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這座嶺南歷史名城,領略東江邊上的民俗文化

惠州位於珠江三角洲東北端,兼具山區、丘陵、沿海三大地形,客家文化、廣府文化、閩南文化長期在這裡交流碰撞、融匯發展。在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惠州博採眾長、兼容幷蓄,孕育出了豐富多彩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嶺南大地上開出別具一格的文化盛卉。

不同於一線城市的繁華與緊張,惠州是一個真正慢節奏的城市。遠離了高聳的摩天大廈和喧囂的車水馬龍,在山水湖寺與古美村落中,我們踏足發現了那些獨屬於惠州的民俗風情。

從遠古文明開始

走進這座嶺南歷史名城,領略東江邊上的民俗文化

祭祀,是遠古時期人們對祖先,對自然,對未知的敬畏與崇拜。《左傳·成公十三年》中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足見祭祀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中華民族的眾多習俗也大都與祭祀有關。其中,廟會便是祭祀活動中衍生出來的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漢代以後,隨著佛教文化的傳入以及道教文化的興盛,廟會成了民間重要的社會活動。

道教文化

在惠州文化中,道教文化佔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這當然要歸功於東晉丹道名家葛洪。1600多年前,葛洪落腳羅浮山,與其妻在山上煉丹、著醫學、修道觀,最終使羅浮山成為嶺南道教聖地。從羅浮山的“沖虛觀”到西湖的“元妙觀”,再到惠東的“九龍觀”,葛洪之後,惠州因其“大海環其東,眾水匯於前,群峰擁於後”的獨特環境成了修道之人的淨土和福地。

九龍峰位於惠東蓮花山山脈西段,因北側有九條山脊蜿蜒如龍,故名“九龍峰”。傳說600多年前,譚公(原名譚峭,一說譚德)童年常在此放牧,後得道成仙,為百姓造福,受人敬仰。後人為了紀念他而在山上建造廟亭。

走進這座嶺南歷史名城,領略東江邊上的民俗文化

九龍峰祖廟(譚公祖廟)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3年),於明宣德九年(1434年)建成,是香客遊人朝拜、旅遊的理想之地。九龍峰祖廟廟會(譚公醮會)約有四五百年曆史,每隔四年舉辦一次,是群眾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道教活動。2009年10月,廟會入選為廣東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這個傳承了幾百年的民俗正以它自身積澱的歷史厚度向世人閃耀著光芒。

多神信仰

惠州的文化是駁雜的,因此也註定了惠州民間信仰的多元性。

地處嶺南的惠州,由於歷史原因和地緣關係,儒釋道三教在這裡的情況似乎有些特別。儘管儒家思想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朝開始一直作為官方的正統思想,但地處嶺東一隅的惠州,儒學通過官方教育的方式在平民知識分子間傳播,卻是隋以後的事。然從異域傳入中土的佛教,卻先於儒學在漢晉之際流播民間,與道教一起,形成釋道匯流、共存共榮的現象。待至近代,惠州更是日益頻繁地受到西方文化的洗禮。

走進這座嶺南歷史名城,領略東江邊上的民俗文化

因此,惠州在宗教方面形成了多教並存、多神信仰的局面,既有佛教、道教寺觀,也有文昌宮等儒學文化象徵,更有基督教、天主教等西式教堂,還有一般民間信仰人物的廟堂,儘管如此,卻始終沒有出現諸教各不相容、佔山為王的情形,諸神各自發展,相安無事。

媽祖文化

媽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漢族民間信仰。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現代,體現了漢族海洋文化的一種特質。在惠州東部沿海地區,人們同樣信奉著媽祖,一代又一代,人們將媽祖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懼風雨,無畏濤浪,不斷前行。如今媽祖文化作為旅遊資源之一,每年都吸引了眾多信眾和遊客前來朝拜、參觀。自2012年起,惠州巽寮度假區便以“媽祖文化”為主題打造旅遊節,以旅遊的形式將當地民俗文化資源進一步挖掘和整合,現已成為一張城市宣傳的亮麗名片。

走進這座嶺南歷史名城,領略東江邊上的民俗文化

民俗活動

與宗教信仰伴隨著的還有各種祈福活動,在惠州各地的祈福活動中,舞龍又是一項特有的傳統民俗活動。不同於廣佛等地單以舞獅表演為主,惠州的年節主要是以舞龍表演為主,舞獅輔之以助興。主要集中在春節到元宵這段時間,惠州各地幾乎都有規模不同的舞龍活動,一般以村、鎮為單位,由民間集資自辦,有固定的時間和完整的流程,至少都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惠州的舞龍活動並不講究動作或要求展示精、氣、神、韻等,惠州的舞龍主要是以遊街穿行為主,目的主要是驅邪、祈福,是一種精神上的寄寓。

走進這座嶺南歷史名城,領略東江邊上的民俗文化

在惠州,各種傳統文明都擁有自己鮮明的民俗特色,也都是研究嶺南民間信仰和民俗文化的獨特鑰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