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文物 大足石刻 雕塑 石門山 秦巴美好江山 2017-04-10

原創 西行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末、宋初時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是著名的藝術瑰寶、歷史寶庫和佛教聖地,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十大文化符號。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群有75處,5萬餘尊宗教石刻造像,總計10萬多軀,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等中國四大石窟齊名。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時間跨度從九世紀到十三世紀,以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從世俗到宗教,反映了中國這一時期的日常社會生活,證明了這一時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被譽為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石窟藝術陳列館。大足石刻規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保存之完好,更是世界罕見。

建設肇始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現存大足石刻作品中,最早的為鑿於公元650年(初唐永徽元年)的尖山子摩崖造像,其後200多年間僅新開鑿聖水寺摩崖造像一處。這兩處初、中唐造像總共不過20龕。直到公元885年昌州遷治大足後,摩崖造像方漸大興。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公元1279年(南宋末年),大足一直是昌州州治所在縣。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即在這近400年間完成。

造像發源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源於古印度的石窟藝術自公元三世紀傳入中國後,分別於公元五世紀和七世紀前後(魏晉至盛唐時期),在中國北方先後形成了兩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八世紀中葉(唐天寶之後)走向衰落。於此續絕之際,位於長江流域的大足縣境內摩崖造像異軍突起,從公元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從而把中國石窟藝術史向後延續了400餘年。此後,中國石窟藝術停滯,其他地方未再新開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為中國石窟藝術建設史上最後的一座豐碑。

晚唐造像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自公元892—1252年的360年間(晚唐景福至南宋淳佑年間),大足先後建成佛教、道教和"三教"造像區34處,造像數量佔大足石刻總數的80%左右。其中除北山摩崖造像始鑿於公元892年晚唐景福元年外,其餘均為公元1082—1252年北宋元豐至南宋淳佑的170餘年間建成。明、清兩代的500年間共有摩崖造像39處,其中雖不乏佳品,但多為小型造像區,造像數量也不足今大足石刻造像總數的20%。

五山造像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簡稱"五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藝術中公元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間中國晚唐景福元年至南宋淳佑十二年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五山”摩崖造像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好而著稱於世。以集釋佛教、道道教、儒儒家“三教”造像之大成而異於前期石窟。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國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

石刻分佈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以大足區、潼南區、璧山區、銅梁區為範圍,大足區是重慶市市轄區,始建於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豐大足”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大足區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佈,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縣內102處摩崖造像的總稱。其中75處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有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市級有尖山子、妙高山、舒成巖、千佛巖;縣級有峰山寺等66處。造像1030龕(窟),約5萬餘尊。內容以佛教為主,道教次之,餘為佛道合一、佛道儒三教合一、歷史人物、供養人(又名功德主)等造像;碑文、頌偈、題記10萬餘字。雕刻類別主要是高、淺浮雕,少數圓雕,極個別陰線刻。

寶頂石刻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寶頂山位於大足區龍崗街道東北15千米處,海拔527.83米。寶頂山摩崖造像始鑿於南宋年間,四周2.5千米。內山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聖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小佛灣造像。以大足大佛灣為主體,小佛灣次之,分佈在東、南、北三面。巨型雕刻360餘幅,以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像等最為著名。寶頂石刻由號稱“第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趙智鳳於公元1174—1252年間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歷時70餘年,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聖壽寺依山構築,雄偉壯觀。南宋趙智鳳創建,後遭元、明兵燹,明、清兩度重修。現存山門、天王殿、帝釋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燈殿和維摩殿七重殿宇,為清代重建。建築面積1631.68平方米。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九龍浴太子

大佛灣位於聖壽寺左下一個形似“U”字形的山灣。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25米。造像刻於東、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編為31號。依次刻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圖、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千手觀音、佛傳故事、釋迦涅槃聖蹟圖、九龍浴太子、孔雀明王經變相、毗盧洞、父母恩重經變相、雷音圖、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六耗圖、地獄變相、柳本尊行化圖、十大明王、牧牛圖、圓覺洞、柳本尊正覺像等。全部造像圖文並茂,無一龕重複。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十惡罪報圖

小佛灣位於聖壽寺右側,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築為一座石砌的壇臺,高2.31.東西寬16.50、進深7.90米。壇臺上用條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通編為9號。主要有祖師法身經目塔、七佛龕壁、報恩經變洞、殿堂月輪佛龕及十惡罪報圖、毗盧庵洞、華嚴三聖洞、灌頂井龕等。

南山石刻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南山,古名廣華山,位於大足區城東南方向五華里處。山頂上原有道觀,名玉皇觀。南山石刻造像緣起於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屬道教造像。明清兩代稍有增補。此處摩崖造像一共有十五龕造像。作品都以道家作品為主是南山石刻的一大特點。

北山石刻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北山摩崖造像始刻於唐末,至南宋結束,和寶頂山石刻同為大足石刻中最大石刻,位於大足區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北山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造像題材51種,以佛教密宗為主,約佔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階教、淨土宗等。這些造像題材都是在當時民間極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產物,異於中國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細膩、藝精技絕、精美典雅而著稱於世,展示了公元九世紀末至十二世紀中頁(晚唐、五代、兩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趙懿簡公神道碑》

