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民河邊撈魚,無意摸出八件國寶級文物,出國展覽時引發轟動

文物 考古 博物館 農民 三農 趣觀歷史 2018-12-15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青銅器一般多為商周時期器物,由於年代久遠,因而在眾多文物中地位超然,基本都屬於一級國寶行列。一般說來,出土青銅器最多的省份自然就是陝西、河南二省,不過今天子淵要介紹的這件青銅器卻出土於但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而且還是一件商代頂級國寶。

安徽農民河邊撈魚,無意摸出八件國寶級文物,出國展覽時引發轟動

▲安徽阜陽農村

事情還要從1957年5月的一個傍晚說起。阜南縣朱寨徐海孜村農民徐廷蘭幹完地裡的農活,就準備在家附近的小潤河裡撈點兒魚,回去好燒來下飯。不過撈了半天,也沒什麼魚,徐廷蘭就決定下河試試,然而就在這時,他突然發現上游不遠處有個黑黢黢的東西,像是一條大魚,徐廷蘭趕忙撒網,結果收網時卻收不動了,重量感覺特別沉。於是他潛下身子,透過河水模糊地看到是一個瓦盆型的東西,用手試了試,但根本拿不動。

沒有魚有點兒東西也好,徐廷蘭於是轉身去田坎上拿來了鐵鍬,挖掉河泥之後終於把那個瓦盆給挖了出來。粗略一看,這東西看起來有半米多高,被河泥包著也看不出是個啥,但憑重量感覺,應該是個金屬物件。徐廷蘭接著下了遍水,陸續撈出了7件小東西。累得滿頭大汗,徐廷蘭也顧不上撈魚了,招呼著鄉親幫忙把這些東西抱回家。

安徽農民河邊撈魚,無意摸出八件國寶級文物,出國展覽時引發轟動

▲商龍虎紋青銅尊

說起來,32歲的徐廷蘭雖然年紀不算大,但好歹是縣裡的勞動模範,多少見過點兒市面,回家將這些泥疙瘩清洗之後,越看越像是老物件,不過到底有多老,他可就不知道了。另一方面,徐廷蘭從河裡撈出東西的消息不脛而走,最後被阜南文化館館長蔣家琦得知,蔣館長趕忙跑到徐廷蘭家,結果一看到東西就激動地說:“小徐!這可是大寶貝!國寶啊!”徐廷蘭一聽,連忙說:“國寶那就是國家的,俺不要,國家啥時候來收走?放在俺家,這麼貴重,俺也不放心。”

安徽農民河邊撈魚,無意摸出八件國寶級文物,出國展覽時引發轟動

▲安徽省博物院

於是蔣家琦馬上向安徽省博物館(今安徽博物院)反映情況,很快省博就派專家葛介屏一行五人來到阜南。當他們看到這組東西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經過一番檢查,專家們得出結論,這是一組罕見的商代青銅祭祀禮器,而且此前從未在安徽出土過這類文物。得知這是國寶後,徐廷蘭當即表示全部無償上交給國家。當地政府得知後,向徐廷蘭頒發了“愛國勞模特別奉獻”獎狀,並獎勵人民幣500元整,以資鼓勵。

安徽農民河邊撈魚,無意摸出八件國寶級文物,出國展覽時引發轟動

▲清理修復青銅器

歷經輾轉,這組國寶目前全部陳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經過國博專家的清洗修復,這些器物的精美容貌也重見天日。其中最大的那件通高50釐米,口徑45釐米,重約26千克。在器物肩部,裝飾有三條尊貴的龍紋,龍首回看,現於雲端;圈足描繪有象徵威嚴的饕餮紋,腹部則是商周時期常見於祭祀器物上的雲雷紋,並畫有老虎食人的場景。據專家推測,這一場景或許是在反映那個年代仍盛行人牲祭祀。整體來看,這一器物工藝精湛,佈局對稱,龍紋蜿蜒、虎身舒展,是商代青銅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最終定名為“商龍虎紋青銅尊”。在商朝時,如今的安徽阜南地區乃是淮夷部族的聚居地,受到中原商文化影響的同時,也帶有強烈的地域特色,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龍虎紋青銅尊即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一例。

安徽農民河邊撈魚,無意摸出八件國寶級文物,出國展覽時引發轟動

▲現藏於安徽博物院的饕餮尊

70年代初,我國在“乒乓球外交”之後又開展了“文物外交”,為此國家特意選擇了一批新出土的珍貴文物到國外舉辦巡展,其中出土於阜南的商龍虎紋青銅尊名列其中,但由於其太過珍貴,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前身)便將同是阜南出土的饕餮尊送展。果不其然,饕餮尊在日、墨、美、英、法、加等國展出時吸引了無數參觀者的目光,古樸厚重的東方之美震撼了全世界。

參考文獻:

《國寶檔案》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