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2019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1週年,幾千年來,在祖國西部的這方寶地上,各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互動交融,共同建設了美麗富饒的塞上江南,共同創造了兼容幷包的燦爛文化。

這片神奇的土地承載著珍貴的歷史記憶,留存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筆者曾來到歷史文化厚重的魅力寧夏,走進鎮北堡西部影城,尋訪入駐影城內的民間非遺項目,對話多位非遺傳承人。

看他們展示獨門絕技,深入瞭解曾在特定歷史時期內綻放光芒的傳統手藝如今的生存、發展狀況。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此次寧夏之行,在挖掘非遺項目的過程中,也對這些民間老手藝安家景區後,在政府的幫助、市場的引導以及自身探索下走出的良性發展之路,以及積極引入民間非遺項目的鎮北堡西部影城以文化為依託的成功轉型之路有了一個直觀的瞭解。

1.感受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

在正式進行景區內非遺項目的採訪前,筆者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先對鎮北堡西部影城做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影城的原址鎮北堡曾是明清時代的邊防戍寨,其實在中國西北部類似的戍寨從明朝到清朝大大小小遺留有很多,人們並不以為稀奇。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鎮北堡西部影城城牆

196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來鎮北堡趕集的張賢亮發現了它的審美價值並把它寫進了自己的小說裡。

20世紀80年代開始張賢亮把它介紹給了電影界,鎮北堡從此與影視結緣。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後張賢亮以鎮北堡為基地開始著手創辦鎮北堡西部影城。

在建設之初,鎮北堡只是一座廢墟,殘破不堪,堡內還居住著牧民,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張賢亮投入79萬元。

以文化為生產力,逐步把鎮北堡打造成為如今聞名全國的旅遊品牌,可以說這是廢墟之上創造的一個奇蹟。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影城原本並沒有非遺項目,而之後引入民間傳統技藝是張賢亮在2004年左右決定對影城進行轉型時所做的舉措。

雖然影城很早就與影視結緣到之後有了“中國電影從這裡走向世界”這塊金字招牌。

但張賢亮未雨綢繆地意識到隨著時代的發展依靠拍攝影視劇的影城會成為一個夕陽產業,今後的贏利方向應該是大力發展旅遊業,用文化內涵來延續其生命力。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張賢亮敏銳地洞察到傳統文化即將復甦的趨勢,當時給出影城的定位是“中國西部一個農村化、民間化的北方小城鎮”。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其中的內容是要恢復和再現即將消失和正在消失的古代生產、生活方式,要把祖先創造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為旅遊資源。

很快影城開始招募民間非遺項目,在張賢亮的邀請下,一個個民間手工藝人相繼走入影城。

他們向遊客展示傳統技藝,一方面吸引遊客,另一方面也通過景區獲得了穩定的收入。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在採訪中,筆者瞭解到,目前進駐影城的民間技藝有60多項,其中有十幾位民間藝人在影城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入駐影城後這些項目在景區搭建的平臺上進行了非遺項目的申報。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伏兆娥(剪紙)

目前,伏兆娥(剪紙)已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任振斌(六盤山木版年畫)、趙桂琴(刺繡)、王玉成(擀氈)、王紹西(皮影戲)成功申報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級非遺,其他的民間藝人也正在積極申報中。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2008年,影城被國務院和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保護性開發綜合實驗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驗基地”。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王紹西(皮影戲)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鎮北堡西部影城打鐵藝人

國家對於鎮北堡西部影城有如此高規格的認同,這在旅遊界鮮有,而此後民間非遺項目和景區發展相輔相成、互惠互利的事實也證明了影城搞的這種模式是正確且值得其他地方借鑑的。

2.非遺安家景區的商業化運營

雖說,現在發展傳統非物質文化的社會大環境越來越來,有政府的扶持和鼓勵,但仍有許多非遺項目掙扎在生存線上,傳承現狀令人堪憂。

像影視城這樣讓老手藝在景區內安家的舉措為非遺的保護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平臺。

場地免費提供,對於無法產生經濟效益的傳承人,影城還給發放工資。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王玉成

比如2007年就從寧夏固原來到影城的擀氈藝人王玉成。

王玉成今年已經60多歲,大家親切地稱他為“老王”。

擀氈這門手藝是他祖孫三代的謀生技能,可惜如今氈製品退出了人們的生活,難以再靠這門手藝生活,以往的謀生技能變成了如今影城內的表演項目。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在王玉成的工作室“老王氈房”裡筆者看到了氈帽、氈衣、氈毯等好多老王平日裡做的氈製品,有遊客上前詢問了解但購買的人寥寥無幾。

