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別再當成鬼節來過了,這樣過更有意義'

"

今天是中元節,古時也稱七月半、祭祖節。

前幾天一位朋友給我留言,希望我寫寫中元節,覺得很多人對中國傳統的節日認識走入了誤區。(如果大家有什麼想看的選題,也可以提前發給我,如果時間來得及,我會盡可能的滿足大家的要求)

現在很多人一提到中元節,基本都是直接稱之為鬼節,而把七月十五稱之為鬼節,其實是很晚的事情。

三元之說,也就是上元、中元、下元之說來自於道教,上元節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元節就是七月十五,而下元節是十月十五。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民間世俗裡,“七月半”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不忘根本。在佛教裡,七月又稱“歡喜月”、“佛歡喜日”、“吉祥月”,“報恩月”。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後期的“七月半”習俗,可以說是世俗、道教與佛教的融合。


"

今天是中元節,古時也稱七月半、祭祖節。

前幾天一位朋友給我留言,希望我寫寫中元節,覺得很多人對中國傳統的節日認識走入了誤區。(如果大家有什麼想看的選題,也可以提前發給我,如果時間來得及,我會盡可能的滿足大家的要求)

現在很多人一提到中元節,基本都是直接稱之為鬼節,而把七月十五稱之為鬼節,其實是很晚的事情。

三元之說,也就是上元、中元、下元之說來自於道教,上元節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元節就是七月十五,而下元節是十月十五。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民間世俗裡,“七月半”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不忘根本。在佛教裡,七月又稱“歡喜月”、“佛歡喜日”、“吉祥月”,“報恩月”。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後期的“七月半”習俗,可以說是世俗、道教與佛教的融合。


中元節:別再當成鬼節來過了,這樣過更有意義


七月半最早的文化含義,其實就是祭祀祖先

現在我們一般是談鬼色變,其實,我們現在所說的鬼,以及遠遠偏離了他的本意,《韓詩外傳》說“鬼者,歸也”,而《禮記·祭義》上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

在古人眼中,鬼只是生命的迴歸,迴歸並不等於終結,而是回到未有生命之前的狀態,是重新迴歸自然。這也是視死如歸的本意,也就是看開了生死,而不再執著於生死。

我們現在所說的鬼,基本上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怪力亂神之類了。

鬼,最早的含義就是逝去的祖先,由此也逐步衍生出了孝道。

中國有著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事死如生的傳統,“鬼”在中國文化中也意味著逝者以另一種形式存在並影響著我們。

孔老夫子還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

對於鬼神,孔老夫子,語焉不詳,不說有,也不說沒有,以至於後人們在這個問題爭論了兩千多年。

其實,後來出現的問題,可以說明孔老夫子的擔心,就是神道設教,通過鬼神之事來實施教化,教人向善,可能說的最清楚的就是《墨子》了,則皆以疑惑鬼神之有與無之別,不明乎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則夫天下豈亂哉!”(《墨子·明鬼下》),也就是說利用大家對鬼神的畏懼實現賞賢罰暴,來實現天下的安定。

同樣,孔老夫子的目的還在於,把鬼還是定義為它的本意,也就是祖先,通過對祖先的敬畏、祭祀來實現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目的,而不是通過神道設教的方式。

幾千年來,人性沒有變,很多人都有偷懶的心理,父母在時不好好盡孝,而是通過風光大葬來博取孝的名聲,對祖先的祭祀又敷衍了事,而不是真誠的去祭祀。

我們現在對待鬼神的態度,很多時候,更像是賄賂和交易,既想讓鬼神遠離自己,又想讓鬼神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有點太讓鬼神為難了。

祭祀的目的不是求得祖先的保佑,而是這個時間,是向祖先彙報自己一年來的功過得失,是愧對祖先還是可以光宗耀祖,這是個彙報自己工作、生活,反省自我的時機和時間。


"

今天是中元節,古時也稱七月半、祭祖節。

前幾天一位朋友給我留言,希望我寫寫中元節,覺得很多人對中國傳統的節日認識走入了誤區。(如果大家有什麼想看的選題,也可以提前發給我,如果時間來得及,我會盡可能的滿足大家的要求)

