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1907年,她開始著手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遠航》,這部書斷斷續續歷時六年,至1913年才完成,也順利被出版社接納,然而卻因為一戰的原因出版之事被陸續擱淺。也許是不順的事情太多,伍爾芙再度精神受創,那是她陸續崩潰後一次大型的精神病發作,足足延續了9個月!

直到第二年的春天,伍爾芙的病情才漸漸好轉,而她費盡心血的《遠航》也在不久後終於順利出版。後來為了作品出版更方便一些,伍爾芙和丈夫買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機,然後在自家的地下室建立了一個出版社,被命名為‘霍加斯出版社’。而幾乎連伍爾芙自己都想象不到,正是當初這小小的一間出版社,後來不但出版了伍爾芙的所有作品,還出版了包括艾略特、凱瑟琳·曼斯菲爾德、弗洛依德在內的很多作家的作品。

但是當初,有了這樣的出版支撐,伍爾芙的創作就更是隨心隨性一些,而伍爾芙也更是陸續寫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例如《達羅威夫人》、《牆上的斑點》、《到燈塔去》、《雅各的房間》等。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作品

直到1941年2月,她完成作品《幕間》的寫作後,預感到自己又將要經歷一次精神病發的痛苦折磨,她開始變得非常悲觀絕望,甚至懷疑自己將永遠不會好轉,於是分別給丈夫和姐姐寫了一封告別短信,之後,伍爾芙往自己的口袋裡裝滿了石頭,然後墜入了離家很近的烏斯河,那一年她59歲,也永遠停留在了59歲這樣的一個年紀。

伍爾芙的離開成了很多讀者的遺憾,也成了英國文學的遺憾,很多人猜測伍爾芙如果沒有沉河,後續她將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然而,那些落在靈魂裡的傷口卻令她難能從容,如果離開比存在更輕鬆幸福一些,我允許她走,也想告訴她一聲,她心間噴濺的火山,我們都有看見!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愛情,謝謝那些沒能治癒她的愛

伍爾芙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她又是何其幸運,不僅在文學創作上收穫了令人仰為觀止的成績,其實在感情生活裡,她也得到了一份難得的救贖,只是,來自丈夫那寬容如藍天深邃如碧海的愛,也沒能救治她童年的創傷。

伍爾芙一生經歷過兩次婚姻,她的第一任丈夫斯特雷奇與伍爾芙婚後不久被發現取向有問題,後來兩人和平分手,甚至處成了親蜜朋友。斯特雷奇與伍爾芙離婚後還很是關心她的生活和創作,當作意識到必須得有個人接替他照顧伍爾芙的時候,便多方活動,為伍爾芙介紹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倫納德。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不同時期的伍爾芙

從倫納德給伍爾芙寫的第一封情書,我們就能窺見他深如大海的愛:

我自私,嫉妒,殘酷,好色,愛說謊而且或許更為糟糕。因此,我曾告誡自己永遠不要結婚。這主要是因為,我想,我覺得和一個不如我的女人在一起,我無法控制我的這些惡習,而且他的自卑和馴服會逐漸地使我更加變本加厲……

因為你不是那種女性,就把這種危險無限的減少了。也許你就象你自己說的那樣,有虛榮心,以自我為中心,不忠實,然而,它們和你的其他品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你是多麼聰明,極致,美麗,坦率。此外,我們畢竟都喜歡對方,我們喜歡同樣的東西和同樣的人物,我們都很有才氣,最重要的還有我們所共同理解的那種真實,而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從這封情書裡,我們不難看出,伍爾芙也是非常喜歡倫納德的,後續她也欣然接受了倫納德的求婚,與他組建了家庭。然而,命運的這份恩賜無論多麼厚重,也都依然沒能跨越伍爾芙心裡那時不時就疼到滴血的傷口。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滿以為人生自此就該被救贖了,可是伍爾芙婚後卻無奈地發現,童年時期曾被哥哥侵犯的創傷令她根本無法坦然地面對婚姻,她接受不了和倫納德同床共枕,這樣的夫妻還有什麼意義?

然而,即便如此,倫納德還是一如繼往地對伍爾芙好,伍爾芙拒絕親近,他就尊敬她的選擇;伍爾芙創作時不出房門,不讓他看她的手稿,他就等她讓他看的時候再幫她做客觀的修改建議;伍爾芙《遠航》出版被擱淺後的精神病大發作,倫納德用他的鎮靜和機智救下她並悉心照顧!

總之,無論伍爾芙怎麼病,怎麼作,怎麼過分,怎麼出格,倫納德從來都沒有嫌棄過她,但多好的容忍都有底限。畢業於劍橋大學的倫納德,論學識休養都與伍爾芙旗鼓相當,然而,無論他多麼縱容伍爾芙,卻都不能得到她的一絲半點的感動!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伍爾芙

倫納德也有情思起落的瞬間,他有過一段時間甚為自己的付出覺得不甘,原本他以為狠狠地愛這個女人,就能痊癒她所有的傷口,可是努力了那麼久,伍爾芙卻總是不為所動,倫納德開始有些落寞,創作了小說《智慧的童貞女》。

在這部作品裡,倫納德借用主人公大衛的語氣對不為所動的伍爾芙橫加指責,結果非但沒能使伍爾芙達成全然的自省,倒是更刺激了她的精神疾病。倫納德索性再不提及,將對伍爾芙的愛,全部轉為精神層面的愛,以至於29年共同生活的漫長時光裡,他從來沒有和伍爾芙吵過架,沒有說過任何一句難聽話。

作為伍爾芙呢?她也並不是真的不為所動,她是感動的,是感激的,只是內心的那個自己,一直沒有痊癒,她甚至告訴親近的朋友們,如果沒有倫納德,她可能早就自殺了!而對外界,她也一直宣稱倫納德是自己生命中隱藏的核心,是她創造力的源泉。

英國文學大家伍爾芙存在的瞬間:長在刀疤上的愛情和文學

倫納德最終沒有喚醒伍爾芙,這位王子帶了終生所有的愛戀,卻都沒能成為救治伍爾芙的藥,但高層次的愛情,向來都是個人的事情,倫納德愛了,就按自己的意願陪伴並照顧著心理創傷一直沒能痊癒的伍爾芙,這樣雖然會為他的人生落下遺憾,但對於愛著的人來說,什麼樣的回報,都是意料之中!而他們的故事也如風雨過境,所有痕跡,終將漸漸淡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