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風語築」以建築寫就傳播

當下,伴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數字新媒體技術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與∨R/AR技術等整合而成的新型智能基礎設施系統,逐漸滲透進入日常生活場景,新媒體與城市空間的緊密結合共融,並深刻地改變了傳播與城市空間體驗路徑與格局。城鄉作為空間媒介的屬性逐漸凸顯。城市傳播融通城市、媒介、傳播與技術多個學科,成為具有鮮活生命力的學術、產業和實踐領域,展現出日益寬闊的討論空間與重要意義,亟待充分挖掘。

01媒介與空間

「同濟·風語築」以建築寫就傳播

通信技術的每一次革命都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變革, 麥克盧漢“媒介即訊息”的囈語需從長遠的歷史脈絡來看才能洞悉其中意涵:語言的發明讓信息可以分享, 人類從此藉助神話與故事的幻想形成共同體;文字與印刷術的發明讓信息可以記錄, 信息傳播超越了空間的界限誕生了帝國與城邦;有線電報讓人類首次以一種看不見、摸不到的方式遠距離快速傳遞信息, 拉開了全球化的序幕。媒介的變革會顛覆原有的信息採集、新聞報道、傳播與溝通方式, 3G催生了微博、4G催生了微信和短視頻。


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同時, 帶來了“媒介大時代”與“敘事小時代”。進入21世紀, 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帶來的連接一切、快速迭代等特徵, 預示著“媒介大時代”的到來。麥克盧漢所謂“地球村”世界的到來, 萬物連接中也凸顯出萬物皆“媒”, 人的交往與溝通越來越彰顯生命本身, 個體感覺、知覺與情感在溝通交流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種種社會“人造物”幻象紛紛滑落甚至崩塌, 人與自我、人與他者關係在心性的貼近或疏離中呈現或遮蔽, 這代表著“敘事小時代”的開端。


正是在此基礎上,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師曾志提出了“生命傳播”的概念, 即生命在其之內又超乎其外, 在交流互動中不斷生成更迭, 在關注生命內容的同時, 注重生命中思想生成的性質、過程以及形式, 主張互聯網時代傳播學更應注重生命敘事與體驗。麥克盧漢認為, 一切媒介均是感官的延伸, 人的感覺影響著人的知覺、體驗, 也會反過來顛覆或強化著人們的感覺。個體信息感知力與迴應力的不同, 不僅體現出個體的心理差異, 也會影響到社會心理的喧囂與動盪。正因如此, 媒介敘事成為生命傳播的前提與條件。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陸曄教授就講到,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迭代更新,媒體和公共空間都發生了很多變化。現如今發ins已經成為了城市公共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城市建築注重敘事,是一種多重傳播。她講到現在抖音打卡上海,系統會自動定位在人民廣場。而在那些可以手動選擇的地點中,網紅打卡聖地是虹橋機場和迪士尼樂園,這和傳統媒體表現的意義並不相同。早在1990年代陸曄教授就曾經圍繞城市建築向同濟大學伍江副校長做過一期採訪,當時他們認為地點一定要選在外灘,因為外灘代表上海。陸曄教授還說,城市不僅是人居的環境,技術還帶給我們很多可能。巨大的LED大屏幕不僅僅是活動的廣告牌,也是很多人的自拍背景。在政治經濟學的範疇內,這是一種被迫的光汙染。然而對於大多數民眾來說並沒有這樣深刻的含義。被採訪的大叔說自己特別喜歡在大屏幕看新聞,看來來往往的人群,他感到很充實。清潔女工覺得一旦這裡有大屏幕,那麼這個城市是安全的。萬物即媒介,城市建築本身就是公共文化。在南京路和外灘是不同的生態,短視頻形成新的媒體生態,它們都是一個整體。


02城鄉與傳播


21世紀對世界影響最大有兩件事:一是中國的城市化,二是美國的高科技產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世界銀行前副行長斯蒂格利茨

城市與建築是人類最重要的物質產品也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物質載體之一。它們不僅反映了人類的物質需求,同時也總是體現著人類的精神追求經建成,就必然成為一項公共產品,也必然成為公共傳播中的主要對象。城市與建築的進步過程不僅是技術創新和文化創作的過程,同時也是對人類文化不斷積累、繼承和發展的過程。

「同濟·風語築」以建築寫就傳播

城市建築一旦建成,對於公眾而言無法逃避。傳播與城市建築本身是一體的。更長的生命週期來源於其傳播的意義。城市是人類文化的載體,實現人類的訴求。建築具有很強的敘事性、文學性,其本身就是在敘述城市故事。巴黎聖母院就有賴於文學提供的地位。城市建築也具有很強的生活性,關聯於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一旦失去,發現原來事情發生的背景沒有了,直接影響人的記憶。建築一旦建成就暴露在外,人們必須接受且無處可逃。不可以不被欣賞,因而永遠暴露在公共當中。人們往往忽略了建築在漫長歲月中存在的意義,這種意義在傳播過程中逐漸放大。它不是由建築師決定的,而是由公眾參與決定。

03智能與場景

我們生活在實驗室之中We live in a laboratory——布魯諾-拉圖 Bruno Latour

城市傳播何為?

在“大傳播”“全媒體”語境下思考城市傳播的必要性與無限潛力,深度發現與重構城市與傳播關係:使傳播聯繫城市與人群,使傳播貫穿社會與創新。

「同濟·風語築」以建築寫就傳播


1、賽博空間( cyberspace)理論—約斯德穆爾( Jos de mul)

“第三種世界的最新發展階段,這種空間比過去具有更大的自主性…”擊穿了實體和虛擬兩個空間的隔膜。

2、“流動空間”理論—曼紐爾卡斯特

網絡社會的城市“是一個以電子網絡為基礎,以特定城市為終端,以社會精英為主導的空間形式,它既沒有清晰的中心與邊緣,也沒(Manuel Castells)有固定的邊界和形狀,是一個隨著節點的變化時而擴張時而收縮,一旦停止流動就無法存在的拓撲空間。

3、“比特之城( City of Bits)理論威廉·J·米切爾( WilliamJ. Mitchell)

“比特之城”將是一個不依附於地球上任一確定地點而存在的城市…數字時代新興的城市結構和空間組合將會深刻的影響我們享受經濟機會和公共服務的權利、公共對話的性質和內容、文化活動的形式、權利的實施,以及由表及裡的日常生活體驗“。

4、媒體城市斯科特·麥奎爾( Scott mcquire)

作為一種媒體-建築的綜合體,媒體城市旨在凸顯媒體技術在當代城市空間的動態生產作用。

5、5G城市一智能互聯

5G網絡延時不到1毫秒。如果說4G改變了人的生活,那麼5G的誕生將改變社會。“它將創新從單一領域擴展到了跨領域,圍繞物聯、車聯、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推動了一個無延時的平行世界誕生,在這個世界裡,5G拉近了萬物的距離,將實現了人與萬物的智能互聯。

參考文獻:

[1]宋美傑.萬物皆媒:5G時代的媒介變革與創新[J].中國報業,2019(07):18-21.

[2]師曾志.互聯網時代媒介敘事下的生命傳播[J].中國編輯,2018(09):9-14.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