畢竟這些東西現在失去了實用性,也不易保存,長時間不使用會生蟲。

老王難以靠賣氈製品獲得收益,對於類似於老王這樣入駐影視城後無法產生經濟效益的手藝人,影城會給予每天70元左右的補貼。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相較於老王的“生意慘淡”,來自寧夏山區的剪紙藝人伏兆娥自1997年來到影城,20多年來可謂是把剪紙事業經營得風生水起。

“來,看一看啊,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為大家現場剪人物肖像了,幾分鐘就能剪好……”

每每有遊客邁入工作室,伏兆娥就這樣聲音洪亮、大大方方地吆喝起來,介紹著自己也推銷著琳琅滿目的剪紙作品。

“我一直以來都是技藝和效益兩手抓”,採訪中伏兆娥自信地告訴筆者。

從小在農村生活的她剪紙風格自成一派,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創作新品。

在影城搭建的平臺上把自己的手藝巧妙與市場結合,憑藉其精湛的技藝為中外遊客現場剪肖像。

手中小小一把剪刀剪出了美好新生活,剪出了國際大舞臺,讓她名利雙收。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我一直以來都是技藝和效益兩手抓,靠著剪紙我把我的孩子都送出了國。”

採訪中伏兆娥特自豪地告訴筆者。

同樣是從寧夏農村走出來的刺繡藝人趙桂琴在未入駐影城前,刺繡對她而言僅僅是一種興趣愛好。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在農村出生的她從小跟著母親和姥姥學習刺繡,因為喜歡除了幹農活其餘時間都用來刺繡。

即便後來成了家有了孩子始終沒有讓這門手藝中斷過,手法日漸嫻熟,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針法風格。

從最初的鞋墊、衣服、被褥之類的生活用品到之後和隔壁搬來的一位畫家合作,秀出大幅的四大名著裡的人物作品,趙桂琴說那時候她只是單純的喜歡,根本不懂什麼是非遺文化的傳承。

趙桂琴把平日裡完成的刺繡作品都收納在床底櫃裡,有一年夏天收拾整理,把它們都晒在院子裡,恰巧被路過的一個文化人看到,誇讚她手藝的絕妙,覺得這麼好的作品應該展示出來。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不久後,趙桂琴偶然在一張報紙上看到影視城招募民間手藝人的消息,於是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胳膊裡夾了一卷刺繡作品走進了影城,此行就此開啟了她刺繡之路的新篇章。

趙桂琴的刺繡作品得到了張賢亮的認可,順利在影城開設了“趙桂琴刺繡工作室”,然後申報了非遺項目,兩年後被批為寧夏首批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景區南來北往的遊客多,刺繡作品大受歡迎。

趙桂琴指著工作室牆上掛滿的一幅幅大件作品對筆者說。

“剛來那幾年,一個夏天的功夫牆上的所有作品都銷售一空,家裡的姊妹們幫著一起趕工都趕不上賣。如今,從事刺繡的人越來越多,銷路沒有以前好了。”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但現在趙桂琴有了自己的刺繡公司,年年和當地政府合作給寧夏的農村婦女培訓刺繡技藝,還要抽時間參加國內和國外的各種文化交流會,忙得不亦樂乎。

無疑說,藉助影城這個平臺,讓像趙桂琴和伏兆娥這樣的非遺傳承人走出狹窄的小圈子,視野得到充分擴展,懂得如何將傳統老手藝結合市場創造出商業價值,也敢於大膽地在景區“叫賣”,提高關注度。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張賢亮曾說,“民間技藝和絕活是需要票房的,孤芳自賞的那不叫非遺,好東西就應該能創造出價值。”

我想這一點影城內的伏兆娥和趙桂琴必定深有體會。

可能有人不太習慣非遺傳承人在景區內“叫賣”的這種行為,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傳承人與其在傳承的困境中被動地等待,不如主動走出去尋找市場關注度。

試想一個整日為生計操心的傳承人如何能靜下心來潛心專研技藝,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文化是第二生產力。

這些珍貴的民間文化傳承至今怎樣讓它們產生新價值,如何延續它們的生命力,我想非遺安家旅遊景區不失為一條可行之路。

作者:秦改梅(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走進魅力寧夏,看這座在廢墟之上創造的奇蹟如何讓非遺走出新路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