現在很多人一提到中元節,基本都是直接稱之為鬼節,而把七月十五稱之為鬼節,其實是很晚的事情。

三元之說,也就是上元、中元、下元之說來自於道教,上元節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元節就是七月十五,而下元節是十月十五。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民間世俗裡,“七月半”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不忘根本。在佛教裡,七月又稱“歡喜月”、“佛歡喜日”、“吉祥月”,“報恩月”。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後期的“七月半”習俗,可以說是世俗、道教與佛教的融合。


中元節:別再當成鬼節來過了,這樣過更有意義


七月半最早的文化含義,其實就是祭祀祖先

現在我們一般是談鬼色變,其實,我們現在所說的鬼,以及遠遠偏離了他的本意,《韓詩外傳》說“鬼者,歸也”,而《禮記·祭義》上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

在古人眼中,鬼只是生命的迴歸,迴歸並不等於終結,而是回到未有生命之前的狀態,是重新迴歸自然。這也是視死如歸的本意,也就是看開了生死,而不再執著於生死。

我們現在所說的鬼,基本上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怪力亂神之類了。

鬼,最早的含義就是逝去的祖先,由此也逐步衍生出了孝道。

中國有著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事死如生的傳統,“鬼”在中國文化中也意味著逝者以另一種形式存在並影響著我們。

孔老夫子還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

對於鬼神,孔老夫子,語焉不詳,不說有,也不說沒有,以至於後人們在這個問題爭論了兩千多年。

其實,後來出現的問題,可以說明孔老夫子的擔心,就是神道設教,通過鬼神之事來實施教化,教人向善,可能說的最清楚的就是《墨子》了,則皆以疑惑鬼神之有與無之別,不明乎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則夫天下豈亂哉!”(《墨子·明鬼下》),也就是說利用大家對鬼神的畏懼實現賞賢罰暴,來實現天下的安定。

同樣,孔老夫子的目的還在於,把鬼還是定義為它的本意,也就是祖先,通過對祖先的敬畏、祭祀來實現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目的,而不是通過神道設教的方式。

幾千年來,人性沒有變,很多人都有偷懶的心理,父母在時不好好盡孝,而是通過風光大葬來博取孝的名聲,對祖先的祭祀又敷衍了事,而不是真誠的去祭祀。

我們現在對待鬼神的態度,很多時候,更像是賄賂和交易,既想讓鬼神遠離自己,又想讓鬼神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有點太讓鬼神為難了。

祭祀的目的不是求得祖先的保佑,而是這個時間,是向祖先彙報自己一年來的功過得失,是愧對祖先還是可以光宗耀祖,這是個彙報自己工作、生活,反省自我的時機和時間。


中元節:別再當成鬼節來過了,這樣過更有意義


對於生死,道家可能是看的最豁達的,尤以莊子、楊朱等為代表,莊子的鼓盆而歌的故事,大家應該都非常瞭解,也就是莊子的妻子死了以後,他不是悲悲慼慼、哭哭啼啼,而是鼓盆而歌,原因就是,如莊子所說

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 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 ,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 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 故止也。”

簡單的翻譯一下:

你說錯了。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傷。但 我不能一味的受感情支配,還得冷靜的想想呀。我想起從 前,那時她未生,不成其為生命。更早些呢,不但不成其 為生命,連胚胎也未成。更更早些呢,不但未成胚胎,連 魂氣也沒有。後來恍恍惚惚之際,陰陽二氣交配,變成一 縷魂氣。再後來呢,魂氣變成一塊魄體,於是有了胚胎。再再後來呢,胚胎變成幼嬰,她生下來,成為獨立生命。生命經歷了種種苦難,又變成死亡。回顧她的一生,我聯 想到春夏秋冬時序的演變,多麼相似喲。現在她即將從我 家小屋遷往天地大屋,坦然安臥。我不唱歌歡送,倒去嗷 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這樣一想,我便節哀 ,敲盆唱起歌來。”


"

今天是中元節,古時也稱七月半、祭祖節。

前幾天一位朋友給我留言,希望我寫寫中元節,覺得很多人對中國傳統的節日認識走入了誤區。(如果大家有什麼想看的選題,也可以提前發給我,如果時間來得及,我會盡可能的滿足大家的要求)

現在很多人一提到中元節,基本都是直接稱之為鬼節,而把七月十五稱之為鬼節,其實是很晚的事情。

三元之說,也就是上元、中元、下元之說來自於道教,上元節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元節就是七月十五,而下元節是十月十五。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民間世俗裡,“七月半”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不忘根本。在佛教裡,七月又稱“歡喜月”、“佛歡喜日”、“吉祥月”,“報恩月”。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後期的“七月半”習俗,可以說是世俗、道教與佛教的融合。


