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有一座城市名為渭南市

渭河 黃河 秦嶺 秦武公 精彩三秦 2017-04-06

關中有一座城市名為渭南市

導讀:渭南市地處陝西關中渭河平原東部,東瀕黃河與山西、河南毗鄰,西與西安、咸陽相接,南倚秦嶺與商洛為界,北靠橋山與延安、銅川接壤,南北長182 3公里 ,東西寬149 7公里,位居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地段。

關中有一座城市名為渭南市

渭南市地處陝西關中渭河平原東部,東瀕黃河與山西、河南毗鄰,西與西安、咸陽相接,南倚秦嶺與商洛為界,北靠橋山與延安、銅川接壤,南北長182.3公里 ,東西寬149.7公里,位居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地段,是陝西省和西部地區進入中東部的“ 東大門”渭河東向入渭南,好似一張拉開的弓,向北甩出一道長長的弧線又漸而向南,河的南岸,就是如今的渭南中心城區。

然後,渭河在一個叫南灘村的地方,一頭撞上南塬。山水角力,渭河掉頭又向東北,湭河也在這裡湊熱鬧,北上傍著渭河而去。數萬年河流的沖刷,給這片土地帶來了肥美的水草,孕育了無數英傑,也造就了今日“河中三角洲,塬下路細細”的景緻。

如在古代,和平時期,這裡隨處可見“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王維《渭川田家》)的絕妙美景,而到了戰亂時,這裡也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只是,到了工業化信息化社會,尤其是高速城鎮化的今天,這樣的景形,卻鎖住了城市向東的咽喉。

渭南要建成百萬人口的中等城市,有著自身的“剛性需求”——目前建成區大約只能容納60萬居民——向東發展,把華州區建設和老城棚戶區改造結合起來,擴大城市的規模就顯得尤為重要。

其實,在歷史上,渭南中心城區也經歷過多次的改變。

渭南立城,據說是半信史時代的夏朝(4000多年前),屬雍州。雖然是傳說,但這麼肥美的地方若說沒有人的聚落,那是不可能的。

過了2300多年,秦武公十年(前688)設立下邽縣,那時的“中心城區”——縣治在今故市鎮附近的故縣村。次年武公腦子一熱,又設立了個鄭縣,轄今渭河之南地,也就是說,當時的“中心城市”——應當是如今的華州區,這也太搞了。

又過了450多年,秦武公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也就是秦始皇,在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置驪邑,轄渭河以南地區,這個驪邑,就是臨潼那個驪。照此推算,中心城市跑西邊去了。

不過此景不長,十幾年後,西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劉邦設渭南郡,把鄭、驪邑又歸屬渭南郡,“中心城區”又回到了老地方。又過了7年,可能是劉邦覺得渭南這地方太重要了,便下令撤二郡,交給內史直管,這相當於今天把渭南直接併入西安啊。

再後來,東晉、北魏、西魏、北周朝代變化,改來改去,有一段時間可能水大,縣城搬到東塬上。但河流變化無常,這幾十年水大了,那幾十年又小了,公元594年,隋文帝過渭南,見塬上缺水,於是將“中心城市”由如今的明光原遷至今老城。

之後的一千多年,渭南城幾乎沒再挪窩,直到有了渭南市。

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未來。城市的位置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永不會變。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條件下,城市成長是緩慢的,而今天,以前幾百年、幾千年走過的路,我們十來年可能就邁過去了。

來源==(陝西發展觀察網)

責任編輯森林

相關推薦

推薦中...