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明一點,本文所說的“讀過”,不是“翻頁”、“相面”式閱讀,具體來講包含兩個標準:一是“完整讀過”,二是“真讀懂了”。說起來輕鬆的八個字,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

那麼,這11本史上最難經典名著,你“讀過”幾本?

“自以為讀懂了”系列

這11本史上最難文學經典名著,讀過5本算你牛

《局外人》(加繆)、《查特萊夫人的情人》(勞倫斯)、《了不起的蓋茨比》(菲茨傑拉德)

常見偏見請自查:

《局外人》的主人公對母親的去世都無動於衷,不就是個冷漠殘酷麻木不仁的“局外人”嘛;

勞倫斯不就是因為描寫情色場面就火了嘛,越是禁書大家才越想看看而已;

《了不起的蓋茨比》不就是高階版的《小時代》嘛……

“真的沒懂”系列

這11本史上最難文學經典名著,讀過5本算你牛

《城堡》(卡夫卡)、《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昆德拉)、《寒冬夜行人》(卡爾維諾)、《惡棍列傳》(博爾赫斯)

掉進他們的腦洞很難爬出來:

卡夫卡險境重重的城堡、地洞、迷宮;

昆德拉忽輕忽重時緩時急的命運列車;

北大教授吳曉東在《從卡夫卡到昆德拉》裡稱“現代主義小說……使閱讀成為嚴肅的甚至痛苦的儀式,是一件吃力的活兒”。

“有生之年”系列

這11本史上最難文學經典名著,讀過5本算你牛

《百年孤獨》(馬爾克斯)、《尤利西斯》(喬伊斯)、《追憶似水年華》(普魯斯特)

“有生之年讀不懂”之作——《尤利西斯》之難,難如看天書,而作者喬伊斯是天書專業戶,他的另一部作品《芬尼根的守靈夜》,譯者戴從容教授歷經近10年時間才翻譯完成;

“有生之年讀不動”之作——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

同樣是譯者的餘中先教授戲稱“生命太短,普魯斯特很長”;

而《百年孤獨》看似友善,卻有很多人未到百年,

便在剛翻開的幾頁裡,陣亡於連環奪命彎彎繞的人名之中了……

為什麼難懂?

經過雙重標準的篩選,你“讀過”的書還剩幾本呢?其實,我們周圍很多人對這些書都停留在“一直聽說”,卻很難讀懂。其實外國文學之所以難懂,主要是因為橫臥在普通讀者面前的兩道門檻。

第一, “翻譯的面紗”

(如果你不是28語人才)通常我們所讀到的都是“二手作品”,從原文到中文,其實還存在著一個隱形的譯者。因此,閱讀外國文學,其實是在閱讀翻譯文本。而譯本的好壞則直接影響到了我們的理解;

這11本史上最難文學經典名著,讀過5本算你牛

第二, “文化的冰山”

文學中裹挾的,是字裡行間中流動的文化因子,小說也是如此,絕不止是在虛構一個故事而已,尤其20世紀現代主義小說,甚至連完整的故事邏輯都很難梳理。因此,閱讀外國文學,就是在閱讀外國文化。小說中的文化主題如果你有所瞭解,便能讀出其中深意;不巧遇到了盲區,恐怕“書讀百遍,意也難見”。

專研文學者,可以利用大量的時間和集中的精力跨越門檻,普通讀者則很難做到。這也就是為什麼,書名你都聽過,有的還買了回來,甚至翻了幾頁,但最終,還是放它們回角落裡接灰去了。

不過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普通讀者”,閱讀文學,尤其閱讀小說,是為了在日常生活中,調節和平衡自己的狀態——離開自己的生活,去小說裡體驗100次不同人生。

這正是美國文學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所說的,關於閱讀的問題“永遠指向讀的動機和用途”。

這11本史上最難文學經典名著,讀過5本算你牛

為什麼那麼難讀大家還是想要讀懂?

尋找共鳴,希望從中獲得慰藉,

這11本20世紀的現代主義小說,大部分都是對當代人生存困境的精彩描寫。

比如在卡夫卡的作品中,主人公常遭遇相同的命運困境,人們甚至基於此發明了一個詞語“卡夫卡式的”(英文為Kafkaesque),用以表達自己在日常中受無法理解,無法控制,又無所不在的力量所左右,感到恐懼、困惑、無奈甚至憤怒……

相信文學的力量,希望從中獲得答案,

正是從20世紀開始——人類經歷過信仰危機,戰爭災難等重大事件後,小說也開始思考關乎生存,生命本質的問題,並試圖給出答案,或呈現思索答案的過程。

比如在加繆的《局外人》中,主人公默爾索先是用沉默對抗虛偽的現實,最終在臨死前發出抗議的真言。與其說這是一位“局外人”,不如說他是站在局外冷靜觀察和沉默思考的人……

這11本史上最難文學經典名著,讀過5本算你牛

真·普通讀者,希望想象力獲得釋放,

伍爾夫在《普通讀者》裡建議讀者:“關於讀書,一個人可以給另一個人的唯一建議是不接受任何建議”。

像卡爾維諾、博爾赫斯、卡夫卡、昆德拉這樣的作家……其想象力max的作品,最適合讀者用來放飛自我,放肆解讀。

不過想從“一直聽說”進階到“真正讀懂”是很難的一關,面對這11部作品,我們究竟該怎麼閱讀?換句話說,上文提到過的兩大門檻——“翻譯的屏障”,“文化的冰山”該怎麼破?