中元節:別再當成鬼節來過了,這樣過更有意義


七月半最早的文化含義,其實就是祭祀祖先

現在我們一般是談鬼色變,其實,我們現在所說的鬼,以及遠遠偏離了他的本意,《韓詩外傳》說“鬼者,歸也”,而《禮記·祭義》上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

在古人眼中,鬼只是生命的迴歸,迴歸並不等於終結,而是回到未有生命之前的狀態,是重新迴歸自然。這也是視死如歸的本意,也就是看開了生死,而不再執著於生死。

我們現在所說的鬼,基本上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怪力亂神之類了。

鬼,最早的含義就是逝去的祖先,由此也逐步衍生出了孝道。

中國有著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事死如生的傳統,“鬼”在中國文化中也意味著逝者以另一種形式存在並影響著我們。

孔老夫子還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

對於鬼神,孔老夫子,語焉不詳,不說有,也不說沒有,以至於後人們在這個問題爭論了兩千多年。

其實,後來出現的問題,可以說明孔老夫子的擔心,就是神道設教,通過鬼神之事來實施教化,教人向善,可能說的最清楚的就是《墨子》了,則皆以疑惑鬼神之有與無之別,不明乎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則夫天下豈亂哉!”(《墨子·明鬼下》),也就是說利用大家對鬼神的畏懼實現賞賢罰暴,來實現天下的安定。

同樣,孔老夫子的目的還在於,把鬼還是定義為它的本意,也就是祖先,通過對祖先的敬畏、祭祀來實現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目的,而不是通過神道設教的方式。

幾千年來,人性沒有變,很多人都有偷懶的心理,父母在時不好好盡孝,而是通過風光大葬來博取孝的名聲,對祖先的祭祀又敷衍了事,而不是真誠的去祭祀。

我們現在對待鬼神的態度,很多時候,更像是賄賂和交易,既想讓鬼神遠離自己,又想讓鬼神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有點太讓鬼神為難了。

祭祀的目的不是求得祖先的保佑,而是這個時間,是向祖先彙報自己一年來的功過得失,是愧對祖先還是可以光宗耀祖,這是個彙報自己工作、生活,反省自我的時機和時間。


中元節:別再當成鬼節來過了,這樣過更有意義


對於生死,道家可能是看的最豁達的,尤以莊子、楊朱等為代表,莊子的鼓盆而歌的故事,大家應該都非常瞭解,也就是莊子的妻子死了以後,他不是悲悲慼慼、哭哭啼啼,而是鼓盆而歌,原因就是,如莊子所說

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 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 ,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 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 故止也。”

簡單的翻譯一下:

你說錯了。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傷。但 我不能一味的受感情支配,還得冷靜的想想呀。我想起從 前,那時她未生,不成其為生命。更早些呢,不但不成其 為生命,連胚胎也未成。更更早些呢,不但未成胚胎,連 魂氣也沒有。後來恍恍惚惚之際,陰陽二氣交配,變成一 縷魂氣。再後來呢,魂氣變成一塊魄體,於是有了胚胎。再再後來呢,胚胎變成幼嬰,她生下來,成為獨立生命。生命經歷了種種苦難,又變成死亡。回顧她的一生,我聯 想到春夏秋冬時序的演變,多麼相似喲。現在她即將從我 家小屋遷往天地大屋,坦然安臥。我不唱歌歡送,倒去嗷 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這樣一想,我便節哀 ,敲盆唱起歌來。”


中元節:別再當成鬼節來過了,這樣過更有意義


其實,《莊子》還有很多關於生死和鬼神的故事,關於生死的就不多引用了。我們來看一下《莊子·達生》這一篇裡的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莊子·達生》:

桓公田於澤,管仲御,見鬼焉。公撫管仲之手曰:“仲父何見?” 對曰:“臣無所見。”公反,誒詒為病,數日不出。齊士有皇子告敖 者,曰:“公則自傷,鬼惡能傷公!夫忿滀之氣,散而不反,則為不 足;上而不下,則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當心,則為病。”桓公曰:“然則有鬼乎?”曰:“有。沈有履。灶有髻。戶內之煩壤,雷霆處之;東北方之下 者倍阿,鮭蠪躍之;西北方之下 者,則泆陽處之。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澤有委蛇 。”公曰:“請問委蛇之伏狀何如?”皇子曰:“委蛇,其大如轂, 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其為物也惡,聞雷車之聲則捧其首而立。見 之者殆乎霸。”桓公辴然而笑曰 :“此寡人之所見者也。”於是正衣冠與之坐,不終日而不知病之去 也。

