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與歐盟方面“脫歐”談判 可能將特雷莎·梅趕下臺

文翠珊 英國 政治 時政外交 北京晨報 2017-06-20

英國與歐盟方面的“脫歐”談判將於19日正式啟動。談判將啟之際,英國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首相特雷莎·梅目前面臨保守黨內“脫歐派”和“留歐派”的雙重夾擊,兩派均表示有意發動“政變”,將特雷莎·梅趕下臺。

密謀“連夜政變”

英國今年3月底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開啟“脫歐”程序,將利用兩年時間完成“脫歐”談判。特雷莎·梅今年1月公佈了其政府的“脫歐”計劃,稱將尋求“硬脫歐”。不過,特雷莎·梅領導的保守黨在本月早些時候的大選中表現欠佳,雖然保住了第一大黨地位,但沒有贏得議會下院半數以上席位。這場政治“豪賭”的失敗使特雷莎·梅在黨內飽受質疑。

隨著“脫歐”談判即將開啟,英國國內要求特雷莎·梅政府軟化立場的呼聲不斷高漲。英國《星期日郵報》一項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超過半數受訪者對特雷莎·梅的“硬脫歐”策略表示反對,高達65%的人認為英國應與歐盟先達成某些協議後再“脫歐”。

但保守黨內“脫歐派”元老警告說,一旦發現首相在“脫歐”策略上有態度軟化的跡象,他們將發起“連夜政變”,把特雷莎·梅趕下臺。

英國與歐盟方面“脫歐”談判 可能將特雷莎·梅趕下臺英國與歐盟方面“脫歐”談判 可能將特雷莎·梅趕下臺

據英媒報道,現任內政大臣安伯·拉德可能是特雷莎·梅的“接班人”。

面臨 “雙重夾擊”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包括多名內閣大臣在內的保守黨“脫歐派”議員一致認定,特雷莎·梅已經無法領導保守黨堅持到下屆大選,他們正在討論何時讓她“下崗”。根據消息人士的說法,保守黨一名前內閣大臣表示,如果特雷莎·梅政府在“脫歐”談判過程中偏離了原來的計劃,將被視為“叛國”。這篇報道同時援引一名未公開姓名前大臣的話說:“如果我們發現她在談判立場上發出回撤的強烈信號,我認為她將有大麻煩。”

另一名支持“脫歐”的保守黨議員透露,多名議員正在籌集48封“反對信”,以在保守黨普通議員組織“1922委員會”發起對特雷莎·梅的不信任投票,希望把該黨領導權轉交到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手中。

“1922委員會”成立於1923年,以保守黨在議會選舉中首次獲勝並上臺執政的年份命名。後座議員、即普通議員可以借這一場合表達與高層議員不同的觀點,發起對現任黨領袖的不信任投票,在選擇黨領袖環節中具有重要作用。

“脫歐派”計劃對特雷莎·梅“逼宮”的同時,“留歐派”也在行動。《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曾在“脫歐”公投期間持留歐態度的保守黨成員正在尋覓特雷莎·梅的“接班人”,現任內政大臣安伯·拉德可能是一個選項。

根據英國媒體的說法,一些保守黨議員甚至給特雷莎·梅起了個新綽號“看守首相”。在“倒梅”風潮興起的背景下,她現在必須為自己的政治生涯而戰。

■前瞻

這些變數可能“讓婚離不成”

英國“脫歐”談判被不少媒體形容為“世紀談判”,足見其重要性和複雜性。

具體到談判步驟,歐盟希望分兩個階段進行,也就是先算舊賬,再談未來。第一階段重點是公民權利、英國的“脫歐”賬單以及英國與愛爾蘭的邊界安排。只有這個階段談判取得進展後,才能商討歐盟和英國未來關係。根據歐盟方面的消息,如果第一階段進展順利,歐盟將在今年12月授權進行第二階段談判。

談判是否會按照歐盟設定的節奏進行,尚不確定。但根據歐盟相關法律,留給雙方的談判時間並不充裕,最終期限在2019年3月,也就是梅向歐盟遞交“分手信”的兩年之後。但考慮到協議還需要雙方相關機構的批准,雙方要在2018年10月前完成全部談判。這些很多人看來,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按照梅的談判計劃,英國和歐盟會達成一個“過渡性協議”,讓英國逐步脫離歐盟,但過渡期不會超過3年。這意味著如果談判順利,英國最晚在2022年徹底離開歐盟,雙方關係進入一種新的模式。

雖然正式談判即將展開,但最終結果難以預料:雙方會達成什麼樣的協議,還是根本達不成協議。總的來說,這場曠日持久、牽扯多方的談判面臨著三大變數,甚至可能出現出人意料的結局。第一大變數是英國政局和民意。皮尤研究中心6月15日公佈的民調顯示,在英國,54%的受訪者對歐盟持正面態度,比一年前增加了10個百分點。

第二大變數是歐盟談判和妥協意願。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之後,歐盟內部出現一種聲音,那就是要藉機“懲罰”英國,起碼不能讓英國退盟後反而獲得更好待遇,以免其他國家效仿。

第三大變數是歐盟未來改革方略。英國決定“脫歐”,在於不看好繼續留在歐盟內的發展前景。因此,未來幾年,歐盟能否在改革上取得成效,能否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也會影響到“脫歐”談判的結果。據新華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