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父親

文化 徒步 新聞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2019-04-08

一次次憶父夜難寐,幾回回淚流溼枕巾。父親已離世4個月,我總夢到他在老屋前笑著向我揮手、在電話裡關切地詢問我的工作和生活、用微信和孫輩們述說“忠孝勤儉”的家訓……

父親生於1942年10月15日,從小過繼給紅軍烈士大爺爺楊洪喜。奶奶為父親取名經文,期望他能有經天緯地之才,和大爺爺一樣報效國家。20歲那年,父親瞞著奶奶徒步40多裡到公社報名參軍。7年軍旅生涯,父親入伍第2年就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4次被表彰為“五好戰士”。父親曾多次談及他最驚險而又榮光的一次立功。當時部隊正在搶修工事,父親在往外運土石過程中,發現坑道頂部往下掉碎石,即將發生塌方險情,便迅速向坑道深處作業的戰友發出疏散警報。由於父親發現及時、處置得當,避免了人員傷亡事故,挽救了20多名戰友的生命。

復員後,父親被分配到教育戰線。高小文化程度的他時刻都在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和鑽研教育教學方法。他時時處處要求子女恪守“忠孝勤儉”家訓,絕不允許投機取巧和鋪張浪費。童年時代,家裡一直都過著清貧節儉的生活,我小時候身上穿的總是大哥穿過的舊衣服,用的書包也是哥哥姐姐淘汰下來的。寒冬來臨,買不起棉衣棉褲,智慧的父親教給我們一個防膝關節受寒的好辦法,把“退役”的舊襪子剪去一頭套在膝蓋上,自制成加厚保暖的護膝,非常實用,3條棉褲都不如它!對於貧窮,父親淡然而又坦然,他說:“楊家世代忠孝勤儉,人窮志不窮,要有骨氣,做一個有道德有良善的人。”家中的乾打壘老屋,從我呱呱落地至今近半個世紀,仍舊服務著我們全家。父親一直說:“我最驕傲的事,就是我的6個子女個個遵紀守法,兩個孫子都是軍人。”

無論在工作崗位上,還是在退休後的晚年生活中,父親從未動搖過自己的信仰,始終堅定對黨的忠誠與熱愛。離世前一週,父親緊緊握著我的手說:“我能為黨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再交一次黨費,走後要一切從簡。”我知道,這是父親以他最樸實的方式,來表達對黨的感恩、敬意和牽掛。遵從父親遺願,我替他向鎮黨委交了最後一筆3000元黨費。

令我遺憾的是,數年前,父親在新聞裡看到當初服役的平潭島面貌一新,變化很大,從未向我提過要求的父親,希望我能抽空陪他去看看。父親離開老部隊多年,一直未回去過。我應下了,幾次和家人商議行程,總因工作繁忙耽擱下來。如今,這個普通願望已成父親終生的牽掛和遺憾,也時常令我深感自責和愧疚。子欲養而親不待。曾經的參天大樹,再也不能像孩提時代那樣為我遮風擋雨,溫暖的懷念卻會陪伴我到永久。

“好好做人,好好做事!”這是父親對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每次通電話的結束語,是每次離家揮手時的叮囑。我將繼續保持良好的心態,帶上良善的心腸,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懷念父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