簡單的翻譯一下這個故事:

一日,桓公郊外打獵,管仲為他駕駛 獵車。車過叢林,桓公瞥見密林陰暗處有一鬼,急命停車 ,桓公拍管仲手,問:“仲父,你快看,那是啥?”

管仲說:“臣啥也沒看見。”

桓公吩咐回城,不再說一句話。回宮後,得了痴呆症 ,幾天不坐朝。宮廷醫生有姓皇子名告敖的診斷說:“ 您是自找病害,鬼哪敢害您。一般而言,怒氣鬱結在胸 ,散發一空,便會感到虛弱無力。如果上衝,沉不住氣, 便會暴躁。如果下沉,提不起氣,便會健忘。怕的是不上 不下氣攻心,就要害病了。”

桓公不聽空話,只問:“有沒有鬼?”

告敖說:“有。陰溝有鬼,名履。爐灶有鬼,名髻。門背後垃圾堆有鬼,躲藏不出,名雷霆。院牆東北角落有 鬼,跳來跳去,名倍阿蛙龍。院牆西北角落有鬼,躲藏不出,名佚陽。水中有鬼,名罔象。丘陵有鬼,名萃。山有 鬼,名夔。曠野有鬼,名彷徨。叢林有鬼,名委蛇。

桓公打斷告敖的話,說:“停停。請問委蛇什麼形狀。”

告敖說:“委蛇形狀如蟒,粗若輪轂,長若車轅,紫衣紅帽。這鬼傢伙怕聽轟轟隆隆的雷聲,或是車聲。聽見 轟轟隆隆隆,便直起身來,雙手掩耳。委蛇是隱形的,常人俗眼休想看見。誰若有幸看見委蛇,誰就能稱霸天下。”

桓公開心暢笑,說:“我看見的就是這個!”於是翻身下床,穿衣戴帽,謙恭下士,賜醫生坐下談。不到天黑 ,痴呆症狀完全消失,齊桓公又神彩奕奕了。

之所以說這個故事很有意思,原因有兩個:

一是,告敖告訴齊桓公,到處都有鬼,鬼也就不那麼可怕了。

二是,鬼是,人心造的幻影,可怕的是自己“心裡有鬼”,而有時候,正如上邊這裡,告敖其實是利用了齊桓公心裡的“鬼”,驅散了他對其他的鬼的恐懼。

和鬼關係最密切的,莫過於生死,如果像莊子、楊朱們一樣,看開了生死,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人生的絕大部分恐懼、貪婪,基本也就可以絕緣了,而因貪婪、恐懼所引發的諸多明爭暗鬥、蠅營狗苟也就沒有了意義,人才算真正達到了逍遙與自在

但是,也有些人因為失去了敬畏,變得肆無忌憚,無法無天,為所欲為,這其實是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而這時候,悲劇就會以最殘酷的方式展現在我們面前。

我原來一直籌備一檔節目,就是講中國古代小說,其中,很多都是民間的鬼故事,民間鬼故事經歷了精英的整理和昇華,它的神祕意味便昇華為道德意味,它的鬼神色彩便具備了人的色彩,這也就是馮友蘭 先生說的“儒學使宗教變成了詩。”

先秦最後一位集大成者,荀子則說: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凶也。

對於那些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存在,君子將它們理解成一種必要的文化,理解為一種教化民眾維護秩序的政治智慧,也理解為人區別於禽獸的高貴性所在,而無知民眾則將它理解為真實存在的靈異來迷信,卻不懂得真心敬畏、努力修德。

我們現在所謂的“鬼節”,已經失去了他本初的意義,也就是祭祀祖先,感恩祖先的遺澤;懂得敬畏,敬畏天道、敬畏自然、敬畏人心。

對於生活在崇尚科學的現代社會的我們,對鬼神之事敬而遠之,驅除心裡的鬼,同時,又心存敬畏,才能夠止於至善,安住逍遙、自在的境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