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固窮---傳統文化導讀---海航文化之二'

"

孔子周遊列國到了衛國,衛靈公就向孔子請教軍事作戰的事。孔子並不是不懂,但提問題的是衛靈公這個人,孔子就不答覆他。孔子希望他不要發動戰爭。對侵略的戰爭,孔子是反對的。所以孔子說對於禮樂文化的真精神——我還懂;軍事學我還沒有學過,對不起,我不懂。第二天就離開衛國,到了陳國,結果餓飯,糧食斷了,還帶了一大批學生。

跟著他的學生,因此病得躺下,起不來的很多。這時子路很不高興,頗有怨言,臉色很難看,跑去對孔子說,老師你天天講道理、學問,講了半天,結果怎樣?現在同學們都快餓死了。君子!君子竟然窮得這麼倒楣?孔子說,君子才能夠守窮,換句話說,要看什麼人才有資格窮,只有君子才有受窮的資格,雖然處在貧困中,還是能夠信仰堅定,不動搖。如果是小人,則相反,一窮了什麼事情都可以幹了。受不了窮就不算君子。

講到窮與不窮,也是很妙,有些境界是需要修養才能達到的,也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不同點之一。古代歷史上這類的人很多,像明朝一位名士(一時記不起名字來了,很抱歉。)是大畫家,詩文也非常好,窮得不得了,第二天沒有米下鍋了,頭天晚上還坐在樹下賞月吟詩。太太嘮叨他:“明天沒有米,還作詩!”他看看天上的月亮說:“時間距明天早晨還有好幾個時辰哩!明天的事明天管,現在還是看月亮吧,風景太好了。”這是文人的修養,但是這種文人修 養的胸襟、器度,又談何容易。總而言之,一個人要在心理上構成一箇中心思想,自己要有個境界,假使內在沒有一個東西,人生是相當空虛的。有事情做,忙的時候不覺得,如果一個人把事放下來,處在清靈當中,就要受不了啦!這個窮還不只是指經濟環境窮,人到了窮途末路,上了年紀,萬事俱空,兒女離開了身邊,老伴也去了,冷清清一個人,的確不好受。這個時候,必須自己有自己天地 中“性天風月”,自己有自己的修養才行。有了這個境界,才能做到“君子固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