要怎麼讀?

最好的方法,就是跟著專家讀,也就是這11位作家的譯者,或研究者,因為他們最瞭解這些作家的靈與肉:

對於譯者來說,他們的解讀,直接來自原語,對於語言的理解也更深入。比如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翻譯家袁筱一,她在解讀加繆時,曾感嘆“普魯斯特寫作《追憶似水年華》的法語句子很長,很優雅,而加繆的《局外人》則很簡單,乾脆,有野生的力量,學過一學期法語的人就能讀懂。”

對於研究者來說,經年的研學,使得他們掌握著普通人難以通過日常閱讀就可獲取的背景知識。比如戴從容教授通過對喬伊斯的研究發現,《尤利西斯》體現出了愛爾蘭民間口語文學傳統和酒吧文化。

還有一些有著非常珍貴經驗的學者:

比如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董強,他是昆德拉唯一的一位中國弟子,跟隨大師學習小說多年;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范曄,他是《百年孤獨》的第一位中文譯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所長,陳眾議,著有博爾赫斯的傳記——《博爾赫斯》;

北京外國語大學意大利語教授文錚,不僅學識淵博,藝術修養也很高,在校園裡擁有一眾粉絲;

廈門大學外文學院教授林斌,她是福克納作品《寓言》的譯者……

如果由這些專家,針對某位作家和其作品進行解讀,跟著他們,“真正讀懂”也不是什麼問題了。不過想集中聽完這麼多分散在天南海北的專家講解,對文學專業的學生,恐怕都是奢求。

而現在,有一門課,集齊了11位專家一次性為你解讀11位作家的生平和他們的代表作品——帶你《遇見文學的黃金時代》,建構20世紀現代主義小說的脈絡框架,除了這11位頂級小說家的生平綜述,還有穿插在他們時代的其他名家名作的解讀賞析。

點擊試聽精品課

《遇見文學的黃金時代——11位頂級小說家的靈與肉》

除上文提到過的譯者,專家,這個豪華陣容中,還有兩位要特別推薦,一位是學者陸建德,(《文學評論》前主編,原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我們有幸邀請到他為本次課程講述了總序以及“勞倫斯”;

另一位是作家毛尖,她將為我們解讀“菲茨傑拉德”(很多已購買的朋友表示,這個名字足以構成購買的全部理由)。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能為文學這個話題停留5分鐘,已屬不易;正如策劃這樣一門文學課,也需要很大的決心和毅力。因此希望在這裡,我們能與那個對文學仍心懷信念的你相遇,一起回到那個文學的黃金時代。

這門課的特別之處

01

一位作家,只交給一位專家

這些小說大都具有強烈的個人氣質,不同作者的表達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每研究一部,都需要花大力氣深入瞭解作家本人和他所屬的時代環境,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一個人實難同時兼重。

為此我們為每一位作家仔細挑選了一位最適合講述他以及他作品的人:要麼是有與之相關著述和評論的教授、作家,要麼就是對應作家作品的主要譯者。

這11本史上最難文學經典名著,讀過5本算你牛

02

由點帶面,輕鬆擴大知識庫

我們會用幾節課的體量,來為讀者講透一位作家。主講人首先會帶你瞭解全局,然後再精選作家的一部代表作詳細剖講。

最後,主講人還會向讀者推薦他的引申閱讀書目,這些引申書目並非可以隨便百度到的“相關圖書”,而是主講人在多年研究中探尋蹤跡、順藤摸瓜、最終建立起體系的書目,可以幫助讀者把自己的知識庫輕鬆擴大N倍。

03

沒讀原作,也能進入情境

我們不會要求你在聽一節課之前,還要特地買書預熱。老師會用多年的研究經驗,用最有力、簡潔的方式摘選精華、剔除冗餘,帶你直達原著氛圍。

04

以小說為窗,透析西方社會、文明與哲學

我們的主講人之一,北大教授吳曉東認為:“小說的複雜與世界的複雜是相一致的。”在當時那樣一個混亂、變化、高速發展的時代,透過小說,我們可以直接回到現場,從每一個細節出發,去了解西方的方方面面。

不僅如此,在西方喊出“哲學已死”的口號之後,人們對哲學的思考轉到了這些小說裡面,因此這一時期的小說,增加了不少哲學性。你看加繆既是小說家,又是哲學家,還是先鋒行動派,就明白了。通過這些小說,我們對西方哲學的認知,也能更上一層。

05

特有的譯者角度,直達原著語言之美

我們的主講人陣容中,大部分都是對應作家作品的主要譯者,他們長期浸泡在原著的語言環境裡,對作者在不同字母裡流露出來的細微情緒,有著更加敏銳的感知。

這些譯者將作為我們的主講人,向我們分享他們積澱多年的多語言、多文化知識庫,帶領我們體會經典小說中原汁原味的一面。

卡夫卡曾經說過:

“生命就像我們上空無際的蒼天,一樣的偉大,一樣無窮的深邃,我們只能通過‘個人的存在’這細狹的鎖眼諦視它……”

我們希望,能夠和這些優秀的主講人一起,做讀者的“細狹的鎖眼”,幫助讀者看到那個偉大、深邃的時代與思想。

這11本史上最難文學經典名著,讀過5本算你牛這11本史上最難文學經典名著,讀過5本算你牛

掃描圖片二維碼,即可享受特價優惠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遇見文學的黃金時代——11位頂級小說家的靈與肉》專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