北山摩崖造像中,現存碑碣7通。其中,刻於公元895年的《韋君靖碑》,具有補唐史的重要價值;刻於公元1163—1189年間的《趙懿簡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蔡京所書,為書法藝術之珍品;二十二章《古文孝經碑》,則被史家們稱之為“寰宇間僅此一刻”。此外,還存有題刻、詩詞17件,造像記77件。對歷史地理、宗教信仰、石窟斷代分期、歷史人物等的研究皆具較高價值。

石篆山石刻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石篆山位於大足區龍崗街道西南25千米處的三驅鎮佛惠村,海拔444.6米。據佛惠寺《嚴遜記碑》記載,造像於公元1082~1096年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三年開鑿而成。石篆山摩崖造像為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在石窟中罕見。其中,第6號為孔子及十哲龕,正壁刻中國大思想家、儒家創始人孔子坐像,兩側壁刻孔子最著名的十大弟子。這在石窟造像中,實屬鳳毛麟角。第7號為三身佛龕。第8號為老君龕,正中鑿中國道教創始人老子坐像,左右各立7尊真人、法師像。據造像記知,以上3龕造像均為大莊園主嚴遜出資開鑿,同為當時著名雕刻匠師文惟簡等雕造。

石門山石刻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石門山石窟,刻於宋代,位於大足區城東石馬鎮新勝村石門山巔,因其山兩巨石夾峙如門故名。其沿巖造像,共13龕窟,或仙或釋、或諸鬼神、居於一區,皆玲瓏萬狀,鬼斧神工,精妙絕倫。此外,尚存造像記20件,碑碣、題刻8件,培修記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蹇忠進等工匠師鐫名。石門山摩崖造像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佛教題材主要有藥師佛龕、水月觀音龕、釋迦佛龕、十聖觀音窟、孔雀明王經變窟、訶利帝母龕等。其中尤以第6號十聖觀音窟最為精美。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價值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1999年12月1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將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也是我國的洞窟石刻類遺產在1987年莫高窟之後的第二次入選。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大足地區的險峻山崖上保存著絕無僅有的系列石刻,時間跨度從9世紀到13世紀。這些石刻以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從世俗到宗教,鮮明地反映了中國這一時期的日常社會生活,並充分證明了這一時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

藝術價值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中國石窟藝術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石窟藝術都積澱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模式及內涵。以雲岡石窟為代表的早期石窟藝術魏晉時期,公元四至五世紀受印度犍陀羅和笈多式藝術的影響較為明顯,造像多呈現出"胡貌梵相"的特點。以龍門石窟為代表的中期石窟藝術隋唐時期,公元六至九世紀表現出印度文化與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特點。作為晚期石窟藝術(晚唐至南宋時期,公元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於題材選擇、藝術形式、造型技巧、審美情趣諸方面都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三教"造像俱全,有別於前期石窟。以南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公元十一至十三世紀中葉的道教造像,是中國這一時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備的道教造像群。石篆山摩崖造像中以中國儒家創始人孔子為主尊的"儒家"造像,在石窟藝術中可謂鳳毛麟角。以石篆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造像,以及以石門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在中國石窟藝術中亦極為罕見。就保存狀況而言,大足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群中保存最完好之一。

對中國石窟藝術貢獻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注重雕塑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和形式規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發展的佳例。在立體造型的技法上,運用寫實與誇張互補的手法,摹難顯之狀,傳難達之情,對不同的人物賦予不同的性格特徵,務求傳神寫心。強調善惡、美醜的強烈對比,表現的內容貼近生活,文字通俗,達意簡賅,既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又有著極大的社會教化作用。在選材上,既源於經典,而又不拘泥於經典,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創造性,處處反映出世俗信仰懲惡揚善、調伏心意和規範行為的義理要求。在佈局上,是藝術、宗教、科學、自然的巧妙結合。在審美上,融神祕、自然、典雅三者於一體,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重鑑戒的審美要求。在表現上,突破了一些宗教雕塑的舊程式,有了創造性的發展,神像人化,人神合一,極富中國特色。總之,大足石刻在諸多方面都開創了石窟藝術的新形式,成為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以及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的石窟藝術的典範。

三教合一的典範

世界八大石窟之大足石刻

信神不信教、信仰多元化,是中國民間宗教信仰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重大變化。大足石刻作為中國民間宗教信仰的產物,便是其重要實物例證。一方面,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三大主體的儒家、道教及佛教,在其長期的發展進程中,總趨勢是由"相互對抗"走向"相互融合"。其表現之一,是使原本屬於佛教產物的石窟藝術為道教和儒家所借用,且"三教"創始人不分高下的出現在同一個石窟之中。大足石刻中有釋、道、儒"三教"分別造像者,有佛、道合一和"三教"合一造像者。這些造像表明,公元十至十三世紀,"孔、老、釋迦皆至聖","懲惡助善,同歸於治"的"三教"合流的社會思潮已經鞏固;世俗信仰對於"三教"的宗教界線已日漸淡漠。

一帶一路上的風土民俗藝術瑰寶,請關注西行文化!

如果喜歡,可以加入西行越野車部落,關注西行公眾號(xixingjilu),跟有共同興趣和價值觀的西行夥伴一起交流,一起旅行!

秦巴美好江山,與您攜手共創美好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